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国英 刘金凤 +3 位作者 李慧 丁艺 奚玉杰 李贺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97-201,225,共6页
目的探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中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联合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 目的探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中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联合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欣胃颗粒组和维酶素组,欣胃颗粒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20只大鼠,分别给予模型大鼠生理盐水、欣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维酶素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胃黏膜STAT3、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欣胃颗粒组、维酶素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欣胃颗粒组、维酶素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偏低(P<0.05);与维酶素组比较,欣胃颗粒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偏低(P<0.05);与欣胃颗粒中剂量组比较,欣胃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水平相对均偏高(P<0.05),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欣胃颗粒可有效改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且中计量效果相对最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下调模型大鼠胃黏膜的STAT3、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颗粒 STAT3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研究欣胃颗粒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国英 奚玉杰 +2 位作者 孙志文 刘金凤 李贺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77-80,224-225,共6页
目的研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recah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患者胃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 目的研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recah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患者胃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Ⅱreceptor,TβR-Ⅱ)、Smad4、Smad7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治疗PLGC提供中医诊疗思路和有效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夹瘀夹毒型PLGC患者60例设为疗前组,并将其随机分为欣胃颗粒组和胃复春组,分别给予口服欣胃颗粒和胃复春片,连续服用12周,另设1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空白组作为对照且未予药物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服药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胃黏膜组织中TGF-β1、TβR-Ⅱ、Smad4、Smad7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疗前组患者TGF-β1、TβR-Ⅱ、Smad7表达升高,Smad4表达降低(P<0.05),且与空白组、欣胃颗粒组、胃复春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胃颗粒组、胃复春组均可下调TGF-β1、TβR-Ⅱ、Smad7的表达,上调Smad4的表达。两组相比,欣胃颗粒组下调TGF-β1、TβR-Ⅱ、Smad7表达水平的作用明显(P<0.05),而胃复春组上调Smad4表达水平的作用明显(P<0.05)。结论欣胃颗粒能有效治疗PLGC,其机制可能与干预TGF-β/Smads通路传导,下调TGF-β1、TβR-Ⅱ、Smad7的表达,同时上调Smad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TGF-β/Smads信号通路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