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新宁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针对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引发的变革,根据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对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要求,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强调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工作基础建设要能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无缝衔接;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情报... 针对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引发的变革,根据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对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要求,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强调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工作基础建设要能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无缝衔接;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情报能力增强,需要重新定位情报工作重点;还提出了建设大情报体系的构想。最后,本文对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学学科构成与建设进行了论证,认为人工智能环境下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发出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学科建设 情报体系 大情报观 国家安全与发展 智能时代 情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正义:从哲学与数学的思想空间诠释出发
2
作者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6,122,156,共15页
数据化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计算机和法律科学,还广泛包括了技术存在的认识论模式甚至哲学形而上学。将正义概念适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应当考虑数学自身的界限。对数据化带来的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深入的数学方面的研究,能够满足我们... 数据化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计算机和法律科学,还广泛包括了技术存在的认识论模式甚至哲学形而上学。将正义概念适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应当考虑数学自身的界限。对数据化带来的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深入的数学方面的研究,能够满足我们对哲学重解时代精神的需要。在今天的世界,我们生活的普遍数字化概念的范围不能以简单叠加数字的方法加以理解。在所谓现代性哲学话语扩展的同时,它已经包含有诸如自由观、技术观、机器观、数据观、政治理性、算法治理、规范科学观等层面的扩展。我们提出数据正义这个问题时,最终就应当在存在之间、存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性的意义上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的观点 治理的算法 大数据 机器观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ye views算法解决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夏炯 顾军 +1 位作者 王戈 董新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6-308,336,共4页
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对编程元素由二维图形对象构成的传统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中产生的两个显示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引入一种改进的fisheye views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对编程元素由二维图形对象构成的传统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中产生的两个显示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引入一种改进的fisheye views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设计的原型系统VPMF表征了该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二维可视化编程环境 FISHEYE viewS small—screen scaling—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的大生态观 被引量:3
4
作者 郎慧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生态观是一种基于宽阔视野的大世界观方法论,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有机统一的现代生态理念。基于系统思维,在对马克思生产力生态思想进行辩证汲取基础上形成的、与中国共产党生态生产力思想一脉相承的新质生产力的大生态观,为新时... 大生态观是一种基于宽阔视野的大世界观方法论,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有机统一的现代生态理念。基于系统思维,在对马克思生产力生态思想进行辩证汲取基础上形成的、与中国共产党生态生产力思想一脉相承的新质生产力的大生态观,为新时代实现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大生态观是由内部要素生态、结构载体生态、外部环境生态三层结构构成的大生态系统。针对新质生产力大生态系统存在的内部系统发展不足及各子系统间衔接不畅的问题,必须坚持“主体-技术-产业-环境”协同发力,以系统性思维实现各要素的沟通与互动,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态功能整体效能的提升。这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生态观 绿色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场角条件下地形跟随飞行适应角法的改进
5
作者 朱日楠 王彪 唐超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6-682,共7页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的信息与实时高度结合,给出导引指令。利用不同真实地形数据视景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波浪状航迹问题,避免航迹角与法向过载频繁变化,使飞机以期望安全高度平飞越峰,显著提升地形跟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跟随 适应角法 小视场角 地形数据丢失 波浪状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
6
