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性别二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茜 周少岚 +2 位作者 党洁 霍正浩 马占兵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 X染色体失活可平衡女性中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剂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失活X染色体上存在许多能够逃逸失活的基因。逃逸的机制涉及到DNA、RNA、组蛋白的表观修饰以及众多的调控蛋白和染色质的空间结构。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的研究为人类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二态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已证实包括TLR7、CD40L、IRAK-1、CXCR3、CXorf21等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女性好发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失活X染色体上基因逃逸以及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阐明SLE性别二态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及调控机理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基因 逃逸 性别二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X失活特异转录物调控miR-340-5p对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平 郭哲 +3 位作者 梁殿迅 杨喜科 付小玲 李和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IST)通过调控miR-340-5p对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XIST和miR-340-5p表达水平。A2780细胞分为Control组、si...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IST)通过调控miR-340-5p对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XIST和miR-340-5p表达水平。A2780细胞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lncRNA XIST组、si-lncRNA XIST+NC inhibitor组、si-lncRNA XIST+miR-340-5p inhibitor组。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ncRNA XIST和miR-340-5p的调控关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EMT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XIST高表达,miR-340-5p低表达(P<0.05)。选择lncRNA XIST表达最高的A2780细胞作为转染对象。lncRNA XIST能够直接靶向下调miR-340-5p表达(P<0.05)。转染si-lncRNA XIST后,lncRNA XIST水平、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和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共转染si-lncRNA XIST和miR-340-5p inhibitor后上述指标均得到逆转(P<0.05)。结论lncRNA XIST通过下调miR-340-5p促进卵巢癌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x特异转录 miR-340-5p 卵巢癌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X染色体失活的甲基化修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 梁前进 陶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X染色体失活(XCI)是哺乳动物X染色体基因剂量补偿作用的实现方式,是由失活的关键调节因子Xist RNA结合到X染色体上引发的。失活的X染色体(Xi)伴随有一系列的表观遗传修饰,包括组蛋白H3的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的去乙酰化、macroH2A的积聚... X染色体失活(XCI)是哺乳动物X染色体基因剂量补偿作用的实现方式,是由失活的关键调节因子Xist RNA结合到X染色体上引发的。失活的X染色体(Xi)伴随有一系列的表观遗传修饰,包括组蛋白H3的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的去乙酰化、macroH2A的积聚和DNA甲基化。其中,组蛋白H3 Lys-9和27位点的甲基化修饰是两个独特的抑制型标记,在失活的起始和维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在失活状态的维持中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详细描述了X染色体失活过程中所伴随的甲基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xIST RNA 组蛋白甲基化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和组织类型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性患者X染色体失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宏文 王芳 丁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组织类型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XLAS)女性患者X染色体失活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肾脏病遗传门诊就诊符合XLAS诊断标准的家系。根据年龄,将XLAS家系中女性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组织类型对X连锁Alport综合征(XLAS)女性患者X染色体失活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肾脏病遗传门诊就诊符合XLAS诊断标准的家系。根据年龄,将XLAS家系中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年龄≤30岁为A组,年龄>30岁为B组。采集患者及其家属静脉血3mL,盐析法提取淋巴细胞基因组DNA。对家系中的女性患者在前臂下1/3处进行皮肤活检,并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PCR扩增雄性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的多肽性分析X染色体失活。每一标本X染色体失活分析均检测2次,取其平均值用于两组X染色体失活的差异分析,以X染色体失活率≥80%作为X染色体失活倾斜的标准。结果研究期间我院儿科肾脏病遗传门诊共诊断XLAS家系186个,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XLAS家系共32个,包括36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A组和B组分别为13和23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7.9±11.7)和(38.6±6.2)岁。①36例女性患者中,外周血中AR基因位点杂合者32例,异质性为88.9%;AR基因位点纯合者4例。外周血中X染色体失活倾斜比例为12.5%(4/32例),其中A组0例,B组4/20例(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3,P=0.098)。②12例女性患者同时分析外周血和皮肤成纤维细胞X染色体失活,结果显示两种组织中X染色体失活方式明显不同,3例患者仅皮肤成纤维细胞显示为X染色体失活倾斜而外周血无失活倾斜;1例外周血显示X染色体失活倾斜而皮肤成纤维细胞无失活倾斜。7/12例(58.3%)患者两种组织中以同一条X染色体失活为主;5/12例(41.7%)患者则相反,两种组织间X染色体失活明显不同。结论不同组织类型而不是年龄可影响XLAS女性患者的X染色体失活方式,这可能是有关XLAS女性患者和X染色体失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Alport综合征 女性 x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脑梗死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的相关性
