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u、Zn同位素在医疗诊断上的应用
1
作者 郭瑞 于慧敏 +2 位作者 张华凤 荚卫东 黄方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9,共15页
过渡金属元素Fe、Cu和Zn是生命活动的关键元素,其同位素有望作为示踪人体疾病的新指标。文章介绍了Fe、Cu、Zn同位素在医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近年来在医学诊断和代谢方面的应用,其中Fe同位素能有效示踪与Fe代谢相关的疾病;Cu同位... 过渡金属元素Fe、Cu和Zn是生命活动的关键元素,其同位素有望作为示踪人体疾病的新指标。文章介绍了Fe、Cu、Zn同位素在医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近年来在医学诊断和代谢方面的应用,其中Fe同位素能有效示踪与Fe代谢相关的疾病;Cu同位素在示踪肝病和癌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Zn同位素可作为分泌器官癌症的有效示踪剂。依据现有这三种同位素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对未来的前景提出了展望,希望能进一步推动金属稳定同位素在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建立医学诊断中金属稳定同位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Cu同位素 zn同位素 医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Zn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测定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世珍 朱祥坤 +2 位作者 唐索寒 何学贤 蔡俊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278,共6页
详细报道了Zn同位素比值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包括:MC-ICP-MSZn同位素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评估、基质效应调查和同位素测量的长期重现性检验。研究表明,在测定条件下,运用标样-样品... 详细报道了Zn同位素比值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包括:MC-ICP-MSZn同位素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评估、基质效应调查和同位素测量的长期重现性检验。研究表明,在测定条件下,运用标样-样品交叉法能有效地进行仪器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的评估通过3种方式进行,即:在高分辨状态下同质异位数干扰信号的直接测定,低分辨状态下Zn同位素原始数据间相关关系的检验和低分辨下浓度梯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分辨模式下,尽管66Zn、67Zn、68Zn的同质异位素干扰信号很小,但的确存在,要获得准确同位素比值,必须使标样和样品的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匹配。在基质效应方面,主要考察Fe对Zn同位素比值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Fe/Zn(质量比)不大于0.2时,Fe对Zn同位素比值测定无影响。重复性测定中,δ66ZnGSB-Romil=6.96‰±0.11‰(2sd),δ67ZnGSB-Romil=10.4‰±0.20‰(2sd),δ68ZnGSB-Romil=13.8‰±0.22‰(2sd),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准。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地质岩石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07270(闪锌矿)进行了Zn同位素平均成分测定为:δ66Zn=6.71‰±0.03‰(2σ),δ67Zn=10.08‰±0.05‰(2σ),δ68Zn=13.37‰±0.07‰(2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zn同位素 基质效应 闪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ICP-MS高精度Cu、Zn同位素测试技术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2 位作者 田有荣 秦燕 谢桂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4-781,共8页
过渡族元素同位素是国际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测试技术的限制是制约过渡元素同位素研究发展的关键。笔者利用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MC-ICP-MS),采用Cu、Zn互为内标的方法对仪器的质量歧视进行了校正,对基质效应和测试方法... 过渡族元素同位素是国际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测试技术的限制是制约过渡元素同位素研究发展的关键。笔者利用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MC-ICP-MS),采用Cu、Zn互为内标的方法对仪器的质量歧视进行了校正,对基质效应和测试方法的重现性进行了检验,建立了高精度的Cu、Zn同位素测试技术。在5个月内对实验室标准IMRCu和IMRZn进行了测量,结果分别为δ65CuNIST976=(0.34±0.08)‰(2SD,n=32),δ66ZnJMCZn=(-9.64±0.05)‰(2SD,n=26),δ67ZnJMCZn=(-14.37±0.16)‰(2SD,n=26),δ68ZnJMCZn=(-19.01±0.08)‰(2SD,n=26),分析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对Cu、Zn同位素参考物质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结果与报道值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Cu、zn同位素测定 MC-ICP-MS 质量歧视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ICP-MS测定积累植物中Cu、Zn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世珍 朱祥坤 +3 位作者 唐索寒 吴龙华 骆永明 闫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高精度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依赖于对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分离纯化。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溶样方法对有机样品积累植物海州香薷的消解效果,检测了AG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样品中Cu、Zn的分离效果,并测定了样...