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GJB2突变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家系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李鑫 张萍 +1 位作者 张晓娟 刁秀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总结GJB2突变导致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听力学表型并进行文献回顾,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两个遗传性耳聋家系,完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 目的总结GJB2突变导致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听力学表型并进行文献回顾,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两个遗传性耳聋家系,完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GJB2基因的全序列测序,总结患者的临床听力表型特点,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两个耳聋家系(SD-2024-01,SD-2024-02)均为GJB2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SD-2024-01家系是GJB2 c.138T>G(p.Asp46Glu)突变,两代3例患者各自表现为中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D-2024-02家系为GJB2 c.250G>A(p.Val84Met)突变,先证者及其父亲表现为中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2个家系5例患者皮肤和颞骨CT无明显异常。文献回顾发现国外3篇文章共3个家系描述上述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听力学表型,其听力损失从轻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不等,同本文的研究患者听力表现结果有差异。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中国人群GJB2 c.138T>G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家系并首次描述GJB2 c.250G>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家系听力特征,其临床表型与国外报道患者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 显性遗传 听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型Sifrim-Hitz-Weiss综合征1例
2
作者 吴雨晨 钱方媛 +7 位作者 张诗瑶 许慧 魏小金 徐庾含 王彩艳 董子越 吉家乐 郭怡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报道1例Sifrim-Hitz-Weiss综合征(Sifrim-Hitz-Weiss syndrome,SIHIWES)患者。患者为35岁男性,出生后有发育迟缓、肌肉萎缩、骨骼畸形、隐睾等症状,有宽前额、方形脸、低位耳、杯状耳、眼睑下垂等特殊面容。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CHD4... 报道1例Sifrim-Hitz-Weiss综合征(Sifrim-Hitz-Weiss syndrome,SIHIWES)患者。患者为35岁男性,出生后有发育迟缓、肌肉萎缩、骨骼畸形、隐睾等症状,有宽前额、方形脸、低位耳、杯状耳、眼睑下垂等特殊面容。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CHD4基因一处杂合变异NM_001273:c.3047A>G(chr12-6701125)(p.K1016R),该突变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变异位点未见报道,结合其症状体征诊断为SIHIWES。本例是目前中国报道的第1例成年型SIHIW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rim-Hitz-Weiss综合征 CHD4神经发育障碍 CHD4基因 发育迟缓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政伟 黄庆明 +1 位作者 汤汉 易贤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48,共7页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PBMAH的患者中,表现为典型的双侧肾上腺增生和(或)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的情况较为罕见,其临床特征为双侧肾上腺...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是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PBMAH的患者中,表现为典型的双侧肾上腺增生和(或)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的情况较为罕见,其临床特征为双侧肾上腺良性大结节样增生伴不同程度的皮质醇增多。多数患者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且以轻度皮质醇分泌障碍患者较为常见。近年来,对PBMAH的病理生理学和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进展,PBMAH的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基因异常,多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然而,PBMAH的发病机制未明确,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的认识尚未统一,临床上依旧存在较多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PBMAH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定义、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子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关注,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PBMAH的分子诊断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偶发瘤 家族遗传性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癜风家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必才 高建国 +5 位作者 屈艾 贺林 王秀琴 张子峰 张永 高俊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白癜风家系 ,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白癜风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对敌百虫抗药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章玉苹 曾玲 +1 位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运用经典的杂交法,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概率值回归分析法,利用室内选育的抗性倍数为65.96的桔小实蝇抗敌百虫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桔小实蝇对敌百虫的抗性形式遗传.结果表明,杂交F1代的显性度均在0~1的范围内,说明桔小实蝇对敌百... 运用经典的杂交法,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概率值回归分析法,利用室内选育的抗性倍数为65.96的桔小实蝇抗敌百虫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桔小实蝇对敌百虫的抗性形式遗传.结果表明,杂交F1代的显性度均在0~1的范围内,说明桔小实蝇对敌百虫的抗性由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遗传因子数测定以及进一步的卡方检验可知∑xF2^2和∑xBG3^2值分别为20.964和19.684,均大于x0.05,9^2(16.919),表明桔小实蝇对敌百虫的抗性属多基因控制;杂交后代其雌雄性比近似保持在1:1,说明桔小实蝇对敌百虫的抗性属常染色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敌百虫 抗药性 不完全显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显性矮秆遗传研究──Ⅰ.关于KL908的矮生性遗传的性质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立宏 赖桂贤 +2 位作者 滕友仁 周傲南 王浩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KL908与6个高秆品种杂交,根据P1、P2、F1、F2、B1、B2和部分F3世代群体株高变异的分析,证明KL908的矮生性系受1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爱品种的遗传背景影响,显性效应较弱。KL908的基因型暂... KL908与6个高秆品种杂交,根据P1、P2、F1、F2、B1、B2和部分F3世代群体株高变异的分析,证明KL908的矮生性系受1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爱品种的遗传背景影响,显性效应较弱。KL908的基因型暂定为DKDK,DK与籼稻半矮秆基因sd-1非等位。作者论述了培育显性矮生系的潜在育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生性 遗传 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松华 刘剑光 +3 位作者 狄佳春 许乃银 陈旭升 黄骏麒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5,共5页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2 %。转 Bt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一代能明显延缓棉铃虫的发育进程。饲喂新棉 33B、GK- 1 2与常规品种 (系 )的杂种一代 72 h后 ,存活幼虫以1龄虫为主 ,分别占 92 .4%、85 .1 % ,并有少量 2龄幼虫。而同批次对照苏棉 1 2号和泗棉 3号以 2龄虫为主 ,分别占 89.6%、86.8% ,并有少量的 3龄虫出现。以抗虫棉与常规棉杂种 F1叶片饲喂棉铃虫 ,其发育进度较取食对照品种的延缓 1个龄期。转 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Bt基因是以单一位点的方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抗虫性状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闫薇 王琳 +2 位作者 冉玉平 李薇 雷观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8-439,共2页
