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次强降水的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的观测分析
1
作者 王雪婧 黄兴友 马舒庆 《热带气象学报》 2025年第4期553-565,共13页
暴雨强降水是预报的难点,不同的触发机制及大气环境造成的暴雨发展演变过程不同。利用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XPAR)、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SPOL)等气象资料,对2022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芜湖和6月29日发生在上海的两次局地强降水... 暴雨强降水是预报的难点,不同的触发机制及大气环境造成的暴雨发展演变过程不同。利用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XPAR)、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SPOL)等气象资料,对2022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芜湖和6月29日发生在上海的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深入探究了两次强降水发展过程中雷达回波强度场与三维风场的空间变化情况、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强对流型暴雨的演变过程。(1)芜湖强降水发生在锋面扰动的天气背景下,由向南移动的冷锋和低空切变线触发,是一次弱冷锋暴雨过程;上海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弱天气尺度扰动下,近地层侵入的浅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产生地面中尺度辐合带,从而触发对流,是一次暖区暴雨过程。(2)芜湖强对流发生时,锋前暖湿气流中的小尺度经向垂直环流圈为强对流提供了上升气流;上海对流降水发生时,在近地面层入侵的浅薄冷空气及雷暴冷出流的共同作用下,偏北气流不断在雷暴前沿触发新生单体。(3)弱冷锋型的芜湖暴雨系统发展较稳定,雷达回波变化慢,没有显著的单体新生和合并现象,容易进行预报;上海局地暖区暴雨系统尺度小、对流性强,雷达回波生消变化快、出现单体新生和合并的复杂情况,临近预报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暴雨 暖区暴雨 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 中小尺度结构 三维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系统偏差分析及订正
2
作者 文浩 王辉 +2 位作者 张扬 吴蕾 李瑞义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6,共14页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 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是反映大气中云和降水粒子形状的重要偏振参量,但其极易受硬件设备和环境影响导致质量变差,分析ZDR系统偏差并开展订正,是双偏振雷达数据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2023年7月北京8部X波段速调管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利用小雨法筛选出ZDR数据获得其逐仰角逐径向平均值,分析了ZDR的受影响因素和受影响程度;并利用相应时段的大量雨滴谱数据,通过T矩阵法计算的ZDR中值作为基准,开展全体扫ZDR的系统偏差订正。结果表明:(1)避雷针对于北京X波段雷达ZDR有较大的影响,影响范围在10°~25°,平均影响幅度在0.16~1.21 dB;(2)门头沟和怀柔雷达的ZDR数据,除受避雷针影响外,还分别受近距离铁塔、信号塔的影响,受影响方位角度小于避雷针;(3)差分反射率因子受部分波束遮挡会导致较大的系统偏差,房山X波段雷达ZDR数据显示部分波束遮挡可使其值增大1.19 dB;(4)本文提出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所有仰角所有径向由避雷针、部分波束遮挡等因素导致的ZDR值不合理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差分反射率因子 系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复杂地形X波段相控阵偏振天气雷达降水观测和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浩然 耿飞 +1 位作者 刘黎平 杨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墨脱的降水变化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内陆的输送、夏季风及我国东部雨带的推进过程联系紧密。它的独特地形与西南气流的相互作用在当地形成了年均降水超过2000 mm的降水带。但墨脱的复杂地形与有限的电力交通条件造成了降水观测... 墨脱的降水变化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内陆的输送、夏季风及我国东部雨带的推进过程联系紧密。它的独特地形与西南气流的相互作用在当地形成了年均降水超过2000 mm的降水带。但墨脱的复杂地形与有限的电力交通条件造成了降水观测的困难。2019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专题项目在墨脱设置了一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实现了对墨脱云降水的连续观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云水资源研究以及高原东南水汽通道特征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使用墨脱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2020年6-8月的观测数据,使用统计手段筛选降水回波片段,整合后构造得到符合墨脱复杂地形的混合仰角;利用2019年墨脱雨滴谱数据计算雷达参量、拟合得到适合墨脱地区降水特点的X波段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公式。在此基础上选取2020年7-8月三次累积降水量、平均雨强、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的降水过程,使用线性规划方案计算ΦDP(差分传播相移)、最小二乘拟合计算KDP(差分传播相移率)、“ZPHI”降水廓线算法订正ZH(反射率因子);以ZH和KDP为阈值,使用R(ZH)与R(KDP)分段估测降水,与单独使用R(ZH)和R(KDP)的估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基于降水估测结果和雷达参量的水平分布探讨降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本文经过质量控制的ZH、 KDP数据质量有明显改善;使用统计方法构造的混合仰角有效回波面积大于使用SRTM1 v3.0地形数据构造的混合仰角,三次降水的典型时刻参量与过程累积降水量和平均ZH、 ZDR能初步反映降水变化与地形的关系;本文的降水估测公式和分段估测降水方法整体结果表现良好,各评估参数均具有较好的表现;结果表明:(1)墨脱雷达周边地形变化剧烈,根据现有地形数据构造的混合仰角在降水估测中表现不如本文统计筛选雷达观测数据得到的混合仰角数据;(2)本文采用的数据质控方法、定量降水估测公式与分段估测方法(PEM)在降水反演中表现良好,与单一的R(ZH)、 R(KDP)方法相比,得到的结果在CC和RMSE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估测误差明显减小;(3)墨脱降水的发生发展或与西南气流被河谷偏北方山坡抬升有关,较大雨强、较小粒子直径的云位于地势平缓的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相控阵偏振雷达 线性规划 雷达混合仰角 定量降水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混合仰角反射率拼图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自伟 戚友存 +4 位作者 张哲 刘瑞芳 乔娟 张春生 罗鸣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1,共13页