作者 李刚 叶学义 +2 位作者 蒋甜甜 李文杰 应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主动毫米波(active millimeter wave,AMMW)图像具有噪声多、易含伪影、小目标多等特点,一直是隐匿目标检测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瓶颈型Transformer(bottleneck Trans... 主动毫米波(active millimeter wave,AMMW)图像具有噪声多、易含伪影、小目标多等特点,一直是隐匿目标检测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瓶颈型Transformer(bottleneck Transformer,BoT),加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调整多尺度目标检测层,并集成全局注意力机制来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多视角加权框融合的后处理方法,用于集成不同视角检测结果,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在自行采集的包括54000幅图像的AMMW数据集上,与基准模型(YOLOX)相比,该模型达到了93.22%的检出率和4.46%的误检率,AP提升了6.74个百分点;在公开AMMW数据集上,与主流方法相比,mAP提升了4.07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AMMW图像场景的目标,小目标检测准确度更加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毫米波图像 瓶颈型Transformer 小目标检测 多视角加权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YOLO:复杂大视场下低慢小无人机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迎龙 孙备 +2 位作者 丁冰 卜德森 孙晓永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目标检测模型在体积、计算资源需求以及小目标检测效果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人机目标检测算法BG-YOLO。该算法基于YOLOv8,通过在高分辨率特征层添加检测头,有效减少了图像下采样过程中的信息丢失,显著提升了模... 针对现有无人机目标检测模型在体积、计算资源需求以及小目标检测效果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人机目标检测算法BG-YOLO。该算法基于YOLOv8,通过在高分辨率特征层添加检测头,有效减少了图像下采样过程中的信息丢失,显著提升了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同时,引入Biformer注意力机可以制精准捕捉图像的远程依赖关系,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目标的感知能力。此外,NWD损失函数的引入解决了传统损失函数在小目标检测中对位置偏差敏感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基于GhostNetV2的模型轻量化则通过替换传统卷积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和计算量的同时,保持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BG-YOLO在Det-Fly数据集上相比YOLOv8的mAP@0.5提高了10.3%,参数量减少了33.18%,而与YOLOv9相比提高了7.9%。此外,该算法在自采集数据集上也表现出色,对天空、山地、建筑等不同场景的低慢小目标分别实现了96.2%、88.1%和86.2%的平均精度,检测速度分别为150.36、128.21、112.53 fps,实现了高检测精度和高检测速度的要求。综上所述,BG-YOLO通过检测头设计、注意力机制引入、损失函数改进以及模型轻量化,显著提升了对低慢小无人机目标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Biformer GhostNetV2 低慢小无人机目标检测 复杂大视角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模型的矿山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8
作者 张宇博 赵建科 +2 位作者 张烜赫 孟超 车延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0-305,共6页
矿山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基波零序电流幅值大、故障特征明显,因此零序电流选线法准确度较高;然而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会造成零序电流选线法失灵,限制了零序电流选线法的使用。针对现有零序电流选线法选线方法无法应用于中... 矿山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基波零序电流幅值大、故障特征明显,因此零序电流选线法准确度较高;然而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会造成零序电流选线法失灵,限制了零序电流选线法的使用。针对现有零序电流选线法选线方法无法应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大数据模型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总结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特征,梳理了现有主要选线方法,分析指出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是限制基波零序电流选线方法应用场景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引入了大数据模型,用于形成线路的特征数据,从而区分正常线路与故障线路,实现准确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单相故障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世中对合成生物学的哲学反思
9
作者 唐兴华 陆钱能 胡翌霖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合成生物学作为21世纪改变生命领域的科学,其所具有的跨学科性、打破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强调人的作用和技术对我们生存方式的塑造等,是我们所处的人类世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首先,作为顺应人类世呼声的合成生物学,打破自然与人工界限,实... 合成生物学作为21世纪改变生命领域的科学,其所具有的跨学科性、打破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强调人的作用和技术对我们生存方式的塑造等,是我们所处的人类世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首先,作为顺应人类世呼声的合成生物学,打破自然与人工界限,实现二者融合,在更深层的“生命”领域体现了技术对我们的塑造。其次,合成生命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划分,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促使多学科交叉和融合,而合成生命具有的开放性和合成生物学发展的生成性,则决定了合成生物学面向未来的特性,改变了人类世中技术研究的方向。最后,技术哲学所关注的“大问题”和“小问题”在合成生物学这里实现了统一。合成生物学既有“大问题”也有“小问题”,对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既要关注一般性的大问题,又要关注其产生的具体的小问题。总之,合成生物学作为人类世中的技术形态,对其涵义和特征进行哲学反思,有助于从新的理论范式下理解合成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合成生物学 自然与人工 学科交叉 面向未来 “大问题”与“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经济评价及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0
作者 方伟 王玉梅 +1 位作者 雷百战 李伟敏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荔枝产量“大小年”是业界熟知的问题,为克服该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荔枝专家、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共同研制了《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规范》,从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对该技术经济效应进行了测评... 荔枝产量“大小年”是业界熟知的问题,为克服该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荔枝专家、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共同研制了《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规范》,从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对该技术经济效应进行了测评,同时从果园经营主体满意度、技术宣传和业界知名度、基层农业主管部门推广力度和应对极端天气的稳定性4个方面探讨了该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荔枝克服“大小年”技术能够实现年际产量波动幅度在30%以内的技术目标,技术性和经济性良好,果园经营主体满意度较高,基层政府推广力度在增加,未来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大小年 技术经济 规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现实基础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24
