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潜伏期肌浆网内Ca^(2+)变化的研究——细胞化学法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区分析
1
作者 杨勇骥 郑尊 +2 位作者 夏金辉 邵晓良 姜永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6,共4页
报道了采用红外探测-计算机控制的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技术、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区定量分析及Ca2+细胞化学技术对骨骼肌收缩潜伏期时肌浆网内的Ca2+进行了分析,从超微结构形态学的角度对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浆网... 报道了采用红外探测-计算机控制的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技术、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区定量分析及Ca2+细胞化学技术对骨骼肌收缩潜伏期时肌浆网内的Ca2+进行了分析,从超微结构形态学的角度对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浆网内Ca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对揭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内Ca2+的释放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x-射线能量色散微区定量分析 快速冷冻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差分方法在钛酸锶基陶瓷晶界的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邢娟娟 王贤浩 顾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方法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空间差分方法应用到EDS分析中,能够突破电子束斑的限制,大大扩展其分析材料微小区域组分的能力。本文以钛酸锶基陶瓷材料中晶界纳米颗粒和晶界偏析为例,简要介绍了与EDS分...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方法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空间差分方法应用到EDS分析中,能够突破电子束斑的限制,大大扩展其分析材料微小区域组分的能力。本文以钛酸锶基陶瓷材料中晶界纳米颗粒和晶界偏析为例,简要介绍了与EDS分析相关的空间差分方法,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量色散(eds) 空间差分 SRTIO3 晶界偏析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X射线能量谱仪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张大同 《分析测试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2-76,共5页
使用X射线能量谱仪必须注意杂散辐射、吸收程、空间分辨率、低强度增峰的识别和探测器维护等几个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与此有关的物理概念和实际操作要领。
关键词 X射线 能量 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量散射谱分析镍氢电池极片
4
作者 王玲 符长平 戴超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1,共4页
用SEM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对多批次镍氢(MH/Ni)电池异物不良极片进行分析。用SEM找出异物所在的微区位置,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对异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钴(Co)不良区域颗粒大小为1~10μm,呈条状结构;氧化锌(Zn O)不良区域颗粒大小≤1... 用SEM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对多批次镍氢(MH/Ni)电池异物不良极片进行分析。用SEM找出异物所在的微区位置,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对异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钴(Co)不良区域颗粒大小为1~10μm,呈条状结构;氧化锌(Zn O)不良区域颗粒大小≤1μm,呈方形结构;正常区域的Ni(OH)2颗粒大小为2~15μm,呈球形结构。用EDS对元素成分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异物不良区域主要是由钴粉、氧化锌、铜颗粒和碳/氟等的聚集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X射线能量散射(eds) 镍氢(MH/Ni)电池 极片 异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导电材料元素X-射线显微分析的补偿和校正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隐奇 吉元 +4 位作者 王丽 卫斌 戴琳 史佳新 张虹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文分析了在环境扫描电镜中,Al2O3等非导电陶瓷样品的荷电效应和环境压力对X-射线能谱仪(EDS)元素分析造成的影响。研究了相应的补偿和校正方法。在高真空模式下,荷电效应使氧含量明显增加。采用低真空模式(LV)消除了荷电效应和减小了... 本文分析了在环境扫描电镜中,Al2O3等非导电陶瓷样品的荷电效应和环境压力对X-射线能谱仪(EDS)元素分析造成的影响。研究了相应的补偿和校正方法。在高真空模式下,荷电效应使氧含量明显增加。采用低真空模式(LV)消除了荷电效应和减小了表面电势,因而减小了EDS的测量误差。在LV模式中采用X-射线压力限制光阑(PLA)杯,减小了电子束的裙散效应,使EDS的测量误差进一步减小。较高的压力环境增加了对电子束和低能X-射线的散射作用,使EDS的测量误差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x-射线能量分散(eds) 荷电效应 非导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盐材料的透射EDS定量分析及自校正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贤浩 顾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由于在TEM中薄试样厚度测量有难度,致使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定量分析的相关校正难以有效进行。厚度吸收效应的自校正方法,可以不需要测量试样厚度也能进行EDS定量校正。该方法要求在谱线中包含同一元素两个不同线系,其强度比与理论值... 由于在TEM中薄试样厚度测量有难度,致使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定量分析的相关校正难以有效进行。厚度吸收效应的自校正方法,可以不需要测量试样厚度也能进行EDS定量校正。该方法要求在谱线中包含同一元素两个不同线系,其强度比与理论值的差异就会体现出厚度效应,从而可以"间接"开展吸收的定量校正,无需通过其它途径测量试样厚度。本文通过具有固定组分的铌酸钡钠微晶验证该方法,发现铌的自校正效应可较有效地用于校正重元素钡的含量,而对于轻元素钠的校正还需考虑其它误差的作用。同样方法定量分析相同结构的铌酸锶钡织构化陶瓷,可以更为准确地测定和判定晶粒内部微区的化学组分,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陶瓷材料内部微观"扩散相图"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微分析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能量色散(eds) 钨青铜型铌酸盐 定量分析 厚度吸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等离子体处理炭黑及其在水中分散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淑华 董志军 +1 位作者 沈丽 戴瑾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89,193,共5页
