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raphani 756C中Ⅵ型分泌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长志 王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明确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raphani 756C(Xcr)中存在的Ⅵ型分泌蛋白(Tss)数量及其所具有的信号肽、保守motif等信息以及该菌中Tss与其他病菌中同源序列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关键词对Xcr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索,并对Xcr中Ts... 为明确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raphani 756C(Xcr)中存在的Ⅵ型分泌蛋白(Tss)数量及其所具有的信号肽、保守motif等信息以及该菌中Tss与其他病菌中同源序列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关键词对Xcr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搜索,并对Xcr中Tss氨基酸序列开展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以及保守基序(motif)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Xcr中所含有的Tss与其他病原菌中同源序列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明确Xcr中存在3个Tss,分别命名为TssA、TssB、TssC,上述Tss均含有高于50%比例的!螺旋结构,均定位在细胞膜上以及具有3个保守motif,而就信号肽而言,仅TssC含有明显的信号肽序列。Xcr中的Tss与Xcc、Xca等黄单胞菌属病菌中的Ts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raphani 756C Ⅵ型分泌系统 Ⅵ型分泌蛋白 黄单胞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 Dye)的致病力变异和菌系鉴别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怡厚 林维英 陈藕英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78-282,共5页
1988-1991年,从福建省内外收集和分离了161个菌株,用针刺接种法,先后在25个水稻品种上进行了病菌致病力的测定.根据从中选择的17个水稻品种对选择的16个菌株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稻条斑病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数... 1988-1991年,从福建省内外收集和分离了161个菌株,用针刺接种法,先后在25个水稻品种上进行了病菌致病力的测定.根据从中选择的17个水稻品种对选择的16个菌株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稻条斑病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数量性的.1991年,根据125个菌株对选择的4个鉴别品种的侵染反应,将这些菌株划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菌群.0群菌致病力退化;Ⅰ群菌致病力弱;Ⅱ群菌致病力中等;Ⅲ群菌致病力最强.其中Ⅱ和Ⅲ群菌占优势,在福建省34个县市已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 条斑病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封立平 李洪林 +3 位作者 倪新 王简 纪瑛 甘琴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99,共7页
建立了一种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为木薯细菌性萎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TAL效应器蛋白质(pthBXam)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温度和内引物浓度等参数进... 建立了一种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为木薯细菌性萎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TAL效应器蛋白质(pthBXam)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温度和内引物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引物与试验中提供的其他黄单胞近缘种都没有扩增反应,表现了较好的特异性。LAMP方法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菌株DNA的检测下限为1pg/μ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该方法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对扩增产物闭管检测,裸眼观察颜色变化判断反应结果,能快速、准确地对田间样品进行检测,没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LAMP方法检测时间短,效率高,降低了设备投入,易于操作,适合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的现场检疫和大规模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桔抗菌的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增富 邱国华 +2 位作者 王金发 李宝健 董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从稻飞虱(NilaparvatelugensStal)肠道中分离、筛选出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有抑制作用的桔抗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p.... 从稻飞虱(NilaparvatelugensStal)肠道中分离、筛选出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有抑制作用的桔抗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p.).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抗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拮抗菌 抗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技术研究——Ⅰ.免疫放射分析法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关林 孙漱沅 +5 位作者 王公金 朱献玳 陈军昂 叶彦弧 冯忠民 梁梅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通过402份样品的检测,经与常规的浓缩接种法比较,证明该方法应用于带菌稻种的检测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病菌 种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及溃疡病病原菌的杀菌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清杰 张景宁 +2 位作者 黄自然 谭石慈 郭周仪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7-81,共5页
