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Ga_2O_3体单晶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1
作者 程红娟 张胜男 +2 位作者 练小正 金雷 徐永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通过对导模法制备的非故意掺杂、Si掺杂β-Ga_2O_3晶体和Si掺杂后退火处理的β-Ga_2O_3晶体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比分析不同样品的Ga3d、Ga2p、O1s特征峰位和峰强度变化,并结合文献报道中β-Ga_2O_3薄膜及单晶材料的报道结... 通过对导模法制备的非故意掺杂、Si掺杂β-Ga_2O_3晶体和Si掺杂后退火处理的β-Ga_2O_3晶体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比分析不同样品的Ga3d、Ga2p、O1s特征峰位和峰强度变化,并结合文献报道中β-Ga_2O_3薄膜及单晶材料的报道结果,进一步确认β-Ga_2O_3体单晶特征峰峰值。同时,通过对各峰强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对次峰产生的原因进行推测,获得Si掺杂及退火对晶体表面及晶体内部个特征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2O3晶体 导模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特征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催化剂对碳烟氧化特性影响的XPS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静 胡准 +1 位作者 张俊 帅石金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为揭示Si-Al催化剂对碳烟氧化特性的影响作用,对碳烟及其部分被氧化碳烟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解碳、氧元素的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以商业碳黑(PU)代替实际的柴油机碳烟,碳烟中不加入催化剂,随着氧... 为揭示Si-Al催化剂对碳烟氧化特性的影响作用,对碳烟及其部分被氧化碳烟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解碳、氧元素的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以商业碳黑(PU)代替实际的柴油机碳烟,碳烟中不加入催化剂,随着氧化温度的上升,碳烟微观结构的晶格化程度越来越深。加入催化剂后,650℃下碳烟的氧化特性与不加催化剂的相似,微观结构呈现较多的晶格结构。1 000℃下碳烟的微观结构中呈现出较多的无序的无定型结构。可知:Si-Al催化剂改变了碳烟在氧气气氛下的氧化机理;1 000℃下催化剂的加入,会促进难以氧化的晶格结构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的排放 碳烟氧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微观结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电子产品Al盒体一种腐蚀现象的分析与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建栋 李伟 +1 位作者 梁淑燕 刘红兵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5-888,共4页
对2A12型Al盒体材料湿热试验后出现的一种腐蚀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的方法,对发生腐蚀的材料进行了成分分析,并进行了多种不同型号Al材料的比较试验。通过实验和分析,基本确认了腐蚀的产生是由电化学反... 对2A12型Al盒体材料湿热试验后出现的一种腐蚀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的方法,对发生腐蚀的材料进行了成分分析,并进行了多种不同型号Al材料的比较试验。通过实验和分析,基本确认了腐蚀的产生是由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并指出了此腐蚀现象是由三防漆脱落造成Al表面和湿热环境直接接触引起的。增加Al盒体材料上的三防漆喷涂次数和增加涂层厚度的试验表明,加厚涂层能够使盒体承受更加严酷的湿热条件,是解决该腐蚀现象的途径之一。同时提出了防止三防漆划伤的改进措施,并对今后盒体材料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电化学 湿热 铝盒体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子结晶分析方法的液体硅橡胶老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灿 王希林 +4 位作者 贾志东 李桐 陆海 曾向君 李锐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2-1470,共9页
近年来,中国的南方电网地区一些变电站SF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液体硅橡胶绝缘护套出现龟裂老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护套表面变白,粉化,硬度上升,受到外力后出现不可恢复的裂纹,并且憎水性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大大下降。对发生老化的... 近年来,中国的南方电网地区一些变电站SF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液体硅橡胶绝缘护套出现龟裂老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护套表面变白,粉化,硬度上升,受到外力后出现不可恢复的裂纹,并且憎水性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大大下降。对发生老化的液体硅橡胶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并选取不同老化程度的液体硅橡胶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变化。研究发现老化后的硅橡胶表面结构和官能团发生了明显变化,Si—C键减少,C元素相对含量下降,O元素相对含量增加,体系交联度上升并且观察到了晶体结构。这一研究为液体硅橡胶绝缘护套的老化机制和老化程度的评估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互感器伞套的修复补强以及防老化措施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龟裂 老化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交联反应 高分子结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注入钛表面及其微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白薇 陈治清 +5 位作者 张敏 刘仲阳 王培录 廖小东 郑思孝 孙官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研究氨基基团注入纯钛表面后 ,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方法 在室温下将氨基以每平方厘米 5× 10 1 7,1× 10 1 7和 5× 10 1 6 离子的注入剂量注入到纯钛表面 ,注入能量为 10 0keV ,离子束电流密度为 10 μA... 目的 研究氨基基团注入纯钛表面后 ,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方法 在室温下将氨基以每平方厘米 5× 10 1 7,1× 10 1 7和 5× 10 1 6 离子的注入剂量注入到纯钛表面 ,注入能量为 10 0keV ,离子束电流密度为 10 μA cm2 。