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地船舶驾驶室不同送风方式对加速热风辅助电加热玻璃化霜的影响
1
作者 裘莉莉 魏世松 +1 位作者 安毓辉 杨自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1,共9页
为保障极地船舶在冰区的航行安全、避免近距离碰撞,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我国某极地船舶驾驶室建模,以化霜率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驾驶室中热风辅助电加热玻璃化霜的加速效应,明确两种典型送风方式(顶部球形喷口和地板条形风口... 为保障极地船舶在冰区的航行安全、避免近距离碰撞,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我国某极地船舶驾驶室建模,以化霜率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驾驶室中热风辅助电加热玻璃化霜的加速效应,明确两种典型送风方式(顶部球形喷口和地板条形风口)的化霜特性及不同送风参数(温度、送风量和角度)对化霜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两种热风辅助方式均显著加速船舶在极地的化霜,相比单纯电加热玻璃(1700 W/m^(2)),辅以球形喷口射流与条形风口送风可使化霜率提升超4倍,128 s时化霜率从12.57%提高至62%以上。但顶部球形喷口和地板条形风口送风在化霜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呈初期打开局部视野迅速、整面化霜较慢的“快点慢面”特征;后者则表现出相反的“低开高走”化霜特性。增大送风量可明显加速化霜,尤其是对地板条形风口;调节送风角度可加快顶部球形喷口的化霜速率,但对地板条形风口影响甚微;送风温度的加速化霜效果有限。研究结果可为极地船舶驾驶室挡风玻璃的低电耗快速化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挡风玻璃 化霜率 热风辅助 风口形式 送风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邓峰 谷正气 +2 位作者 杨易 胡杰桦 袁志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9,188,共6页
利用CFD方法对汽车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车内气流的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窗玻璃的温度和空气的传热量等参数,进而对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除霜除雾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为汽车除霜除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风窗玻璃 内流场 数值模拟 除霜除雾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起动环境下车辆风窗玻璃除霜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永珍 高青 +2 位作者 马纯强 王国华 马宁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37,共4页
喷射气流环境和热力状态参数是合理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基本因素,二者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关系。通过研究喷射气流出口速度、温度和环境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风窗玻璃除霜的影响,分析了风窗玻璃特征点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液相率和... 喷射气流环境和热力状态参数是合理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基本因素,二者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关系。通过研究喷射气流出口速度、温度和环境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风窗玻璃除霜的影响,分析了风窗玻璃特征点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液相率和液态分数等除霜相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窗玻璃表面温度在除霜过程中存在3段变化,即急升段、解霜相变段和缓升段,各阶段分别决定了除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窗玻璃 除霜 冷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晓兰 施俊业 陈江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利用CFD方法建立汽车除霜性能动态模型,并量化了除霜器在挡风玻璃附近的气流速度场,对挡风玻璃除霜时间及效果进行了探讨,为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效果模拟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汽车挡风玻璃 除霜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风窗玻璃的除霜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林林 范平清 王岩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3-1059,共7页
基于RNGk-ε湍流模型,对汽车前风窗玻璃的除霜性能进行研究。建立B柱前乘员舱模型和完整乘员舱模型,研究计算域对除霜仿真结果的影响。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模型中将驾乘人员及座椅包含在内,且在仿真过程中考虑人体热源的影响。数值... 基于RNGk-ε湍流模型,对汽车前风窗玻璃的除霜性能进行研究。建立B柱前乘员舱模型和完整乘员舱模型,研究计算域对除霜仿真结果的影响。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模型中将驾乘人员及座椅包含在内,且在仿真过程中考虑人体热源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完整乘员舱模型的计算收敛时间比B柱前乘员舱模型增加44%,而两种模型的出风口风量分配和前风窗稳态风速相差很小。两种模型的前风窗平均温度、霜层液态分数差距比较明显,完整乘员舱模型的瞬时除霜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且能准确反映驾驶员呼吸点的温度。因此,当以除霜风道的风量分配为分析目标时可采用B柱前乘员舱模型,但在研究瞬时除霜效果、评价除霜工况下的车内热环境时,必须采用完整乘员舱模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Gk-ε湍流模型 前风窗玻璃 除霜 计算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与试验
6
作者 楼江燕 张发用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6,共5页
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主要性能包括快速除霜/冰的能力和防止玻璃再次结霜,影响除霜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是除霜器喷嘴的结构及喷射气流的位置、方向、动量等参数。针对某车型除霜系统试验情况,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重... 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主要性能包括快速除霜/冰的能力和防止玻璃再次结霜,影响除霜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是除霜器喷嘴的结构及喷射气流的位置、方向、动量等参数。针对某车型除霜系统试验情况,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现,寻找除霜系统的不足,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保证该车的除霜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风窗玻璃 除霜系统 除霜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车通风对汽车除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辛俐 胡兴军 +2 位作者 高炳钊 刘江 曹杰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0,共7页
驻车通风可加速前风窗玻璃降温和车内除湿,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除霜性能,本文基于CFD方法,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汽车前风窗降温及车内除湿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简化模型试验来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并证明驻车通风能有效... 驻车通风可加速前风窗玻璃降温和车内除湿,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除霜性能,本文基于CFD方法,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汽车前风窗降温及车内除湿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简化模型试验来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并证明驻车通风能有效预防车窗内表面结霜;然后对驾驶室模型的驻车通风过程进行仿真,获得了通风参数、降温除湿效果、流场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通风参数中,除霜气流流量对前风窗玻璃的降温影响最大;在大流量除霜气流的基础上,全开吹脸风门并使其气流方向向上偏转,有利于促进气流的混合和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车通风 前风窗降温 驾驶室除湿 除霜 通风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以CFD分析的侧除霜设计
8
作者 霍长宏 秦昀 徐迎晨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6期58-60,共3页
汽车仪表板除霜除雾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近年来,各主机厂对前挡玻璃的除霜除雾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侧风挡除霜除雾仍有一定的设计方法缺失和设计失败。简明阐述了侧除霜系统设计方法,并辅以CFD分析,对某车型侧除... 汽车仪表板除霜除雾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近年来,各主机厂对前挡玻璃的除霜除雾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侧风挡除霜除雾仍有一定的设计方法缺失和设计失败。简明阐述了侧除霜系统设计方法,并辅以CFD分析,对某车型侧除霜风道的除霜除雾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改进后选取最优方案,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除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除霜风道 设计方法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