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高精度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依赖于对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分离纯化。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溶样方法对有机样品积累植物海州香薷的消解效果,检测了AG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样品中Cu、Zn的分离效果,并测定了样品中的Cu、Zn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溶样方法均能有效地破坏积累植物海州香薷样品中的有机质;②AGMP-1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植物中的Cu、Zn,经过AGMP-1树脂一次交换分离和二次交换分离的植物根样品的Cu接收液基体元素的去除基本没有差别,经过一次交换分离的Zn溶液,基体元素也基本除去,可以用于MC-ICP-MS对Cu、Zn同位素组成高精度的测定;③Cu、Zn同位素组成测定误差不大于仪器的长期重现性,表明样品的化学处理过程、各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交换过程和仪器测试过程均有很好的重现性,符合样品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植物 样品消解 CU zn同位素 离子交换层析 化学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Zn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蒲雅丽 涂耀仁 +2 位作者 游镇烽 段艳平 曹双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1-590,共10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Pb、Zn同位素的双金属源解析手段是对水系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Pb、Zn同位素的示踪机理、分析方法以及Pb、Zn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Pb、Zn同位素的双金属源解析手段是对水系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Pb、Zn同位素的示踪机理、分析方法以及Pb、Zn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以此分析双金属同位素源解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具体运用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可行性,并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同位素源解析的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对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源解析 重金属污染 PB同位素 zn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Zn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世珍 朱祥坤 +2 位作者 唐索寒 蔡俊军 何学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30-32,共3页
该研究建立了Zn同位素比值的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对干扰信号、介质影响、基质效应和仪器稳定性的评估等方面。重复性测定中,^66Zn/^64Zn、^67Zn/^64Zn、^68Zn/^64Zn外精度分别为0.1‰(2SD)、0.23‰(2SD)、... 该研究建立了Zn同位素比值的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对干扰信号、介质影响、基质效应和仪器稳定性的评估等方面。重复性测定中,^66Zn/^64Zn、^67Zn/^64Zn、^68Zn/^64Zn外精度分别为0.1‰(2SD)、0.23‰(2SD)、0.22‰(2SD),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zn同位素 基质效应 同位素比值 测定方法 等离子体质谱仪 zn 接收器 MC-ICPMS 干扰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任邦方 凌文黎 +2 位作者 张军波 张永清 段瑞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5,共6页
介绍了Zn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化学分离与质谱测定方法,论述了Zn同位素在陨石、沉积物和沉积岩、火成岩、矿床和海水以及生物样品中的组成特征,以及生物有机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对Zn同位素分馏的影响,阐述了Zn同位素在陨石和宇宙化... 介绍了Zn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化学分离与质谱测定方法,论述了Zn同位素在陨石、沉积物和沉积岩、火成岩、矿床和海水以及生物样品中的组成特征,以及生物有机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对Zn同位素分馏的影响,阐述了Zn同位素在陨石和宇宙化学、古海洋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同位素 分馏因素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厂坝-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来自闪锌矿原位S-Pb和Zn同位素证据
8
作者 魏然 王义天 +3 位作者 胡乔青 黄诗康 窦平 胡文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2-740,共19页
甘肃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的西成矿集区,为矿集区内重要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的白云石化大理岩及石英片岩中,其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分歧集中在是同生还是后生。文章对不同成矿阶... 甘肃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的西成矿集区,为矿集区内重要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的白云石化大理岩及石英片岩中,其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分歧集中在是同生还是后生。文章对不同成矿阶段的闪锌矿,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Zn同位素组成、采用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测定S、Pb同位素组成,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并分析矿物沉淀机制,为深入理解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精细证据。