气候变化使得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这对灾害性天气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组建了X波段天气雷达监测网作为对传统的S波段和C波段业务天气雷达监测网的补充,以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同时改善对天气... 气候变化使得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这对灾害性天气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组建了X波段天气雷达监测网作为对传统的S波段和C波段业务天气雷达监测网的补充,以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同时改善对天气系统低层信息的观测。混合仰角反射率是从天气雷达覆盖范围内的多仰角反射率观测信息中,提取出的离地面最近且未受地形或地物遮挡影响的反射率,对于监测对流系统低层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充分发挥S/C波段雷达探测范围广与X波段雷达观测时空分辨率高的优势,提出了S/C波段雷达和X波段雷达混合仰角反射率拼图方法,步骤包括:(1)混合仰角反射率形成;(2)不同波段雷达反射率转换;(3)多雷达反射率拼图。基于上述方法,产生了深圳市和西安市混合仰角反射率拼图产品,空间分辨率为30 m,时间分辨率为1 min。利用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简称GPM)双频测雨雷达(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简称DPR)观测的反射率,通过不同降水类型的个例对拼图产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混合仰角反射率拼图产品与GPM-DPR的反射率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平均偏差在±1 dB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天气雷达 混合仰角反射率 雷达组网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滴谱仪和S波段雷达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观测质量定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哲 罗红艳 +3 位作者 戚友存 黎慧琦 罗鸣 朱自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7-1200,共14页
使用深圳市求雨坛X波段相控阵雷达数据,与深圳市竹子林雨滴谱仪数据和深圳市求雨坛S波段雷达数据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的观测质量。结果表明,整体而言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与雨滴谱仪计算得到的反射率及S波段雷达... 使用深圳市求雨坛X波段相控阵雷达数据,与深圳市竹子林雨滴谱仪数据和深圳市求雨坛S波段雷达数据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的观测质量。结果表明,整体而言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与雨滴谱仪计算得到的反射率及S波段雷达反射率均较为一致,相关系数均超过0.75,相对平均误差接近于0,不存在明显偏差,且在不同强度降水时段表现较为稳定。但X波段雷达反射率在不同强度下偏差情况不一致,小于25 dBz时,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偏强,大于25 dBz时,X波段相控阵雷达反射率偏弱,且偏弱程度随反射率强度增加逐渐加大,在反射率超过50 dBz时,平均偏弱强度可达8~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x波段雷达 反射率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对流过程观测外场试验及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黎平 吴林林 +4 位作者 吴翀 汪旭东 陈晓辉 曹俊武 庄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9-1094,共16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专门用于快速观测对流过程、具有多波束观测能力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并利用该雷达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CPOL)于2013年4~6月在广东省江门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专门用于快速观测对流过程、具有多波束观测能力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并利用该雷达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CPOL)于2013年4~6月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站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以检验该雷达观测模式及其对快速变化的对流云演变过程的观测能力,为进一步改进雷达观测模式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XPAR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观测模式,利用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三种观测模式观测的回波结构、灵敏度,并与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数据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2013年5月30日一次中尺度线状对流系统后部的单体的发展和消亡过程,讨论了XPAR分钟级数据在分析对流过程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XPAR三种观测模式获取的降水回波结构合理,实现了在1 min内完成一个高空间分辨率的体扫的探测功能,数据的时空分辨率远远高于现有的机械扫描雷达;(2)XPAR的精细观测模式数据揭示了单体触发、发展和演变过程,清晰给出了两次径向辐合发展过程及其与回波发展的关系,给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不能提供的新的事实;(3)XPAR分钟级数据对进一步认识对流单体内部γ中尺度及其更小尺度系统的发展和演变有非常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观测模式检验 对流单体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应用及运行保障思考
