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indows CE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蕃 段建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设计了一个基于PC/104总线的嵌入式温度测控系统。根据控制器设计要求定制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镜像,实现了Windows CE系统的本地启动和外设驱动的移植。采用Embedded VC++开发了可视化的检测与监控系统,并在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模... 设计了一个基于PC/104总线的嵌入式温度测控系统。根据控制器设计要求定制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镜像,实现了Windows CE系统的本地启动和外设驱动的移植。采用Embedded VC++开发了可视化的检测与监控系统,并在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模糊-PID复合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ows CE 温度测控系统 OS定制与移植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控制方式在测量控制系统中应用
2
作者 林贵军 《电子测量技术》 1999年第2期43-46,共4页
借鉴Windows的分时操作、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以将测量、控制系统程序编制为Windows应用程序,并引入时间片,实现系统的适时处理。
关键词 windows 测量控制系统 操作系统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丹 王莹 +4 位作者 王英鹏 许莉 薛佳 程晶晶 王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患者干预的影响,为超时间窗就诊的AIS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脑血流恢复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法进行试验。选取2021-09-02—2022-08-31于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6 h)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随访期共90 d,均使用同等的一般治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IPostC治疗14 d(28次),对照组给予模拟的RIPostC治疗14 d(28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精神状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脑血流速度,以白介素(IL)-6反映炎症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最终完成试验及随访99例,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与组别对MMSE、MoCA、mRS、NIHSS、脑血流速度、IL-6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MMSE、MoCA、NIHSS、脑血流速度、IL-6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mRS、SAS、SDS、IADL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MMSE、MoCA评分及脑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SDS、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 d SAS评分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99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6例,两组皮肤瘀点、头晕、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瘀斑发生率[4.00%(2/50)与12.24%(6/4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与34.69%(17/49)]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RIPostC治疗可降低AIS患者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及颅内血流速度可起到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远隔缺血后适应 超时间窗 炎症反应 随机对照试验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小骏 顾冠群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5,共6页
与传统的接纳控制算法相比 ,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无需知道应用的流量模型 ,其次它能动态适应网络的负载变化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文中分析了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的基本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现了一种自适应的... 与传统的接纳控制算法相比 ,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无需知道应用的流量模型 ,其次它能动态适应网络的负载变化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文中分析了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的基本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实现了一种自适应的接纳控制算法 (Adaptive Measurement- Based Adm ission Control,AMBAC) .作者通过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发现在系统资源利用率 (或接纳能力 )接近的情况下 ,与传统的 (固定时间窗口的 )MBAC相比 ,AMBAC能达到更低的平均分组丢失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控制 流量模型 网络资源 网络带宽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分布式测控系统的RS485总线通信 被引量:7
5
作者 连光耀 黄考利 郑思龙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3期40-41,共2页
用LabWin/CVI中RS232串口控制功能和I/O函数进行RS232/485的通信协议转换,以实现远程分布式测试控制系统的RS485总线通信。先打开通信端口并初始化、发送控制指令、获取采集信号。本地主控机通过RS485总线向现场信号采集设备发送控制指... 用LabWin/CVI中RS232串口控制功能和I/O函数进行RS232/485的通信协议转换,以实现远程分布式测试控制系统的RS485总线通信。先打开通信端口并初始化、发送控制指令、获取采集信号。本地主控机通过RS485总线向现场信号采集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采集的测试数据,从而实现对RS485总线通信的控制。并在程序中并引入Win定时器检查端口状态,以提高通信控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232总线 RS485总线 测控系统 Win定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视窗目标的汽车测控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苗立东 何仁 +1 位作者 邹广德 石沛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3-396,共4页
针对Windows和DOS操作系统下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困难,研究了采用Matlab的实时视窗目标工具箱设计汽车测控系统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的图形化建模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等基本任务,还可以完成复杂的... 针对Windows和DOS操作系统下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困难,研究了采用Matlab的实时视窗目标工具箱设计汽车测控系统的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的图形化建模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等基本任务,还可以完成复杂的实时数据处理,并进行实时数据可视化.重点对于单步长多状态输出这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多任务、修改生成C语言源代码和设置模块优先级三种方案.应用所述方法设计了一个汽车电动转向装置测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效率高,功能强和易于掌握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测控系统 MATLAB 实时视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军控核查符合测量系统中去除γ射线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彪 金晶 +1 位作者 任勇 唐跃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81-2785,共5页
