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rip irrigation modes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rabica coffee under different N levels 被引量:3
1
作者 HAO Kun LIU Xiaogang +4 位作者 HAN Zhihui WU Helin YU Ning LIU Yanwei YANG Qili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20,共9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mode of Arabica coffee. The effects of three drip irrigation modes,conventional drip irrigation( CDI),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ADI)...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water-saving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mode of Arabica coffee. The effects of three drip irrigation modes,conventional drip irrigation( CDI),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ADI) and fixed drip irrigation( FDI) on growth,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rabica coffe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ree nitrogen levels,high nitrogen( NH),middle nitrogen( NM) and low nitrogen( N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ogistic curve between the plant height,the stem diameter of Arabica coffee and growth days. Compared with CDI,ADI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of Arabica coffee,while FD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DI and FDI increase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50. 59% and 32. 85%,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NH,with the reduction of N application rate,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decreased by 6. 81%-12. 30%,13. 70%-22. 69%,9. 61%-16. 67% and 9. 78%-15. 64%,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DINH,ADINHdecreased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and the stomatal conductance not significantly,other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9. 16%-19. 22%,14. 49%-32. 91%,and decreased biomass accumulation above ground by 8. 26%-27. 34% except ADINH,and increase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16. 46%-60. 95% except CDINMand CDINL. Therefore,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under high N level( ADINH) is the best water and nitrogen coupling mode of young Arabica coffee tree for water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ca coffee drip irrigation modes nitrogen fertilize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iomass accumulation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设备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程联社 陆健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农田灌溉困难且水质较差,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该文设计一种自带动力装备,能软化水质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设备,水源主要采用河流、池塘、水渠及地下... 我国是农业大国,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农田灌溉困难且水质较差,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该文设计一种自带动力装备,能软化水质的移动式水肥一体灌溉设备,水源主要采用河流、池塘、水渠及地下井水,既能用在干旱半旱地区大田农业漫灌,也可用于设施农业的滴灌,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水 水肥一体 灌溉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文豪 蒋媛 +3 位作者 王旭峰 郑炫 胡灿 邢剑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剖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阐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水肥一体化系统中水源工程、首部枢纽、施肥装置、田间管网及灌水器的功能及特点,对比不同施肥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着重分析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优化装置结构、改进控制算法、建立指导模型、提升装备智能水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配套设施、灌溉施肥制度不完善,模型构建困难且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施肥器性能还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后续应加强水肥混合规律研究,通过优化施肥器结构以提高施肥性能,结合地域特点完善灌溉施肥制度与指导模型,提升农业专用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加强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促进水肥一体化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施肥器 发展动态 结构优化 控制算法 施肥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地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裴胜钊 吕福泉 +5 位作者 邓新炜 白振涛 廖振棋 李云霞 范军亮 尹飞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果树经济效益;地下滴灌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和溶质的分布及运移规律产生显著影响,湿润锋向下运移距离大于向上运移距离,养分及盐分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地下滴灌通过提供精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优质发展,增强果树抗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地下滴灌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利用经验模型、作物模型或遥感技术等方法探求其节水增产机理,探索适合不同树种、气候、土壤条件的灌溉策略,以提高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地下滴灌 技术参数 根区土壤水分溶质运移 水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水肥次序与氮肥形态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5
