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茜 景照明 +3 位作者 康芳娥 刘海波 刘立山 宫旭胤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 g/(只·d)牛至精油和10mL/(只·d)花椒精油。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显著提高母羊的末重、1~30 d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牛至精油能够显著提升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花椒精油能够显著提高母羊血清中ALB含量、T-AOC及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CHO含量(P<0.05),提升成年母羊血清中IgM、IFN-γ及母羔羊血清中IgG、IFN-γ含量(P<0.05)。研究表明,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有效改善成年母羊及母羔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牛至精油 母羊 生长阶段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2
作者 王瑞雪 李时鑫 +1 位作者 孙玉奉 徐志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51,共10页
为降低花椒精油在加工中的损失,探究微胶囊对花椒精油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挥发成分保留情况的影响。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复合壁材,花椒精油为芯材,氯化钙为交联剂,通过挤压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对包埋工艺的壁材比、壁芯比、交联... 为降低花椒精油在加工中的损失,探究微胶囊对花椒精油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挥发成分保留情况的影响。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复合壁材,花椒精油为芯材,氯化钙为交联剂,通过挤压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对包埋工艺的壁材比、壁芯比、交联剂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选出花椒精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分别对花椒精油和微胶囊进行GC-MS测定、热重分析、缓释性能以及贮存稳定性分析。实验得出微胶囊包埋的最佳工艺为壁材比1∶3.5、壁芯比1∶3、交联剂浓度为1.5%。此状态下微胶囊包埋率为96.50±0.5%。对比储存30 d的微胶囊和花椒精油,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出了38种、35种,微胶囊与精油挥发率分别为2.3%、32%。结果证明微胶囊缓释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相比花椒精油皆有显著提高,微胶囊很好地保留的花椒精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精油 微胶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制备工艺
3
作者 邓月婷 韩栋 +4 位作者 赵小亮 朱天珂 汪凯斌 刘源 张伟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3-8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比例、反应pH值、壁材浓度、乳化剂用量和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形成的影响。以微囊的包封率为评价... 试验旨在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比例、反应pH值、壁材浓度、乳化剂用量和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形成的影响。以微囊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筛选出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明胶海藻酸钠比例为4∶1,反应pH值为4.55,壁材浓度为1.773%,乳化剂用量为1.27%,搅拌转速为743 r/min时,制备出的花椒挥发油微囊包封率最高,为88.13%,且微囊能够缓释花椒挥发油。研究表明,试验使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化包封率高,缓释效果良好,可为未来开发新型挥发油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花椒挥发油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涉县红花椒精油及生物活性分析
4
作者 张绍颖 张艳东 +2 位作者 杨清山 王文昌 李腾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4-210,共7页
以涉县红花椒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红花椒精油,研究其主要成分含量和生物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温度36℃、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时间80 min,... 以涉县红花椒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红花椒精油,研究其主要成分含量和生物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温度36℃、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时间80 min,此时提取率为14.69%,与预测结果相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红花椒精油中有43种主要成分,其中脂肪酸类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到53.303%。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涉县红花椒精油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6.63%和70.97%。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涉县红花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涉县红花椒精油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在天然抗氧化剂和保鲜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县红花椒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椒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乳液性能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鑫洋 崔媛 +3 位作者 韩相禹 闫圣坤 徐怀德 李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2,共10页
目的研发出一款新型的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为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花椒精油应用场景的拓宽提供参考。方法以花椒精油为油相,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复合纳米粒子为固体颗粒,制备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研究复合纳米粒子质... 目的研发出一款新型的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为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花椒精油应用场景的拓宽提供参考。