7
作者 龙安胜 廖领 +2 位作者 钱海 何祖权 朱甜甜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X波段双偏振雷达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的技术,在补盲、弥补常规雷达覆盖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X波段双偏振雷达在贵州地区的应用,并提出了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运行保障策略,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防灾减灾和气象预警工作提供... X波段双偏振雷达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的技术,在补盲、弥补常规雷达覆盖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X波段双偏振雷达在贵州地区的应用,并提出了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运行保障策略,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防灾减灾和气象预警工作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偏振雷达 强对流天气 贵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的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凯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127-129,132,共4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23年7月19日许昌市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成因,重点应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基本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及降水粒子特征,以供参考。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天气成因 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天气雷达在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的运用
9
作者 吴江 德庆措姆 +1 位作者 卡卓 阿旺次珍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320-322,共3页
X波段天气雷达以其高分辨率、高精度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识别并追踪西藏灾害性天气系统,因而在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X波段天气雷达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面临的挑战与需求,深入探讨了... X波段天气雷达以其高分辨率、高精度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识别并追踪西藏灾害性天气系统,因而在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X波段天气雷达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面临的挑战与需求,深入探讨了X波段天气雷达在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具体运用。研究表明,X波段天气雷达在西藏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和较高的实践价值,对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天气雷达 灾害性天气 天气预报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数据质量初步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羽 吴少峰 +4 位作者 李浩文 胡东明 黄辉 傅佩玲 田聪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4,共12页
为提高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XPAR-D)数据质量,采用自适应约束订正方法对反射率因子Z_(H)、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进行质量控制;利用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CINRAD/SAD)和地面二维雨滴谱观测对XPAR-D雷达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PAR-... 为提高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XPAR-D)数据质量,采用自适应约束订正方法对反射率因子Z_(H)、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进行质量控制;利用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CINRAD/SAD)和地面二维雨滴谱观测对XPAR-D雷达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PAR-D雷达与CINRAD/SAD雷达的回波强度基本一致,由于XPAR-D雷达灵敏度较低,导致对弱回波的探测能力低于CINRAD/SAD雷达。将XPAR-D雷达测量的反射率因子Z_(H)与雨滴谱仪反演的Z_(H)对比,两者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XPAR-D雷达差分反射率Z_(DR)、差分相移率K_(DP)与Z_(H)的一致性较好,其中K_(DP)约是CINRAD/SAD雷达的3.3倍;XPAR-D雷达偏振参量能有效反映融化层的偏振特征;一次局地性强降水的观测结果表明相控阵雷达能够精细监测降水的触发、演变过程以及不同降水强度的微物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 数据质量 差分反射率ZDR 差分相移率K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相控阵阵列雷达探测2020年9月4日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肖靖宇 杨玲 +3 位作者 俞小鼎 马舒庆 李彩玲 乔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6-839,共14页
