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辉 黄晓俏 +4 位作者 孙向明 胡扬 单文猜 汤静 李文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5-364,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划痕、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研究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体内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菟丝子...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划痕、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实验分别研究菟丝子醇提物对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体内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菟丝子醇提物灌胃给药14 d后,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同时将模型组、菟丝子醇提物高剂量组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对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菟丝子醇提物(400、800、1200μg/mL)能够显著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P<0.05,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菟丝子醇提物(6.24、12.48 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IL-2、IL-10(P<0.05,P<0.01)的含量;转录组筛选出差异基因512个,其中上调154个,下调358个;GO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870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富集到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HIF-1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菟丝子醇提物能够降低瘤组织中p-mTOR、HIF-1α、pRPS6K、p-P70S6K、VEGF、VEGFR2蛋白表达(P<0.05,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菟丝子醇提物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升高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其机制与调控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乳腺癌 转录组 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消痞汤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崇元 魏娜 +5 位作者 安耀荣 白敏 刘自由 公艳霞 李卫强 段永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化瘀消痞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剩余50只采用MNNG+雷尼替丁+氨水+乙醇配合饥饱失常的五因素复合造模法复制PLG... 目的探讨化瘀消痞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剩余50只采用MNNG+雷尼替丁+氨水+乙醇配合饥饱失常的五因素复合造模法复制PLG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叶酸组(0.002 g/kg)和化瘀消痞汤低、中、高剂量组(6.2、12.4、24.8 g/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3个月后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测定大鼠体质量及3 h摄食量,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荧光免疫组化(FIHC)法检测胃组织CD31、PCN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HIF-1α、COX-2、VEGF、VEGFR2、MMP-2、MMP-9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HIF-1α、COX-2、VEGF、VEGFR2、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倦怠,体质量及3 h摄食量降低(P<0.05);胃黏膜明显变薄,腺体减少且萎缩,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CD31、PCNA蛋白表达及HIF-1α、COX-2、VEGF、VEGFR2、MMP-2、MMP-9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消痞汤中、高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好转,体质量及3 h摄食量增加(P<0.05);胃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腺体数量增多,胃上皮细胞的肠化及异型增生有所改善;胃黏膜组织CD31、PCNA蛋白表达及HIF-1α、COX-2、VEGF、VEGFR2、MMP-2、MMP-9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化瘀消痞汤具有抑制胃黏膜细胞异常增殖、修复胃黏膜损伤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消痞汤 胃癌前病变 胃黏膜损伤 异型增生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杨昊若 袁果 +2 位作者 任军华 樊茂蓉 杨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ALI)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及槲皮素高、低剂量组(100、10 mg/kg),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ALI)小鼠铁死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及槲皮素高、低剂量组(100、10 mg/kg),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经鼻滴法给予LPS(50μg)构建ALI模型。测定双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细胞计数仪计数BALF炎性细胞总数,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IL-6、IL-10水平,生化比色法及TBA法检测肺组织Fe^(2+)、MDA、4-HNE、GSH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普鲁士蓝染色检测肺组织Fe^(2+)沉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ROS水平,免疫组化法及RT-qPCR法检测YAP1、ACSL4、LPCAT3、GPX4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水肿严重,肺泡肿胀、变性,肺泡壁增厚,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上清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MDA、4-HNE、ROS、Fe^(2+)水平升高(P<0.01),GSH水平降低(P<0.01),ACSL4、LPCAT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YAP1、GPX4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肺组织水肿及肺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上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MDA、4-HNE、Fe^(2+)、ROS水平均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ACSL4、LPCAT3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YAP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组织损伤小鼠铁死亡,进而缓解肺组织病理损伤,修复肺组织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急性肺组织损伤 铁死亡 炎症 yap1/ACSL4/LPC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YAP1/TAZ信号通路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光 刘思佟 +5 位作者 张薇薇 庄桂银 谢思雨 田雪 李晓珊 谷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XMU-MP-1)组,每组10只。缺氧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占总厚度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分离各组新生大鼠PASMCs,分为NC组、低氧(Hypoxia)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XMU-MP-1组。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PASMCs中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信号通路(TAZ)、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动脉增厚减少,管腔变大,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PD各组间差异存在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与NC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Hypoxia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Bax表达显著升高,且PD各组间有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结论 PD可能通过抑制YAP1/TAZ信号通路抑制HPH新生大鼠PASMCs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虎杖苷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yap1/TAZ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结消瘿方通过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甲状腺滤泡状癌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5