首次报道柞蚕(Antheraeapernyi)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acteriallikeOrganism,BLO)及溃疡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Dye)的杀菌... 首次报道柞蚕(Antheraeapernyi)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acteriallikeOrganism,BLO)及溃疡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Dye)的杀菌作用,分别在平板培养基上用孔穴法注入5—10μl免疫血淋巴,则出现明显的抑菌圈。用纯化的抗菌肽10μg/ml处理BLO及X.citri20─60min,用电镜及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病原菌细胞膜的损坏、内容物泄出乃至死亡的过程,对抗菌肽的杀菌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抗菌肽 柑桔 黄龙病 溃疡病 病原菌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复配剂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蒲金基 张贺 +5 位作者 漆艳香 张欣 喻群芳 李小娟 赵丽 刘晓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87-2389,2393,共4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的复配剂,采用Horsfall法对6种复配剂进行室内增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各配比、敌磺钠与中生菌素以1∶4、4∶1配比及噻菌铜与盐酸...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的复配剂,采用Horsfall法对6种复配剂进行室内增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各配比、敌磺钠与中生菌素以1∶4、4∶1配比及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以4∶1、3∶2、2∶3配比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的组合则表现协同或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 复配剂 抑菌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cm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漆艳香 蒲金基 +4 位作者 张欣 陆英 张贺 张辉强 谢艺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663-667,共5页
根据黄单孢菌属LuxR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XF/XR,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a pv.mangiferaeindicae)中获得了约1.4kb的DNA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长1422bp含有一个完整... 根据黄单孢菌属LuxR基因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XF/XR,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a pv.mangiferaeindicae)中获得了约1.4kb的DNA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长1422bp含有一个完整的LuxR同源基因,并命名为Xcm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XcmR基因完整ORF(开放阅读框)全长765bp,编码25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约为28.2ku和8.9,与GenBank中公布的Xanthomonas属LuxR或AhyR/AsaR氨基酸序列具有86%~99%相似性。系统聚类结果表明,XcmR与来源于柑桔溃疡病菌(X.axonopodis pv.citri)、番茄疮痂病菌(X.c.pv.vesicatoria)、水稻白叶枯菌(X.oryzae pv.oryzae)和甘蓝黑腐病菌(X.c.pv.campest如)的LuxR蛋白聚成一支。NCBI网站蛋白质保守结构域搜索表明,XcmR是LuxR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LuxR蛋白相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 群体感应 XcmR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转座子库的构建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江莎 李超萍 +2 位作者 祝天成 时涛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4-1148,共5页
为了研究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理,本研究开展了病原菌的转化子库构建工作。采用电击法,将EZ::TN转座体转化野生型菌株。获得了总数为20 382个转化子并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剪叶法从9 872个转化子中筛选出94个致病性变异的转化... 为了研究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理,本研究开展了病原菌的转化子库构建工作。采用电击法,将EZ::TN转座体转化野生型菌株。获得了总数为20 382个转化子并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剪叶法从9 872个转化子中筛选出94个致病性变异的转化子。采用Tail-PCR获得了致病力丧失突变体Xtn62-36的侧翼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可能是外源片段插入预测基因AspCXam的编码区而造成致病力丧失。病原菌转化子库的构建及Tail-PCR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ihotis 转化子库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病原菌分类、检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新 刘清波 赵廷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8,共8页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细菌性病害,该病能引起辣椒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国外特别是美国对该病害研究较早且较深入,国内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围绕病原菌的分类、检测和病害综合防治等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 病原菌 检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重组克隆pIXU9278对黄原胶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仕义 王金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用pIJ3200作为载体,构建了包含1562个重组克隆野生型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粘粒文库,通过三亲交配法,基因文库中的重组克隆可以在pRK2013的帮助下,从E.coli中转移到XCCNAU-92中,绝大多数重组克隆对黄... 