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1
作者
蔡赫
王燕波
+3 位作者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196,共9页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的主动抑振方式。首先,将机械手被动抱夹状态下的悬臂体等效为弹性支撑悬臂梁模型,通过分段构建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以脉冲激励的形式引入弹性力,获得被动减振模型;其次,在模态空间的基础上得到柔性基础下的振动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减振因子的主动抑振算法;最后,搭建了小机械手实验平台,将弯矩作为评价减振率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将主动抑振算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理论与实验的抑振效果仅相差3.4%,验证了主动抑振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被动减振
主动抑振
瞬态和稳态
弹性支撑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载悬臂体结构的主被动联合抑振
2
作者
蔡赫
李科
+2 位作者
王燕波
邓松波
陈志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5-1026,共12页
为解决机载悬臂体结构在长悬臂梁挂载状态下的全频域减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级联的主被动联合抑振模型及控制优化方法。通过在远端头体连接处加装机械手进行抑振。机械手采用主动抑振减小低频正弦振动,其上串联的被动减振器降低高...
为解决机载悬臂体结构在长悬臂梁挂载状态下的全频域减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级联的主被动联合抑振模型及控制优化方法。通过在远端头体连接处加装机械手进行抑振。机械手采用主动抑振减小低频正弦振动,其上串联的被动减振器降低高频随机振动。在对头体连接处进行负载振动等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振因子和总均方根加速度的主被动综合减振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高低频切换频率(10 Hz)和综合减振率(40%)等指标得到机械手主被动减振参数。通过耦合级联的方法解决了机械手在主动抑振过程中悬臂体、机械手及其被动减振器的串联耦合问题,从而构建串联耦合作用下的机械手全伺服系统模型。最后采用伺服优化、抑振前馈和极点配置等综合优化算法提升机械手的动态性能。根据仿真结果,机械手的主动抑振带宽和综合减振率均满足抑振需求,为全频域环境载荷作用下机载挂载的减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等效
主被动联合抑振
机械手系统抑振模型
控制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技术
3
作者
梅远燃
尹彦东
+4 位作者
代辉
杨光海
吴晔
戴凌冉
陈炯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2,123,共9页
针对制导跟踪系统中的机载光电平台在工作时受载机振动和气流扰动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干扰,导致稳定精度下降、图像模糊、跟踪脱靶等问题,提出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三环伺服控制和自抗扰位置控制策略,搭建基于音圈电机...
针对制导跟踪系统中的机载光电平台在工作时受载机振动和气流扰动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干扰,导致稳定精度下降、图像模糊、跟踪脱靶等问题,提出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三环伺服控制和自抗扰位置控制策略,搭建基于音圈电机的单自由度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主被动复合减振系统可有效降低振动信号对光电平台的影响,并且加入主动减振控制后的系统可以拓宽减振频宽,抑制低频振动信号且信号幅值可在被动减振基础上再次被有效衰减2个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
三环伺服控制
自抗扰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马履中
尹小琴
+2 位作者
谢俊
杨启志
朱曾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 ,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 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三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其隔振要求 ,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
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 ,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 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三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其隔振要求 ,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介绍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的结果与动态模拟及实验结果一致 ,说明其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
减振装置
隔振装置
组合弹性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RFD的车载仪器并联减振半主动控制实验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伟
沈惠平
+1 位作者
胡爱萍
马履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5,共4页
采用3-PRRP(4r)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在机构移动副处的主负荷方向上辅以磁流变阻尼器(MRFD),采用LQR最优控制算法对装置进行半主动控制,从而实现对车载仪器的多维减振。实验结果表明,该MRFD多维减振机构具有良好的多维减振效果。
关键词
车载仪器
磁流变阻尼器
并联机构
多维减振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纸机压榨部振动及减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屈云海
张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5,共7页
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
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如降低激励力力幅、隔振、阻振、调谐等被动减振方法和主动减振方法,并从振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减振方法简单、易行;主动减振方法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且较被动减振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纸机压榨部
振动原因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辅助支承被动阻尼减振与主动阻尼减振的比较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慧敏
闫如忠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0-543,共4页
对基于电磁执行器的一种新型支承结构——电磁辅助支承的被动阻尼减振和主动阻尼减振进行比较。首先通过各自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减振的不同机理,然后在一四自由度电磁辅助支承转子系统中进行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通过比较可知...