作者 邓佳琳 贡翊斐 +1 位作者 王小平 朱小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5-3799,共5页
目的探究散结消瘿方对甲状腺滤泡状癌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TC-238甲状腺滤泡状癌裸鼠腋下异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索拉菲尼组(30 mg/kg,阳性对照)和复方低、中、高剂量组(7.5、15、30 g/kg散结消瘿方)。给... 目的探究散结消瘿方对甲状腺滤泡状癌荷瘤裸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TC-238甲状腺滤泡状癌裸鼠腋下异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索拉菲尼组(30 mg/kg,阳性对照)和复方低、中、高剂量组(7.5、15、30 g/kg散结消瘿方)。给药4周后获取小鼠血清及肿瘤组织,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VEGF、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RT-q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散结消瘿方各剂量组和索拉菲尼组肿瘤体积缩小(P<0.05,P<0.01),MVD值降低(P<0.05,P<0.01),血清HIF-1α、VEGF、IL-6水平降低(P<0.05,P<0.01),肿瘤组织HIF-1α、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散结消瘿方对甲状腺滤泡状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结消瘿方 甲状腺滤泡状癌 HIF-1α/vegf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上调VEGF/Notch1信号通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9
6
作者 任锟 吉鸿涛 +1 位作者 韩磊 李彦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BMSCs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的对照组、成骨诱导的诱导组以及加入不同浓度(1、10、20 ATU/mL)处理的水蛭素组。MTT检测细胞增殖并筛选水蛭...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BMSCs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的对照组、成骨诱导的诱导组以及加入不同浓度(1、10、20 ATU/mL)处理的水蛭素组。MTT检测细胞增殖并筛选水蛭素最适作用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成骨基因Runx2、Osterix、COL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BCIP/NBT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检测VEGF、Notch1、Jagged1和CBF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细胞增殖显著增加,中高浓度的水蛭素可以不同程度促进成骨诱导的BMSCs细胞增殖(P<0.05),并筛选出20 ATU/mL作为水蛭素的使用浓度。水蛭素抑制成骨诱导的BMSCs细胞凋亡,上调Runx2、Osterix、COL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碱性磷酸酶水平,促进细胞中矿化结节的生成,并提升BMSCs细胞中VEGF、Notch1、Jagged1和CBF1的表达(P<0.05)。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上调VEGF/Notch1信号通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vegf 成骨分化 Notch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丹参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魏方勇 王佳 +3 位作者 刘庆泽 文元新 谢孟君 张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191,I0038-I0040,共8页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高脂高...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高脂高糖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建立DR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芪明颗粒1.42 g/kg)、丹参水提物组(0.16 g/kg)和丹参酮提取物组(0.12 g/kg),连续灌胃4周,然后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的水平;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测量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 ONL)、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 INL)和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 GCL)的厚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和视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视网膜组织结构排列紊乱,各结构层厚度减少,FBG、TG、TC和LDL-C水平显著上升(P<0.01),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HbA1c和AGEs水平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中IL-1β、TNF-α、TGF-β1、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水提物和丹参酮提取物减轻了视网膜组织病变程度,降低了血糖和血脂的水平(P<0.05或P<0.01),减少了血清中HbA1c和AGEs的含量(P<0.01),IL-10和TGF-β1改善无统计学意义,IL-1β、TNF-α、HIF-1α和VEGF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丹参提取物能改善DR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病变,其机制可能是改善血糖血脂、炎性反应以及抑制HIF-1α/VEGF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提取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拮抗剂GsMTx4通过激活Yap1/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晓茜 陈王灵 陈运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Piezo拮抗剂GsMTx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GsMTx4组、GsMTx4+维替泊芬(VP)组、GsMTx4+Stattic组。GsMTx4组用2.5μmol·L^(-1)的GsMTx4处理细胞24... 目的探讨Piezo拮抗剂GsMTx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GsMTx4组、GsMTx4+维替泊芬(VP)组、GsMTx4+Stattic组。GsMTx4组用2.5μmol·L^(-1)的GsMTx4处理细胞24 h,GsMTx4+VP组用GsMTx4联合Yap1的拮抗剂VP(4μmol·L^(-1))处理hRMECs 24 h,GsMTx4+Stattic组则用GsMTx4联合STAT3的拮抗剂Stattic(1.5μmol·L^(-1))处理hRMECs 24 h。CCK-8法检测各组hRMECs的增殖能力。小管形成实验观察各组hRMECs的血管生成能力,记录小管分支数。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GsMTx4组hRMECs中Piezo、Yap1、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各组hRMECs中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sMTx4组hRMECs的增殖率和小管分支数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Piezo蛋白表达下调,而Yap1、STAT3蛋白表达均上调,且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明显增加(均为P<0.05)。与GsMTx4组相比,GsMTx4+VP组和GsMTx4+Stattic组hRMECs中Yap1和STAT3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且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减弱(均为P<0.05)。