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慧 吴文杰 +4 位作者 魏瑞增 何浣 王磊 李正天 林湘宁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2,共7页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训练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挖掘台风暴雨时序特征,使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替换模型输出层以缓解过拟合问题;最后,以2023年台风泰利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预测精度的提升可达40.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暴雨预测 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电网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control based on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for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淼磊 高巍 田彦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14-1220,共7页
The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major deficiency in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steresis of magnetic shape memor... The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 is the major deficiency in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steresis of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the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was established as a feedforward controller to compensate the hysteresis of the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For further improving of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the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a hybrid control method with hysteresis nonlinear model in feedforward loop was proposed. The control method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a feedforward loop with inverse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and a feedback loop with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To valid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were research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ximum error rate of open loop controller based on inverse PI model is 1.72%, the maximum error rate of the hybrid controller based on inverse PI model is 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 HYSTERESIS hybrid control Prandtl-Ishlinskii mode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optimal model for new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based on hybrid algorithm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吉成 牛东晓 乞建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83-689,共7页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ower network planning eff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PIC), the key factor power flow, line investment a...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ower network planning eff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PIC), the key factor power flow, line investment and load that impact generation sector, transmission sector and dispatching center in PIC were analyzed and a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optimal model for new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NPIC) was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coordination of power grid and reduce investment cost, two aspects were optimized. Th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to solve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 and the fitness function was improved to ensure the minimum cost of power generation. The gra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PSO) algorithm was used to forecast load accurately, which can ensure the network with high reliability. On this basis, the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optimal model which was more practical and in line with the need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was proposed, then the coordination model was effectively solved through th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was obtained. The optimization of IEEE30 node system shows that th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ptimal power flow. The average load forecasting of GPSO is 26.97 MW, which has an error of 0.34 MW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load. The algorithm has higher forecasting accuracy. The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ion optimal model for NPIC can effectively process the coord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power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PIC) coordination optimal mode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hybrid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of product concepts
4
