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秀萍 赵荣祥 +1 位作者 赵明泽 高肖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3-917,共5页
以抗坏血酸为燃烧剂,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并对所制样品进行XRD、UV-vis、FI-IR、SEM表征,得出样品的最佳燃烧剂用量和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对在最佳燃烧剂用量和金属元素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考察... 以抗坏血酸为燃烧剂,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并对所制样品进行XRD、UV-vis、FI-IR、SEM表征,得出样品的最佳燃烧剂用量和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对在最佳燃烧剂用量和金属元素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考察了pH值、催化剂用量、双氧水、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光催化最佳条件为:pH=5,催化剂用量为0.6g/L,双氧水用量为40mL/L,光催化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zn/ti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菜籽油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6
2
作者 颜姝丽 鲁厚芳 +1 位作者 汤贤龙 梁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0,162,共6页
固体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易分离、流程简单的优点,制备了Zn/Al水滑石,以其为前驱体经煅烧制得了Zn/Al复合氧化物酯交换催化剂。用XRD、TG/DTA、XPS、AAS、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的比表面积、... 固体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易分离、流程简单的优点,制备了Zn/Al水滑石,以其为前驱体经煅烧制得了Zn/Al复合氧化物酯交换催化剂。用XRD、TG/DTA、XPS、AAS、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结构和活性组份ZnO的良好的分散状态可以提高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经400℃煅烧8 h制得的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200℃、3.3 MPa、油/醇质量比为7∶10、1.4(wt)%催化剂用量的条件下,在3 min内油脂转化率达到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zn/Al水滑石 zn/Al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Ti 摩尔比对锶锆钛复合氧化物在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海凤 贾建明 +2 位作者 卢晗锋 张宏华 潘烈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9-1326,共8页
通过分步沉积法制备了不同Zr/Ti摩尔比的锶锆钛(SZT)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不同Zr/Ti摩尔比下SZT催化剂的结构形态, 以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 通过分步沉积法制备了不同Zr/Ti摩尔比的锶锆钛(SZT)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不同Zr/Ti摩尔比下SZT催化剂的结构形态, 以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考察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Zr/Ti摩尔比<1时SZT 催化剂发生 Zr4+与Ti4+同质替换, 引起晶格缺陷, 光催化活性小幅提高; Zr/Ti摩尔比≥1时SZT催化剂产生SrZrO3/TinO2n-1(n=4, 9)的新晶相, TinO2n-1(n=4, 9)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传导与分离, 可大幅提高催化剂光催化活性. 其中, SZT-5/5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133 min-1, 是同等光照条件下纯SrTiO3样品(0.0158 min-1)的 13.5 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锶锆钛复合氧化物 ZR ti摩尔比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齐涛 鲁厚芳 +1 位作者 蒋炜 梁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3,共6页
共沉淀法煅烧制备的Zn/Al复合氧化物可有效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采用XRD、AAS、BET分别表征催化剂及其前驱体Zn/Al类水滑石,结果显示,前驱体为单一类水滑石结构(LDH),前驱体在400℃煅烧8 h后所得复合氧化物中Al充分分散于ZnO晶格中... 共沉淀法煅烧制备的Zn/Al复合氧化物可有效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采用XRD、AAS、BET分别表征催化剂及其前驱体Zn/Al类水滑石,结果显示,前驱体为单一类水滑石结构(LDH),前驱体在400℃煅烧8 h后所得复合氧化物中Al充分分散于ZnO晶格中。用菜籽油-甲醇酯交换反应评价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200℃,醇油物质量比为24∶1,搅拌转速为400 r/min,体系压力2.5 MPa,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油重的1.4%条件下,反应90 min后,菜籽油转化率达到80%以上,证明Zn/Al复合氧化物在较低醇油比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酯交换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FFA和水分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FA含量低于油重的6%,水含量低于油重的10%时,油脂转化率仍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zn/Al复合氧化物 酯交换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爆轰法制备纳米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及其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祥清 朱凯泽 +1 位作者 高化东 曲艳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H_2和O_2的混合气体为爆源、TiCl4和SiCl4溶液为前驱体,通过气相爆轰制备纳米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探究了不同前驱体Ti/Si比值对爆轰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透射电镜(TEM)及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爆轰产物的晶体结... 以H_2和O_2的混合气体为爆源、TiCl4和SiCl4溶液为前驱体,通过气相爆轰制备纳米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探究了不同前驱体Ti/Si比值对爆轰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透射电镜(TEM)及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爆轰产物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米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中,TiO_2为金红石型和锐钛型混晶形式,SiO_2则为无定型形式。TiO_2-SiO_2复合氧化物颗粒中存在Ti—O—Si键。所得TiO_2-SiO_2复合结构为无定型SiO_2附着于晶态TiO_2的外部,且随着前驱体Ti/Si比值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复合氧化物 纳米粉末 气相爆轰 前驱体ti/Si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6