与GsMTx4组相比,GsMTx4+VP组和GsMTx4+Stattic组hRMECs增殖率和小管分支数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Piezo拮抗剂GsMTx4通过激活Yap1/STAT3信号通路促进hRMECs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拮抗剂GsMTx4 yap1/STAT3信号通路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通过HIF-1α/VEGF信号促进H型血管抗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上官文姬 张跃辉 +4 位作者 岳江 汤璐敏 张秋琪 宋佳 邵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5-1759,共5页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HIF-1α/VEGF信号通路和H型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柚皮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去卵巢组、假手术组和柚皮苷治疗组)。柚皮苷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HIF-1α/VEGF信号通路和H型血管形成的影响,探讨柚皮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去卵巢组、假手术组和柚皮苷治疗组)。柚皮苷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和骨髓上清骨代谢指标和HIF-1α/VEGF信号通路变化,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微结构及H型血管变化。结果柚皮苷治疗组大鼠血清中成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升高;而骨吸收标志物血清C端交联肽(CTX)降低;HIF-1α在血清和骨髓上清中表达均升高;VEGF在骨髓上清中表达升高,而血清中无明显改变;BMD和Micro-CT结果显示柚皮苷治疗组大鼠骨密度和骨量增加;同时股骨近端H型血管表达升高。结论柚皮苷可以调节骨代谢,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H型血管形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H型血管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通过HIF-1α/VEGF通路减轻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爱民 蒋宗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48-2053,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在高压氧(HO)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IR)模型大鼠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使用随机数字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IR组、HO-I...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在高压氧(HO)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IR)模型大鼠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使用随机数字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IR组、HO-IR组和HO-IR-HIF-1α抑制剂组(HO-IR-I组)。IR模型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对照组仅分离暴露相应血管。HO-IR组和HO-IR-I组大鼠均在制模前在动物高压舱内进行HO治疗4周(每天1次);HO-IR-I组每天在HO预处理前,经腹腔注射4 mg/kg的HIF-1α抑制剂YC-1[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在制作模型第1天和第7天行神经行为学评估,第7天观察结束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量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HIF-1α/VEGF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水平,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R组、HO-IR组和HO-IR-I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比例及HIF-1α、VEGF、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均增加,凋亡细胞数量亦增加(P<0.05);与IR组比较;HO-IR组和HO-IR-I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HIF-1α、VEGF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脑梗死体积比例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HO-IR组比较,HO-IR-I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HIF-1α、VEGF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比例升高,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5)。结论:HO预处理减轻大脑IR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通过诱导HIF-1α/VEGF通路调节凋亡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卒中 高压氧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蛋白YA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海强 刘同阳 +1 位作者 贾舒婷 罗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是Hippo信号通路(Hippo pathway)中的一个分子.早期研究人员发现,在Hippo信号通路正常的情况下,YAP1处于非激活状态;当Hippo信号通路中的某些分子出现突变时,YAP1处于超激活状态.此时,超激... 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是Hippo信号通路(Hippo pathway)中的一个分子.早期研究人员发现,在Hippo信号通路正常的情况下,YAP1处于非激活状态;当Hippo信号通路中的某些分子出现突变时,YAP1处于超激活状态.此时,超激活状态下的YAP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转移、生存(survival)以及维持干细胞活性.由于YAP1的超激活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因此,YAP1被定义为一个癌蛋白.近期,研究者发现,YAP1的突变体与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存活率有一定关系,YAP1与链蛋白(catenin)、Kras相互作用,调节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此外,部分micro RNA也与YAP1有相互作用.基于YAP1的功能,可以制定一些抗癌策略,寻找一些抗癌靶点.本文对当前YAP1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肿瘤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1 Hippo信号通路 超激活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欣通通过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后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12
作者 张玉 胡音琦 +3 位作者 李佩佩 时潇 徐伟 胡建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980-1988,共9页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NLXTD)靶向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OGD/R损伤BMECs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细胞组(Normal)、模型组(OGD/R)、脑络欣通血清组(OGD/R+10%NLXTD)、脑络欣通血清+HIF-1α通路阻断剂组(OGD/R+10%NLXTD+2ME2),脑安颗粒血清组(OGD/R+10%NAKL),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24 h。利用CCK-8法评估NLXTD对BMECs增殖以及对BMECs通透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管腔形成实验检测NLXTD对BMECs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VEGF含量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Notch含量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VE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Notch1以及ERK、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BMECs经OGD/R诱导后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P<0.01),相较于OGD/R组,NLXTD能显著促进BMECs增殖、促进其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P<0.01),而NLXTD+2ME2组相较NLXTD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下降(P<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OGD/R组比较,NLXTD可促进BMECs上清VEGF表达(P<0.01),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同样显示,相较于OGD/R组,NLXTD组VEGF与Notch阳性细胞数占比提升(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NLXTD提高了HIF-1α、VEGFR2、及VEGF下游Notch1、P-ERK1/2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NLXTD能够促进OGD/R损伤后BMECs增殖,影响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络欣通 HIF-1α/vegf信号通路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gless/Wnt信号与缺血性脑中风中神经血管单元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文丽梅 杨洪军 +5 位作者 马超英 陈畅 高健 吴传鸿 朱丽 李韶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3-907,共5页
