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p17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立梅 毕桂南 +4 位作者 罗传明 李浩 邱燕东 黎彬如 石胜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17-32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 i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n,X IAP)和Caspase-3 p17的动态表达。方法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 h组,每...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 ib itor of apoptosis prote in,X IAP)和Caspase-3 p17的动态表达。方法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h后再灌注6、12、24、48和72 h组,每组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1.5 h再灌注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组织X IAP、Caspase-3 p17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和IR组非缺血侧可见少量X IAP阳性细胞,但未见Caspase-3 p17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X IAP阳性细胞再灌注6 h开始增加(P=0.00),12 h达高峰,24 h下降,48 h趋于正常(P=0.549);而再灌注6 h可见少量Caspase-3 p17阳性细胞,24 h达到高峰,至72 h仍较多,显著高于再灌注6 h时(P=0.004)。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凋亡抑制蛋白X IAP和促凋亡蛋白Caspase-3 p17短暂性表达增加,且前者表达的高峰时间早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抑制蛋白 CASPASE-3 基因表达调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对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2
作者 徐发林 朱长连 +2 位作者 王小阳 邢秋景 程秀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行手工匀浆后差速离心分离胞浆和线粒体成分进行Western蛋白印迹,部分脑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Western蛋白印迹显示,HI后24h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减少,而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增加(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XIAP组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量明显少于野生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后3h、24h,XIAP组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结论XIAP过度表达可抑制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抑制蛋白 缺氧缺血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化疗耐药的关系
3
作者 王家凤 张志民 +2 位作者 王成坤 聂代邦 高文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XIAP表达与Tca8113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平阳霉素(PYM)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剂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 目的研究X-性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XIAP表达与Tca8113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平阳霉素(PYM)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剂量,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对PYM的敏感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XIAP在药物处理前后的各Tca8113细胞组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XIAP与细胞耐药性的关系。结果Tca8113细胞在PYM间断作用下产生耐受,Tca8113-1-10组、Tca8113-10-10组耐药细胞对PYM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2.758±0.030)、(18.986±0.150)μg·mL-1。Tca8113-1-20、Tca8113-10-20组耐药细胞对PYM的IC50分别为(26.302±0.072)、(35.294±0.115)μg·mL-1。XAIP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PYM的耐药有相关性(P<0.01)。结论XIAP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鳞癌的化疗耐药性有关,这可作为口腔鳞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x-性染色体连锁抑制蛋白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强 田源 +5 位作者 叶涛 朱路文 阮野 赵彬 陈慧杰 王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再分为...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再分为3 d、7 d和14 d三个亚组(n=12)。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针刺组进行头穴丛刺治疗,康复组进行跑台康复训练,针康组进行针康法治疗。术后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后取材,采用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缺血半暗区XIAP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mNSS评分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XIAP蛋白表达上调(P<0.05),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细胞凋亡率进一步降低(P<0.05),XIAP蛋白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术后7 d、14 d,针康组mNS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针康组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针康法能降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优于单独的头穴丛刺和康复训练,其机制可能与促进XIAP蛋白表达,抑制caspase-9蛋白活化,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功能 针康法 X连锁抑制蛋白 cleaved-caspase-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宰红艳 易小平 +3 位作者 李宜雄 龙学颖 曹丽平 刘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与单独抑制XIAP或Survivin表达的策略进行对比。方法:运用前...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与单独抑制XIAP或Survivin表达的策略进行对比。方法:运用前期实验构建的XIAP-shRNA慢病毒(LV-X)和Survivin-shRNA慢病毒(LV-S),分别建立XIAP和/或Survivin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Panc-1细胞株,即Panc-1-X、Panc-1-S和Panc-1-XS。运用Real-timePCR和半定量Western blot分别检测XIAP和Surviv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以细胞计数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aspase-3/7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对Gem的化疗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了XIAP和/或Survivin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XIAP和Survivin同时稳定抑制后,Panc-1的增殖能力显著受到抑制,Panc-1-XS组的克隆形成率为10.12%±1.33%,显著低于对照组Panc-1-XncSnc组(96.61%±7.89%)和Panc-1组(100.28%±8.97%,P<0.05)。