作者 李秀萍 翟玉春 +2 位作者 马培华 赵荣祥 张金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7,370,共6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单体氧化物,异相成核沉淀法制备Ti/Ce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IR、UV-vis、SEM对Ti/C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类型、改性温度、酸度、改性剂用量等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 采用燃烧法制备单体氧化物,异相成核沉淀法制备Ti/Ce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IR、UV-vis、SEM对Ti/C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类型、改性温度、酸度、改性剂用量等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出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对于CeO2/TiO2:改性剂选择钛酸酯偶联剂,温度45℃,时间60min,pH值为7,改性剂用量为5%(质量分数)。TiO2/CeO2:改性剂选择钛酸酯偶联剂,温度55℃,时间60min,pH值为6,改性剂用量为5%。改性后可增强样品在基体中的可溶性,扩大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异相成核 ti Ce复合氧化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7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2,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1)将含有镁盐和钛盐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步骤(1)处理后的溶液与含有铝盐的溶液反应;3)经过滤、洗涤除去浆料中的溶...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1)将含有镁盐和钛盐的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步骤(1)处理后的溶液与含有铝盐的溶液反应;3)经过滤、洗涤除去浆料中的溶剂,再将浆料分散在水中,加入阴离子溶液反应:4)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g-Ti-Al复合金属氢氧化物颗粒。该产品具有优秀的卤素捕获能力.应用于聚合物中时其防降解和防前期染色性能显著.并且拥有良好的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氧化物 制备方法 层状结构 复合 溶液反应 AL ti 超声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用作Pt三效催化剂载体的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喻瑶 林涛 +3 位作者 张丽娟 郭家秀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5)Ti_(0.5)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C_3H_8、CO、NO的催化性能,并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为载体的Pt/La-Al_2O_3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沉淀时的pH=11、温度为25℃、焙烧温度为550℃时,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比表面积为195m^2·g^(-1)、孔容为0.28mL·g^(-1))、较强的表面酸性和较宽的酸度分布;用该样品制备的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作载体的Pt/La-Al_2O_3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HC和CO催化性能和优异的NO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0.5ti0.5O2复合氧化物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u-Mn/TiO_2和Cu-Mn/γ-Al_2O_3甲醛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制及活性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玮 黄丽丽 +2 位作者 翟友存 宁晓宇 邹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2,172,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γ-Al2O3、Cu-Mn/Ti O2新型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速下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以及50h下催化剂的稳定性,并与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γ-Al2O3、Ti O2与Cu-Mn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γ-Al2O3、Cu-Mn/Ti O2新型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速下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以及50h下催化剂的稳定性,并与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γ-Al2O3、Ti O2与Cu-Mn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且Cu-Mn/γ-Al2O3在150℃可以实现甲醛的完全去除,比Cu-Mn/Ti O2和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分别低80℃和140℃。3种催化剂的甲醛去除率随气速的增加而下降,且变化大小顺序为Cu-Mn/Ti O2>Cu-Mn/γ-Al2O3>Cu-Mn复合氧化物。50h后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去除率仍为100%,Cu-Mn/Ti O2去除率在94%以上。采用XRD、BET和SEM-ED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Cu-Mn/Ti O2、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氧化 Cu-Mn复合氧化物 Cu-Mn/γ-Al2O3 Cu-Mn/ti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Nd(Zn_(1/2)Ti_(1/2))O_3-xSr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宋福生 谢志翔 +3 位作者 洪燕 李月明 沈宗洋 廖润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5,共5页
