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中LATS2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岳增文 曹选平 +2 位作者 刘进忠 王树斌 闫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57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LATS2 mRNA和蛋白表达;发现口腔黏膜正常组织中LAT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为100%;口腔鳞癌组织中LATS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7.4%(27/57)和42.1%(24/57),二...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57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LATS2 mRNA和蛋白表达;发现口腔黏膜正常组织中LAT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为100%;口腔鳞癌组织中LATS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7.4%(27/57)和42.1%(24/57),二者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均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OSCC) LATS2 RT-PCR western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魏魁杰 张雷 +4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叶冬霞 张志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永生化HIOEC细胞相比,CK17 mRNA在HB56和OSC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升高,CK17蛋白表达水平在所有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K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 CK17表达上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7 口腔鳞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T1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可 马洪 段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4-586,共3页
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及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NMTl蛋白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DNMTl mRNA在OSCC中高表达(Z=-2.028,... 采用Real-Time 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及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DNMTl蛋白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DNMTl mRNA在OSCC中高表达(Z=-2.028,P<0.05),43例OSCC组织中,DNMT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而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P<0.05)。DNMTl有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DNMT1)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Z1基因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云霄 李芳 +2 位作者 杨会钗 王小玲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7-869,873,共4页
目的探讨FEZ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析FEZ1基因在ESCC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FEZ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析FEZ1基因在ESCC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FEZ1蛋白阳性表达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正常食管组织中FEZ1的蛋白表达(4.3±0.39)明显高于食管癌组织中(1.6±0.2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Z1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结论 FEZ1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EZ1基因在食管癌中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FEZ1基因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钙网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田若阳 武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钙网蛋白(CRT)在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和CRT在30例VSCC及15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RP78和CRT在VSCC组织中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钙网蛋白(CRT)在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和CRT在30例VSCC及15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RP78和CRT在VSCC组织中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58 5±0.006 2和0.296 2±0.012 6,在正常外阴皮肤中分别为0.331 6±0.006 0和0.284 7±0.004 3,比较GRP78和CRT在VSCC和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P78和CRT在V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2=0.583,P<0.001)。GRP78和CRT在VSCC中的平均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66±0.21和0.84±0.15,在正常外阴皮肤中分别为0.34±0.11和0.65±0.17,比较两者在VSCC和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P78和CRT的表达与VS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在V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钙网蛋白 外阴鳞癌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Per1基因在人颊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春蓉 杨凯 +1 位作者 赵宁波 唐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在口腔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8例口腔颊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Per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探讨。结果:Per1在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癌旁...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在口腔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8例口腔颊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Per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探讨。结果:Per1在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癌旁正常颊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25)。Per1在Ⅰ、Ⅱ期颊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Ⅲ、Ⅳ期的表达(P=0.007),在T1、T2期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T3、T4期中的表达(P=0.030),在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P=0.008),Per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均大于0.05)。结论:Per1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可能占重要作用,为口腔颊鳞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 PER1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陶菲克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8例鳞癌组织中 livin 的表达情况;②利用反转录(RT)-PCR 及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皮肤鳞癌细胞系 A431细胞中 l...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8例鳞癌组织中 livin 的表达情况;②利用反转录(RT)-PCR 及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皮肤鳞癌细胞系 A431细胞中 livin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vin 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鳞癌组织中 livin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2%;②livin 基因 mRNA 及蛋白在皮肤鳞癌细胞系 A431中表达较高。结论:凋亡抑制基因 livin 在人皮肤鳞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提示 livin 基因在皮肤鳞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为皮肤鳞癌的诊断及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鳞状细胞 皮肤 反转录-PCR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分析
8
作者 汪斌 李俊材 +2 位作者 傅仲学 董蒲江 黄开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7-592,共6页
分析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中鳞癌细胞与食管鳞癌组织中鳞癌细胞的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较纯的鳞癌细胞,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 分析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中鳞癌细胞与食管鳞癌组织中鳞癌细胞的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较纯的鳞癌细胞,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并用免疫印迹技术对差异候选蛋白进行分析、验证。发现29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6种有意义的蛋白,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中如peroxiredoxin 1等5种蛋白表达明显增高,1种蛋白MTCBP-1表达下调。因此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异质性的问题;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鳞癌细胞与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造成肿瘤细胞迁移性和侵袭性的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转移 蛋白质组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b1与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9
