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1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microwav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_(2)S into H_(2) and S at low temperature over Mo_(2)C@CeO_(2) catalysts
1
作者 SUN Hongyang CHEN Jun +2 位作者 TU Cong ZHOU Jicheng XU Wentao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9-1415,I0027,I0028,共19页
The new technology of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H_(2)S into high value-added H_(2) and S,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us process in industry,is an ideal route that can not only deal with toxic and abundant H_(2)S waste g... The new technology of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H_(2)S into high value-added H_(2) and S,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us process in industry,is an ideal route that can not only deal with toxic and abundant H_(2)S waste gas but also recover clean energy H_(2),which has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advantages.However,the highly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of H_(2)S at low temperatures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because of the stringent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onstraints(only 20% even at high temperature of 1010℃).Conventional microwave catalysts exhibit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at low temperatures(below 600℃).Herein,Mo_(2)C@CeO_(2) catalysts with a core-shell structure wer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or robust microwav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_(2)S at low temperatures.Two carbon precursors,para-phenylenediamine(Mo_(2)C-p)and meta-phenylenediamine(Mo_(2)C-m),were employed to tailor Mo_(2)C configurations.Remarkably,the H_(2)S conversion of Mo_(2)C-p@CeO_(2) catalyst at a low temperature of 550℃ is as high as 92.1%,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H_(2)S equilibrium conversion under the conventional thermal conditions(2.6% at 550℃).To our knowledge,this represents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 for microwav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_(2)S at low temperature of 550℃.Notably,Mo_(2)C-p demonstrated superior intrinsic activity(84%)compared to Mo_(2)C-m(6.4%),with XPS analysis revealing that its enhanced performance stems from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Mo_(2+)active sites.This work presents a substitute approach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_(2)S waste gas and opens up a novel avenue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microwave catalysts for microwave catalytic reaction at low-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H_(2)s microwave catalysis low temperature microwave selective catalytic effect Mo_(x)C@CeO_(2) H_(2)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internet traffic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using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7
2
作者 谭骏 陈兴蜀 +1 位作者 杜敏 朱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18-2230,共13页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management, and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classify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et traffics.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lassify network... Internet traffic class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management, and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classify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net traffics. A novel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lassify network applications by optimized back-propagation (BP)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BP neural network. An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WPD) was used to extract several hidden features from the time-frequency information of network traffi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various network applications can reach 97%. Moreover, this approach optimized by BP neural network takes 50% of the train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traffic identification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tures of energy distribution for blast vibration signals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被引量:5
3