通过传统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1-x)Nd(Zn_(1/2)Ti_(1/2)O_3-xSrTiO_3(x=0.0,0.2,0.4,0.5,0.6,0.8)(NZST)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SrTiO_3的添加量x对NZST陶瓷的烧结性能、晶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ZST陶瓷的体... 通过传统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1-x)Nd(Zn_(1/2)Ti_(1/2)O_3-xSrTiO_3(x=0.0,0.2,0.4,0.5,0.6,0.8)(NZST)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SrTiO_3的添加量x对NZST陶瓷的烧结性能、晶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ZST陶瓷的体积密度随着x值增大而减小,并在1350℃可以烧结致密;XRD结果显示,在x取值的整个范围内,体系均形成两相复合系统;随着SrTiO_3的添加量x的增加,NZS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呈现线性的变化规律。当x=0.5时,可获得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近零的微波介质陶瓷,其微波介电性能为:ε_r=52.5,Q×f=15834 GHz,τ_f=5.4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Nd(zn(1/2)ti(1/2)O3-xSrtiO3 两相复合系统 物相组成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Li_4Ti_5O_(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31
11
作者 华兰 杨晓燕 +2 位作者 康石林 华寿南 陈慎豪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8-221,共4页
研究了掺杂元素M (锡、钨、镍 )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以及Li/掺杂Li4 Ti5O12 实验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和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说明 ,掺杂的Li4 Ti5O12 实验电池其电压平台低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实验电池 ,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也小于未... 研究了掺杂元素M (锡、钨、镍 )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以及Li/掺杂Li4 Ti5O12 实验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和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说明 ,掺杂的Li4 Ti5O12 实验电池其电压平台低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实验电池 ,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也小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Li/Li4 Ti5O12 电池。其中Sn掺杂的Li4 Ti5O12 电极材料循环性能稳定 ,充放电容量较大 ,是一种比较好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掺杂 锂钛复合氧化物 LI4ti5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CuO/Ti0.5Zr0.5O2催化剂上TPD-MS研究
12
作者 蒋晓原 贾彦荣 +1 位作者 丁光辉 郑小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18-1320,共3页
以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CuO/Ti0.5Zr0.5O2催化剂,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活性,并运用NO-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Ti0.5Zr0.5O2催化剂对NO+CO的催化... 以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CuO/Ti0.5Zr0.5O2催化剂,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活性,并运用NO-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Ti0.5Zr0.5O2催化剂对NO+CO的催化还原活性除高度分散的Cu物种外,孤立的CuO和晶相CuO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ZrTiO4新物相的出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NO-TPD结果显示高温吸附中心可能是Cu2+位,低温吸附中心可能是Cu0吸附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ZrtiO4物相 NO催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u/Zn/Al催化剂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液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朋涛 李法社 +2 位作者 包桂蓉 王华 王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77-78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类层柱Cu/Zn/Al水滑石,经焙烧制备Cu/Zn/Al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催化液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时水滑石分解较为完全,析出的ZnO和ZnAl2O4尖晶石相对析出的CuO纳米粒...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类层柱Cu/Zn/Al水滑石,经焙烧制备Cu/Zn/Al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催化液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时水滑石分解较为完全,析出的ZnO和ZnAl2O4尖晶石相对析出的CuO纳米粒子起到良好的隔离和稳定作用;在340℃、80 mg木质素、30 mg催化剂、4 mL甲醇反应3 h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500℃焙烧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Al水滑石 焙烧温度 复合氧化物 甲醇 催化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合成丙交酯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久进 王远亮 +2 位作者 罗彦凤 吴科达 程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0-433,共4页
以新型稀土La-Ti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乳酸合成丙交酯.考察了催化剂对反应体系粘度、丙交酯产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减压下,70~90℃脱自由水1.5h;随后加入催化剂,用量为乳酸重量的0.8%,缓慢升温... 以新型稀土La-Ti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乳酸合成丙交酯.考察了催化剂对反应体系粘度、丙交酯产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减压下,70~90℃脱自由水1.5h;随后加入催化剂,用量为乳酸重量的0.8%,缓慢升温到120~140℃进行缩聚反应3~4h;再在170~260℃,保持升温速率为4℃/10min进行裂解.产物纯度和结构分别由Thiele管和红外光谱进行测定.丙交酯粗产率达88.5%,纯产率为40.2%,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乳酸 合成 La—ti复合氧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