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成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达尔亚·俄尼木拜 张迪 古丽努尔·阿吾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件下制备双侧股骨骨缺损。A、B、C组大鼠分别在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脱细胞牙本质基质、Bio-Oss骨粉,D组大鼠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周和8周,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愈合情况,血清学检测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影像学观察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代表骨愈合)分布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新骨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率。结果术后4周和8周,大体观察见A组成骨能力较其他组活跃,血清学检测A组BMP-2及ALP浓度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影像学观察可见A组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分布均匀,组织形态学观察见A组排列规则的骨基质。A组4、8周时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28.51%±0.55%、32.57%±2.28%,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矿牙本质基质比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具有更好的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脱细胞牙本质基质 骨修复 骨移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的成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红亮 赵承初 +2 位作者 赵峰 钟科 孙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应用引导骨再生(GBR)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ADM是否能够在GBR术中有成骨作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前受植区颌骨骨缺损的患者42例... 目的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应用引导骨再生(GBR)治疗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中成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ADM是否能够在GBR术中有成骨作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前受植区颌骨骨缺损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异种ADM进行GBR术修复颌骨骨缺损,6个月后行X线检查,并与GBR术前进行比较,成骨区行种植术,观察术中骨生成的情况,将种植过程中取出的新生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42例患者在术后复查中未见明显排异反应。其中,40例患者行二期手术过程中观察成骨效果满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较好,未见残留膜。切片组织学观察可见明显板层骨形成。2例患者因为创口感染,经过术区抗生素反复冲洗,控制感染后,1例后期成骨效果较满意,1例失败。结论异种ADM应用于GBR修复种植义齿受植区骨缺损,成骨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缺损 异种脱细胞基质 引导骨再生 成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创不同处理方式对牙槽窝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旭 董福生 +2 位作者 任贵云 李宁 张旭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7-559,共3页
拔除36只兔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处理分为4组(n=9),A组:PRF联合ADM组;B组:PRF组;C组:ADM组;D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计量学各参数比较:术后2、4周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拔除36只兔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处理分为4组(n=9),A组:PRF联合ADM组;B组:PRF组;C组:ADM组;D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计量学各参数比较:术后2、4周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优;术后8周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优。PRF联合ADM促进拔牙窝愈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创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ADF)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猪角膜脱细胞基质为载体培养猫骨髓内皮祖细胞构建角膜后板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春益 傅瑶 +2 位作者 陆雯娟 李瑾 范先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49-2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以猪角膜脱细胞基质(cornea acellular matrix,CACM)为载体培养猫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体外构建角膜后板层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猫骨髓EPC,并用PKH26标记,观察标记效率。用10g.L-1Triton X-100... 目的探讨以猪角膜脱细胞基质(cornea acellular matrix,CACM)为载体培养猫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体外构建角膜后板层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猫骨髓EPC,并用PKH26标记,观察标记效率。用10g.L-1Triton X-100脱细胞,联合逐步切薄角膜、超净台中自然晾干法制备角膜脱细胞基质,行HE染色,Hoechst染核,电镜观察猪CACM的胶原排列和细胞脱除情况。将标记的EPC接种到猪CACM上,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的猫骨髓EPC形态上呈多边形,几乎全部EPC可以标记上PKH26,细胞膜呈现红色荧光,至少可维持1个月。制备的猪CACM可保持整齐的胶原排列,细胞完全脱除。EPC在CACM上呈单层生长,贴附较好。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后板层与正常角膜相似。结论以猪CACM为载体培养猫骨髓EPC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后板层,为进一步体内移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角膜 脱细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结构及与MG63成骨样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曼 王少安 +3 位作者 莫安春 孟耀 胡杰 李小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的结构及MG63成骨样细胞在其上黏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ADM为实验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膜的结构。在两组膜上分别接种MG63成骨样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的结构及MG63成骨样细胞在其上黏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ADM为实验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膜的结构。在两组膜上分别接种MG63成骨样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膜上接种后第1天和第5天的黏附及增殖情况。结果ADM分为基底膜面和组织面,组织面为鳞片状的结构,基底膜面可见指突结构和毛囊孔。e-PTFE成行排列,由直径比较均一的长椭圆形的裂隙组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M和e-PTFE对MG63成骨样细胞增殖活力和ALP活性无显著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两种膜上生长良好,但在ADM膜上,MG63成骨样细胞伸展更充分。结论ADM适于作引导骨再生膜材料,对MG63成骨样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相比较e-PTFE,ADM具有更优良的结构及生物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膨体聚四氟乙烯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骨基质的立体构筑及TritonX-100残留量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昊 柏树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制备骨组织工程的新型天然支架材料。方法取兔双侧胫骨,修整成片状,使用含3%TritonX-100及蛋白酶抑制剂的Tris-HCL的缓冲液洗脱掉骨片中的细胞成份。取脱钙后骨片行HE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片中纤维连接蛋白及... 目的制备骨组织工程的新型天然支架材料。方法取兔双侧胫骨,修整成片状,使用含3%TritonX-100及蛋白酶抑制剂的Tris-HCL的缓冲液洗脱掉骨片中的细胞成份。取脱钙后骨片行HE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片中纤维连接蛋白及层黏连蛋白;Mallory-Heidenhain染色测量骨陷窝形态;对骨片进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TritonX-100残留量。结果 HE、阿利新蓝染色见脱细胞骨基质胶原纤维排列规则,骨陷窝空虚;骨陷窝形态测量表明脱细胞骨基质的骨陷窝数量与正常骨的骨陷窝数量没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透射电镜均见纤维连接蛋白与层黏连蛋白存在于脱细胞骨基质和正常骨的骨陷窝周边处;TritonX-100残留量测定表明脱细胞骨基质最低检出极限为0.5μL/mL。