Wingless(Wnt)信号通路作为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调节多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针对神经和血管的整体保护,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新模型,并发现Wnt信号通... Wingless(Wnt)信号通路作为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调节多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针对神经和血管的整体保护,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新模型,并发现Wnt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中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Wnts家族与卷曲蛋白(Friz-zled)/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6(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lated proteins 5/6,LRP5/6)结合,进入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反应,可激活核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基因水平上直接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Wnt信号可作为HIF-1α和VEGF的上游信号),继而上调β-catenin信号分子,激活其下游信号分子从而调节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及NVU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水平,即从整体上促进缺血性脑中风损伤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神经血管单元(NVU) BBB HIF-1α vegf 缺血性脑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嘎木朱尔促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预测及验证
14
作者 占登 宁静 +1 位作者 哈斯苏荣 苏日古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0,共10页
为了阐明嘎木朱尔促创伤愈合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嘎木珠尔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作用机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嘎木朱尔有44个有效成分,544个靶点,促进皮肤创伤的靶点有108个,前6个有效... 为了阐明嘎木朱尔促创伤愈合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嘎木珠尔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作用机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嘎木朱尔有44个有效成分,544个靶点,促进皮肤创伤的靶点有108个,前6个有效成分为17β-雌二醇、贝壳硬蛋白、邻酞酸二丁酯、咖啡因、N-去甲荷叶碱和胆固醇,前4个核心靶点为IL-1β、TP53、AKT1和EGFR。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HIF-1α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嘎木朱尔能够加速创伤愈合,并且提高血清及组织中的VEGF、HGF、TGF-β、bFGF、EGF等生长因子表达量,此外还上调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说明嘎木朱尔通过贝壳硬蛋白、17β-雌二醇等成分作用于IL-1β、AKT1等靶点参与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干预创伤愈合,在多个关键环节上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抑制炎症、促进血管和肉芽组织生成、提高代谢合成能力等,从而显著改善创面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木朱尔 皮肤创伤 网络药理学 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鸭卵巢组织冻融后移植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秦清明 李治利 +4 位作者 王宏辉 李浩洋 麻冰洁 黄立 朱忠珂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鸭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以及在鸭肾脏被膜下移植过程中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Con组:新鲜卵巢组织;0组、2.5组、5组、10组:0、2.5、5、10 mmol/L白藜芦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复苏后鸭肾脏... 为探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鸭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以及在鸭肾脏被膜下移植过程中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Con组:新鲜卵巢组织;0组、2.5组、5组、10组:0、2.5、5、10 mmol/L白藜芦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复苏后鸭肾脏被膜下移植第3天和第9天卵巢组织中MST1、LATS1、YAP1和VEGF mRNA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后卵巢的卵泡形态。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玻璃化冷冻显著降低卵巢组织MST1、LATS1、YAP1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与0组相比,10 mmol/L白藜芦醇能显著增加玻璃化冷冻卵巢MST1、LATS1、YAP1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卵巢移植3 d后,与0组相比,白藜芦醇能显著增加10组MST1、YAP1、VEGF,2.5组LATS1、YAP1,5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移植9 d后,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MST1和LATS1 mRNA相对表达量(P<0.05)和显著升高YAP1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白藜芦醇能显著增加冻融卵巢移植3 d和9 d的5组和10组正常卵泡率(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能提高鸭卵巢冻融移植后的卵泡存活率,以10 mmol/L为试验的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玻璃化冷冻 卵巢移植 yap1/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肺部纤维化的诱导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茜茜 汪铮 +2 位作者 安云霞 李晓亮 张晓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2-355,3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肺部纤维化的诱导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AngⅡ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行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RT-PCR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相关性转...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肺部纤维化的诱导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AngⅡ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行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RT-PCR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相关性转录共激活因子(TAZ)、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壁完整,结构清晰,肺泡隔无增宽,支气管腔及肺泡腔内无炎性渗出物,肺泡无炎性改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部分肺泡融合,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隔严重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模型+AngⅡ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肺间质呈现均匀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增多。