方法以花椒精油为油相,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复合纳米粒子为固体颗粒,制备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研究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20、25、30、35、40 g/L)对Pickering乳液粒径、电位、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抑菌性能等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复合纳米粒子浓度的提高,乳液的粒径呈先降后增趋势,ζ-电位绝对值、包埋率则呈先增后降趋势,当质量浓度为35 g/L的时候,乳液粒径最小为1900.3 nm、ζ-电位和包埋率最大分别为32.7 mV、95%;此浓度下乳液贮藏稳定性最好,且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酸性(pH=2、3、4)和碱性环境(pH=8、9)下稳定性表现良好;所有乳液均显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属于假塑性流体;在低频下乳液损耗模量大于储能模量,呈流体状态;相较于花椒精油,负载花椒精油的Pickering乳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35 g/L时制备的负载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和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Pickering乳液 玉米醇溶蛋白 柑橘果胶 稳定性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姿烨 游云 +5 位作者 练欢慧 胡昕 黄晓霞 肖斯立 刘巧瑜 曾晓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3-221,共9页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妥酸值、P-茴香胺值、酸价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4%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硫代巴比妥酸值比对照组(0%)下降了31.25%,表明花椒精油对脂肪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花椒精油的炸猪排中新检测出源于花椒精油的具有令人愉悦的风味化合物如醇类(芳樟醇)、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化合物,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添加花椒精油对炸猪排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显著,新增气味活度值>1的醛类(反-2-辛烯醛和癸醛)、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等具有清新香气的化合物,说明花椒精油能改善炸猪排原有风味。感官评分结果显示,3.5%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最受参评人员青睐。研究为预调理油炸肉制品脂质氧化的控制、风味的改善、感官特性的提升提供了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排 花椒精油 脂质氧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成分分析及其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承钊 刘玉杰 +5 位作者 王伟峰 孟宪华 曹永红 苏群 王君 杨军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花椒精油对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花椒精油对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探究花椒精油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禾谷镰孢菌、尖镰刀菌、盘长孢状刺盘孢和茄链格孢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1.552、2.243、6.064、7.078 mg/mL。GC-MS分析显示,花椒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包括乙酸芳樟酯、芳樟醇、D-柠檬烯和桉叶油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 成分分析 植物病原真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提取方法、成分分析、生物活性及实际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曲梦锐 刘雨辰 +1 位作者 吴浩浩 王东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花椒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八大调味香料之一,花椒精油是从花椒果皮或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浅黄绿色油状液体。其化学成分复杂,通常由萜类、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化学物质组成;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氧化、抑菌、镇痛、消炎、... 花椒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八大调味香料之一,花椒精油是从花椒果皮或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浅黄绿色油状液体。其化学成分复杂,通常由萜类、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化学物质组成;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氧化、抑菌、镇痛、消炎、驱虫等功效,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文章阐述了花椒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花椒精油在果蔬保鲜、肉制品保鲜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花椒精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精油 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源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49
9
作者 祝瑞雪 曾维才 +2 位作者 赵志峰 高鸿 闫志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汉源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评价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汉源花椒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 目的:分析汉源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评价其对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汉源花椒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值)进行测定。结果:汉源花椒精油主要含D-柠檬烯(26.55%)、芳樟醇(22.11%)、乙酸芳樟酯(14.71%)、β-蒎烯(7.39%)等成分。不同抑菌方法均表明,汉源花椒精油对供试细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25mg/mL和2.5mg/mL),大肠杆菌最弱(MIC值和MBC值分别为5.0mg/mL和20.0mg/mL)。结论:汉源花椒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花椒 精油 化学成分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韩胜男 李妍 +1 位作者 张晓杭 蒋建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16,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以得油率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冷浸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花椒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g/mL)、冷浸时间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以得油率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冷浸时间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花椒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g/mL)、冷浸时间2.5 h、提取时间4.7 h,得油率可达9.284%。采用MTT法检测花椒挥发油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得花椒挥发油对HeLa、A549、K562三种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1.2±0.2)、(6.26±0.05)、(1.37±0.03)mg/mL。表明花椒挥发油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对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提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及其水提物的香气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娟 杜静怡 +3 位作者 贾雪颖 黄明泉 于洋 张玉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29-241,共13页