结论脱细胞骨基质保持了骨的正常立体构筑,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衍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骨基质 TRITONX-100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拔牙创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洋 胡开进 +4 位作者 王新木 刘昌奎 宁文德 赵雅琴 张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拔牙创愈合及牙槽嵴形态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健康成年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左侧拔牙创内充填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实验组,右侧拔牙创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同体对照;拔牙后分别于第4、12、2... 目的:评价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拔牙创愈合及牙槽嵴形态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健康成年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左侧拔牙创内充填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实验组,右侧拔牙创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同体对照;拔牙后分别于第4、12、24周各处死6只动物,头颅标本行螺旋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拔牙创CT值及牙槽嵴吸收值;切取拔牙创组织制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拔牙创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促进拔牙创愈合,保持牙槽嵴高度,有利于后期的牙种植或义齿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拔牙创 牙槽嵴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复合SD大鼠脂肪干细胞对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边东潇 包幸福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3-891,共9页
目的:探讨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ACM)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其对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提取原代SD大鼠ADSCs进行三向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干性。采集3月龄新西兰白兔耳软骨,采用研磨浸泡法制备ACM备用... 目的:探讨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ACM)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其对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提取原代SD大鼠ADSCs进行三向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干性。采集3月龄新西兰白兔耳软骨,采用研磨浸泡法制备ACM备用。实验分为ACM组和ADSCs+ACM共培养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ACM和ACM上ADSCs的超微形态表现,采用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AM/PI)荧光染色法观察ADSCs+ACM共培养组中ADSCs的生长情况。将AD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DSCs与ACM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成软骨诱导7和14 d时2组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Ⅹ型胶原(COL-Ⅹ)、SOX转录因子9(SOX-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磷酸酶(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兔ACM,提取的SD大鼠ADSCs可以进行三向分化且表达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ADSCs可以在ACM上黏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软骨诱导7 d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Ⅱ、SOX-9和COL-Ⅹ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诱导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Ⅹ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OL-Ⅱ和SOX-9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软骨诱导7 d时比较,软骨诱导14 d时对照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OL-Ⅱ和COL-Ⅹ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软骨诱导7 d时比较,软骨诱导14 d时实验组ADSCs中COL-Ⅱ和COL-Ⅹ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兔ACM缺乏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软骨诱导能力,有利于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 骨再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晓宇 伍靖 +3 位作者 曹君 杨微 武斌 谢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或上颌磨牙拔除术后口腔与上颌窦相通的9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缺损大于5 mm×5 mm),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进行同期植入修复...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或上颌磨牙拔除术后口腔与上颌窦相通的9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缺损大于5 mm×5 mm),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进行同期植入修复缺损。结果 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口腔上颌窦相通处黏膜均未见瘘道及分泌物,无鼻塞、流脓涕等上颌窦炎症相关症状,临床检查鼓气试验及CT检查均证实创口愈合。结论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小牛脱细胞骨 口腔上颌窦瘘 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兔膀胱脱细胞基质微环境中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云鹤 邢俊平 郭子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利用兔膀胱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构建微环境,从细胞增殖能力、表面标记物及分子蛋白水平探讨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hBMSCs)的影响。方法制备BAMG浸泡液培养基,... 目的利用兔膀胱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构建微环境,从细胞增殖能力、表面标记物及分子蛋白水平探讨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hBMSCs)的影响。方法制备BAMG浸泡液培养基,MTT法检测其对h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表面标志物CD44、CD45、CD73及PDGFRβ的表达;RT-PCR检测BAMG微环境对PPAR、OCN、α-SMA等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方法 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BMSCs与BAMG有良好的相容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曲线均呈"S"型增殖,于第3天进入快速增殖期,第7天趋于平稳;两组细胞CD44、CD45、CD73、PDGFRβ的表达量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CN、PPAR、α-SMA两组均表达目的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亦显示OCT-4阳性表达。结论 hBMSCs在兔BAMG的微环境中仍能良好保持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将该种子细胞与基质材料结合可构建需要的组织材料,为泌尿系统组织工程修复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膀胱脱细胞基质 RT-PCR 生物学特性 OC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管状移植物的促血管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欣慧 喻雄杰 +2 位作者 俞远东 张军 吴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膀胱脱细胞基质(BMSCs-BAM)管状移植物的血管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种植于已制备的BAM支架上,进而制作成管状移植物。选取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网膜包裹BMSCs-... 目的探讨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膀胱脱细胞基质(BMSCs-BAM)管状移植物的血管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种植于已制备的BAM支架上,进而制作成管状移植物。选取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网膜包裹BMSCs-BAM管状移植物;对照组:网膜包裹BAM管状移植物;空白组:网膜包裹硅胶导管。分别于移植后的第4周和第8周取材,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CD34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①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VEGF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5)=5.314,P=0.017];②实验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且血管之间连接更紧密,同时对照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也较空白组多;③实验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空白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2)=6.172,P=0.021]。结论本研究证实网膜包裹可促进BAM的血管化,且将BMSCs种植于BAM上行网膜包裹培养,更有利于移植物的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膀胱脱细胞基质 网膜包裹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