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玄》赞辞所倡明君、贤臣思想述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保贞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3,共5页
-
文摘
在《太玄》赞辞中,扬雄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多角度地反复阐述了他的明君、贤臣思想:有道明君是一国兴旺、人民安乐的根本;贤臣必待明君而后出;明君能从谏如流。他祖述孔、孟,揉合老、庄,创见虽不多,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西汉末年君昏臣奸的政治局面的不满,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
关键词
扬雄
《太玄》
明君
贤臣
-
Keywords
yang hsiung
Chuang Tzu
Wise King
Virtuous Court Officials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扬雄《蜀都赋》的知识来源与真伪辨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陶禹
-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87-93,共7页
-
文摘
旧题扬雄所作《蜀都赋》的真伪向有争议,文学辨伪常用的研判手段并不足以得出铁证。其实文本背后隐含的作者的观念与思想,更堪为确定作品真正时代之法门。自史学维度考察,该赋中“王基既夷,蜀侯尚丛”的祖源传说,实出于晋代常璩对蜀人先祖谱系的整合与重构,不当为西汉子云所知;以哲学角度探论,赋言“坤宫奠位”所依据的“九宫八卦”理论,乃基于后学对扬雄等人所持“四卦-四时”卦气论的发展,故不应是扬雄所具备的认知。通过多维的综合考察,可定所谓“扬雄《蜀都赋》”为托名之作,并反思文学辨伪的方法与实践。
-
关键词
扬雄
蜀都赋
辨伪
祖源传说
卦气说
-
Keywords
yang hsiung
Shu Du Fu
Examination
Legend of Ancestral Origins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