为了研究高时空分辨率的相控阵阵列雷达可否精细探测强降水的演变,利用质量控制后的佛山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20年9月4日广州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的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了16:00—17:30南海区出现的多单体... 为了研究高时空分辨率的相控阵阵列雷达可否精细探测强降水的演变,利用质量控制后的佛山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20年9月4日广州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的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了16:00—17:30南海区出现的多单体风暴的强度场和三维风场结构,并探究强度场、三维风场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阵列天气雷达能够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更精细的探测。合并阶段,观测到小尺度、短时间内多个对流单体的初生、分裂和合并过程。成熟阶段,分析γ中尺度气旋的形成过程以及气旋式辐合维持时强度场、三维风场、散度场和涡度场的结构。消亡阶段,分析γ中尺度反气旋的形成与增强过程。气旋与反气旋消失后,单体迅速消亡。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强度场和三维风场获得的各统计量,发现在自动气象站降水出现前10~15 min以及最大5分钟降水出现前5~10 min,反射率因子与水平风速有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对监测预警短时强降水有预示作用,为高时空分辨率的相控阵阵列雷达精细探测强降水的演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x波段相控阵阵列天气雷达 强度场 三维风场 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肖艳姣 王斌 +2 位作者 陈晓辉 曹俊武 杨贤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30,共8页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 针对移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出了一套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包括地物杂波抑制、退折叠、初始差分相位调整和滤波等,然后利用2个个例分析了这种差分相位数据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差分相位数据中的地物杂波、退掉折叠的相位和滤除正常的随机差分相位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差分相位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与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定量对比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吴翀 刘黎平 张志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401,共12页
受外场试验条件的限制,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测试过程中难以与用于对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保持相同位置,造成不同雷达之间的观测资料无法直接对比。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该情况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提出了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分辨率的雷... 受外场试验条件的限制,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测试过程中难以与用于对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保持相同位置,造成不同雷达之间的观测资料无法直接对比。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该情况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提出了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分辨率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匹配方法和观测资料的定量对比方法。初步使用该方法对2010年5月21日的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SPAR)与相距54 km的南京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资料进行了结构的对比及数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S-PAR的回波结构与位置均较为合理,与CINRAD/SA相比反射率因子测量偏差很小,未受地物影响的径向速度较为接近,同时单波束发射4波束同时接收的扫描方式大大节约了扫描时间;(2)S-PAR受宽波束的影响,100 km外的回波出现了明显的平滑现象,难以探测到细微结构;(3)S-PAR的灵敏度比CINRAD/SA差,100 km处的最小可测反射率因子偏高16 dBz,通过相同灵敏度的模拟后发现S-PAR较差的灵敏度是造成回波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4)提出的经纬度匹配方法较好地将不同位置下的雷达资料对应起来,经纬度匹配后在垂直方向的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结果存在细微差异,基于采样体积的平均方法取得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定量对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晓辉 曹俊武 +2 位作者 胡志群 肖艳娇 汪旭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介绍了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并对其资料质量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雷达采用的单发双收的工作机制,实现对Z_H、Z_(DR)、Φ_(DP)、K_(DP)、ρ_(HV)(0)以及L_(DR)等参数的探测。这些信息反映了... 文章介绍了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并对其资料质量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雷达采用的单发双收的工作机制,实现对Z_H、Z_(DR)、Φ_(DP)、K_(DP)、ρ_(HV)(0)以及L_(DR)等参数的探测。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和运动变化等特征,是研究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制及其物理过程变化的有效工具。基于该雷达的数据处理系统是在利用这些测量参数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降水处理和降水粒子相态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数据处理系统 降水估测 相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 被引量:37
15