5
作者 林永强 李斯颖 +2 位作者 许治强 梁燕玲 刘子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09-3511,共3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与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健康对照各30例外周血标本,对标本DNA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片段分析,判断纯合性。选择杂合子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经过甲基化PCR反应,... 目的:探讨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与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健康对照各30例外周血标本,对标本DNA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片段分析,判断纯合性。选择杂合子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经过甲基化PCR反应,对产物再次进行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纯合子比例与正常对照相近。根据卡方检验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有高度相关性,在女性脑卒中病因学方面提供了表观遗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女性 x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染色体失活与早期小鼠胚胎的组织分化
6
作者 邵常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3-56,59,共5页
关键词 x染色体 中心 小鼠胚胎 滋养外胚层 易位染色体 原始内胚层 组织分化 胚外外胚层 胚外组织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动物的端粒酶活性和X染色体失活
7
作者 征曰良 仲跻锋 宋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克隆动物 端粒酶 x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st lncRNA介导X染色体失活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陶维昆 刘波 +2 位作者 黄飞 王杰 高庆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胚胎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转录沉默,导致两性间的剂量补偿称为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X染色体失活中心(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er,XIC)是XCI的主要调控区域,X-非活性特异性转...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胚胎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转录沉默,导致两性间的剂量补偿称为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X染色体失活中心(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er,XIC)是XCI的主要调控区域,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物(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Xist)位于该区域中且是XCI的关键部分。Xist长链非编码RNA(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非活性的特异性转录物,能够招募如RNA互作结合蛋白(RNA interaction binding protein,RBP)、染色质修饰因子等一系列辅助因子,促使染色体和细胞核空间结构、染色质组成及X连锁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将有活性的染色体转化为无活性的染色体。对小鼠、人及其他物种研究显示,XCI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是胚胎存活的基础,然而不同物种胚胎中却存在一些特异性差异。此外,癌症、肿瘤等一些人类疾病也与XCI有关。目前关于XCI机制研究比较零散,作者就Xist lncRNA介导XCI的主要分子机理、调控机制及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x染色体(xCI) x染色体中心(xIC) x-非特异转录物(xist)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花斑猫背后的X染色体失活 被引量:1
9
作者 傅洪端 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1,共2页
X染色体失活是表观遗传学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以花斑猫为例,对X染色体失活的机制和相关异常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x染色体 机制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 Xist调节X染色体失活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胡士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351-351,353,共2页
非编码RNA Xist介导的X染色体失活是表观遗传研究的一个典范,该系统能使一整条染色体变为异染状态。从Xist与X染色体计数、失活的选择、失活的起始和失活的维持等方面综述了其分子机制。
关键词 表观遗传 非编码RNAxist x染色体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X染色体失活中的长链非编码RNA——JPX
11
作者 吴聪 刘秋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1,共1页
在哺乳动物中,可以通过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抑制一条X染色体的转录,达到基因数量在不同性别间的平衡。控制XCI的区域称为X染色体去活化中心(X-inactivation center,Xic),分布着大量的非编码RNA。
关键词 x染色体 非编码RNA 长链 调控 哺乳动物 基因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系数据合并X染色体失活的数量性状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12
作者 孔艺凡 李锦 周基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9-662,668,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家系数据合并X染色体失活的数量性状关联分析方法,并与现有的用于常染色体的GEMMA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不同的X染色体失活程度γ分别建立线性混合模型,构造Wald检验统计量,并对相应的P值使用柯西分布进行合并,将该方法...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家系数据合并X染色体失活的数量性状关联分析方法,并与现有的用于常染色体的GEMMA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不同的X染色体失活程度γ分别建立线性混合模型,构造Wald检验统计量,并对相应的P值使用柯西分布进行合并,将该方法记为XACAT。在不同的失活模式设置下,模拟比较XACAT方法与GEMMA方法的第一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并将它们运用到行为抑制解除全基因组家系数据做进一步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率。当γ等于1(随机失活)时,两种方法的检验效能很接近。当γ不等于1(偏倚失活)时,XACAT方法比GEMMA方法的检验效能高,且γ偏离1越远,XACAT方法的优势越明显。