用pIJ3200作为载体,构建了包含1562个重组克隆野生型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粘粒文库,通过三亲交配法,基因文库中的重组克隆可以在pRK2013的帮助下,从E.coli中转移到XCCNAU-92中,绝大多数重组克隆对黄原胶合成无影响,但导致菌株生长缓慢。工程菌株XCCNAU-9278(pIXU9278)在28℃、120r/min条件下发酵72h,产量达37.50g/kg,发酵液粘度为14600mPa·s,与XCCNAU-92相比,产量增加7.14%,发酵液粘度增加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重组克隆 黄原胶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烯脂酰ACP还原酶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2,共9页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酶Fab 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含有相同的催化活性中心Tyr-(Xaa)8-Lys序列.用携带Xccfab V的质粒载体互补大肠杆菌fab I温度敏感突变株JP1111,转化子能在42℃生长,表明Xccfab V能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 I突变.体外重建脂肪酸合成反应表明,Xcc Fab V能催化不同链长的烯脂酰ACP还原为脂酰ACP,且催化活性不受三氯森抑制.遗传学研究表明,Xccfab V是必需基因,不能获得Xccfab V基因敲除突变株.将携带大肠杆菌fab I的外源质粒导入野生菌后,可敲除染色体上的fab V基因,获得的替换突变株生长特性和脂肪酸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替换突变株对三氯森敏感.上述结果证实,野油菜黄单胞菌fab V是必需基因,编码烯脂酰ACP还原酶,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反应,且Fab V是Xcc对三氯森耐受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脂肪酸合成 烯脂酰ACP还原酶 三氯森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抗菌肽抑制水稻白叶枯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大年 邹勤 +2 位作者 戴祝英 黄自然 沙巨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昆虫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长期来不很清楚,但是昆虫在受到微生物侵入时,能够作出应答反应,其血液中的血细胞有识别外源物质的能力,经吞噬作用来攻击这些外源物质。昆虫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出现一个有效的体液杀菌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些... 昆虫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长期来不很清楚,但是昆虫在受到微生物侵入时,能够作出应答反应,其血液中的血细胞有识别外源物质的能力,经吞噬作用来攻击这些外源物质。昆虫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出现一个有效的体液杀菌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些具广谱杀菌效果的抗菌多肽和抗菌蛋白类物质组成。昆虫的免疫反应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普遍认为昆虫缺乏淋巴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因而其免疫系统较为特殊。目前研究得较多的一类抗菌肽,蚕抗菌肽一般由35~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对格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均有明显杀伤作用。在其它一些鳞翅目昆虫以及棕尾别麻蝇(Sarcophaga peregrina)、果蝇(Drosophila melangaster)等昆虫体内也报道有抗菌肽。Lee等在猪的肠中也发现抗菌肽。抗菌肽基因也已分离。各种抗菌肽对不同的细菌都有抑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菌肽 水稻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种藏文 程由铨 +4 位作者 王长方 卢同 李怡英 吴平 朱哲大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7-11,共5页
用7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分别免疫BALB/C小白鼠。建立了15株分泌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的细胞染色体数范围为98—10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培养液... 用7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分别免疫BALB/C小白鼠。建立了15株分泌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的细胞染色体数范围为98—10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培养液中的抗体滴度为10<sup>2</sup>—10<sup>3</sup>,腹水中抗体滴度10<sup>5</sup>—10<sup>6</sup>。这些单克隆抗体(McAb)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属于IgG2a、IgG2b、IgG<sub>3</sub>和IgM。McAb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发生特异性反应;与水稻白叶枯病菌(X.c.pv.oryzea)等黄单胞杆菌属的其它变种菌株无交叉反应;与植物病原细菌其它4个属的测定菌株无交叉反应;与稻叶、稻种上分离的杂菌也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影响致病相关基因XC3814表达的基因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辉昭 向志娇 +4 位作者 彭方印 李瑞芳 安世琦 陆光涛 唐纪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报告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随机诱变,分离到3株耐蔗糖的突变体。分析发现其中的1株突变体是由EZ::Tn5插入到编号为XC3882的未知功能的基因所产生的。