模型组和模型+AngⅡ组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AngⅡ组肺纤维化和肺泡炎症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模型+AngⅡ组Yap1、TAZ、Smad2/3和Col-Ⅰ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AngⅡ组Yap1、TAZ、Smad2/3和Col-Ⅰ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上调Hippo信号通路中Yap1的表达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Smad2/3的表达,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诱导大鼠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Hippo信号通路 Yes相关蛋白1(yap1)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通过促进心脏血管新生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重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沈丹萍 戈东辉 +3 位作者 陈显达 吴雨晴 李磊 褚茂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异氟烷麻醉C57/B6小鼠(8~12周龄)后,侧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为对照,心...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异氟烷麻醉C57/B6小鼠(8~12周龄)后,侧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为对照,心肌梗死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心梗组和bFGF给药组,其中bFGF组小鼠心梗7d后给予5μg b FGF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在小鼠心梗第28天时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评价心脏功能改变;28 d后处死小鼠,行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肌梗死区内血管新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血管新生指标。结果:bFGF给药组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心梗模型组明显减少;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心梗组小鼠心功能较假手术组差,而bFGF给药组小鼠心功能与心梗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小鼠心肌病理切片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发现,bFGF给药组心肌梗死区的新生血管比心梗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实验表明,bFGF能够激活AKT/HIF-1α/VEGF通路。结论:隔天腹腔注射bFGF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bFGF可能通过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保护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大鼠实验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秉文 胥静 +1 位作者 谢立科 杨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大鼠实验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150只,将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25只,右眼为实验眼: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50.0 mg&#...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大鼠实验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150只,将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25只,右眼为实验眼: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康柏西普组、Art高浓度(50.0 mg·L^(-1))组、Art中浓度(25.0 mg·L^(-1))组、Art低浓度(12.5 mg·L^(-1))组;空白对照组采用未造模大鼠进行实验,其他各组采用BRVO模型大鼠进行实验。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大鼠BRVO模型。模型建立后行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注药后1 d、3 d、7 d及14 d行眼底照相观察血管阻塞、视网膜水肿情况;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测量视网膜内层厚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视网膜组织VEGF、HI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玻璃体内注药后1 d,模型对照组,康柏西普组,Art高、中、低浓度组大鼠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迂曲扩张及视网膜出血水肿表现。玻璃体内注药后7 d,康柏西普组和Art高、中、低浓度组大鼠视网膜静脉再通,仅有小部分静脉血管阻塞;而康柏西普组和Art高、中、低浓度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表现差异不明显。玻璃体内注药后7 d,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水肿,其中神经纤维层与内丛状层水肿明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见空泡样变性。康柏西普组和Art高、中、低浓度组大鼠视网膜水肿基本消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空泡变性明显改善。玻璃体内注药后3 d、7 d、14 d,康柏西普组,Art高、中、低浓度组大鼠视网膜内层厚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药后1 d、3 d,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均为P<0.05);注药后7 d,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则降低(P<0.05)。注药后1 d、3 d,康柏西普组,Art高、中、低浓度组大鼠视网膜组织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均降低(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药后7 d、14 d,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Art高、中、低浓度组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Art可以减轻BRVO大鼠视网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羽佳 殷俏 +1 位作者 郑琳璐 曾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RCECs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组、高糖组(HG,25 mmol·L^(-1) D-葡萄糖)、HG+1μmol·L^(-1) ECH组、H...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RCECs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组、高糖组(HG,25 mmol·L^(-1) D-葡萄糖)、HG+1μmol·L^(-1) ECH组、HG+5μmol·L^(-1) ECH组和HG+25μmol·L^(-1) ECH组。利用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RCECs血管新生能力,用MTT法检测各组HRCECs的细胞活性;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RCECs集落形成能力;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HRCECs的迁移能力;用Ki67抗原(Ki67)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各组HRCECs增殖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HRCECs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阳性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RCE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HRCECs的血管新生能力、细胞活性、集落形成能力、Ki67阳性细胞比例、迁移能力以及细胞中ICAM-1、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HG组比较,HG+1μmol·L^(-1) ECH组、HG+5μmol·L^(-1) ECH组和HG+25μmol·L^(-1) ECH组HRCECs的上述指标随ECH剂量的增加而递减(P<0.05、P<0.01、P<0.001)。结论ECH具有抑制HG诱导的HRCECs增殖、迁移及血管新生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血管新生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