作者 王致君 楚荣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以我们研制的X波段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为基础,介绍一种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雷达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雷达,它可同时获取云和降水的强度信息(ZH)、多普勒信息(平均径向速度V,谱宽W)... 以我们研制的X波段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为基础,介绍一种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雷达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雷达,它可同时获取云和降水的强度信息(ZH)、多普勒信息(平均径向速度V,谱宽W)和偏振信息(差反射率ZDR,差传输相移ΦDP及比相差KDP和相关系数ρHV)。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运动变化和相态的不同,是全面了解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的较好工具。它可广泛用于大气物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暴洪监测和临近天气预报等领域,对于提高云和降水物理研究水平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双通道 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X波段天气雷达测量偏差分布及组网拼图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翀 刘黎平 吴海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3-833,共11页
在与附近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比的基础上,利用自2013年6月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部X波段天气雷达在江苏开展了组网观测试验的观测资料,初步对雷达的探测能力和雨区衰减做了分析和订正,同时使用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组网系统,... 在与附近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比的基础上,利用自2013年6月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部X波段天气雷达在江苏开展了组网观测试验的观测资料,初步对雷达的探测能力和雨区衰减做了分析和订正,同时使用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组网系统,将X波段天气雷达与业务雷达资料组网,探索了X波段天气雷达的对业务雷达的补充效果。结果表明:(1)X波段天气雷达的观测数据分别受到了地物回波、遮挡及雨区衰减的影响,已对基数据做了初步的质量控制;(2)通过回波结构和廓线图的对比,经地物抑制、衰减汀正等方法质控后的数据存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三部X波段天气雷达能够有效探测到60 km内的降水结构,其回波分布较为合理,准确的反映了降水区域的特征;(3)将三部X波段天气雷达观测资料与业务中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后,得到了结构连续、分布更广、平滑作用更低的资料,补充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低空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天气雷达 测量偏差分布 三维组网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的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子良 刘新安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叙述了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关键技术 ,并利用该试验型雷达探测降雨强度 ,提取降水粒子相态信息。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 。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双线偏振 x波段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C-12型X波段全相参双线偏振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音 于文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阐述了 GL C- 12型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技术与系统构成以及信号 /数据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 x波段 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 双线偏振 信号处理 GLC-1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基反导预警雷达中的X波段相控阵天线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静 孙磊 刘明罡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9,共6页
基于地基预警雷达的中段反导任务需求,首先,介绍了当前美国两类典型的X波段相控阵天线的系统架构、天线规模、扫描范围等特点;然后,从应用场景和波瓣性能分析比较了二者的区别;最后,介绍了一个采用高密度集成、大范围电扫体制的X波段相... 基于地基预警雷达的中段反导任务需求,首先,介绍了当前美国两类典型的X波段相控阵天线的系统架构、天线规模、扫描范围等特点;然后,从应用场景和波瓣性能分析比较了二者的区别;最后,介绍了一个采用高密度集成、大范围电扫体制的X波段相控阵天线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反导预警雷达 x波段相控阵天线 阵面排列 子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相控阵雷达的X波段SiGe低噪声放大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德志 王绍权 +1 位作者 王鑫 马琳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基于SiGe Bi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LNA)。采用Cascode结构,有效扩展了放大器带宽,提高了放大器增益。使用噪声匹配与功率匹配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噪声与功率的同时匹配。同时加入了温度补偿... 基于SiGe Bi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LNA)。采用Cascode结构,有效扩展了放大器带宽,提高了放大器增益。使用噪声匹配与功率匹配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噪声与功率的同时匹配。同时加入了温度补偿偏置电路,降低了LNA高低温增益变化。采用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进行设计仿真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LNA最高增益为17 dB,全频带内高低温增益变化0.5 dB,噪声系数为1.8 dB@10 GHz;LNA使用1.8 V供电,工作电流为14 mA。芯片核心面积为0.50 mm×0.5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补偿 低噪声放大器(LNA) SIGE BICMOS 有源相控阵雷达 x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