对改性材料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以研究注入后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 ,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注入前后表面物理结构的变化。结果 得到了XPS全谱、结合能值以及扫描电镜照片 ,发现注入后 ,样品表面由氧、钛、碳、氮元素组成 ,用高斯拟合对材料表面可能存在的元素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扫描电镜结果发现材料表面结构在注入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氨基基团注入可成功地将有机氨基基团引入到纯钛材料表面 ,形成以TiN为主的含钛、氨基化合物的改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注入 钛表面 微观分析 离子注入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扫描电镜 成骨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油砂沥青组成及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柏静儒 陈嘉彬 +3 位作者 李坤 王智超 蒋凌志 王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17-3125,共9页
利用FTIR和13CNMR对印尼油砂沥青中的脂肪烃结构、芳香烃结构、含氧官能团以及碳骨架进行研究,并就印尼油砂样品中较高的硫含量进行XPS分析。结果表明:4个印尼油砂样品沥青中脂肪碳含量均占到了70%左右,脂肪烃主要由亚甲基构成,甲基与... 利用FTIR和13CNMR对印尼油砂沥青中的脂肪烃结构、芳香烃结构、含氧官能团以及碳骨架进行研究,并就印尼油砂样品中较高的硫含量进行XPS分析。结果表明:4个印尼油砂样品沥青中脂肪碳含量均占到了70%左右,脂肪烃主要由亚甲基构成,甲基与次甲基次之,样品中有大量的烷基侧链。FTIR无法准确分辨芳香烃部分的苯环取代结构,通过13CNMR发现芳香烃中质子化芳碳的含量较高,桥头芳碳与侧枝芳碳为主要非质子化芳碳,由带质子化芳碳的比例大小可以推断样品芳香环上的取代度为2~4。样品含氧官能团部分以C-O形式存在于醇和醚中,部分以羧基形式存在。样品中硫主要为有机硫,芳香族硫化物含量最高,其次为脂肪族硫化物,存在一定比例亚砜。无机硫以黄铁矿硫与硫酸盐硫形式存在,由于油砂表面被有机质包裹,无机物裸露较少,XPS没有测得硫酸盐硫,黄铁矿硫的检测值也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核磁共振 燃料 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合金CPTi和Ti-6Al-4V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在细胞培养液中腐蚀情况分析
7
作者 李晶 史玲玲 +3 位作者 艾红军 徐坚 孙伟 钟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体外评价CPTi和Ti-6Al-4V牙科种植体材料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这两种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的腐蚀情况。方法将HU(2×104/mL)接种于CPTi和Ti-6Al-4V金... 目的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体外评价CPTi和Ti-6Al-4V牙科种植体材料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这两种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的腐蚀情况。方法将HU(2×104/mL)接种于CPTi和Ti-6Al-4V金属表面,电镜观察细胞接种初期的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接种后4 h、1 d、2 d、3 d、7 d、10 d和14 d所测的OD值,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法分析2种金属在细胞培养液浸泡前后的表面层组元。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细胞接种后4 h、1 d、2 d、3 d、7 d、10 d和14 d所测的OD值表明2种材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6 h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在CPTi和Ti-6Al-4V表面的形态基本类似,没有明显的形态和数量差别出现;XPS结果显示2种合金表面都有不同厚度的钝化膜形成,CPTi表面的钝化膜要比Ti-6Al-4V的厚一些。结论 CPTi和Ti-6Al-4V对HU的增殖没有影响,在培养基中也没有发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I TI-6AL-4V 3(-4 5-二甲基噻唑-2)-2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芯径能量光纤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5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郝春蕾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7-59,共3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大芯径能量光纤表面与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光纤的差异性,表明改进后生产工艺参数可明显提高包层与纤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光纤断面成分分析得到不同生...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大芯径能量光纤表面与断面形貌进行表征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光纤的差异性,表明改进后生产工艺参数可明显提高包层与纤芯的界面结合力。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光纤断面成分分析得到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各化学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各化学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成分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和XPS的热处理白蜡木材色变化机理 被引量:22
9