作者 LING Tong-hua LI Xi-bing DAI Ta-gen PENG Zhen-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z1期135-140,共6页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constitute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of blasting vibration damage and provides the precondition of controlling blasting vibr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non... Blast vibration analysis constitute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control of blasting vibration damage and provides the precondition of controlling blasting vibr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nonstationary random signal, the laws of energy distribution are investigated for blasting vibration signals in different blasting conditions by means of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techniqu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let transform and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are introduced. Then, blasting vibration signals of different blasting conditions are analysed by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technique using MATLAB; energy distribution for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is obta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blasting vibration signals varies with maximum decking charge,millisecond delay time and distances between explosion and the measuring poi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tudying blasting seismic effect in its entirety, especially for constituting velocity-frequency cri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ING vibration NON-sTATIONARY RANDOM signal energy distribution wavelet TRANsFORM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VMD-S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故障测距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华 王羚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信号易受噪声干扰、耐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消噪处理、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案。首先利用基于Logistic函数的循环位移小波阈值去噪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雪消融优化器(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结合VMD对信号进行有效分解。最后对分解后的高频分量进行S变换(S-transform,ST),选取对应频率下的幅值曲线进行波头标定。此外,提出了一种不依赖波速的测距算法。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双端柔性直流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对采样率要求低,且能耐受300Ω的过渡电阻和30 dB的噪声,在不同故障距离下均能准确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小波去噪 雪消融优化器 变分模态分解 s变换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及雷克子波谱的时变谱模拟反褶积
5
作者 李文平 马洪涛 +5 位作者 刁新东 冯家元 何幼娟 方芹 顾维力 娄大娜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8,共8页
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要求地震资料有较高的分辨率,以提高薄储层的识别精度。反褶积技术是一种通过压缩地震子波、恢复反射系数以提高地震分辨率的方法。文中在常规多项式谱模拟反褶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雷克子波振幅谱... 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要求地震资料有较高的分辨率,以提高薄储层的识别精度。反褶积技术是一种通过压缩地震子波、恢复反射系数以提高地震分辨率的方法。文中在常规多项式谱模拟反褶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雷克子波振幅谱模拟目标函数,在考虑地震子波特点的同时,避免了常规处理中对拟合参数的选择,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谱模拟的精度和效率。此外,在非时变和加窗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基础上,结合广义S变换,进一步提出了时频域的时变谱模拟反褶积技术。该研究对简单理论模型、随机反射系数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对比了不同子波函数时变、非时变以及广义S变换的处理效果,最终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更好的提高分辨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s变换 雷克子波 谱模拟 反褶积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D-ISSA-CA-CNN模型的电厂碳排放预测
6
作者 池小波 续泽晋 +1 位作者 贾新春 张伟杰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7-1394,共8页
碳排放的准确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策略。目前,针对电厂碳排放的研究较少,且传统预测模型训练时间过长。基于此,提出一种分量增广输入的WPD-ISSA-CA-CNN碳排放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创新性地构建“分解-增广融合预测”策略。首先,利... 碳排放的准确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策略。目前,针对电厂碳排放的研究较少,且传统预测模型训练时间过长。基于此,提出一种分量增广输入的WPD-ISSA-CA-CNN碳排放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创新性地构建“分解-增广融合预测”策略。首先,利用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算法将信号按频率特性分解为子序列,再将全部分量增广(component augmentation,CA)作为模型输入,以减少模型的训练时间。其次,考虑到该模型超参数选择困难,利用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的超参数进行寻优。以山西某发电厂2×25 MW锅炉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利用5种评价指标将所提模型与BP、LSTM、CNN及其混合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混合模型在预测火力发电碳排放中各指标均有最佳的准确度且模型训练速度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预测 小波包分解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间隔下GNSS-IR海面高度反演方法分析
7
作者 王硕 贺凯飞 +2 位作者 颜舒琳 侯金华 邹宗瑞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1,共10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PBY站和非洲东海岸MAYG站GNSS观测数据,采用经典周期图(Lomb-Scargle)、变分模态分解及小波分解3种方法分别处理1、5、15、30 s常用采样间隔的GNSS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采样间隔和反演精度整体上呈负相关,小波分解法在1、5、15 s采样间隔下反演结果最优,且受采样间隔影响最大;Lomb-Scargle法在30 s采样间隔下最优,其受影响最小;另外S5信号反演结果比S1信号受采样间隔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 信噪比 海平面高度 采样间隔 周期图(Lomb-scargle)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D-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8