作者 王可辉 廖安丽 +5 位作者 赵乐 李玲燕 李松坚 万雪洁 刘义国 师长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6,共9页
本研究采用柱栽试验,设3种不同形态氮肥追施,分别为硝态氮肥(硝酸钠,N)、铵态氮肥(氯化铵,A)和酰胺态氮肥(尿素,U),将滴灌时施肥时间等分为前中后3个时段,设3种滴灌水肥次序:氮-水-水(NW)、水-氮-水(WN)、水-水-氮(WW),共9个处理组合,... 本研究采用柱栽试验,设3种不同形态氮肥追施,分别为硝态氮肥(硝酸钠,N)、铵态氮肥(氯化铵,A)和酰胺态氮肥(尿素,U),将滴灌时施肥时间等分为前中后3个时段,设3种滴灌水肥次序:氮-水-水(NW)、水-氮-水(WN)、水-水-氮(WW),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氮肥形态、水肥次序及二者互作对冬小麦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酰胺态氮肥的WN处理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较高,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也较高,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小麦产量均表现为U>N>A,同一形态氮肥下各水肥次序处理产量则表现为WN>WW>NW;追施酰胺态氮肥条件下WN处理千粒重分别较NW、WW显著高出11.9%、10.1%,产量分别显著高出3.9%、2.8%。追施酰胺态氮肥处理的氮素转运量显著高于追施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处理,平均高出28.6%和23.3%。追施酰胺态氮肥配合WN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较高。同一形态氮肥下,各水肥次序处理间旗叶的谷氨酰氨合成酶(GS)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而同一滴灌水肥次序下不同形态氮肥处理旗叶GS活性大小表现为U>A>N;追施硝态氮肥的3个滴灌追肥次序处理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显著高于追施铵态氮肥处理的。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尿素配合水-氮-水的滴灌水肥次序追肥,能够提高冬小麦千粒重及旗叶GS与NR活性,降低表观氮损失,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水肥次序 氮肥形态 氮素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水氮管理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盐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刘德召 王军 +2 位作者 胡海珠 陆琪 李久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1,88,共8页
针对南疆库尔勒香梨水肥管理不当造成土壤盐分累积,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省力密植栽培香梨为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375 mm(W1)、525 mm(W2)、675 mm(W3)]和3个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 针对南疆库尔勒香梨水肥管理不当造成土壤盐分累积,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省力密植栽培香梨为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375 mm(W1)、525 mm(W2)、675 mm(W3)]和3个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N3)],开展田间试验探究地下滴灌不同灌水施氮量对香梨园土壤盐分、氮素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显著影响土壤盐分累积量(P<0.05)。适宜的灌水施肥量能够有效降低主根区(20~80 cm)土壤盐分,生育期末W2处理比W1和W3处理盐分累积量分别降低3.3 g/kg和1.0g/kg,N2和N3处理分别比N1处理盐分累积量降低0.6 g/kg和1.2 g/kg。较高的灌水施氮量组合可提高果实单果重、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20.0%、19.6%和1.6%。综合考虑土壤环境、产量及品质,推荐省力密植香梨园生育期灌水量和施氮量为525 mm和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力化栽培 地下滴灌 水肥管理 土壤盐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分析法的水肥一体机设计研究
7
作者 底慧萍 李喆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89,194,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的智能性、数字性作业为目标,针对整机的灌施精准性要求展开设计。充分考虑水肥一体机的运用特点和结构组成,结合水肥的参数融合关系,建立用于水肥一体机准确控制作业的状态方程模型,设计以数值分析处理函数为核...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的智能性、数字性作业为目标,针对整机的灌施精准性要求展开设计。充分考虑水肥一体机的运用特点和结构组成,结合水肥的参数融合关系,建立用于水肥一体机准确控制作业的状态方程模型,设计以数值分析处理函数为核心的软件控制模块,搭建同步动作实施的硬件执行平台。展开多作物的灌施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的水肥一体机系统架构设计合理,数值分析算法融入有效,整机试验的数值计算准确率可达98.00%以上;水肥混合均匀有度,整体管路灌施顺畅,灌施指令准确率可达99.00%以上,整机灌施效率较高,充分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应用的正确性与优越性,可以促进类似农机装备与高等数学多维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机 数值分析 状态方程 灌施指令准确率 多维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设备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
作者 范家杨 尹娟 +2 位作者 杜斌 杨莹攀 李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3-851,共9页