作者 丁涛 彭文文 李涛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为试材,在常压过热蒸汽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材和对照材的明度(L*)和色度(a*,b*)指标进行比较,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试材细胞壁化学组分的主要基团和元素变化进行分... 以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为试材,在常压过热蒸汽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材和对照材的明度(L*)和色度(a*,b*)指标进行比较,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试材细胞壁化学组分的主要基团和元素变化进行分析,以探索热处理对木材材色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热处理材和对照材的总体色差不断增大,色差值与木材内部C和O元素的浓度比高度相关,表明热处理材的材色能较为准确地指示木材内部化学组分的变化。热处理材的明度指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阶梯式下降,明度值的变化与木材中羧基的浓度线性相关,表明半纤维素是影响热处理材明度的主要因素。热处理材的色度指标变化规律没有明度指标显著,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a*值先增加后降低,试材的b*值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热处理使木素中的羰基等发色基团数量发生变化,是使热处理材的色度指标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热处理 白蜡木 材色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会臣 孙昌国 +1 位作者 闫锦 严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S自组装分子膜(self assembledmonolayersSAM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TS APTM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因既保持了一定的键合强度又增加了自组装分子的流动性,使其摩擦力显著降低。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力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与自组装分子的受力响应和弛豫特性相关。合理地设计自组装分子膜可有效地减小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自组装分子膜 摩擦性能 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 薄膜表征 x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改性胶原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及体外抗凝血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桂龙 王松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选用SO2、NH3、CO2三种工作气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丝素改性胶原膜进行了表面改性.运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性质.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作为评... 选用SO2、NH3、CO2三种工作气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丝素改性胶原膜进行了表面改性.运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性质.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SO2、CO2 等离子体处理可分别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和羧酸基团,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得到很大的改善.NH3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增加材料表面的氨基的数目,它对材料的抗凝血性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 胶原膜 体外 丝素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x光电子能谱分析 等离子体处理 凝血酶原时间 材料表面 抗凝血性能 工作气体 表面改性 表面性质 凝血时间 凝血活酶 评价标准 SO2 NH3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氛下电火花沉积钛合金涂层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二亮 张平 +1 位作者 蔡志海 马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4,F0003,共8页
分别在氮气、氩气和空气3种气氛下,在45钢上电火花沉积制备TC4钛合金涂层。利用OM、SEM、EDS、XRD、XPS等对钛合金沉积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纳米力学探针仪测试对比沉积层的力学性能;采用CETR摩擦磨损仪测试涂层的耐磨... 分别在氮气、氩气和空气3种气氛下,在45钢上电火花沉积制备TC4钛合金涂层。利用OM、SEM、EDS、XRD、XPS等对钛合金沉积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纳米力学探针仪测试对比沉积层的力学性能;采用CETR摩擦磨损仪测试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氮气下电火花沉积生成含TiN及少量TiO和TiO2的陶瓷增强层。氮气中制取的涂层微裂纹较明显,但几无坑蚀和微孔,表面形貌优于氩气和空气下的沉积层。纳米硬度高达15.18GPa,无需增加沉积层厚度,即可获得较高硬度和抗变形能力。其摩擦因数为0.41,磨损量为2.2mg,均远低于45钢,也低于空气和氩气下制备的普通的钛合金涂层,并且改善了钛合金涂层的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氮化钛 原位反应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加速老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林娜 蔡建臣 薛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在氙灯加速老化环境老化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材料老化后表面发生褪色现象,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损失10%和2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材料老化后表面出现微孔和细小裂缝,表面细长物质增多。接触角测... 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在氙灯加速老化环境老化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材料老化后表面发生褪色现象,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损失10%和2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材料老化后表面出现微孔和细小裂缝,表面细长物质增多。接触角测试则证明了老化50 h后增多的细长物质为木粉,老化75 h和100 h后增多的细长物质为HDPE老化断链后的低分子物。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表面元素状态及含量的变化分析可知,老化后材料表面发生了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老化性能 接触角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颗粒官能团与碳原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丽华 孙程炜 +3 位作者 郑庆明 单泳 孟望喜 施爱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4-530,共7页