报告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调查结果。该家系共5代34名成员,其中患病者15例(男8例,女7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女性,18岁。于1岁左右双踝部出现数个水疱,双胫前皮肤在外伤、搔抓后形成圆形或卵圆形丘疹、结节... 报告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调查结果。该家系共5代34名成员,其中患病者15例(男8例,女7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女性,18岁。于1岁左右双踝部出现数个水疱,双胫前皮肤在外伤、搔抓后形成圆形或卵圆形丘疹、结节,似米粒至花生米大,暗红色,质地较硬,部分皮损表面有痂壳。双足多个趾甲增厚或脱失。皮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多处表皮下裂隙形成,真皮内散在较多的表皮样囊肿,并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该家系中其他患者的皮损与先证者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 家系调查 显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中基于风格特征的产品设计DNA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卢兆麟 薛澄岐 +1 位作者 汤文成 张悦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4,共8页
基于工业设计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将产品设计DNA的表示结构定义为产品的显性风格特征与隐性风格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品设计DNA遗传与变异的模型并提出遗传力的概念,阐释了产品设计DNA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运... 基于工业设计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将产品设计DNA的表示结构定义为产品的显性风格特征与隐性风格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品设计DNA遗传与变异的模型并提出遗传力的概念,阐释了产品设计DNA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运用设计形态分析法和语意差异法分别提取产品的显性风格特征与隐性风格特征,最后以摩托罗拉手机为研究样本,通过试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DNA 显性风格特征 隐性风格特征 遗传 变异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鲁艳芹 任秀智 +1 位作者 王延宙 韩金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8,共8页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成骨不全患者数量少,但致病基因种类多,涉及到胶原合成后异常修饰,胶原蛋白分子伴侣及羧基端前肽剪切酶缺陷、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及转录因子异常、钙离子通道与Wnt信号通路分子等诸多方面.致病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成骨不全的基因确诊及个体化药物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I型胶原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阳 高建华 刘晓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6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资料、绘制家系系谱和分析遗传模式以说明其遗传学特征。结果这些瘢痕疙瘩家系以青春期发病为主,且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杂合体即可发病,...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6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资料、绘制家系系谱和分析遗传模式以说明其遗传学特征。结果这些瘢痕疙瘩家系以青春期发病为主,且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杂合体即可发病,双亲之一发病其半数子女可能发病;3个家系疾病性状连续传递、外显完全,而另3个家系疾病性状间断传递、外显不完全;临床表型存在个体差异。结论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表现度存在差异,并具有延迟显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家系 表型 遗传模式 表现度 延迟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2例病例报告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涛 蒋序 张运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对一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CD)家系(2例病例)的发病特点进行报道。采用先证者查证法对家系各成员进行全身健康状况及口腔专科检查,检查表明CCD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牙齿、锁骨发育障碍。
关键词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LEOPARD综合征小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敏 李书聆 +6 位作者 李锐洁 江超武 张力 崔云华 王芳 朱兰 阮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一个LEOPARD综合征小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LEOPARD综合征先证者(女,1岁4个月,未通过听力筛查)及其家庭成员(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等8人)进行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听力学检查,并使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 目的研究一个LEOPARD综合征小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LEOPARD综合征先证者(女,1岁4个月,未通过听力筛查)及其家庭成员(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等8人)进行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听力学检查,并使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并选取听力正常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相应位点的检测,以排除遗传学上常见的无功能多态。结果先证者及其父母均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听阈≥90dB nHL),家族中其他成员均无耳聋病史;先证者除了耳聋外,超声心动图提示其患有肥厚性心肌病;患儿父亲除耳聋外还伴有肥厚性心肌病和面部颈部多发痣;其母亲无全身其他异常表现。耳聋基因检测提示先证者及其父亲为PTPN11基因c.1391G>C位点错义突变,其母亲和正常对照组未见该位点的突变。结论先证者及其父亲为LEOPARD综合征患者,本研究首次检测出中国人群中PTPN11基因c.1391G>C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PARD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TPN11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并指(趾)缺指(趾)家系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桐秀 李石旺 +2 位作者 王晓 许名宗 黄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2,共2页
本文报道一个并指(趾)缺指(趾)家系。该家系2代4人患有并指(趾)缺指(趾),同时伴有掌(跖)骨缺少。经过遗传分析,认为该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关键词 并指 缺指 家系 遗传分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江生 石淑稳 刘后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共5页