对基于电磁执行器的一种新型支承结构——电磁辅助支承的被动阻尼减振和主动阻尼减振进行比较。首先通过各自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减振的不同机理,然后在一四自由度电磁辅助支承转子系统中进行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通过比较可知,在被动阻尼控制中电磁执行器仅提供负的动刚度和随转速变化的动阻尼;而主动阻尼控制则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正负刚度和固定或变化的阻尼;且在相同的静态励磁电流下,主动减振效果优于被动减振,但前者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而后者实施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执行器
主动减振
被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3UPU-3PUU型组合并联机构的主动振动抑制控制
被引量:
1
8
作者
槐创锋
刘平安
程贤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4,5,共5页
并联机构的组成与串联机构不同,其支链运动副的顺序会发生改变,机构运动输出型式也会完全不同。利用部分支链重合及驱动运动副的锁死和放开,设计用于遥控操作精密手术及微创手术等医疗用途的新型组合并联机构,实现三微动和三平动运动输...
并联机构的组成与串联机构不同,其支链运动副的顺序会发生改变,机构运动输出型式也会完全不同。利用部分支链重合及驱动运动副的锁死和放开,设计用于遥控操作精密手术及微创手术等医疗用途的新型组合并联机构,实现三微动和三平动运动输出以及机构操作过程的误差补偿和主动振动抑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并联机构
3UPU-3PUU
误差补偿
主动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启国
王宇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降低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对儿童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建立六自由度汽车与安全座椅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模拟汽车在B级路面以20 m/s速度行驶的工况,分析车辆和座椅的振动情况。建立优化目标泛函,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采用层次...
为降低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对儿童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建立六自由度汽车与安全座椅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模拟汽车在B级路面以20 m/s速度行驶的工况,分析车辆和座椅的振动情况。建立优化目标泛函,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优化泛函的各项加权系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进行被动减振优化,采用LQG线性二次调节器进行主动控制,用这两种方法来实现乘坐舒适性的优化。对比仿真结果可以得出被动控制对低频处的共振峰值衰减没有效果,而主动控制在4 Hz、7 Hz、10 Hz、12 Hz、15 Hz处与初始值产生的共振峰值相比有明显的衰减。两种实验得到的安全座椅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表明,被动减振优化值比初始值降低了78.9%,主动控制情况下比初始值优化了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LQR拉丁超立方抽样
AHP层次分析法
主动/被动减振
MATLAB/SIMULINK
安全座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的六维混合宽频隔振
10
作者
刘延斌
韩秀英
+1 位作者
韩建海
库祥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80-1685,共6页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具有近零刚度特性的六维隔振主体机构,以大幅降低系统固有频率,然后利用反馈线性化、H∞鲁棒控制方法研究了位形保持及主动隔振算法,最后进行了六维主、被动隔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能够以较小的驱动...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具有近零刚度特性的六维隔振主体机构,以大幅降低系统固有频率,然后利用反馈线性化、H∞鲁棒控制方法研究了位形保持及主动隔振算法,最后进行了六维主、被动隔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较高的鲁棒性实现位形保持及低频主动隔振,而保持在奇异位形附近的系统也具有更高的低频被动隔振能力,进而提高了六维宽频隔振的效能。该成果可为六维宽频隔振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并联机构
近零刚度
主被动混合隔振
六维宽频隔振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振镗杆抑制振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洪强
苏国胜
+2 位作者
夏岩
王宝林
沈学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5,共13页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是当前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镗削振动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学者们对此设计开发了大量减振镗杆用于抑制镗削振动。根据减振方式的不同,镗杆主要分为被动减振、主动减振和半主动减振。本文对三种减振方...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是当前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镗削振动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学者们对此设计开发了大量减振镗杆用于抑制镗削振动。根据减振方式的不同,镗杆主要分为被动减振、主动减振和半主动减振。本文对三种减振方式的减振机理、镗杆结构、特点、不足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振动抑制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抑制镗削振动的研究重点仍然侧重于减振镗杆的结构、材料和控制方法等方面。随着新型材料的发现、结构设计的提高、减振机理的深入研究、控制技术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减振镗杆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镗削加工
振动抑制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半主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明
汪小名
+4 位作者
吴伟斌
刘文超
冉晓
刘强
岳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为解决山地果园运输机在实际使用中因路况起伏不平而引起的剧烈振动问题,结合山地实际路面情况,设计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并安装于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丘陵山地果园电动轮式运输机。以安装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丘...