本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汉源青花椒、金阳青花椒、汉源红花椒、武都红花椒的挥发性油,采用直接进样法分析花椒精油,采用溶剂辅助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分离花椒水提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 本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汉源青花椒、金阳青花椒、汉源红花椒、武都红花椒的挥发性油,采用直接进样法分析花椒精油,采用溶剂辅助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分离花椒水提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对两者的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精油和水提物中分别鉴定出99种和153种挥发性成分,仅水提物中含内酯类和酸类物质;青花椒精油及水提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为芳樟醇、D-柠檬烯、桧烯、萜品烯-4-醇;红花椒精油及水提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为芳樟醇、D-柠檬烯、乙酸芳樟酯、α-月桂烯;酯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红花椒与青花椒的精油和水提物香气差异的原因。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精油的青香、椒麻和油脂味比水提物更强,水提物的甜香、酸味和哈喇味比精油更突出。通过GC-O分析,在精油中和水提物中分别鉴定出57种和68种香气活性物质,经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进行香气属性和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对精油和水提物香气轮廓影响较大的29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花椒水提物 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 气相-嗅闻仪(GC-O) 香气活性 成分 偏最小二乘法(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花椒挥发油的成分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郭治安 赵景婵 谢志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7-568,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陕西富平产花椒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分离出了 17个峰 ,鉴定出了相对峰面积大于 1 0 %的组分共 16个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测定了已确定组分的相对含量 ,其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5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法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花椒 联用技术 调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青花椒和红花椒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罗凯 朱琳 +1 位作者 阚建全 黄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不同产地32批花椒样品中挥发油的组成并比较了青、红花椒之间以及不同产地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2批花椒样品中,青花椒挥发油含量范围为9.62~13.61g/100g,红花椒挥发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不同产地32批花椒样品中挥发油的组成并比较了青、红花椒之间以及不同产地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2批花椒样品中,青花椒挥发油含量范围为9.62~13.61g/100g,红花椒挥发油含量范围为6.79~12.20g/100g,两者之间在含量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青花椒挥发油的GC-MS图谱中,共有峰的面积占总峰面积平均为88.39%,其中萜烯类平均峰面积为34.71%,醇类52.13%,酮类1.76%;在红花椒挥发油的GC-MS图谱中,共有峰的面积占总峰面积平均为75.90%,其中萜烯类平均峰面积为52.59%,醇类34.50%,酯类12.91%,青花椒和红花椒的挥发油在组成成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实验结果为花椒的品质鉴定提了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红花椒 产地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2
14
作者 张怀予 王军节 +3 位作者 陈园凡 魏晋梅 李贞子 方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172,共7页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最佳工艺所得花椒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分析显示,精油中共检测出73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16%,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20.204%、芳樟醇16.645%和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19.733%,且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在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中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 水蒸气蒸馏 中心组合设计(CCD) 精油得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陈光静 阚建全 +2 位作者 李建 石开武 张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7,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以正癸烷为内标,对8个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差异较大,样品间挥发油组分不同,相同组分间其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以正癸烷为内标,对8个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挥发油差异较大,样品间挥发油组分不同,相同组分间其含量差异也较大;8个不同产地样品的挥发油含量范围为1.64~5.89mL/100 g;共鉴定出64种化学组分,包括39种烃类、11种醇类、8种酯类、3种醛类和3种酮类,其共有组分数21个,共有组分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非共有组分的含量都比较低,非共有组分中含量占总含量百分比大于1%的较少;样品间主要成分也有所差异,共有组分中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月桂烯和桉树醇.红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分间的差异决定了样品间香气和品质的差异,可将不同红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分的差异作为鉴别产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 挥发油 产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花椒精油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宁洪良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谢建春 刘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9-184,共6页