为消除γ射线的影响,在阐述核军控核查技术中的符合测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γ射线对于符合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去除γ射线峰的方法——拒绝窗口法。通过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γ射线峰对符合测量系统... 为消除γ射线的影响,在阐述核军控核查技术中的符合测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γ射线对于符合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去除γ射线峰的方法——拒绝窗口法。通过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γ射线峰对符合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且对γ射线的去除率达到了99%,大大改善了核武器识别系统的测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军控核查技术 符合测量方法 Γ射线 拒绝窗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控递归算法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伟 赵国庆 +2 位作者 王玉军 鲍丹 朱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702,共6页
提出了参数受控状态下的递归算法,利用多路并行的递归运算代替传统的滑窗FFT运算,具有速度快且数据存储量少的特点。利用受控递归算法进行时频分析,不仅所分析的频率或频段可灵活设置,而且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可调可控。该算法具有... 提出了参数受控状态下的递归算法,利用多路并行的递归运算代替传统的滑窗FFT运算,具有速度快且数据存储量少的特点。利用受控递归算法进行时频分析,不仅所分析的频率或频段可灵活设置,而且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可调可控。该算法具有很强的主动性、适应性,适合对局部频段实时地进行信号检测、时频分析和精确的时频参数测量,也可与其他已有的算法或系统配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递归算法 参数测量 滑窗FFT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应PIV测试的新排气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桂华 刘刚 +1 位作者 张宏帅 张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应用PIV技术对在柴油机进行缸内流场测试中,将原排气门座改为拍照用视窗。基于对开设视窗位置的选择和保证柴油机按照配气定时准确运行的考虑,在试验中设计使用了一种新排气控制方法:将准备改动的排气门部位,以排气门杆为中心,水平旋转1... 应用PIV技术对在柴油机进行缸内流场测试中,将原排气门座改为拍照用视窗。基于对开设视窗位置的选择和保证柴油机按照配气定时准确运行的考虑,在试验中设计使用了一种新排气控制方法:将准备改动的排气门部位,以排气门杆为中心,水平旋转180°移至气缸盖外,并配制了相应的支持部件。与此类试验中常用的由电磁阀或弹簧滑块的开闭控制柴油机排气的方法相比,系统完全依照原排气凸轮的规律运行,避免了使用电磁阀或弹簧滑块方法所需要的对排气系统运动规律进行验证的大量试验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PIV测试 视窗 排气控制 凸轮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轨迹测量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敬涛 胡文 +1 位作者 孙文胜 张传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1,共3页
按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要求,根据胜利油田侧钻地层特点,建立了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轨迹测量及控制的新模式和新技术。研究解决了原始井眼套管内的测量精度以及开窗侧钻方式、造斜井段和水平井段的随钻测量和轨迹控制等... 按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要求,根据胜利油田侧钻地层特点,建立了侧钻短半径水平井轨迹测量及控制的新模式和新技术。研究解决了原始井眼套管内的测量精度以及开窗侧钻方式、造斜井段和水平井段的随钻测量和轨迹控制等技术难题。采用了弯壳体马达钻进为主的方式进行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提高侧钻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测量精度和控制能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短半径 水平井 井眼轨迹 测量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车J_5型发电机试验台测控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焕新 张俊 +1 位作者 胡益雄 安峰 《铁道机车车辆》 2001年第6期13-16,共4页
介绍了为铁路客车J5型发电机试验台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而开发的一套测控软件,并着重阐述了该软件的功能、技术实现以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客车 J5型发电机 试验台 测控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 Visual C++语言 铁路车辆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测量的Web服务器接纳控制方法
12
作者 戚伟世 蔡安妮 孙景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3-95,共3页
针对Web服务器的负载特点,利用模糊逻辑在线切换测量窗口的大小,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算法。该算法对服务器负载的变化有较强的动态适应性,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对客户的接纳率和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也使得系统的丢包率控制在客户可... 针对Web服务器的负载特点,利用模糊逻辑在线切换测量窗口的大小,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算法。该算法对服务器负载的变化有较强的动态适应性,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对客户的接纳率和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也使得系统的丢包率控制在客户可容忍的指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控制 模糊逻辑 测量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井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敬涛 王振光 都振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总结分析了国内第一口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草20—12—侧平13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定向井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包括井身剖面设计、斜井段套管锻铣开窗、侧钻新眼、井眼轨迹控制与测量。
关键词 水平钻井 套管开窗 侧钻 定向井 造斜 井眼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轮式机器人转向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司博文 薛新宇 崔龙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农田作业环境复杂,影响农业机器人作业精度和效率,稳定的转向系统控制器和控制算法至关重要。传统控制器和算法的开发过度依赖于田间试验、研发周期长、干扰因素多,因此建立转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其主要包括转向闭环控制系统、力矩闭... 农田作业环境复杂,影响农业机器人作业精度和效率,稳定的转向系统控制器和控制算法至关重要。传统控制器和算法的开发过度依赖于田间试验、研发周期长、干扰因素多,因此建立转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其主要包括转向闭环控制系统、力矩闭环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模块以及基于Windows+RTX的实时系统。对转向闭环系统进行建模,采用基于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将前馈补偿复合算法与未加补偿的算法进行试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最大绝对误差减小72.3%。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系统的响应时间为0.380 s,超调量为0.296%,最大跟踪误差为0.15°,平均绝对误差0.04°。幅值为30°时,平均绝对误差减小94.23%,最大绝对误差减小8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转向测控 半实物仿真 windows+RTX实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