作者 王小明 何叶 +3 位作者 王路路 吴红斌 徐斌 赵文广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容量退化特性的非线性和多尺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分解(DWD)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首先,利用DWD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解耦,以降低局部再生和波动现象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次,利用K... 针对锂离子电池容量退化特性的非线性和多尺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分解(DWD)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首先,利用DWD对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解耦,以降低局部再生和波动现象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次,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将各尺度信号中样本熵与排列熵相近的子序列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复杂度与随机性相近的子序列进行重构,以减少建模次数,提高预测效率;最后,通过SVR预测模型精确捕捉不同尺度下容量信号的变化情况,实现电池RUL准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DWD-SV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RUL预测方法能在保证全局退化趋势预测准确性的同时对波动进行及时地响应,可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支持向量回归 K-均值聚类 剩余使用寿命 离散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负载下Al_(2)O_(3)光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性能
9
作者 于姗 汪福深 +4 位作者 黄靖元 段元刚 付梦瑶 贺桢 周莹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H_(2)S直接裂解制氢是一种极具前景的H_(2)S处理技术,但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找到一种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转化率高的方法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此,探索了光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的方法,将不同金属Ni、M... H_(2)S直接裂解制氢是一种极具前景的H_(2)S处理技术,但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找到一种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转化率高的方法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此,探索了光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的方法,将不同金属Ni、Mo、Co负载到Al_(2)O_(3)上进行光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实验,并对比了不同金属负载下Al_(2)O_(3)的活性差异,再通过红外成像测温、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与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Ni、Mo、Co的负载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中Mo/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活性,相同光照(2.85 W/cm^(2))下其H_(2)S转化率高达13.8%,H_(2)产率高达208.5±6.5μmol/(g·h);②Mo的引入提升了催化剂的光热效应,使其在相同光强下表面温度最高,同时Mo减少了表面SO_(4)^(2-)的积累,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使得钼硫化物在裂解反应中表现出显著的制氢优势。结论认为:①较之于传统的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方法,光热催化H_(2)S裂解制氢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②同等条件下,Mo负载下Al_(2)O_(3)的H_(2)S转化率提高了1.6倍,H_(2)产率提高了2.1倍,认识为H_(2)S裂解制氢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硫化氢 氢气 裂解制氢 氧化铝 钼硫化物 光热催化 硫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北方苍鹰算法优化SVM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10
作者 吴晓君 李渠伟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9,共10页
针对群智能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时容易遭遇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北方苍鹰优化(Improved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通过引入基于余弦变化的自... 针对群智能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时容易遭遇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北方苍鹰优化(Improved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通过引入基于余弦变化的自适应惯性权重因子以及柯西变异策略来改进北方苍鹰优化(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算法,并结合SVM构建INGO-SVM故障诊断模型。为评估改进算法的性能,首先,使用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了试验,并将改进算法与现有的NGO、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等进行比较,改进算法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然后,通过小波包分解对原始诊断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划分出10种类别,使用第3层各频段的能量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型;最后,比较了改进算法与其他3种算法在优化SVM参数进行故障分类时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实现不同故障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9.3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柯西变异策略 小波包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D-LSTM的宽带电磁辐射时序建模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晨 宋欣蔚 岳云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5,共7页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包含相关功能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得环境电磁场呈现复杂的变化特性,且城市电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故进行电磁辐射的分析与预测对于潜在风险预警与控制至关重要。文中对北京市典型商业区核心街道连续时段的宽带...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包含相关功能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得环境电磁场呈现复杂的变化特性,且城市电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故进行电磁辐射的分析与预测对于潜在风险预警与控制至关重要。