为解决宁夏扬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备推广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灌溉设备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获取最优的灌溉设备选型.试验设置4个不同灌溉设备处理及1个对照,利用熵权TOPSIS法综合分析不同灌溉设备对... 为解决宁夏扬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备推广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灌溉设备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获取最优的灌溉设备选型.试验设置4个不同灌溉设备处理及1个对照,利用熵权TOPSIS法综合分析不同灌溉设备对黄花菜生长各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设备对黄花菜种植地种植前后的养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影响显著,和CK处理相比,最优处理能降低土壤pH值0.45及降低盐分14%,增加黄花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别为18%,17%和15%,提高黄花菜花薹粗11%,花蕾长11%,花蕾粗6%.同时,利用熵权TOPSIS法建立黄花菜综合评价体系,得到智能便携充电式施肥机为最优,综合响应评分0.9529.因此,使用智能便携充电式施肥机可促进黄花菜对水分养分吸收,促进黄花菜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灌溉设备 水肥一体化 黄花菜 生长指标 产量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南岸灌区优质高产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高标准农田技术模式——以玉米种植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子瑶 郝永河 +3 位作者 张娟 贾学宇 张家良 曹艳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67-70,共4页
鄂尔多斯市黄河灌区优质高产田相对较少,为保证高产田地力不在黄河水灌溉中流失,将优质高产田建成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的高标准农田是高质量发展黄河灌区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种植玉米的高产试验田进行“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 鄂尔多斯市黄河灌区优质高产田相对较少,为保证高产田地力不在黄河水灌溉中流失,将优质高产田建成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的高标准农田是高质量发展黄河灌区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种植玉米的高产试验田进行“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与地力提升保持相结合的技术集成示范,并对该模式下种植玉米产生的相关效益进行分析,实现高产田水肥高效精准利用。进而为优质高产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地力保育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模式在黄河灌区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灌区 地力保育 干播湿出 水肥一体化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喷灌水肥一体化截留规律与灼伤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茶园喷灌水肥一体化的肥液液滴撞击茶树叶面时,冠层对养分的截留可实现茶树根系与叶面的双重吸收,有助于提高肥液利用率,但施肥浓度不当会带来叶面灼伤风险。对肥液液滴与茶树叶面撞击作用机理、作物冠层截留和叶面吸收与灼伤等3方面研... 茶园喷灌水肥一体化的肥液液滴撞击茶树叶面时,冠层对养分的截留可实现茶树根系与叶面的双重吸收,有助于提高肥液利用率,但施肥浓度不当会带来叶面灼伤风险。对肥液液滴与茶树叶面撞击作用机理、作物冠层截留和叶面吸收与灼伤等3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采取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肥液液滴与茶树叶面的撞击、截留和吸收机制,尤其是对于一端固定的悬挂式叶面的液滴撞击这一复杂的耦合运动过程;综合考虑撞击机理、冠层截留、叶面吸收与灼伤的影响规律,提出建立冠层截留肥量预测模型和截留肥量调控机制,为制定茶园喷灌水肥一体化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喷灌施肥灌溉技术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喷灌 水肥一体化 撞击过程 冠层截留 叶面吸收与灼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初探
11
作者 唐金 乌买尔江·热合曼提江 +2 位作者 米拉古丽·吐尔逊 赵兵 卢磊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智能水肥一体化具有水肥利用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特点。本文采用智能滴灌施肥和常规沟灌施肥两种方法,在用水、施肥用工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智能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通过对苹果园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智能水肥一体化具有水肥利用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特点。本文采用智能滴灌施肥和常规沟灌施肥两种方法,在用水、施肥用工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智能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通过对苹果园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采用2 L/h滴头,持续滴灌8 h,可在土壤0~40 cm深度范围内形成宽度50~120 cm湿润带。根据苹果树生长各个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配比不同的营养元素,确定营养元素的施入量单株为:结果树为N-P_(2)O_(5)-K_(2)O=90.5 g-61.5 g-112.5 g,幼龄树为N-P_(2)O_(5)-K_(2)O=56 g-37.3 g-56 g。将苹果树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单株施肥量和每个轮灌区的株数相乘,即可得出每个轮灌区施肥量,再根据肥料特性,每10 d施肥一次,制定苹果园智能滴灌施肥制度。采用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与常规灌溉(沟灌)对比,节水率84.73%,节省用工率达95.7%,667m^(2)节本增效32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滴灌 水肥一体化 苹果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地融合背景下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向地方推广的策略研究
12
作者 付彦涛 于庆 +3 位作者 王一宁 谷锋 刘畅 赵育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升水肥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北大荒集团在松嫩平原风沙干旱区推广该项技术,助力玉米种植方式转型与农业现代化示范,但推广过程中存在供需脱节、协同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此,以技术本地化适配... 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升水肥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北大荒集团在松嫩平原风沙干旱区推广该项技术,助力玉米种植方式转型与农业现代化示范,但推广过程中存在供需脱节、协同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此,以技术本地化适配区域条件为前提,通过土地整合与全链托管实现规模效益,依托政府统筹和基层服务强化保障,并以示范田+培训推动农户参与,形成“降本增效驱动技术落地,技术落地助推产能提升”的良性闭环,这一模式有效突破农业产能瓶颈,提升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地融合 成果转化 金融服务 浅埋滴灌 水肥一体化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膜下番茄滴灌水肥管理技术研究