用0.5 mg/L Gem处理24 h后,Panc-1-XS组的Caspase-3/7相对活性明显升高至15.02±0.57,显著高于Panc-1组与Panc-1-XncSnc组(分别为8.87±0.19和9.05±0.23,P<0.05);Panc-1-XS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4.09%±2.75%,显著高于对照组Panc-1-XncSnc及Panc-1组(分别为12.09%±1.97%和12.06%±1.22%,P<0.05)。Panc-1-XS组的IC50值为(0.47±0.0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anc-1-XncSnc的(2.18±0.13)mg/L及Panc-1组的(2.13±0.18)mg/L(P<0.05),对Gem的化疗敏感性显著增强。进一步检测显示,Panc-1-XS组的IC50值为(0.47±0.04)mg/L,均显著低于Panc-1-X组的(0.76±0.07)mg/L和Panc-1-S组的(0.87±0.09)mg/L(P<0.05)。结论:同时稳定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XIAP和Survivin的表达,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其Gem化疗敏感性,并明显优于XIAP或Survivin表达单独抑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抑制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药物疗法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内皮细胞受到血流剪切应力刺激后表达凋亡蛋白X连锁抑制物(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金鑫 舒强 +1 位作者 凌光烈 王怀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 生理水平的血流剪切应力有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等作用 ,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血流剪切应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液 ,当细胞融合时将细胞暴露于 2 0dyne&... 目的 生理水平的血流剪切应力有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等作用 ,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血流剪切应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DMEM培养液 ,当细胞融合时将细胞暴露于 2 0dyne·cm-2 的剪切应力 ,分别用免疫印迹杂交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凋亡蛋白X连锁抑制物 (X linked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 ,XIAP)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2 0dyne·cm-2 的剪切应力刺激 1~ 4h ,可诱导内皮细胞产生XIAPmRNA ,4h时表达最多。 2 0dyne·cm-2 剪切应力刺激 6,1 2和 2 4h ,XI A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生理水平的剪切应力明显诱导内皮细胞XIAPmRNA和蛋白的表达 ,这可能是剪切应力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X连锁抑制 细胞 剪切应力 内皮细胞 人脐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黎明 涂水平 +3 位作者 戴强 姚玮艳 乔敏敏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BS),隔天注射1次,疗程2周。每3天测量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观察Ad5/F35-XAF1组移植瘤的生长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XAF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PBS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瘤内注射Ad5/F35-XAF1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P<0.05或P<0.01),而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XAF1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肝癌 腺病毒 移植瘤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葛玉杰 王黎霞 +6 位作者 王诗琪 石梦云 陈玲玲 王梦琦 于慧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裂殖子 MDBK细胞 抑制 外分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稳定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生存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宰红艳 易小平 +2 位作者 李宜雄 江春 吕新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生存素(survivin)后,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在前期实验构建的胰腺癌Panc-1-XS细胞(XIAP和survivin同时稳定抑制)中,运用Transwell小...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生存素(survivin)后,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在前期实验构建的胰腺癌Panc-1-XS细胞(XIAP和survivin同时稳定抑制)中,运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半定量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钙黏蛋白-E(E-cadherin,上皮标志物)、锌指转录因子(Slug)蛋白(间质标志物)及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nc-1-XS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同时伴随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及Slug蛋白显著下调,即出现间质-上皮转化(MET);PTEN蛋白表达上调、P-Akt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同时抑制XIAP和survivin表达,能部分逆转胰腺癌Panc-1细胞EMT表型,显著减弱其侵袭和迁移能力;此调控过程可能通过PTEN/PI3K/Akt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抑制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性 PTEN/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X连锁调亡抑制蛋白基因表达增强多西他赛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瑜 方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目的: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XIAP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T24T以及转染空载体的T24T细胞相比较,以ATPase法检测多西他赛对转染XIAP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西他赛预处理转染XIAP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蛋白表达和裂解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shRNA和shRNA-XIAP转染的T24T细胞,均见稳定荧光。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在稳定转染反义XIAP基因后,其XIAP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经多西他赛处理24 h后,转染反义XIAP基因的T24T细胞IC_(50)为(1.23±0.62)nmol/L,远低于T24T以及转染空白载体的对照组细胞[(8.22±1.23)nmol/L,(8.35±0.98)nmol/L,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T24T shRNA-XIAP细胞组(2 nmol/L和5nmol/L)凋亡率[(41.45±6.23)%和(74.82±5.46)%]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细胞的凋亡率[(25.34±3.81)%和(34.14±6.25)%,P<0.01]。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较,T24T shRNA-XIAP细胞内的PARP和caspase-3明显降低。结论:下调膀胱癌细胞的XIAP基因表达后,可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所诱导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并增强多西化赛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4T细胞 X连锁抑制蛋白 多西他赛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反义寡核苷酸逆转K562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