文中对北京市典型商业区核心街道连续时段的宽带电磁辐射进行了测量,并对其进行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电磁辐射时变规律与人们的作息活动具有相关性,且受部分时段无线设备密集使用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低频周期性和高频波动性,而这些特性会导致单一的时序建模方法预测效果变差。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分解(WD)与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的混合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电磁辐射时频特性,将其分解为主要周期分量和细节分量进行分层预测,以适应复杂城市电磁环境状况。基于测量数据,将所提方法与其他典型时序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准确度更高,并具有更强的异常值适应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磁辐射 时间序列 小波分解 长短时记忆模型 时频特性 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GPR和WPD的电池剩余寿命预测
12
作者 傅鑫 王靖岳 +1 位作者 朱楠 丁建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10023-10030,共8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超参数寻优效果差,寻优困难,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高斯过程回归进行超... 快速准确地获取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超参数寻优效果差,寻优困难,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高斯过程回归进行超参数优化,同时利用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WPD)降低数据集复杂度,提取相关信息,增加预测精度,提出了将小波包分解和高斯过程回归以及麻雀搜索算法相结合,建立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模型。首先,等压降放电时间曲线作为间接健康因子,电池容量作为直接健康因子,利用Pearson系数验证二者的相关性。其次,利用小波包分解对直接健康因子与间接健康因子进行分解,提取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建立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利用SSA对该模型进行超参数优化,分别对不同信号进行预测、叠加,实现剩余使用寿命的准确预测。最后,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0.00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不超过0.0052,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0078,拥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 麻雀搜索算法 高斯过程回归 小波包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域广义双曲S变换检测储层低波数异常
13
作者 吴昊杰 陈学华 +2 位作者 张杰 郄存才 王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将时频分析方法直接应用于深度域地震数据时,由于没有考虑深度域地震子波的速度依赖特点,无法消除由速度引起的谱分解结果异常,进而难以区分由频散衰减因素引起的波数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深度域广义双曲S变换... 将时频分析方法直接应用于深度域地震数据时,由于没有考虑深度域地震子波的速度依赖特点,无法消除由速度引起的谱分解结果异常,进而难以区分由频散衰减因素引起的波数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深度域广义双曲S变换方法。首先借助常速度深度域变换方法消除深度域地震信号的速度依赖性,然后采用非对称的分析窗提高深度—波数谱分解结果的分辨率。合成信号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在深度域使用S变换和直接使用时间域广义双曲S变换方法,深度域广义双曲S变换的深度—波数谱分解结果分辨率更高、能量聚焦性更好。应用于实际深度域地震数据的低波数阴影检测时,该方法可以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有效预测,这有利于减少油气储层预测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 广义双曲s变换 深度—波数谱分解 低波数阴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ugh law energy and measurement of ■-decomposition rough law 被引量:2
14
作者 Shunliang Huang Huafeng Yang Kaiquan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By employing function one-direction S-rough sets and rough law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function S-rough sets, ^-f-decomposition law and ^-F-decomposition rough law are propose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rough law var... By employing function one-direction S-rough sets and rough law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function S-rough sets, ^-f-decomposition law and ^-F-decomposition rough law are propose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rough law var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ough law ^-F-decomposition is researched. The concepts of law energy and attdbute ^-f-interference degree are presented, which make the variation of rough law become measurable. ^-f-decomposition law energy characteristic theorem, ^-f- decomposition law energy inequality theorem, ^-F-decomposition rough law energy characteristic theorem, and ^-f-decomposition law energy mean value theorem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 one-direction s-rough sets measurement ^-f-decomposition law F-decomposition rough law attribute ^-f-interference degree rough law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GMD-WT的矿井声发射信号去噪方法
15
作者 甘元平 黄超 +2 位作者 苗鲁振 高丙朋 程志登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8,共11页