以氧气为气氛对纳米级炭黑进行等离子体处理,通过改变处理功率、时间和压强等条件,考察处理后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当改变压强、时间和功率中的某一因素时,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呈规律性变化,每个因素都存在相应的最适条件(30Pa,80... 以氧气为气氛对纳米级炭黑进行等离子体处理,通过改变处理功率、时间和压强等条件,考察处理后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当改变压强、时间和功率中的某一因素时,炭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呈规律性变化,每个因素都存在相应的最适条件(30Pa,80W,5min).炭黑经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大大提高,经过35d的自然沉降,分散性仍可达87%.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炭黑经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以后,其表面引入了CO,—OH,—COOH,O—C—O等含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等离子体 炭黑 表面改性 分散 x-射线光电子能(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与酸反应纳米尺度研究——反应机理和表面积变化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天虎 徐惠芳 +2 位作者 彭书传 汪家权 徐晓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8-105,共8页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和BET 比表面积分析 (BET SSA)技术调查了沉积型凹凸棒石与酸作用过程中形态和比表面积变化 ,并探讨了凹凸棒石与酸反应机理。对不同条件下凹凸棒石与酸反应产物纳米尺度观察表明 ,凹凸棒石的酸溶反应...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和BET 比表面积分析 (BET SSA)技术调查了沉积型凹凸棒石与酸作用过程中形态和比表面积变化 ,并探讨了凹凸棒石与酸反应机理。对不同条件下凹凸棒石与酸反应产物纳米尺度观察表明 ,凹凸棒石的酸溶反应既表现出棒状晶体端部四面体和八面体一致溶解 ,也表现出柱面位置四面体和八面体不一致溶解。纳米尺度观察揭示出凹凸棒石与酸反应机制是质子从外表面扩散渗透 ,而不是质子从晶体孔道的渗透 ,反应速率主要受穿过酸溶产物硅酸层扩散速率控制。凹凸棒石的酸溶反应过程中 ,酸处理凹凸棒石的纳米孔结构现象与柱面位置四面体硅局部溶蚀有关。酸处理凹凸棒石比表面积增加归因于凹凸棒石中八面体不均匀、不连续溶解和局部四面体硅的溶蚀导致凹凸棒石孔道开放和直径扩大 ,从而使N2 分子更多的进入凹凸棒石的孔道。部分八面体残留对四面体片起支撑作用 ,当凹凸棒石中八面体阳离子近于完全溶解时 ,四面体片失去支撑 ,结构塌陷 ,内孔孔道消失 ,比表面积再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透射电镜(TEM) x-射线能量色散光(eds) 纳米矿物学 纳米棒状SiO2 BET比表面积(BET-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高压缸前5级叶片表面沉积物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学军 杨婉琴 彭珂如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能量散色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某电厂6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前5级叶片表面少量黄色沉积物的元素成分、价态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黄色沉积物是含氧、钙、硫、硅、铁、镁、钠等元素成分的混合物,是钙、镁、铁的硫... 采用能量散色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某电厂6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前5级叶片表面少量黄色沉积物的元素成分、价态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黄色沉积物是含氧、钙、硫、硅、铁、镁、钠等元素成分的混合物,是钙、镁、铁的硫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分析认为这些物质是从系统外漏入的,如凝汽器泄漏带入的钙、镁等盐类物质随水汽循环而在汽轮机叶片表面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高压缸叶片 沉积物分析 能量散色仪(eds) x-射线光电子能仪(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改性褐煤的制备及其对Fe^(2+)、Mn^(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狄军贞 曹洋 赵文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针对酸性矿山废水中Fe^(2+)、Mn^(2+)含量高,褐煤吸附能力有限等问题,以褐煤为基料,选取硅烷偶联剂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为改性试剂对褐煤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单独考察各影响因子变化对响应值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R... 针对酸性矿山废水中Fe^(2+)、Mn^(2+)含量高,褐煤吸附能力有限等问题,以褐煤为基料,选取硅烷偶联剂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为改性试剂对褐煤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单独考察各影响因子变化对响应值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RSM)进一步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利用EDS能谱、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确定巯基改性褐煤较优制备条件为褐煤粒径0.18 mm(80目)、褐煤与甲醇质量比为1∶3、反应温度40℃。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优化配比,综合考虑去除率与成本后,提出本试验巯基改性褐煤的最佳配比为:褐煤粒径0.18 mm(80目),褐煤与甲醇质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40℃,其Fe^(2+)、Mn^(2+)去除率分别为84.2%、88.9%,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6.715、2.295 mg/g,较原褐煤Mn^(2+)去除率提升44.9%,Fe^(2+)吸附容量提高27.42%,Mn^(2+)吸附容量提高29.01%。改性褐煤吸附Fe^(2+)、Mn^(2+)的等温吸附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符合单分子层吸附过程。由表征结果可知,褐煤经巯基改性后表面结构遭到破坏,出现大量孔道结构,极大增加了比表面积;同时,MPYMS分子结构中含有硅氧基和巯基,硅氧基易与含有巯基的载体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形成—C—Si—O—键,从而将巯基接枝到载体物质表面,且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剂表面集团的结合可能会促进其骨架变形或断裂,生成碎片分子,暴露更多的羟基,增加吸附点位,提高褐煤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褐煤 巯基改性 响应曲面法 离子吸附 能量色散x-射线(ed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支持接骨板的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海波 李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3-493,共1页
关键词 髁支持接骨板 断裂失效 钢板质量 x-650扫描电子显微镜 PV-9100 X射线能量色散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