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突变体933044产生于甘蓝型黑籽油菜复合杂交第8代。通过933044与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93431和721—1杂交,研究种籽粒色性状遗传。在933044×9343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黄籽... 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突变体933044产生于甘蓝型黑籽油菜复合杂交第8代。通过933044与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93431和721—1杂交,研究种籽粒色性状遗传。在933044×9343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黄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呈3∶1分离。在933044×721—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黑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比例3∶13。以上结果表明突变体的黄籽性状受1对显性黄籽基因和1对上位显性黑籽基因互作控制。用Yc—yc和Bc-bc表示2个基因座的2对等位基因,Yc为显性黄籽基因,Bc为上位显性黑籽基因。黄籽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B=69.88%~86.18%,表明突变体933044黄色种皮性状有较高的遗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黄籽突变体 粒色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在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菲菲 胡松群 +4 位作者 张洁 吴笛 张启成 盛菊萍 张鲁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全身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抽提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使用定向捕获...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全身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抽提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使用定向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包括所有已知非综合性耳聋的137个耳聋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筛查;对可疑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共4代,现存家系成员28人,系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参与本研究的耳聋患者9人,均为语后聋,均表现为迟发性、渐进性听力下降,发病年龄6~18岁,听力曲线多为平坦型。先证者(Ⅳ-4)检测结果经数据分析滤过后确定2个潜在基因致病突位点:MYH14,c.359C>T,p.S120L;COL11A2,c.4478G>A,p.R1493Q。后续经直接测序验证,在该家系中,只有MYH14,c.359C>T变异和家系的表型共分离,其余1个可疑突变位点在家系中无共分离现象。结论本研究鉴定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的致病突变(MYH14,c.359C>T),同时证实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是遗传性耳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子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耳聋 家系 外显子捕获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小平 潘家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7,共6页
不同棉花品种配成杂交组合,采用苗期沾根接种法,对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ae)病原菌有代表性的单菌株VD-2、VD-5、VD-312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都分别得出显性单基因遗传的结论,并且这三个单基因互不相同。T586品种对VD-2菌株的抗... 不同棉花品种配成杂交组合,采用苗期沾根接种法,对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ae)病原菌有代表性的单菌株VD-2、VD-5、VD-312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都分别得出显性单基因遗传的结论,并且这三个单基因互不相同。T586品种对VD-2菌株的抗性基因和红叶基因呈独立遗传。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具有垂直抗性的特点。致病力弱的VD-5菌株对致病力强的VD-8菌株的致病力有干扰作用。当用混合菌株接种时,杂种F_1的抗性表现极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 遗传 超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敏 朱洪德 高中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6个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高油或高蛋白大豆品种(垦农4号、垦农18、垦农19、垦农21、垦农22、垦农30)与6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TSB1-TSB6)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的抗除草剂特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每个世代抗感比... 以6个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高油或高蛋白大豆品种(垦农4号、垦农18、垦农19、垦农21、垦农22、垦农30)与6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TSB1-TSB6)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的抗除草剂特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每个世代抗感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抗除草剂基因在F2代开始分离,各世代抗感比为F2代3:1、F3代5:1、BC1代1: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明抗除草剂基因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遗传分析 显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紫稻筛选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效果及遗传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国生 马平福 +2 位作者 祝虹 蔡得田 姚家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9,共4页
显性紫稻筛选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效果及遗传谢国生马平福祝虹蔡得田姚家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THESTUDYONTHEEFFICACYOFUTILIZINGDOMINANTPURPLERICEVARI... 显性紫稻筛选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效果及遗传谢国生马平福祝虹蔡得田姚家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THESTUDYONTHEEFFICACYOFUTILIZINGDOMINANTPURPLERICEVARIETYONSELECTINGR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显性紫色基因 胚胎学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显性紫色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国生 蔡得田 +1 位作者 马平福 祝虹 《湖北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3-5,共3页
紫色稻与“8415”、显性矮秆、A67、高粱稻及HDAR001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紫色性状在5个杂交F1代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显性,且HDAR001(♀)×紫色稻(♂)F1代出现0~40%的绿苗,经去雄结实和胚... 紫色稻与“8415”、显性矮秆、A67、高粱稻及HDAR001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表明,紫色性状在5个杂交F1代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显性,且HDAR001(♀)×紫色稻(♂)F1代出现0~40%的绿苗,经去雄结实和胚胎学观察发现低频率的早发胚类型;F2代苗期与抽穗期叶片紫绿分离比例明显不同,说明紫色性状的表现具有一定的阶段发育特点;F2代抽穗期叶片紫色基因的遗传服从9(紫)∶7(绿)的两对互补基因的分离模式,且F2代紫株出现频率及表现程度与F1代紫色基因显性度有关;在F2中还发现HDAR001(♀)×紫色稻(♂)的茎节紫绿比为3(紫)∶1(绿),茎节和稃尖的颜色表现一一对应关系,而其他4个组合F2代紫稃尖与叶片紫色表现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 显性紫色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