研究结果显示,Ⅰ、Ⅱ、Ⅲ三个成矿阶段闪锌矿的δ^(66)Zn分别为0.08‰~0.29‰,平均0.20‰;0.19‰~0.37‰,平均0.30‰;0.36‰~0.37‰,平均0.37‰。其中,Ⅰ阶段的闪锌矿δ^(34)SⅠ值为20.9‰~26.1‰,平均24.4‰;Ⅱ阶段的闪锌矿δ^(34)SⅡ值为12.2‰~21.9‰,平均19.1‰;Ⅲ阶段的闪锌矿δ^(34)SⅢ值为18.2‰~24.7‰,平均21.5‰。3个阶段的矿石矿物Pb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206)Pb/^(204)Pb为17.922~18.013,^(207)Pb/^(204)Pb为15.567~15.647,^(208)Pb/^(204)Pb为37.990~38.266。δ^(66)Zn同位素值显示,成矿金属早期来源于围岩海相碳酸盐岩,由于混合了岩浆热液或者是瑞利分馏作用,在成矿作用中后期δ^(66)Zn同位素逐渐上升。δ^(34)S同位素值显示,早期硫源主要为地层中的硫酸盐,中后期的δ^(34)S同位素值降低,可能是成矿流体中岩浆热液中的S^(2-)成分逐渐增多导致,闪锌矿为硫酸盐通过TSR反应沉淀成矿。Pb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并混入了部分古老的变质基底的成分。笔者研究发现,厂坝-李家沟铅锌矿的成矿机制为不同来源的流体混合,随着pH值、成矿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而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 zn同位素 原位S同位素 原位Pb同位素 沉淀机制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孟连缝合带老厂矿床Ag-Pb-Zn矿体C-O和Zn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唐鑫 陈福川 +3 位作者 张鹏飞 李龚健 赵枫 陈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老厂矿床是昌宁-孟连缝合带内唯一大型矿床,本文报道了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的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以及Ⅰ、Ⅱ、Ⅳ三个矿体群内闪锌矿的Zn同位素组成。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 老厂矿床是昌宁-孟连缝合带内唯一大型矿床,本文报道了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的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以及Ⅰ、Ⅱ、Ⅳ三个矿体群内闪锌矿的Zn同位素组成。Ⅰ号矿体群下部块状矿体和上部网脉状矿体方解石δ^(13)C_(PDB)的范围分别为-6.17‰~2.71‰和-2.18‰~3.87‰,δ^(18)O_(PDB)的范围分别为-19.57‰~-17.23‰和-22.10‰~-16.21‰;计算获得对应成矿流体的δ^(13)C_(CO_(2))为-6.16‰~1.53‰和-2.39‰~6.43‰,δ^(18)O_(H_(2)O)分别为1.62‰~7.62‰和4.36‰~16.92‰,通过与岩浆CO_(2)(δ^(13)C=-2‰~-8‰)和围岩灰岩(δ^(13)C=-1.6‰~4.0‰)的δ^(13)C值相比较,指示块状矿体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岩浆,网脉状矿体成矿流体中的碳则主要来自围岩,说明老厂矿床深部水岩反应较强。10件闪锌矿的δ^(66)Zn和δ^(68)Zn值分别为0.17‰~0.25‰和0.33‰~0.49‰,与VMS型矿床以及现代海底热液流体的Zn同位素组成重合,不同标高均一的Zn同位素组成寓示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中闪锌矿形成过程中几乎未受到温度、分馏和微生物作用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金属源区的Zn同位素组成,揭示老厂矿床Ag-Pb-Zn矿体为VMS成因,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下石炭统海底火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矿床Ag-Pb-zn矿体 昌宁-孟连缝合带 zn同位素 C-O同位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沉积物中Cu和Zn同位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连花 刘季花 +3 位作者 张颖 高晶晶 朱爱美 汪虹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80,共11页
本文介绍了海洋沉积物中Cu和Zn同位素的化学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报道了冲绳海槽20件表层沉积物和5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Cu和Zn同位素组成。采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AG MP-1M,分别以8.2 mol/L HCl+0.01%HF+0.001%H_(2)O_(2)、2 mol/L HCl+0.... 本文介绍了海洋沉积物中Cu和Zn同位素的化学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报道了冲绳海槽20件表层沉积物和5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Cu和Zn同位素组成。采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AG MP-1M,分别以8.2 mol/L HCl+0.01%HF+0.001%H_(2)O_(2)、2 mol/L HCl+0.001%H_(2)O_(2)和0.5 mol/L HNO_(3)作为淋洗液,能有效分离海洋沉积物中的基质元素和Cu、Zn元素,且Cu和Zn的回收率均接近100%。以内标法和标准-样品-标准法联合校正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质量歧视,δ^(65)Cu和δ^(66)Zn的分析精度分别为0.11‰和0.09‰(2SD)。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δ^(66)Zn分布范围为0.07‰~0.67‰,δ^(66)Zn平均值为0.31‰±0.32‰(2SD);δ^(65)Cu的分布范围为-2.26‰~-0.52‰,δ65Cu平均值为-1.21‰±0.55‰(2SD)。表层沉积物δ^(66)Zn和δ^(65)Cu分布范围较大,柱状沉积物样品δ^(66)Zn和δ^(65)Cu值随深度存在较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同位素 zn同位素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海洋沉积物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Fe-Zn同位素组成看太古代岩石圈地幔的分异
11
作者 袁超(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4-1094,共1页