为解决山地果园运输机在实际使用中因路况起伏不平而引起的剧烈振动问题,结合山地实际路面情况,设计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并安装于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丘陵山地果园电动轮式运输机。以安装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丘陵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仪和振动传感器搭建振动测试系统,在行驶速度和载荷一定的工况下,分别测试该轮式运输机装有半主动悬架前后行驶过程中座椅位置Z轴的振动信号,考察半主动悬架装车前后的振动差异。结果显示,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的轮式运输机振动降幅达50%,达到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频率集中,范围大于8 Hz,表明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果园
运输机
半主动悬架
被动悬架
CDC阻尼器
振动
舒适性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研究综述
13
作者
梅远燃
尹彦东
+4 位作者
陈炯
代辉
刘嘉
邱俊程
周建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1-27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机载光电设备的减振设计和技术。重点关注主动减振技术能有效抑制低频振动信号,拓宽系统减振频域;设计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应考虑将被动减振技术与主动控制结合,减小高低频振动信号对载机平台的影响,满足不同光...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机载光电设备的减振设计和技术。重点关注主动减振技术能有效抑制低频振动信号,拓宽系统减振频域;设计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应考虑将被动减振技术与主动控制结合,减小高低频振动信号对载机平台的影响,满足不同光电载荷对振动信号频率响应的减振差异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减振系统
被动减振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1
作者
蔡赫
王燕波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机构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19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713202)。
文摘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的主动抑振方式。首先,将机械手被动抱夹状态下的悬臂体等效为弹性支撑悬臂梁模型,通过分段构建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以脉冲激励的形式引入弹性力,获得被动减振模型;其次,在模态空间的基础上得到柔性基础下的振动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减振因子的主动抑振算法;最后,搭建了小机械手实验平台,将弯矩作为评价减振率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将主动抑振算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理论与实验的抑振效果仅相差3.4%,验证了主动抑振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机械手
被动减振
主动抑振
瞬态和稳态
弹性支撑悬臂梁
Keywords
manipulator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transient
and
steady state
elastically-supported cantilever beam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V24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悬臂体结构的主被动联合抑振
2
作者
蔡赫
李科
王燕波
邓松波
陈志鸿
机构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5-102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1713202)。
文摘
为解决机载悬臂体结构在长悬臂梁挂载状态下的全频域减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级联的主被动联合抑振模型及控制优化方法。通过在远端头体连接处加装机械手进行抑振。机械手采用主动抑振减小低频正弦振动,其上串联的被动减振器降低高频随机振动。在对头体连接处进行负载振动等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振因子和总均方根加速度的主被动综合减振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高低频切换频率(10 Hz)和综合减振率(40%)等指标得到机械手主被动减振参数。通过耦合级联的方法解决了机械手在主动抑振过程中悬臂体、机械手及其被动减振器的串联耦合问题,从而构建串联耦合作用下的机械手全伺服系统模型。最后采用伺服优化、抑振前馈和极点配置等综合优化算法提升机械手的动态性能。根据仿真结果,机械手的主动抑振带宽和综合减振率均满足抑振需求,为全频域环境载荷作用下机载挂载的减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振动等效
主被动联合抑振
机械手系统抑振模型
控制优化策略
Keywords
vibration
equivalence
active
and
passive
combined
vibration
suppression
vibration
suppression model of the manipulator system
control optim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技术
3
作者
梅远燃
尹彦东
代辉
杨光海
吴晔
戴凌冉
陈炯
机构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2,123,共9页
文摘
针对制导跟踪系统中的机载光电平台在工作时受载机振动和气流扰动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干扰,导致稳定精度下降、图像模糊、跟踪脱靶等问题,提出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控制技术。分别采用三环伺服控制和自抗扰位置控制策略,搭建基于音圈电机的单自由度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主被动复合减振系统可有效降低振动信号对光电平台的影响,并且加入主动减振控制后的系统可以拓宽减振频宽,抑制低频振动信号且信号幅值可在被动减振基础上再次被有效衰减2个量级以上。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
三环伺服控制
自抗扰位置控制
Keywords
airborne photoelectric platform
active and passive parallel combined vibration reduction
three-ring servo contro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position control
分类号
TN2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马履中
尹小琴
谢俊
杨启志
朱曾
机构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K2 0 91)
文摘
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 ,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 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三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其隔振要求 ,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 ,介绍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的结果与动态模拟及实验结果一致 ,说明其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关键词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