将由XC3814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得到的报告质粒pGUS3814分别导入8004菌株和XC3882的转座子Tn5gusA5插入突变体,测定比较pGUS3814的GU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XC3882突变体背景下GUS的表达水平比在野生型背景下降低81.3%,表明XC3814基因的表达水平受XC3882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致病相关基因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光涛 唐纪良 +2 位作者 何勇强 陈保善 危广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8,共8页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缺陷突变体的Tn5gusA5插入位点进行定位,发现5株突变体的Tn5gusA5插在8004菌株的基因组ORF1857内(未发表资料),该ORF功能尚未见报道。序列分析表明,ORF1857演绎的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eaeruginosa)的wbpL基因演绎的编码产物具有33%的一致性和45%的相似性,并具有第4家族的糖基转移酶功能域,因此本文暂将ORF1857命名为wbxL基因。对wbxL基因进行缺失,获得的缺失突变体用剪叶法接种到寄主萝卜叶片时,缺失突变体完全丧失致病性,一段PCR合成的包含wbxL基因的DNA片段能互补缺失突变体,恢复缺失突变体的致病性。这证实wbxL基因是Xcc的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wbxL基因 致病相关基因 缺失突变体 致病性 克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稻白叶枯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操作技术体系及其利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立华 朱作为 +2 位作者 汤邦根 王月芳 吕学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32-37,共6页
用对白叶枯病菌敏感的水稻品种的体细胞胚性细胞无性系,经继代培养,作为选择材料;以对数生长阶段的白叶枯病活体病原细菌为选择剂。已获得抗病突变体,其再生植株后代经人工接菌鉴定,具有稳定遗传抗病性。并且,该筛选技术体系具有重演性... 用对白叶枯病菌敏感的水稻品种的体细胞胚性细胞无性系,经继代培养,作为选择材料;以对数生长阶段的白叶枯病活体病原细菌为选择剂。已获得抗病突变体,其再生植株后代经人工接菌鉴定,具有稳定遗传抗病性。并且,该筛选技术体系具有重演性。从而建立了抗水稻白叶枯病的体细胞离体筛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白叶枯病菌 抗病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诱导非寄主植物烟草过敏性反应及其信号物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晨阳 顾光昊 王金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6,共5页
用注射接种法测定了水稻白叶枯病菌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的能力,发现所有测试菌株在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出现时间和组织中的菌量方面都有差异。不同来源和小种的原始菌株都具有诱导能力,转座子Tn5诱变的突变体菌株只有一个突变体 XcoM3105... 用注射接种法测定了水稻白叶枯病菌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的能力,发现所有测试菌株在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出现时间和组织中的菌量方面都有差异。不同来源和小种的原始菌株都具有诱导能力,转座子Tn5诱变的突变体菌株只有一个突变体 XcoM3105失去了诱导能力.亲本菌株在烟草叶片组织中的种群量迅速下降,细菌被限制在接种区内,突变体菌株在组织中可以繁殖和扩展。测定细菌细胞不同组分的诱导活性,发现脂多糖是诱导烟草过敏性反应的信号物质,诱导活性中心是多糖体组分.亲本菌株和突变体的脂多糖和多糖体表现相同的诱导活性。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烟草 过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种杀菌剂对番茄疮痂病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建国 王俊丽 岳美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选用21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化学药剂对番茄疮痂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高效链霉素可溶性粉剂(SP)、50%二氯异氰尿酸钠SP和90%新植霉素SP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毒力作用,且其EC50值分别为35582、925186、1948mg·L-1;... 选用21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化学药剂对番茄疮痂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高效链霉素可溶性粉剂(SP)、50%二氯异氰尿酸钠SP和90%新植霉素SP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毒力作用,且其EC50值分别为35582、925186、1948mg·L-1;一定浓度比的72%农用高效链霉素SP与90%新植霉素SP、50%二氯异氰尿酸钠SP与90%新植霉素SP对病原菌的毒力有增效作用,而50%二氯异氰尿酸钠SP与72%农用高效链霉素SP组合对病原菌的毒力则表现为独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番茄疮痂病菌 毒力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致病性相关突变体的鉴定及插入位点基因的分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涛 蔡吉苗 +3 位作者 李超萍 陈奕鹏 李博勋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8-1693,共6页
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为害中国木薯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制约了相关... 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为害中国木薯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制约了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本项目组在前期构建国内菌株Xam GX11的转化子库的基础上,开展了7个致病相关突变体的分子鉴定、表型变异评价、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分析等研究,发现氨基转移酶、葡萄糖-果糖氧化还原酶等基因可能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 突变体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