地球最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通常大于2.5 Ga)一般存在于克拉通内部,与太古代之后形成的典型大陆岩石圈地幔在化学成分、流变行为和结构上均有所不同。太古代克拉通地壳主要由TTG和晚期的钾质花岗岩构成,之下为厚达200~250 km由残余橄... 地球最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通常大于2.5 Ga)一般存在于克拉通内部,与太古代之后形成的典型大陆岩石圈地幔在化学成分、流变行为和结构上均有所不同。太古代克拉通地壳主要由TTG和晚期的钾质花岗岩构成,之下为厚达200~250 km由残余橄榄岩组成的难熔岩石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地幔 橄榄岩 克拉通 zn同位素 钾质花岗岩 化学成分 流变行为 T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自然和人为作用影响区土壤Zn的再分配机制:Zn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亚飞 齐猛 +2 位作者 高庭 刘宇晖 刘承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5-955,1032,共12页
高强度自然及人为作用会显著影响土壤中Zn的迁移转化。Zn稳定同位素为指示土壤中Zn的再分配过程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本研究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受高强度自然及人为作用影响的水稻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矿物... 高强度自然及人为作用会显著影响土壤中Zn的迁移转化。Zn稳定同位素为指示土壤中Zn的再分配过程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本研究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受高强度自然及人为作用影响的水稻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矿物表征、Zn/Pb同位素等手段探讨了土壤垂向演变过程中Zn的丢失、再分配及Zn同位素分馏机制。结果表明,强烈的自然风化作用导致玄武岩中大量的Zn丢失(τZn/Nb=-0.51~-0.24),土壤相对母岩保留了轻Zn同位素(Δ66Zn_(土壤-玄武岩)=-0.14‰~-0.03‰)。在自然营力及人为作用驱动下,土壤演化过程中Zn含量及Zn同位素组成受控于溶解作用、次生含Al-Fe氧化物共沉淀、土壤有机质络合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同位素分馏 迁移转化 极端风化 水稻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的铁和锌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祁昌实 朱祥坤 +5 位作者 戴民汉 唐索寒 吴曼 李志红 李世珍 李津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介绍海洋沉积物Fe和Zn同位素化学前处理及测定方法,报道南海西部夏季上升流区两个沉积物柱样的Fe和Zn同位素组成。样品采用HF+HNO3+HClO4常压消解,经脱盐后,转化为氯化物形式并经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后,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Fe... 介绍海洋沉积物Fe和Zn同位素化学前处理及测定方法,报道南海西部夏季上升流区两个沉积物柱样的Fe和Zn同位素组成。样品采用HF+HNO3+HClO4常压消解,经脱盐后,转化为氯化物形式并经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后,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Fe和Zn同位素比值。该前处理方法可以快捷地实现海洋沉积物的消解、有机质的去除和海盐脱离;结合相关测试流程,可获得较高的δ56Fe(0.10‰,2SD)和δ66Zn分析精度(0.11‰,2SD)。两个沉积物柱样的δ56Fe值(相对于IRMM-014)和δ66Zn值(相对于JMC3-0749C)随深度变化不明显,两柱之间也无明显差异。总体上,南海西部上升流区1~2 ka以来的沉积物δ56Fe值(0.04‰~0.20‰)和δ66Zn值(0.12‰~0.30‰)与已报道的黄土和气溶胶、火成岩以及大部分海洋沉积物接近,明显高于静海相海洋沉积物的δ56F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FE同位素 zn同位素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ICP MS测定富钴结壳中的铜锌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连花 刘季花 +4 位作者 张俊 张辉 高晶晶 崔菁菁 张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7-1350,共4页
建立了富钴结壳中Cu和Zn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AG MP-1M,分别以8.2 mol/L HCl+0.01%HF+0.001%H_2O_2,2 mol/L HCl+0.001%H_2O_2和0.5 mol/L HNO_3作为淋洗液,能有效分离富钴结壳中的Cu,Co,Fe和Zn,且Cu和Zn的回... 建立了富钴结壳中Cu和Zn同位素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AG MP-1M,分别以8.2 mol/L HCl+0.01%HF+0.001%H_2O_2,2 mol/L HCl+0.001%H_2O_2和0.5 mol/L HNO_3作为淋洗液,能有效分离富钴结壳中的Cu,Co,Fe和Zn,且Cu和Zn的回收率均接近100%。同位素标准溶液在离子交换分离前后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分离前后Cu和Zn没有分馏。全流程空白小于5 ng。此方法可作为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精度测定富钴结壳Cu和Zn同位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Cu同位素 zn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量铜、锌、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蒋少涌 陆建军 +2 位作者 顾连兴 华仁民 姜耀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1-433,共3页
Cu、Zn、Fe同位素示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本文介绍了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MC ICPMS)精确测量铜、锌、铁同位素比值的方法 ,发现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在不同地质与成矿环境中有明显变异 ,因而... Cu、Zn、Fe同位素示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本文介绍了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MC ICPMS)精确测量铜、锌、铁同位素比值的方法 ,发现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在不同地质与成矿环境中有明显变异 ,因而它们在矿床学、古海洋学和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Fe同位素 MC-ICPMS 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