11
作者 张海鹏 王智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既具有新质生产力一般特征,又兼具不平衡性、开发与保护的二重性、资源禀赋的先决性及创新主体多元性等特殊性。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要素错配、生产关系失调、...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既具有新质生产力一般特征,又兼具不平衡性、开发与保护的二重性、资源禀赋的先决性及创新主体多元性等特殊性。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要素错配、生产关系失调、人力资本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观念冲突束缚等因素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挑战。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技术研发与应用并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新质人才培养环节,有助于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大农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以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数字征信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郊区新城职住分离就业者居住随迁的因素——基于多源大小数据结合的武汉市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强 唐梦帅 +1 位作者 梁晓倩 杨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4-2143,共10页
随着中国郊区新城高速发展,新城吸引了大批就业迁入,但众多就业者的居住并未随迁,出现了普遍的职住分离现象。然而,目前有关郊区新城就业者职住分离的原因多为定性讨论,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尚不明确。以武汉市郊区新城为例,基于多源大... 随着中国郊区新城高速发展,新城吸引了大批就业迁入,但众多就业者的居住并未随迁,出现了普遍的职住分离现象。然而,目前有关郊区新城就业者职住分离的原因多为定性讨论,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尚不明确。以武汉市郊区新城为例,基于多源大、小数据,运用多层BLR-MLR(二元逻辑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问卷统计分析,分别探究通勤距离、个人属性、建成环境、家庭结构等对新城职住分离就业者居住随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建成环境、长距离通勤、优质的教育资源、合适的房价以及稳定的工作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新城职住分离就业者的居住迁入,相反则会阻碍其迁入;家庭因素在非单身的职住分离就业者迁居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女性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新城 长距离通勤 职住分离 居住随迁 大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智能化技术发展展望
14
作者 崔玉福 刘质加 +8 位作者 贾晓冬 师皓 谢凤英 王靖 李志刚 张少坡 李国军 刘元默 邱增帅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日趋深入,航天技术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基于复杂任务的体系智能化、星座智能化发展成为航天新趋势。未来小卫星将向“新、小、快、灵、智、多、省、好”等方向发展,通过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日趋深入,航天技术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基于复杂任务的体系智能化、星座智能化发展成为航天新趋势。未来小卫星将向“新、小、快、灵、智、多、省、好”等方向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智能化,以适应小卫星星座化、体系化发展需求。文章为应对未来小卫星快速发展需求,提出了星座化、体系化发展下小卫星特点与智能化需求,探讨了新形式下小卫星智能化发展转型,并给出了小卫星智能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智能化技术 大数据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自芬 薛金生 +1 位作者 张印辉 陈光晨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197,共13页
针对红外小目标图像的低分辨率、特征信息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Embedded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ESLIMFE)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首先,随着网络深... 针对红外小目标图像的低分辨率、特征信息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嵌入空间位置信息和多视角特征提取(Embedded 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ESLIMFE)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首先,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导致特征图分辨率逐渐减小从而丢失细节信息,因此在骨干网络中嵌入空间位置信息融合注意力机制(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Fusion,SLIF)弥补小目标特征信息。其次,结合C3模块和动态蛇形卷积提出多视角特征提取(Multi-view Feature Extraction,MVFE)模块,通过在不同视角下提取同一特征来增强小目标的特征表达能力。采用大选择核(Large Selection Kernel,LSK)模块,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提取小目标多尺度信息,以提高对红外小目标定位能力。最后,引入基于注意力的尺度内特征交互(Attention-based Intrascale Feature Interaction,AIFI)模块增强特征之间的交互性。在对空红外小目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AP75的检测精度为90.5%,mAP50~95检测精度为74.5%,文中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红外小目标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位置信息 多视角特征提取 动态蛇形卷积 大选择核 基于注意力的尺度内特征交互 红外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事件相机探测无人机的双视图融合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淼 陈诺 +3 位作者 安玮 李博扬 凌强 李卫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7,共10页