通过186FA单缸风冷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费托(F-T)柴油及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PE5、PE10和PE20(正戊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20%).使用自制颗粒采集装置采集排放颗粒,去除颗粒表面可溶性有机物(SOF)后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通过186FA单缸风冷柴油机,燃用0号柴油、费托(F-T)柴油及正戊醇/F-T柴油混合燃料PE5、PE10和PE20(正戊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20%).使用自制颗粒采集装置采集排放颗粒,去除颗粒表面可溶性有机物(SOF)后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测试颗粒表面含氧官能团与碳原子杂化形式.结果表明:O/C从高到低依次为0号柴油>PE20>PE10>PE5>F-T柴油,随着负荷增加,5种燃料颗粒的O/C均减小;颗粒表面羟基官能团(—OH)明显多于羰基官能团(C=O),两种含氧官能团的相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0号柴油>PE20>PE10>PE5>F-T柴油,随着负荷增加,5种燃料颗粒的含氧官能团均降低;0号柴油颗粒的sp^3/sp^2大于F-T柴油,随着FT柴油中正戊醇掺混比例增加,排放颗粒的sp3/sp2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F-T柴油 正戊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和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对泡桐组分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莉 贾亮亮 +4 位作者 齐学敏 楚杰 张军华 常德龙 许雅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3-528,共6页
预处理是木质纤维材料高效转化为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预处理可以实现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屏障性组分的大量移除,增加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生产性吸附,从而有效提高后续的酶水解得率。泡桐(Paulownia)年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加工... 预处理是木质纤维材料高效转化为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预处理可以实现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屏障性组分的大量移除,增加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生产性吸附,从而有效提高后续的酶水解得率。泡桐(Paulownia)年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加工废料多,是制备生物能源和其他化学品极具潜力的原料。为实现泡桐木质生物质原料到生物乙醇的高效转化,促进泡桐原料的高效酶水解,故而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打破其原有的生物抗性,降解并脱除酶水解屏障性组分,暴露并保留更多纤维素组分。本研究以泡桐作为实验材料,使用乙酸协同亚硫酸钠对原料进行化学预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原料化学组分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组分分析显示:预处理后,样品葡聚糖相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泡桐增加最为明显。数据显示,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具有很好的脱木素作用,同时可以降解溶出部分木聚糖组分,因此其葡聚糖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至67.48%(未处理泡桐的葡聚糖相对含量为46.81%)。此外,分别采用FTIR,XRD及XPS等表征方法对所有泡桐样品的理化结构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预处理对样品结构产生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后木质素特征吸收明显减弱,纤维素特征吸收增强,表明木质素有一定脱除,纤维素相对含量有所增加。XRD分析显示:预处理后泡桐纤维表面受到破坏,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无定型物质被部分脱除,纤维素结晶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后纤维素结晶度显著增加至58.98%(未处理材的纤维素结晶度约为40.23%),002峰位向右侧偏移,衍射峰衍射强度明显增强,峰形变高且尖锐程度增大;XPS分析表明: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后,样品表面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表面木质素含量减少。所有表征分析均显示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对泡桐结构破坏性最大,木质素降解脱除程度最高,纤维素保留程度最好,这有助于增加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有效提高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进而促进泡桐原料到燃料乙醇的高效转化。结构表征分析结果与化学组分规律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泡桐 碱性亚硫酸钠协同处理 组分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结晶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羊毛纤维与纳米整理剂结合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 李龙 杨丁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5-59,共5页
对羊毛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在去除了羊毛纤维表面部分鳞片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羊毛纤维与纳米ZnO整理剂的结合作用的变化。
关键词 羊毛纤维 改性 纳米整理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诱导沉积银层的表征
17
作者 刘建国 李平 +1 位作者 张晓红 郑家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1,153,共4页
对运用二氧化碳激光诱导局域沉积的银层进行了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在基体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板表面呈"孤岛状"分布,没有宏观导电性;而且由于在沉积... 对运用二氧化碳激光诱导局域沉积的银层进行了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在基体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板表面呈"孤岛状"分布,没有宏观导电性;而且由于在沉积过程中一部分沉积物扩散到基体内部,使沉积层与基体有很好的结合力,它又充当了后续的化学镀铜层与基体间的过渡层;试验证实沉积层中的银以单质形式存在,除银外,还含有氧、氮、碳等杂质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诱导沉积 银层 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正构烷烃溶剂沉淀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的结构组成变化规律 被引量:20