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精油,考察了花椒含水量对花椒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三者提取率分别为1.30%、0.91%和1.39%。采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花椒精油中鉴... 采用无溶剂微波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精油,考察了花椒含水量对花椒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三者提取率分别为1.30%、0.91%和1.39%。采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花椒精油中鉴定出75种物质,占精油总成分的93.20%~98.55%。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丙酸芳樟酯、柠檬烯、茴香脑、花椒油素和4-松油烯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微波萃取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 水蒸气蒸馏 花椒 精油 GC—MS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的超临界CO_(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工艺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敏 刘福权 +1 位作者 吕远平 赵志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为了比较花椒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和水蒸气蒸馏工艺,文章采用GC-MS等方法研究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花椒油树脂和花椒精油的香味特点,采用HPLC等方法研究两种工艺提取后剩余的花椒渣中麻味物质含量及麻味强度。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花... 为了比较花椒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和水蒸气蒸馏工艺,文章采用GC-MS等方法研究两种工艺制备得到的花椒油树脂和花椒精油的香味特点,采用HPLC等方法研究两种工艺提取后剩余的花椒渣中麻味物质含量及麻味强度。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花椒油树脂与水蒸气蒸馏的花椒精油中分别检测出41种和65种香味物质,花椒精油香味物质的总量为花椒油树脂的6.49倍,表明两种工艺在保留花椒特征香味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水蒸气蒸馏法能够获得香味属性更好的花椒精油。超临界萃取后剩余的花椒渣中含有较低的麻味物质和麻味强度,而水蒸气蒸馏后剩余的花椒渣中含有较高的麻味物质和麻味强度,表明水蒸气蒸馏后剩余的花椒渣的利用价值远高于超临界萃取后剩余的花椒渣,为以花椒为代表的香辛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树脂 花椒精油 花椒渣 麻味物质 香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花椒挥发油的动力学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邹小兵 陶进转 +2 位作者 喻彦林 黄锐 孔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3-707,共5页
采用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SFME)和微波水蒸气蒸馏(MAHD)提取花椒挥发油,比较了二者的提取动力学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SFME的提取动力学曲线分为两段,速率常数k分别为0.11和0.13 min-1;而MAHD的无此分段现象,k值为0.054 min-... 采用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SFME)和微波水蒸气蒸馏(MAHD)提取花椒挥发油,比较了二者的提取动力学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SFME的提取动力学曲线分为两段,速率常数k分别为0.11和0.13 min-1;而MAHD的无此分段现象,k值为0.054 min-1。SFME蒸气速率(2.50 mL·min-1)小于MAHD(2.70 mL·min-1),而提取速率反而高于MAHD,说明SFME消除了挥发油由植物内部扩散至水相的限速步骤。花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含氧化合物C10H18O的五种异构体桉油素(SFME:70.52%,MAHD:56.05%)、α-里哪醇(SFME:2.14%,MAHD:7.62%)、反式-3-萜品醇(SFME:8.68%,MAHD:7.01%)、反式-4-异丙基-1-甲基-2-环己烯-1-醇(SFME:5.45%,MAHD:6.47%)和顺式-4-异丙基-1-甲基-2-环己烯-1-醇(SFME:3.37%,MAHD:5.23%)。MAHD由于提取速率慢、时间长,并以挥发油扩散至极性溶剂水为限速步骤,提取到较多低挥发性的沸点和极性偏高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 微波水蒸气蒸馏 花椒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花椒生物碱及精油同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石雪萍 张宇思 张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同时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即浸泡时间3h,pH2,料液比1:15,提取3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花椒精油得率为3.25ml/g,生物碱得率为4.36%。
关键词 花椒 水溶性生物碱 精油 耦合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形态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龚佑文 张小娟 +3 位作者 王晓宁 郭泽建 王敬国 周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芸香科植物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24和2.35μL/mL。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直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导致菌丝分支增多,菌丝分支间距明显变短。当花...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芸香科植物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24和2.35μL/mL。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直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导致菌丝分支增多,菌丝分支间距明显变短。当花椒精油浓度为1.5μL/mL时,对菌丝产生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95.12%、85.94%和100.00%;当黄柏精油浓度为20.0μL/mL时,对以上这三种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87.65%、86.70%和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川黄柏 精油 水稻纹枯病菌 菌丝形态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