随着低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实时检测此类低慢小目标对维护公共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相机以固定曝光时间成像获得图像帧,在光照变化时难以自适应,导致在强光照等场景下存在探测盲区。事件相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形态传感器,逐像素感知外部... 随着低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实时检测此类低慢小目标对维护公共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相机以固定曝光时间成像获得图像帧,在光照变化时难以自适应,导致在强光照等场景下存在探测盲区。事件相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形态传感器,逐像素感知外部亮度变化差异,在复杂光照条件下依然可以生成高频稀疏的事件数据。针对基于图像的检测方法难以适应事件相机稀疏不规则数据的难题,本文将二维目标检测任务建模为三维时空点云中的语义分割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视图融合的无人机目标分割模型。基于事件相机采集真实的无人机探测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具有最优的检测性能,实现了无人机目标的稳定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机 低空无人机 低慢小目标检测 多视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下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赜——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阮海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以大食物观推进粮食安全建设,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构成部分。大食物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大农业观、大资源观与大产业观,给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带来了发展机遇。已有研究只窥视到种粮小农户的生产局限与不足,应从优势视角出发,发... 以大食物观推进粮食安全建设,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构成部分。大食物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大农业观、大资源观与大产业观,给种粮小农户迈向共同富裕带来了发展机遇。已有研究只窥视到种粮小农户的生产局限与不足,应从优势视角出发,发现种粮小农户具有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与网络优势。将种粮小农户的优势与大食物观相结合,凭借组织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应性优势发展大农业观,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优势践行大资源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网络的丰富性、延展性、信任性优势发展大产业观,延伸农业生产价值链;以种粮小农户为主体落实大食物观,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满足民众膳食需求与推动种粮小农户走向共同富裕相耦合,实现“三赢”的多重目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种粮小农户 共同富裕 优势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浦男萍 赵晶 +3 位作者 张颖 张蚌蚌 雷鸣 孔祥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8,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食物需求结构的转变,耕地保护制度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从大食物观的提出及其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诸多挑战,如食物需求结构转型、区域分工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食物需求结构的转变,耕地保护制度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从大食物观的提出及其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诸多挑战,如食物需求结构转型、区域分工协同需求以及耕地后备资源的稀缺性.在总结我国耕地保护成效与不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耕地安全的基本事实,粮食安全现状与耕地保护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耕地保护效能降低的原因,并识别了耕地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路径,包括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优化占补平衡政策、建立区域补偿机制和第三方评估体系等,以期为构建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粮食安全 耕地治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大农业观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3
19
作者 牛一凡 付坚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 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成熟。从核心要义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回答了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蕴藏着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的成功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世界粮农发展与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业强国 习近平大农业观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域下生态低碳农业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蓝红星 冯文薏 胡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实现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为助推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的同步实现,本研究立足粮食安全视域,阐释生态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厘清粮食安全与生态低碳农业的辩证关系,剖析粮... 实现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为助推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的同步实现,本研究立足粮食安全视域,阐释生态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厘清粮食安全与生态低碳农业的辩证关系,剖析粮食安全战略下生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战略与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在“大食物观”“大产业观”“大农业观”指导下,生态低碳农业涉及全食物品类、全产业流程、全生活环节。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底线要求,生态低碳农业是可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当前,发展生态低碳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约束、科学技术瓶颈、小农生产模式、居民观念局限等现实困难,亟需探索水地资源拓展、技术创新应用、居民素质提升等有效路径,推动生态低碳农业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低碳农业 大食物观 大农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