作者 薛立华 李永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Deficiencies of applying the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to generate concepts were specified. Based on analyzing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 morphological matrix of an excavator, the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of generating... Deficiencies of applying the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 to generate concepts were specified. Based on analyzing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 morphological matrix of an excavator, the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of generating its concepts was proposed, viz. an 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excavator concepts in the searching space of conceptual design, and a neural network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tness of the population. The optimization of generating concepts was finished through the "evolution - evaluation" it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using the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not only the fitness evaluation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are well processed, but also the search precision and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are greatly improved.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orooosed method and associated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ual design morphological matrix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动态图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孟祥福 谢伟鹏 崔江燕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6,共11页
为改进现有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在建模时空数据和捕捉动态空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图卷积网络(spatio-temporal dynamic graph network,STDGNet)。该模型采用带嵌入层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通过动态图生成模块从数据驱动... 为改进现有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在建模时空数据和捕捉动态空间相关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图卷积网络(spatio-temporal dynamic graph network,STDGNet)。该模型采用带嵌入层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通过动态图生成模块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挖掘潜在的时空关系,并重构每个时间步的节点动态关联图。嵌入层使用时空自适应嵌入方法建模交通数据的内在时空关系和时间信息;编码器部分利用时空记忆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视角对时空特征进行建模;解码器部分将图卷积模块注入循环神经网络中,以同时捕捉时间和空间依赖关系,并输出未来流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最优基线模型解耦动态时空图神经网络(decoupled dynamic spatial-temporal graph neural network,D2STGNN)相比,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1.63%,模型训练时间缩短了近2.5倍。本研究有效提升了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 时空数据 混合模型 注意力机制 时空动态图 图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6
作者 王永威 魏德健 +1 位作者 曹慧 姜良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8,共14页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信号进行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治疗成本的关键策略。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力衰竭检测开辟了新路径。系统地综述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信号进行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治疗成本的关键策略。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心力衰竭检测开辟了新路径。系统地综述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概述了心力衰竭检测涉及的主要生物医学信号和公开数据集。详细分析了深度学习在心力衰竭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特别是对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音等关键生物医学信号的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局限性,并对各类模型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通过融合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所构建的混合模型在提升检测精度和模型泛化能力方面的潜力,以及如何利用模型的可解释性来增加检测过程的透明度,提升医生的信任度。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心力衰竭检测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生物医学信号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中CNN与视觉Transformer混合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佳霖 智敏 +1 位作者 殷雁君 葛湘巍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与视觉Transformer是目前图像处理领域中两大重要的深度学习模型,两者经过多年来不断的研究与进步,已在该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近些年来,CNN与视觉Transformer的混合模型正在逐步兴起,广泛的研究不断克服两种模型存... 卷积神经网络(CNN)与视觉Transformer是目前图像处理领域中两大重要的深度学习模型,两者经过多年来不断的研究与进步,已在该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近些年来,CNN与视觉Transformer的混合模型正在逐步兴起,广泛的研究不断克服两种模型存在的弱项,高效地发挥出各自的亮点,在图像处理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基于CNN与视觉Transformer混合模型进行深入阐述。总体概述了CNN与Vision Transformer模型的架构和优缺点,并总结混合模型的概念及优势。围绕串行结构融合方式、并行结构融合方式、层级交叉结构融合方式以及其他融合方式等四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了混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实际进展,并针对各种融合方式的主要代表模型进行总结与剖析,从多方面对典型混合模型进行评价对比。多角度叙述了混合模型在图像识别、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实际图像处理特定领域中应用研究,展现出混合模型在具体实践中的适用性和高效性。深入分析混合模型未来研究方向,并为后续该模型在图像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视觉Transformer 混合模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器动态特性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
8
作者 刘雪莱 刘子谦 +3 位作者 郑益谦 王强 李涛 上官文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8,415,416,共7页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 为了描述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将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减振器非线性动态特性的集总参数-神经网络联合模型。首先,在减振器测试台架上对一个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测量,激励工况包括谐波激励和瞬态激励两大类,测试得到减振器的动态力响应;其次,提出了联合模型的集总参数建模方法与参数辨识方法,并使用谐波激励下的测试数据完成了模型参数辨识;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减振器的力-速度非线性特征;最后,使用联合模型计算在瞬态激励下减振器的输出力,并与集总参数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减振器联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补偿集总参数模型的非线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联合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瞬态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热害治理场-网复合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瑜 石晓钧 +6 位作者 景泮印 董建伟 孔祥西 桑军胜 余明高 王亮 王佳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3,共9页