减振装置
隔振装置
组合弹性阻尼系统
Keywords
multiple DOF
vibration
reduction
parallel
mechanism
isolation device
combined
elastic damping system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B535.1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RFD的车载仪器并联减振半主动控制实验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伟
沈惠平
胡爱萍
马履中
机构
江苏工业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5067)
江苏工业学院青年资助基金项目(ZMF08020007)
+1 种基金
江苏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ZMF0702003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09KJD460001)
文摘
采用3-PRRP(4r)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在机构移动副处的主负荷方向上辅以磁流变阻尼器(MRFD),采用LQR最优控制算法对装置进行半主动控制,从而实现对车载仪器的多维减振。实验结果表明,该MRFD多维减振机构具有良好的多维减振效果。
关键词
车载仪器
磁流变阻尼器
并联机构
多维减振
半主动控制
Keywords
Vehicle instrument
MRFD
parallel
mechanism
Multi-dimensional
vibration
reduction
Semi-
active
control
分类号
TB53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纸机压榨部振动及减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屈云海
张辉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5,共7页
文摘
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如降低激励力力幅、隔振、阻振、调谐等被动减振方法和主动减振方法,并从振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减振方法简单、易行;主动减振方法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且较被动减振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关键词
振动
纸机压榨部
振动原因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Keywords
vibration
press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
vibration
reason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分类号
TH1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辅助支承被动阻尼减振与主动阻尼减振的比较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慧敏
闫如忠
机构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0-543,共4页
文摘
对基于电磁执行器的一种新型支承结构——电磁辅助支承的被动阻尼减振和主动阻尼减振进行比较。首先通过各自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阻尼减振的不同机理,然后在一四自由度电磁辅助支承转子系统中进行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通过比较可知,在被动阻尼控制中电磁执行器仅提供负的动刚度和随转速变化的动阻尼;而主动阻尼控制则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正负刚度和固定或变化的阻尼;且在相同的静态励磁电流下,主动减振效果优于被动减振,但前者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而后者实施容易。
关键词
电磁执行器
主动减振
被动减振
Keywords
active
magnetic actuator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分类号
TH13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3UPU-3PUU型组合并联机构的主动振动抑制控制
被引量:
1
8
作者
槐创锋
刘平安
程贤福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4,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5011
5116500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4BAB216003)
文摘
并联机构的组成与串联机构不同,其支链运动副的顺序会发生改变,机构运动输出型式也会完全不同。利用部分支链重合及驱动运动副的锁死和放开,设计用于遥控操作精密手术及微创手术等医疗用途的新型组合并联机构,实现三微动和三平动运动输出以及机构操作过程的误差补偿和主动振动抑制控制。
关键词
组合并联机构
3UPU-3PUU
误差补偿
主动振动抑制
Keywords
Combination
parallel
mechanism
3UPU-3PUU
Error compensation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启国
王宇谦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519)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研究专项重点资助项目(cstc2015jcyj BX0133)
文摘
为降低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对儿童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建立六自由度汽车与安全座椅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模拟汽车在B级路面以20 m/s速度行驶的工况,分析车辆和座椅的振动情况。建立优化目标泛函,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优化泛函的各项加权系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进行被动减振优化,采用LQG线性二次调节器进行主动控制,用这两种方法来实现乘坐舒适性的优化。对比仿真结果可以得出被动控制对低频处的共振峰值衰减没有效果,而主动控制在4 Hz、7 Hz、10 Hz、12 Hz、15 Hz处与初始值产生的共振峰值相比有明显的衰减。两种实验得到的安全座椅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表明,被动减振优化值比初始值降低了78.9%,主动控制情况下比初始值优化了60.5%。
关键词
振动与波
LQR拉丁超立方抽样
AHP层次分析法
主动/被动减振
MATLAB/SIMULINK
安全座椅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LQR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AHP
active
/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Matlab/Simulink
safety seat
分类号
U46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P273O32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的六维混合宽频隔振
10
作者
刘延斌
韩秀英
韩建海
库祥臣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80-1685,共6页