实例分析中,XACAT方法识别出两个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rs12687163与rs12688347),GEMMA法未识别出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结论XACAT方法是一种检验效能较高、稳健的关联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关联分析 家系数据 数量性状 柯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外囊泡传递LncRNA-XIST在胶质瘤细胞耐药性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薛箕山 赵媛媛 +3 位作者 邱浩 阿衣希塔·奴尔江 刘正 杜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9,共9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并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TMZ耐药性,显著提高TMZ半数抑制浓度(IC50)(t=9.326,P=0.001),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外泌体抑制剂GW4869逆转该效应。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t=8.762,P=0.002和t=7.941,P=0.004),抑制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leaved-Caspase-3)的表达(t=9.217,P=0.002)。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apoEVs通过调控LncRNA-XIST/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轴,影响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沉默LncRNA-XIST降低MGMT表达、增加miR-29c表达,从而增强TMZ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通过传递LncRNA-XIST调节miR-29c/MGMT轴从而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和替莫唑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凋亡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转录 上皮-间质转化 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FMR1和XIST基因甲基化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芳 赵新 +3 位作者 张文红 薛丽 王琰 白玉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4-918,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FMR1)、X染色体失活基因(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IST)甲基化的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用两套不同的引物...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FMR1)、X染色体失活基因(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IST)甲基化的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用两套不同的引物对:1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1对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扩增FMR1基因(CGG)n重复序列区、FMR1和XIST基因的启动子区.PCR产物进一步克隆、测序.以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脱氨基修饰后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与预期基因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合,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FMR1、XIST基因中的非甲基化的C碱基转变为U碱基,而CpG岛被甲基化的C碱基不改变.成功地建立了检测FMR1、XIST甲基化的方法,为实验室诊断脆性X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智障基因 x染色体基因 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基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XIS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降低并与疾病活动度负相关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文栋 许琴 +4 位作者 赵咏梅 席文锦 晁亚妮 何江 邹红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连锁X染色体特异性失活转录本(XIS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募集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人,比较SLE组和健康对照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情况。根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连锁X染色体特异性失活转录本(XIS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募集50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人,比较SLE组和健康对照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情况。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情况将50例SLE患者分为稳定期SLE组(SLEDAI评分<5分,n=19)和活动期SLE组(SLEDAI评分≥5分,n=31)。比较稳定期SLE组和活动期SLE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情况。分析活动期SLE患者CD4+T细胞中XIST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合并狼疮肾炎,将31例活动期SLE患者分为无合并狼疮肾炎组(n=17)和合并狼疮肾炎组(n=14),比较两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情况。绘制CD4+T细胞中XIST诊断SLE和合并狼疮肾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CD4+T细胞XIST表达显著降低。与稳定期SLE组相比,活动期SLE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活动期SLE患者CD4+T细胞中XIST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活动期SLE患者中,与无合并狼疮肾炎组相比,合并狼疮肾炎组CD4+T细胞中XIST表达显著降低。ROC曲线结果显示,CD4+T细胞中XIST在诊断SLE及是否合并狼疮肾炎中具有良好效能。结论SLE患者CD4+T细胞中XIST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而且在诊断SLE及SLE合并狼疮肾炎方面具有良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x连锁x染色体特异转录本(xIST)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动度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长非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XIST对结直肠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舒涛 王晓梅 +2 位作者 付曲波 黄利兴 谢斌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2-1837,共6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DOX浓度递增处理CRC细胞LoVo和HCT116,获得DOX耐药细胞LoVo/DOX和HCT116/DOX。