深井热害治理研究主要采用三维CFD模型(场模型)和一维通风网络模型(网模型)2类数值模型,但场模型计算量巨大、难以实现全矿尺度模拟,而网模型难以精确呈现热源的三维分布特征及局部设备的散热效果。针对上述问题,以山东黄金矿业(莱州)... 深井热害治理研究主要采用三维CFD模型(场模型)和一维通风网络模型(网模型)2类数值模型,但场模型计算量巨大、难以实现全矿尺度模拟,而网模型难以精确呈现热源的三维分布特征及局部设备的散热效果。针对上述问题,以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深井热害治理场-网复合数值模拟方法。矿井通风系统由各网模型节点构成,抽出式主要通风机从地面引入的低温风流经高地温采场升温后,再流经回风巷重新回到地面;高地温采场区域采用三维场模型,场模型从入口边界对应节点通过面积加权平均法获取网模型输入边界条件,通过流体控制计算获取场模型出口边界参数并转换为节点信息,以源项方式引入网模型中,从而实现场-网复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随着出风巷道长度增大,高流速区域逐渐向巷道轴线中心集中,温度峰值逐渐减小且高温区有整体下移趋势。②当热源功率过高(热害严重)时,主要通风机提供的对流降温效果较差,此时可通过进一步增大通风机风量来降低采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热害治理 矿井通风 CFD模型 通风网络模型 场-网复合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数据的环空带压预测混合模型
10
作者 张阳杰 张智 +1 位作者 王杨 邓皓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0-1877,共8页
为避免异常环空带压导致井筒失效,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准确预测环空带压值,在其超过控制值时提前采取预防和解决措施。提出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长短期记忆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long short-term memory,ARIMA-LS... 为避免异常环空带压导致井筒失效,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准确预测环空带压值,在其超过控制值时提前采取预防和解决措施。提出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长短期记忆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long short-term memory,ARIMA-LSTM),该模型针对实际环空带压时序数据和特征捕捉的数据集训练预测实例井的环空带压值,并与单一模型、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际数据训练后,该模型在误差、拟合精度和整体性能上有着良好表现,可为提高环空带压值的预测精度和效率提供参考,对井筒完整性设计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带压预测 时序数据 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i_AT:基于字符级和单词级的恶意URL检测
11
作者 郭应政 袁建廷 钱育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2-340,共9页
针对恶意URL的高效检测问题,目前基于黑名单的检测方法时效性差且适应性弱,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效率和准确率较低。该文充分考虑URL的语义含义和时序特征,设计一种混合神经网络模型(CBi_AT),同时从字符级和单词级水平处理URL,有... 针对恶意URL的高效检测问题,目前基于黑名单的检测方法时效性差且适应性弱,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效率和准确率较低。该文充分考虑URL的语义含义和时序特征,设计一种混合神经网络模型(CBi_AT),同时从字符级和单词级水平处理URL,有效地捕获URL字符串的语义含义和时序特征,并引入多组注意力机制,抽取URL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高效检测恶意URL,可达到99.86%的准确率和99.85%的F1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恶意URL 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方法与提升策略
12
作者 陈逸飞 郑子萱 +3 位作者 肖先勇 胡文曦 陈韵竹 王玉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2,共10页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传统韧性指标及其定义构建了计及电压暂降对敏感用户影响的运行韧性指标。考虑到不同敏感用户对电压暂降的耐受特性不同,构建电压暂降轨迹特征体系以表征电压暂降下不同敏感负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数据驱动的韧性评估流程嵌入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的物理模型中。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能够解决电压暂降特征与运行韧性指标之间函数关系式难以显性表征的问题,能够在保障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改善运行韧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韧性 电压暂降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储能优化配置 数据-物理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TT-iTransformer时序预测的容器群伸缩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奇超 叶楠 曹炳尧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8-98,共11页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former不仅在长期序列预测表现优异,还可通过变量序列作为token嵌入获取了多变量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增加了小波变换卷积层WTConv2d和多尺度时间卷积网络的WTT-iTransformer模型可以更精确地从时、频域两方面提取资源时间序列的长期特征与依赖关系,更符合容器使用特征的预测。基于该模型的负载变化预测,能够实现高、低流量发生的初期进行快速扩缩容,以解决反应滞后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WTT-iTransformer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训练误差,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集群负载的变化趋势,改进的弹性伸缩策略与Kubernetes传统的HPA相比更加智能、稳定,在负载特征明显、突发性负载较多的场景展现出显著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rnetes 时序预测模型WTT-iTransformer 负载预测 混合弹性伸缩策略 小波变换卷积 时间卷积网络 i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CNN-LSTM混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47
14
作者 徐岩 向益锋 马天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电力负荷数据中的潜藏特征与隐藏信息,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针对负荷具有较强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时序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电力负荷数据中的潜藏特征与隐藏信息,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针对负荷具有较强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时序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混合模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将海量过往负荷数据、温度和历史电价信息以滑动窗口方式构造串联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先利用EMD将数据重构成多个分量,将高、中和低频分量各自叠加组合,再运用CNN提取高、中分量的潜藏特征,减少权值数量,并以特征向量的方式输入LSTM网络进行负荷预测,最后叠加各分量预测结果得到最终负荷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STM模型和EMD-LSTM模型,此模型具有更高的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经验模态分解-卷积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网络的混合战争体系建模方法
15
作者 刘麦笛 李际超 +1 位作者 杨志伟 杨克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5-1205,共11页
