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fuzzy 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AMPC)的模块化均衡系统。首先,由改进的buck-boost电路和反激变压器组成双层均衡拓扑结构;其次,以不同电池剩余容...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fuzzy 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AMPC)的模块化均衡系统。首先,由改进的buck-boost电路和反激变压器组成双层均衡拓扑结构;其次,以不同电池剩余容量(state of charge,SOC)的状态作为模糊逻辑算法的输入,对均衡电流的约束条件进行调节;再次,基于FAMPC均衡控制方法,直接利用开关管的占空比作为系统输入;最后,在改变电池组状态并不使用额外电流控制机制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相比,所提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均衡速度提高了约24.51%,在电池低SOC的极端条件下均衡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至34.48%。所提系统将模糊算法提供的稳定性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快速性相结合,保证了电池组更安全稳定的运行,可为电池组性能提升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G行为与策略性ESG行为对碳排放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相比难以实现碳减排的策略性ESG行为,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且对宏观经济有正向影响,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企业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1)内部资本投入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形成溢出效应,且实质性ESG行为激励企业将生产要素投入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以实现“增低碳降高碳”,达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2)外部政策激励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可获得更多的政府碳减排补贴,促使企业增加低碳产出投入,实现外部政策激励与内部低碳转型的协同效应;(3)金融机构信贷优惠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激发金融机构对其实行差异化信贷优惠利率,增加企业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的协同发展。研究为辨识ESG行为类别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嵌入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后内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对MMC-BESS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桥臂级平均值模型(arm average model,...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嵌入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后内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对MMC-BESS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桥臂级平均值模型(arm average model,AAM)进行验证。首先,在假设桥臂中各储能子模块状态一致的前提下,将离散环节连续化,并根据电路特性方程构建了MMC-BESS的AAM电路模型。然后,根据交流端、直流端以及储能端之间的功率关系对MMC-BESS的运行模式进行划分,建立了桥臂电流与电池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池功率不均衡状态下的桥臂电流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了MMC-BESS的开关模型和AAM模型,并基于AAM验证了多种工况下的桥臂电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AAM在显著提高仿真效率的同时可保证较高的准确性,电池功率的大小与均衡状况对桥臂电流的成分有较大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fuzzy 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AMPC)的模块化均衡系统。首先,由改进的buck-boost电路和反激变压器组成双层均衡拓扑结构;其次,以不同电池剩余容量(state of charge,SOC)的状态作为模糊逻辑算法的输入,对均衡电流的约束条件进行调节;再次,基于FAMPC均衡控制方法,直接利用开关管的占空比作为系统输入;最后,在改变电池组状态并不使用额外电流控制机制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相比,所提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均衡速度提高了约24.51%,在电池低SOC的极端条件下均衡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至34.48%。所提系统将模糊算法提供的稳定性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快速性相结合,保证了电池组更安全稳定的运行,可为电池组性能提升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G行为与策略性ESG行为对碳排放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相比难以实现碳减排的策略性ESG行为,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且对宏观经济有正向影响,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企业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1)内部资本投入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形成溢出效应,且实质性ESG行为激励企业将生产要素投入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以实现“增低碳降高碳”,达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2)外部政策激励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可获得更多的政府碳减排补贴,促使企业增加低碳产出投入,实现外部政策激励与内部低碳转型的协同效应;(3)金融机构信贷优惠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激发金融机构对其实行差异化信贷优惠利率,增加企业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的协同发展。研究为辨识ESG行为类别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文摘为了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嵌入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后内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对MMC-BESS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桥臂级平均值模型(arm average model,AAM)进行验证。首先,在假设桥臂中各储能子模块状态一致的前提下,将离散环节连续化,并根据电路特性方程构建了MMC-BESS的AAM电路模型。然后,根据交流端、直流端以及储能端之间的功率关系对MMC-BESS的运行模式进行划分,建立了桥臂电流与电池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池功率不均衡状态下的桥臂电流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了MMC-BESS的开关模型和AAM模型,并基于AAM验证了多种工况下的桥臂电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AAM在显著提高仿真效率的同时可保证较高的准确性,电池功率的大小与均衡状况对桥臂电流的成分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