采用RT-qPCR检测XIST和微... 目的:探讨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DOX浓度递增处理CRC细胞LoVo和HCT116,获得DOX耐药细胞LoVo/DOX和HCT116/DOX。采用RT-qPCR检测XIST和微小RNA-124(miR-124)在DOX耐药CRC细胞中的表达;转染XIST小干扰RNA(si-XIST)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oVo/DOX细胞和HCT116/DOX细胞中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蛋白水平。通过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证明XIST与miR-124的相互作用。转染miR-124、si-XIST或si-XIST+anti-miR-124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oVo/DOX细胞和HCT116/DOX细胞中P-gp和GST-π的蛋白水平。结果:在DOX耐药CRC细胞中,XIST表达上调(P<0.05),miR-124表达下调(P<0.05)。XIST沉默显著降低DOX耐药CRC细胞中的P-gp和GST-π蛋白水平(P<0.05)。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XIST存在miR-124结合区域。转染miR-124显著降低DOX耐药CRC细胞中P-gp及GST-π蛋白水平(P<0.05);而转染anti-miR-124则可逆转由XIST沉默导致的DOX耐药CRC细胞的P-gp及GST-π的降低(P<0.05)。结论:在DOX耐药CRC细胞中,沉默XIST可能通过调节miR-124来抑制DOX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柔比星 x染色体特异转录 微小RNA-124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不同供体核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程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更生 高宇 +3 位作者 戴蕴平 李荣 赵要风 李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4-999,共6页
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Holstein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FFB)和输卵管上皮细胞(FOV)来源的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状况,以体外受精囊胚(IVF)和供体细胞作对照.克隆囊胚Xist基因处于较低程度的DNA甲基化状态,其中,FFB来源的克隆囊胚Xis... 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Holstein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FFB)和输卵管上皮细胞(FOV)来源的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状况,以体外受精囊胚(IVF)和供体细胞作对照.克隆囊胚Xist基因处于较低程度的DNA甲基化状态,其中,FFB来源的克隆囊胚Xist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为43%,而FOV来源的克隆囊胚仅为17%.在体外受精囊胚中,Xist基因DNA甲基化处于中等状态,为49%.然而,在体细胞中,Xis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FFB为66%,FOV为63%.这些结果说明,Xist基因DNA甲基化是可以被重编程的,所检测的CpG岛可能调节Xist基因的表达.结合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在同一个体中,FFB来源的克隆囊胚发育率比FOV的低,但其克隆牛胎儿的妊娠率和产犊率比FOV的高,这暗示不同供体核克隆囊胚的重编程是有差异的,并可能影响到胚胎及个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特异转录 DNA甲基化 克隆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表型差异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宏文 丁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是以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临床特点的遗传性肾脏疾病,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Alport syndrome,XLAS)为其主要遗传方式,因COL4A5和(或)COL4A6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是以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临床特点的遗传性肾脏疾病,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Alport syndrome,XLAS)为其主要遗传方式,因COL4A5和(或)COL4A6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表型差异很大,轻者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者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来自同一家系的女性患者临床表型可以明显不同,这种现象不能完全用COL4A5基因突变类型来解释。近年来,研究显示XLAS女性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与COL4A5突变mRNA及基底膜a5(Ⅳ)链的表达量相关,而COL4A5突变mRNA及基底膜a5(Ⅳ)链的表达量不同的机制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有关,其他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也可能参与其中。该文就X连锁Alport综合征女性患者临床表型差异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显性遗传 女性 临床表型 x染色体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XIST可能通过miR-22/NLRP3促进喉鳞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剑 周兴玮 何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通过miR-22/NLRP3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34例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ST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通过miR-22/NLRP3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34例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ST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验证XIST对miR-22/NLRP3的靶向作用。用XIST siRNA慢病毒治疗BALB/c肿瘤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SCC组织中XIST表达水平较高(P<0.05)。肿瘤分期越高,XIST表达水平越高(P<0.05)。下调XIST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XIST可通过靶向miR-22调节NLRP3。抑制XIST后,miR-2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下调XIST表达或miR-22过表达可导致NLRP3表达上调(P<0.05)。用shXIST慢病毒干预LSCC小鼠后,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缩小,肿瘤增殖抗原Ki-67和NLRP3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XIST过表达可通过调控miR-22/NLRP3通路促进LSCC增殖,靶向XIST可能为L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 喉鳞癌细胞癌 miR-22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