混合战争是现代战争理论中的热点研究主题,其目的是通过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开展全面性的地缘斗争。然而,当前的混合战争研究大多关注于定性理论分析,缺乏客观、定量的混合战争体系建模描述方法。结合混合战争的战略对抗本质,提出一种... 混合战争是现代战争理论中的热点研究主题,其目的是通过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开展全面性的地缘斗争。然而,当前的混合战争研究大多关注于定性理论分析,缺乏客观、定量的混合战争体系建模描述方法。结合混合战争的战略对抗本质,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网络的混合战争体系建模方法,构建混合战争体系的多层网络模型,并研究了战略手段在多层网络模型中的影响的扩散方式。最后,在混合战争案例上进行建模和推演,验证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推动基于网络科学的混合战争体系定量化分析研究,为面向混合战争威胁的国防策略提供战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战争 多层网络 体系建模 信息战 经济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16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陈宇航 王翀 王振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7-1206,I0088,I0089,共12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容量与功率/电压调控能力,实现以最小化运行有功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目标的系统优化运行。所提模型对光伏逆变器参与集中调控的初始无功设定点,以及光伏逆变器和VSC在就地控制阶段的预设下垂函数进行同时优化,以实现光伏和负荷功率随机变化下集中和就地控制层之间的协同调控。以不确定性概率分布描述光伏和负荷功率的典型场景,并结合二阶锥凸松弛和线性化实现对所提随机优化模型的转化与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分层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优化运行 集中-就地协同控制 分段下垂控制 不确定性场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N-GRU-ATT的云平台资源负载预测
17
作者 赵旭辉 傅颖勋 马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03-2409,共7页
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源负载预测对云服务的高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应对动态复杂性的问题,提出了混合预测模型GCN-GRU-ATT。该模型融合了图卷积网络(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升了预测准... 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源负载预测对云服务的高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应对动态复杂性的问题,提出了混合预测模型GCN-GRU-ATT。该模型融合了图卷积网络(GC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升了预测准确性和模型适应性。通过深入分析云资源间的复杂拓扑关系并处理资源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GCN-GRU-ATT在资源需求波动大和系统动态复杂的情况下显著优化了资源分配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与LSTM、RNN、ARIMA-LSTM和CNN-LSTM模型相比,GCN-GRU-ATT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资源负载预测 图卷积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混合预测模型 动态复杂性 时间序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下舰船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
18
作者 于隆 尹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5,共5页
受到复杂电磁环境干扰,舰船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信息加密及传输的机密性较低,严重威胁舰船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为此,开展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下舰船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研究。先应用MapReduce并行处理模型,融入混合混沌映射高效加密舰... 受到复杂电磁环境干扰,舰船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信息加密及传输的机密性较低,严重威胁舰船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为此,开展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下舰船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研究。先应用MapReduce并行处理模型,融入混合混沌映射高效加密舰船网络信息,得到舰船网络信息密文;然后构建安全传输通道模型,以克服复杂电磁环境导致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的干扰;最后将制定的传输协议引入该通道中,实现舰船网络信息的安全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下,该方法面对多种常见攻击仍可安全传输舰船网络中的各类信息,且信息丢失量极低,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网络 安全传输 MAPREDUCE模型 混合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19
作者 龚建勋 杨格 沈晗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对含速度相关型构件的结构开展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试验方法。然而,目前的实时混合试验面临着数值子结构计算效率难以满足实时性的挑战,限制了该方法在大型工程结构抗震试验中的应用。为了提高数值子结构的计算效率,... 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对含速度相关型构件的结构开展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试验方法。然而,目前的实时混合试验面临着数值子结构计算效率难以满足实时性的挑战,限制了该方法在大型工程结构抗震试验中的应用。为了提高数值子结构的计算效率,提出了适用于实时混合试验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实现了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实时混合试验方法。首先,基于不同物理约束方程构建了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2层含阻尼器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并利用这些模拟数据训练网络模型;最后,利用训练得到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开展了实时混合试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具备较高的预测精度,其中以恢复力作为损失函数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精度最高,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损失函数 代理模型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M-CNN-GRU的集装箱船主机气体污染物排放通用预测模型
20
作者 刘伊凡 王佳晨 +3 位作者 徐云鹏 张季康 邬晨 洪瑜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升船舶主机污染物排放监测效率,在现有机舱监测技术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和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气象数据和船舶档案信息为基... 为提升船舶主机污染物排放监测效率,在现有机舱监测技术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和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气象数据和船舶档案信息为基础,构建船舶综合数据库。分析气象数据的物理特性,并应用EWM得到海况指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引入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将神经网络预测的油耗率和功率通过排放因子换算为船舶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以10和3艘集装箱船的综合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得到混合神经网络。另选取10艘尺度不同的集装箱船的数据作为验证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模型训练过程中EWM-CNN-GRU混合神经网络对船舶能耗设备燃油消耗率和功率的预测平均误差分别为2.72%和3.26%;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性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混合神经网络 船舶气体污染物 通用模型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