作者 史辉 刘俊华 +1 位作者 史加海 黄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主要抑制CyclinE-CDK2和CyclinD-CDK4等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调控功能。Jabl和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从而促进肿瘤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中Jab1和... 背景与目的: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主要抑制CyclinE-CDK2和CyclinD-CDK4等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调控功能。Jabl和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从而促进肿瘤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中Jab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60例食管鳞型细胞癌(ESCC)、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NET)(距癌旁安全切缘5.0 cm以上)中Jab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Jab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ET中为20%,与ESCC组织中的7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ET中为90%,与ESCC组织中的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C中Jab1的过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27ki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Jab1的表达与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5)。结论:Jab1作为p27kip1的负性调控分子,可能参与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Jab1及p27kip1的表达有助于综合评估ESCC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JAB1 P27KIP1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GFRα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陈雅琪 蹇顺海 +1 位作者 黄一凡 文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GFRα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2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 目的探讨GFRα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2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2例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分析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FRα3蛋白在食管正常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9.4%、76.3%,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P<0.01)。结论 GFRα3蛋白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患者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GFRα3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玻连蛋白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兵 胡腾龙 +4 位作者 静广平 于洋 钟克涛 王海涛 俞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年5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26人,有淋巴结转移者18人,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8人,健康人群20人血清VTN表达情况,通过方差分析及LSD法检验各组血清中VTN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VTN A值为(36849.10±1127.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518.12±1301.25),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9459.28±629.58)(P<0.001),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VTN A值为(36725.50±1484.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检测无淋巴结转移OSCC患者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的血清VTN表达情况:高分化鳞癌患者血清VTNA值为(59009.13±145.75),高于中分化者(39468.82±1135.61),高于低分化者(22437.00±1286.38)(P<0.001),3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玻连蛋白(VTN)与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可能相关,测定血清VT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诊断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连蛋白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蛋白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切蛋白1及前纤维蛋白1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守斌 姜英 武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丝切蛋白1(CFL1)及前纤维蛋白1(PFN1)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FL1及PFN1在V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结果 CFL1在V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外阴的正常皮肤(P<0.... 目的探究丝切蛋白1(CFL1)及前纤维蛋白1(PFN1)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FL1及PFN1在V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结果 CFL1在V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外阴的正常皮肤(P<0.05);临床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低分化、中分化的V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VSCC(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PFN1在V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外阴的正常皮肤(P<0.05);临床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VSCC低、中分化和高分化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FL1及PFN1在V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53,P<0.001)。结论 CFL1及PFN1的表达与VS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切蛋白1 前纤维蛋白1 外阴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AK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炜 于在诚 +1 位作者 刘芝华 骆爱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及远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K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阳性率(70.8%)明显高...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及远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K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阳性率(70.8%)明显高于相应远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0%)(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AKT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与Rb、C-myc基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建广 黄玉屏 +1 位作者 刘杰 黄洪章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2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Rb、C—myc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癌组织中6例出现Rb基因缺失、1例重排,分别占样本的21.4%和3.6%;12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1例重排,占样本的42.9%和3.6%,并且C—myc基因扩增...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2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Rb、C—myc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癌组织中6例出现Rb基因缺失、1例重排,分别占样本的21.4%和3.6%;12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1例重排,占样本的42.9%和3.6%,并且C—myc基因扩增与TNM分期有关。提示在口腔鳞癌中存在Rb抑癌基因失活和C—myc癌基因的激活,对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C—myc扩增可作为判断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鳞状细胞癌 RB基因 C-MY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中ZNF750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林芝 王丽 +5 位作者 曹红艳 刘青华 闫玲艳 菅晓婷 吴月琴 李灵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ZNF750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56例对应癌旁正常喉组织,另收集6对新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 目的探讨ZNF750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56例对应癌旁正常喉组织,另收集6对新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喉组织中ZNF750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ZNF750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ZNF750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喉组织(P<0.05),ZNF750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同时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ZNF750蛋白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均高于ZNF750低表达组(P<0.05)。结论ZNF750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其有望成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ZNF750 预后因子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8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瞿泽丰 马洪 +2 位作者 段晓峰 刘睿 高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28,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S100A8蛋白在30例正常口腔组织及3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35例OSCC组织中S100A8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5%,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6.7%(P<0.05),S100A8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 人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结合珠蛋白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魏亚茹 吴健 +3 位作者 段晓峰 高琼 瞿泽丰 马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1-874,共4页
目的:研究结合珠蛋白(Hp)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口腔鳞癌中结合珠蛋白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标本30例,对照口腔黏膜组织标本30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合珠蛋白在... 目的:研究结合珠蛋白(Hp)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口腔鳞癌中结合珠蛋白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标本30例,对照口腔黏膜组织标本30例,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合珠蛋白在口腔鳞癌中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在口腔鳞癌和对照组中,Hp均围绕着血管分布;在口腔鳞癌中,Hp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计数高于对照组织。结论:口腔鳞癌中Hp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Hp的表达可能和MVD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OSCC) 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MVD) 结合珠蛋白(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