11
作者 陈英辉 王乃东 +1 位作者 祖衡兵 洪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比较XIAP在耐药细胞株和正常K562细胞株的表达情况,观察转染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的影响.另外,建立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筛选出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通过侧脑室注射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对各组大鼠后放电阈值(after dischargethreshold,ADT)、后放电时程(after discharge duration,ADD)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XIAP在K562/Dox耐药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K562细胞,XIA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K562/Dox耐药细胞后,XIAP的表达明显下降.导致了K562/Dox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而且对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耐药性明显下降,IC50分别由(1978.2±90.3)mg/L和(1875.6±83.2)mg/L,降低到(1123.5±54.2)mg/L和(1084.5±60.6)mg/L,逆转倍数分别为1.76和1.73.同时动物实验发现,耐药组大鼠在给予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AD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D时程也明显缩短.上述结果证明,XIAP在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存在高表达,下调XIAP在K562/Dox细胞株表达可以改善K562/Dox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耐药性.而且下调XIAP表达可以协助AEDs改善耐药大鼠的电生理活动,提示XIAP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 耐药 反义寡核苷酸 难治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
12
作者 单峤 王新军 +3 位作者 王世勋 李培栋 吴建珩 李晓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低级别胶质瘤31例、高级别胶质瘤36例、正常脑组织35例,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脑组织中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高...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低级别胶质瘤31例、高级别胶质瘤36例、正常脑组织35例,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脑组织中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脑组织显著上调,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XI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组织显著上调(F=118.659和127.312,P<0.001)。结论:XIAP在人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且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关,可能参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 人脑胶质瘤 半胱氨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棉酚通过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增强表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文斌 孙梁博 +6 位作者 杜烨湘 肖云华 黎伯胜 闫小晶 吴亚冉 连继勤 何凤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599-1605,共7页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增强表柔比星杀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CC细胞(Hep3B及HuH7)分为溶剂对照组、左旋棉酚处理组、表柔比星处理组、联合用药组、对照siRNA+表柔比星组、沉默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表柔比星处理组、对照质粒+联合用药组、过表达XIAP+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剪切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Cle-PARP]水平、XIAP水平及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低浓度的左旋棉酚(5μmol/L)单独处理对HCC细胞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而将左旋棉酚与表柔比星联合使用后可显著增强表柔比星对HCC细胞的杀伤(P<0.05)、促进HCC细胞的凋亡及对剪切型PARP的诱导,同时还能抑制表柔比星诱导的XIAP上调及eIF4E磷酸化。此外,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及升高剪切型PARP的能力能被沉默XIAP所增强,而被过表达XIAP所抑制。结论左旋棉酚可增强表柔比星抑制HCC细胞存活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XIAP上调和eIF4E磷酸化有关,提示左旋棉酚可作为表柔比星治疗HCC的潜在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左旋棉酚 肝细胞癌 X连锁抑制蛋白 真核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克隆及不同病原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圣美 尚凤芹 +4 位作者 陈亚东 常亚青 王秀利 仇雪梅 刘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635,共9页
为研究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体质量为40~80 g)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虾夷马粪海胆XIAP基因的... 为研究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体质量为40~80 g)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虾夷马粪海胆XIAP基因的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其在各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强壮弧菌Vibrio fortis和葡聚糖(whole glucan particles,WGP)刺激后,XIAP基因在体腔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虾夷马粪海胆XIAP基因的cDNA长为4894 bp,其中,5′UTR为459 bp,开放阅读框为2331 bp,3′UTR为2104 bp,共编码776个氨基酸,具有3个BIR结构域和1个RING指环结构域,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6960,等电点为5.96,为酸性蛋白;虾夷马粪海胆XIAP基因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管足、体腔细胞、围口膜、肠和精巢(P<0.05);经PGN、LPS、Poly I:C、WGP和V.fortis刺激后,体腔细胞中的XIA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并在PGN、LPS和Poly I:C刺激后12 h,WGP刺激后24 h,V.fortis刺激后6 h时,XIAP基因表达量均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克隆获得的XIAP基因参与了虾夷马粪海胆的免疫应答,并在海胆的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X染色体连锁抑制蛋白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脂多糖 肽聚糖 葡聚糖 聚肌胞苷酸 强壮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俊杰 赵晓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7,共7页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是目前发现的最具特征性与作用最强的内源性凋亡抑制蛋白质。XIAP特征性结构是其BIR结构域和RING结构域,它们都是XIAP发挥抗凋亡作用的重要结构。多种内源性抑制蛋白质(XAF1、S...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是目前发现的最具特征性与作用最强的内源性凋亡抑制蛋白质。