地音监测技术作为探测矿井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对矿井声发射信号的去噪,针对辛几何模态分解(SGMD)方法分析结果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辛几何模态分解(ISGMD)联合小波阈值(WT)的降噪方法。首先... 地音监测技术作为探测矿井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对矿井声发射信号的去噪,针对辛几何模态分解(SGMD)方法分析结果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辛几何模态分解(ISGMD)联合小波阈值(WT)的降噪方法。首先,通过设置能量熵增量和频率互相关系数阈值对SGMD分解的各辛几何模态分量(SGCs)进行筛选,得到信号中的有效成分和噪声成分。利用小波阈值对有效信号模态进行去噪并重构,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去噪。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利用仿真模拟信号和实测信号对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运行耗时较少,信噪比最高为27.2 dB,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039,降噪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降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信号 辛几何模态分解 辛几何分量 小波阈值去噪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流发生器改善S弯喷管流场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刘诗敏 梁华 +2 位作者 李金平 张富垚 马张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 S弯喷管虽然能够提升飞行器隐身性能,但弯曲的几何结构会造成额外的总压损失和低能流体脉动增强的问题,导致飞行器性能降低,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控制手段改善内部流场。本文将阵列式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在S弯喷管上壁面中心线局部速度最大点前侧,研究其在冷态流场中对喷管出口总压损失的控制效果和对上壁面下游流场低频脉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在试验参数下,对于相同高度的微型涡流发生器,安装位置距离局部速度最大点较远时,喷管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更低。(2)落压比为1.2时,安装高度为2.2%喷管入口直径的微型涡流发生器,能够使喷管出口平均总压损失系数相对基准降低8.57%。(3)微型涡流发生器能降低喷管上壁面下游流场的低频脉动,使脉动幅值降低22.8%,提升低能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喷管 微型涡流发生器 总压损失 流动控制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效应——能量熵降噪的BiLSTM组合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
17
作者 张芷玥 郑浩然 +1 位作者 漆一宁 苏怀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151,共5页
变形监测数据通常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与潜在特征,提升混凝土坝变形预测精度对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凝土坝变形序列存在非线性与非平稳的数据特征,引入时变滤波模态分解(TVFMD)对变形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基于分解后的... 变形监测数据通常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与潜在特征,提升混凝土坝变形预测精度对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凝土坝变形序列存在非线性与非平稳的数据特征,引入时变滤波模态分解(TVFMD)对变形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基于分解后的各本征模态分量的能量熵大小确定各模态分量的有效性,对含噪分量进行自适应阈值小波包降噪,最后进行重构以提高数据质量,进而构建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上均有提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滤波模态分解 自适应小波包降噪 变形预测 Bi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后和变换时窗PAI⁃K/S⁃AIC微震初至波拾取方法研究
18
作者 胡刚 张楚旋 +3 位作者 李夕兵 黄德龙 董陇军 蒲成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法对微震数据进行消噪。对消噪后的微震信号,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P波初至时间并与其他拾取方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避免人为选取STA/LTA阈值和时窗长度对拾取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解决了阈值和时窗的选取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变换时窗PAI‑K‑AIC联合法对消噪的微震信号拾取误差(≤20 ms)的事件数占90.95%(PAI‑S‑AIC为93%)。研究结果表明变换时窗PAI‑K/S‑AIC方法具有高效性、拾取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信号消噪 P波拾取 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 小波包多阈值 最小信息量准则 高阶统计量法PAI‑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SO-VMD联合小波阈值的超低空磁异常信号去噪方法
19
作者 杨帆 徐春雨 李肃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211,共8页
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在超低空磁异常信号去噪中具有较好的模态分解效果,然而在实际探测中需要依赖人工设定惩罚因子和模态分解参数,且磁异常信号微弱、环境噪声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PSO-VMD)... 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在超低空磁异常信号去噪中具有较好的模态分解效果,然而在实际探测中需要依赖人工设定惩罚因子和模态分解参数,且磁异常信号微弱、环境噪声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变分模态分解(IPSO-VMD)联合小波阈值的去噪方法。首先,通过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策略,利用排列熵作为自适应函数,实现了对上述参数自适应。之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对信号进行分解,并对异常分量应用小波阈值去噪处理。最终,将信号重构并获得去噪后的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将信噪比提升了约9.44 dB,相关系数达到约0.74,获得了良好的去噪效果。通过野外实验表明,去噪后的实测信号磁异常位置明显,有效降低了环境噪声对信号的干扰,显示出在野外超低空磁目标勘探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磁异常探测 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 变分模态分解(VMD) 参数自适应 小波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etics of the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s-Tripicryaminotrinitrobenzene
20
作者 赵凤起 胡荣祖 +4 位作者 高红旭 罗阳 高胜利 宋纪蓉 史启祯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s-Tripicryaminotrinitrobenzene under linear temperature rise condition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DS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kinetic model ...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s-Tripicryaminotrinitrobenzene under linear temperature rise condition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DS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kinetic model function in differential form,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constant of the reaction are 225.4 kJ·mol-1 and 1 019.53 s-1, respectively.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thermal explosion of the compound is 267.3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间三硝苯基氨基三硝基苯 聚硝基芳烃 放热分解反应 动力学参数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