13
作者 陈秋双 赵海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该文对日光温室膜下番茄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使用多因素集中控制法调整定植田间持水量,施加不同比例肥料,利用折射仪、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各个项目的数值,进行集中计算,通过Excel分类与DPS\SPSS Origin9.5分析,完成日光温室膜下的... 该文对日光温室膜下番茄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使用多因素集中控制法调整定植田间持水量,施加不同比例肥料,利用折射仪、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各个项目的数值,进行集中计算,通过Excel分类与DPS\SPSS Origin9.5分析,完成日光温室膜下的番茄滴灌水肥管理。番茄植株的水肥供应与其株高、茎粗、干物质动态累积量、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有关。对日光温室膜下番茄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番茄产量与灌溉效率,为推动科学化节能温室种植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膜 番茄 滴灌 水肥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技术应用
14
作者 薛志强 白育铭 +5 位作者 任小燕 张晓玲 尹健 王聪聪 孙超超 王艳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32-136,共5页
针对吕梁市旱作农业区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提升受限等问题,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的绿色高产模式,以实现节水增效、耕地质量改善及粮油协同增产目标。集成滴灌系统与精准水肥管理技术,动态调控大豆玉米不同... 针对吕梁市旱作农业区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提升受限等问题,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的绿色高产模式,以实现节水增效、耕地质量改善及粮油协同增产目标。集成滴灌系统与精准水肥管理技术,动态调控大豆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肥需求;优化行距配置(4∶2带状间作),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实施测墒补灌;推行精准施肥、株高调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同步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措施。应用该技术后,示范区节水30%、化肥利用率提升35%、玉米和大豆分别增产30%以上,综合收益增加20%;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长0.3%,盐碱化指数下降12.5%,实现了生产效益与耕地质量的协同提升。基于示范推广经验集成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区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适宜在同类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水肥一体化 绿色高产 滴灌技术 吕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水肥调控技术对河西走廊梨树生长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鲁延芳 甄伟玲 +2 位作者 冯军仁 李鸿儒 李静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解决河西走廊灌区经济林栽培中施肥量大、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早酥梨为研究对象,采用膜下滴管水盐调控模式,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梨良种栽培基地进行大田滴灌试验。设置9组水肥处理试验,包括3种灌水梯度(灌水定额3750、4500、... 为解决河西走廊灌区经济林栽培中施肥量大、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早酥梨为研究对象,采用膜下滴管水盐调控模式,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梨良种栽培基地进行大田滴灌试验。设置9组水肥处理试验,包括3种灌水梯度(灌水定额3750、4500、5250 m~3/hm~2)和3种肥料(有机肥、水溶性固体肥料、微生物菌肥),以实际生产大水漫灌、磷酸二铵正常施肥量作为对照,在生长期内对梨树生长及其果实品质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梨树根系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土壤盐分分布和新梢生长、品质等代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盐分、梨树生长指标、果品品质等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均比CK更具有优势;(2)随着滴灌次数的增多,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长的趋势;F_2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均值达5.33 g/kg,比CK高1.28%,F_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高0.54%,F_3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高0.24%;(3)水肥调控对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土壤各层浸提液电导率均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F_1、F_2和F_3处理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均值较CK分别降低了6.22%、8.21%和4.90%,其中F_2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4)各处理对枝条生长长度和果实品质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最优处理组合为G_2F_2。综上所述,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水溶性固体肥料为5000 kg/hm~2、生长期内灌水7次、施肥2次为最优组合,可为河西走廊灌区梨树栽培最佳水肥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水肥调控 早酥梨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式新型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16