XIAP特征性结构是其BIR结构域和RING结构域,它们都是XIAP发挥抗凋亡作用的重要结构。多种内源性抑制蛋白质(XAF1、Smac和Omi)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抑制XIAP的抗凋亡作用。XIAP能直接抑制胱天蛋白酶凋亡途径的起始至持续阶段,通过直接结合胱天蛋白酶、激活NF-κB途径及其它信号途径等多种方式,参与抑制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对调控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XIAP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XIAP的高表达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性、治疗及愈后密切相关。XIAP缺失会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成瘤性。同时,XIAP阻断多个信号通路汇集而成的细胞凋亡下游。因此,XIAP已成为临床上抗癌药物设计的一个新靶点。目前,临床上采用XIAP治疗肿瘤的3个方向为小分子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类抑制剂以及XIAP基因沉默。本文将从XIAP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耐药性、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 肿瘤 胱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及其相关因子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治国 张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67-3369,共3页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期1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骨髓细胞XIAP及XAF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为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1例(非恶性血液病组)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28例(AL组)。结果 CML进展期组患者骨髓中XI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CML慢性期组(P<0.01)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而CML进展期患者骨髓中XAF1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慢性期(P<0.05)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CML患者骨髓中XI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而XAF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XIAP mRNA及XAF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进展期XIAP及XAF1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CML临床辅助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抑制蛋白 XIAP相关因子1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细胞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通过下调X-盒结合蛋白1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婷婷 魏庆庆 +6 位作者 严宇鹏 孙颖颖 李莉 胡罗文 马瑞 李欧 王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6-840,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大鼠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大鼠(n=40)注射7天后,收集大鼠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其中37只连续2次空腹血糖≥16.7mmol/L(300mg/dl)为DCM大鼠建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以生理盐水灌胃的为DCM组(n=20),以30mg/kg·d灌胃缬沙坦给药的为DCM+缬沙坦组(n=17)。三组大鼠饲养过程中检测体重、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大鼠16周后处死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胶原分布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ytochrome c、cleaved caspase 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和剪接型XBP1(XBP1-s)表达水平。结果:DCM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结构紊乱,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核糖核酸(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CM+缬沙坦组与DCM组相比,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心肌间质内和小动脉周围胶原纤维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组织中存在着调节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子-XBP1的活化,DCM病程中存在着XBP1调控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而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XBP1的激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细胞 x-盒结合蛋白1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对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和守睆 陈斌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4-507,共4页
关键词 抑制蛋白 顺铂耳毒性 X连锁 对抗 apoptosis protein PROTEASE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和survivin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9
19
作者 王同杉 游思洪 +3 位作者 葛红梅 陈子庆 丁小健 刘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α、livinβ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分析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47.5%、survivin为6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24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14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livin表达和survivin表达在本实验中结果显示没有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蛋白 LIVIN SURVIVIN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光伟 杨清 +1 位作者 刘晓菲 王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0,190,共3页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组织4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9例、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8例,利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中...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组织4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9例、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8例,利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中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l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良性子宫内膜(P<0.05),livin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分期中无明显差异,且与淋巴转移情况无关。结论:livin可能与肿瘤的的分化有关,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子宫内膜癌 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