文摘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提出一种具有近零刚度特性的六维隔振主体机构,以大幅降低系统固有频率,然后利用反馈线性化、H∞鲁棒控制方法研究了位形保持及主动隔振算法,最后进行了六维主、被动隔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较高的鲁棒性实现位形保持及低频主动隔振,而保持在奇异位形附近的系统也具有更高的低频被动隔振能力,进而提高了六维宽频隔振的效能。该成果可为六维宽频隔振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奇异并联机构
近零刚度
主被动混合隔振
六维宽频隔振
H∞鲁棒控制
Keywords
singular
parallel
mechanisms
nearly zero-stiffness
passive
and
active
hybrid
vibration
isolation
six-DOF broadb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H∞ robust control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振镗杆抑制振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洪强
苏国胜
夏岩
王宝林
沈学会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075275)。
文摘
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是当前加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镗削振动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学者们对此设计开发了大量减振镗杆用于抑制镗削振动。根据减振方式的不同,镗杆主要分为被动减振、主动减振和半主动减振。本文对三种减振方式的减振机理、镗杆结构、特点、不足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振动抑制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抑制镗削振动的研究重点仍然侧重于减振镗杆的结构、材料和控制方法等方面。随着新型材料的发现、结构设计的提高、减振机理的深入研究、控制技术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减振镗杆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
镗削加工
振动抑制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半主动减振
Keywords
boring process
vibration
suppression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semi-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分类号
TG713.3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明
汪小名
吴伟斌
刘文超
冉晓
刘强
岳丹丹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广东省山地果园机械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20223001,2020B090926004)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茶叶产业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化岗位专家(2019LM11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6)。
文摘
为解决山地果园运输机在实际使用中因路况起伏不平而引起的剧烈振动问题,结合山地实际路面情况,设计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并安装于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丘陵山地果园电动轮式运输机。以安装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丘陵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仪和振动传感器搭建振动测试系统,在行驶速度和载荷一定的工况下,分别测试该轮式运输机装有半主动悬架前后行驶过程中座椅位置Z轴的振动信号,考察半主动悬架装车前后的振动差异。结果显示,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的轮式运输机振动降幅达50%,达到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装有使用CDC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频率集中,范围大于8 Hz,表明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较好。
关键词
山地果园
运输机
半主动悬架
被动悬架
CDC阻尼器
振动
舒适性
减振
Keywords
hilly orchard
transporter
semi-
active
suspension
passive
suspension
CDC damper
vibration
comfort
vibration
reduction
分类号
S232.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研究综述
13
作者
梅远燃
尹彦东
陈炯
代辉
刘嘉
邱俊程
周建华
机构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1-276,共6页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机载光电设备的减振设计和技术。重点关注主动减振技术能有效抑制低频振动信号,拓宽系统减振频域;设计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应考虑将被动减振技术与主动控制结合,减小高低频振动信号对载机平台的影响,满足不同光电载荷对振动信号频率响应的减振差异性需求。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减振系统
被动减振
主动控制
Keywords
airborne photoelectric platform
damping system
passive
vibration
reduction
active
control
分类号
O328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蔡赫
王燕波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载悬臂体结构的主被动联合抑振
蔡赫
李科
王燕波
邓松波
陈志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载光电平台主被动并联复合减振技术
梅远燃
尹彦东
代辉
杨光海
吴晔
戴凌冉
陈炯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
马履中
尹小琴
谢俊
杨启志
朱曾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MRFD的车载仪器并联减振半主动控制实验
朱伟
沈惠平
胡爱萍
马履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现代纸机压榨部振动及减振方法的研究
屈云海
张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磁辅助支承被动阻尼减振与主动阻尼减振的比较
李慧敏
闫如忠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3UPU-3PUU型组合并联机构的主动振动抑制控制
槐创锋
刘平安
程贤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儿童安全座椅低频振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胡启国
王宇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奇异并联机构的六维混合宽频隔振
刘延斌
韩秀英
韩建海
库祥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减振镗杆抑制振动的研究进展
李洪强
苏国胜
夏岩
王宝林
沈学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半主动悬架系统设计与试验
陈明
汪小名
吴伟斌
刘文超
冉晓
刘强
岳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机载光电平台减振系统研究综述
梅远燃
尹彦东
陈炯
代辉
刘嘉
邱俊程
周建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