18
作者 裴亮军 李冬 +2 位作者 袁扬 薛凤凤 李稳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01-2108,共8页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元素分析和FTIR对不同正构烷烃溶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沉淀出的正戊烷沥青质(As-5)、正己烷沥青质(As-6)、正庚烷沥青质(As-7)、溶于正己烷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As-(5-6)]、溶于正庚烷不溶于正己...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元素分析和FTIR对不同正构烷烃溶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沉淀出的正戊烷沥青质(As-5)、正己烷沥青质(As-6)、正庚烷沥青质(As-7)、溶于正己烷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As-(5-6)]、溶于正庚烷不溶于正己烷的沥青质[As-(6-7)]、溶于正庚烷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As-(5-7)]共6种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进行了表征,系统分析了元素的赋存形态、相对含量和官能团类型。结果表明,碳在沥青质表面主要以sp^2碳和sp^3碳的形式存在,二者相对含量之和均达85%以上,以C=O和COO—基团存在的C较少,且As-(5-7)的芳香度较小,As-7芳香度最大。6种沥青质表面的杂原子以O原子为主,主要以C—OH、C—O—C形式存在。N主要以吡啶、吡咯形态存在,两者含量之和均在70%以上,且含有少量的胺和质子化吡啶,As-(5-6)、As-(6-7)、As-(5-7)沥青质中胺类含量高于As-5、As-6、As-7,主要原因是前者芳香环侧链长度大于后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沥青质 不同溶剂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钼的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表面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骆芳萍 杨慧中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11,共7页
为研究基于钼的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测量原理,探究电极表面钼的价态和不同氢氧根离子(OH-)浓度对磷酸盐检测体系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钼电极检测磷酸盐时的表面反应机理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同时利用能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为研究基于钼的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测量原理,探究电极表面钼的价态和不同氢氧根离子(OH-)浓度对磷酸盐检测体系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钼电极检测磷酸盐时的表面反应机理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同时利用能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检测磷酸盐时钼电极表面反应的产物为三氧化钼(MoO 3);碱性环境是形成MoO 3并最终基于钼的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能够检测磷酸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根离子选择电极 循环伏安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钼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via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synthetic route as electrolyte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宏明 孙文佼 李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435-2439,共5页
A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piro-(1,1′)-bipyrrol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SBP-BF4)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three-step process comprising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1,4-di... A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piro-(1,1′)-bipyrrol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SBP-BF4)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three-step process comprising the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1,4-dibromobutane and pyrrolidine, and subsequent ion exchange pathway with KOH followed by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via HBF4 in the system of ethanol solution. 1H NMR, 13 C NMR, FI-IR and XPS analyses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SBP-BF4. The as-obtained SBP-BF4 was dissolved in AN and used as the electrolyte for supercapacitor.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electrolyte TEMA-BF4/AN, SBP-BF4/AN exhibits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lower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 which is due to its smaller ion size and stable symmetr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o-typ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ynthesis electrolyt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