作者 于鑫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55-58,共4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中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精准灌溉与智能施肥为核心,设计一种管道式新型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技术实现水肥同步供应,关键部件包括水肥混合装置、智能控制单元、压力调节系...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中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精准灌溉与智能施肥为核心,设计一种管道式新型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技术实现水肥同步供应,关键部件包括水肥混合装置、智能控制单元、压力调节系统及管道分配网络,并结合传感器采集土壤水分、养分等数据,实现精准调控。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并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该研究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精准灌溉 智能施肥 管道输送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与模式优选
17
作者 杨小霈 张春 吴友杰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探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同灌溉模式综合效益的差异,以四川龙门山脉地区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4个方面的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改进CRITIC法确定评价... 为探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同灌溉模式综合效益的差异,以四川龙门山脉地区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4个方面的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改进CRITIC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结合混合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模型分别计算实例中3种灌溉方案的综合效益。根据综合聚类系数最大原则判定猕猴桃吊挂式微喷灌、固定式地面滴灌和固定式管道喷灌的综合效益依次为良好、优秀、合格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固定式地面滴灌技术的综合效益最高,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水肥一体化 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18
作者 冉小丽 《新疆农机化》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针对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构建多水源配置模型,融合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结合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需水规律分析等方法,对灌区农... 针对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构建多水源配置模型,融合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结合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需水规律分析等方法,对灌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系统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可节水60~80 m^(3)/667 m^(2);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25%;通过优化灌溉频率和灌溉量,作物前期灌溉量可降低25~60 m^(3)/667 m^(2)。研究成果为西北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水资源优化 智能灌溉 水肥一体化 节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19
作者 安胜鑫 王晓丽 +3 位作者 薛宝松 王巍巍 饶晨曦 高建铮 《农业工程》 2025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稻田间管理模式面临着向自动化、机械化及节水节肥方向转型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已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针对目前水稻旱作栽培配套田间管...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稻田间管理模式面临着向自动化、机械化及节水节肥方向转型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已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针对目前水稻旱作栽培配套田间管理技术不成熟、水肥管理模式粗放、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旱作田间水肥药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一种适用于水稻旱作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稻产量7 261.50 kg/hm~2,全生育期灌水12 750 m~3/hm~2,虽与水田栽培用水量和产量相当,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提高田间管理机械化程度和水肥利用效率,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作 滴灌 水肥一体化 田间管理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管理对榛子-茖葱复合种植土壤养分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李阳 马珂 +1 位作者 徐宜斌 张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0-142,189,共4页
[目的]优化榛子-茖葱复合种植过程中不同生长期的施肥配方。[方法]在不同生长期按不同配比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并对土壤养分以及榛子和茖葱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榛子-茖葱复合种植过程中水肥一体化灌溉最优配方如下:... [目的]优化榛子-茖葱复合种植过程中不同生长期的施肥配方。[方法]在不同生长期按不同配比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并对土壤养分以及榛子和茖葱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榛子-茖葱复合种植过程中水肥一体化灌溉最优配方如下:茖葱幼苗采收前和榛子开花前分别施氮(N)、磷(P2O5)、钾(K2O)、镁(MgSO4·7H2O)肥150、70、120、3 kg/hm^(2);榛子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时期分别施氮、磷、钾肥120、75、120 kg/hm^(2);茖葱和榛子进入果期分别施氮、磷、钾肥120、70、150 kg/hm^(2);秋施氮、磷、钾肥量分别为120、70、120 kg/hm^(2)。[结论]上述施肥配方能有效提高榛子-茖葱复合种植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茖葱复合种植 水肥一体灌溉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