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逆向分析的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系统
1
作者 刘永涛 高隆鑫 +3 位作者 方腾源 闫星培 杨京帅 滑海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8,共8页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和OpenGL图形技术以及基础数据库技术,设计碰撞事故重建系统,并通过真实对向碰撞(对碰)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系统的精度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模拟车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1%,车辆运动轨迹吻合程度的平均相关性为0.85,有效解决了模拟车辆碰撞瞬间逆向不确定性方程组解析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算法 车辆对向碰撞 事故再现 动力学计算模型 3维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佳明 朱涛 +2 位作者 肖守讷 阳光武 杨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 [目的]当前,切削式防爬器存在切削初始峰值力过高问题,会出现刀具脱落或断裂,造成防爬器失效的情况。而且,既有双切削式防爬器极易出现内部切屑在管内堆积的情况。因此需对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切削式防爬器进行研究。[方法]先建立切削式防爬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将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力、碰撞吸能仿真结果同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介绍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和改进的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模拟计算,分析两种新型切削式防爬器的切削性能。[结果及结论]在切削式防爬器出现初始峰值力的位置设置诱导槽,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峰值力;诱导槽的深度不小于切削深度效果更佳;诱导槽的宽度过大,会导致二次峰值力的增加,且刀具通过该诱导槽之后切削力会出现较大波动。与传统的抽屉式蜂窝防爬器相比,蜂窝切削复合式防爬器不仅吸能能力极为优秀,还能更换部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性。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能将切屑从管内顺利排出,从而避免了切屑堆积。对比单切削式的防爬器,新型内外双切削式防爬器的吸能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切削式防爬器 蜂窝 碰撞吸能 诱导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
3
作者 徐伟龙 项彦茂 +4 位作者 覃怡 孟云伟 刘中帅 刘向洋 张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为了探究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形梁护栏结构,即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的护栏,将波形梁护栏立柱的厚度减薄至4 mm,且在其中填充C30混凝土。对这种护栏结构,构建了汽车与波形梁护栏的碰撞数值模型,... 为了探究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形梁护栏结构,即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的护栏,将波形梁护栏立柱的厚度减薄至4 mm,且在其中填充C30混凝土。对这种护栏结构,构建了汽车与波形梁护栏的碰撞数值模型,并与实车碰撞试验进行对比,两种试验方法中的护栏整体变形及碰撞状态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1)3种试验车辆在与该结构形式的波形梁护栏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车辆均未发生穿越、跨越和骑跨现象,护栏的构件未侵入驾驶室,护栏结构未发生脱离;(2)车辆未发生翻车现象,全程在导向框内行驶;车辆碰撞速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分别为9.4 m/s和7.7 m/s,加速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分别为150.3 m/s^(2)和70 m/s^(2);(3)护栏均符合JTG B05—01—2013《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中对A级护栏的阻挡、导向、缓冲功能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波形梁护栏的升级改造利用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梁护栏 防护性能 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 数值模拟 实车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道路养护车辆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防撞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波 李佳文 郑硕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5-601,共7页
为了降低错误行驶车辆对养护施工作业区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了一种安装在道路养护车辆尾部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目前针对该类型防撞缓冲垫的研究较少,为此搭建了高精度防撞缓冲垫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从吸能性能、可... 为了降低错误行驶车辆对养护施工作业区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了一种安装在道路养护车辆尾部的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目前针对该类型防撞缓冲垫的研究较少,为此搭建了高精度防撞缓冲垫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从吸能性能、可导向性能和阻挡性能三方面对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的防撞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铝蜂窝式防撞缓冲垫可有效降低碰撞过程中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力和加速度。另外,合理的铝蜂窝强度对提高防撞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养护车 防撞缓冲垫 数值模拟 防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5
作者 张丙虹 来志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驾驶者头部受到伤害的规律;其次,选取真实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对采用的碰撞仿真方法用于汽车-摩托车事故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碰撞角度较小、摩托车车速较低、轿车车速较高时,摩托车驾车人头部与轿车车身碰撞造成头骨骨折伤害的概率增大,且伤害风险随轿车车速增高而增大。可为摩托车与车辆碰撞机理和摩托车驾车人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摩托车事故 碰撞形态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对车碰撞事故计算机模拟再现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黄靖 金先龙 +2 位作者 张晓云 亓文果 陆玉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9-1451,1456,共4页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类型分析的有效性,从而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 车对车碰撞 交通事故 事故再现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邹铁方 蔡铭 +1 位作者 杜荣华 何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100,共6页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提高结果可信性为事故再现的核心。根据事故再现所需痕迹将再现方法分为6类,即"行人抛距"、"车辆制动距离"、"行人损伤"、"车辆变形"、"其他"...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提高结果可信性为事故再现的核心。根据事故再现所需痕迹将再现方法分为6类,即"行人抛距"、"车辆制动距离"、"行人损伤"、"车辆变形"、"其他"以及"仿真"。通过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可综合利用这些方法获得客观、可信的事故再现结果。然后探讨提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结果可信性的新发展方向:开发国产、高精度的事故再现软件,研究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研究痕迹间关系在事故再现中的应用。而其中仿真所得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区间不确定优化方法以及事故现场痕迹间关系为值得期待的新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再现 车人碰撞事故 痕迹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变形的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磊 金先龙 +1 位作者 张晓云 刘军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34-1337,1343,共5页
研究了采用变形/能量原理进行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碰撞后汽车的车身变形量计算车辆的碰撞速度和运动过程,并在一起真实的两车碰撞事故中进行了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碰撞变形与实际变形情况吻合,再现了两车碰撞后的运动... 研究了采用变形/能量原理进行汽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碰撞后汽车的车身变形量计算车辆的碰撞速度和运动过程,并在一起真实的两车碰撞事故中进行了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碰撞变形与实际变形情况吻合,再现了两车碰撞后的运动过程,验证了其对于缺少制动印迹的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碰撞事故 再现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墩汽车撞击力的数值模拟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崔堃鹏 夏超逸 +2 位作者 刘炎海 夏禾 吴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3,共7页
为研究汽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瞬态撞击力特性,并分析规范设计值的合理性,采用ANSYS LS_DYNA软件建立卡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模型,模拟车辆以60,80,100,120km/h四种速度撞击桥墩的全过程,获得撞击面撞击力时程及峰值,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为研究汽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瞬态撞击力特性,并分析规范设计值的合理性,采用ANSYS LS_DYNA软件建立卡车撞击高速铁路桥墩模型,模拟车辆以60,80,100,120km/h四种速度撞击桥墩的全过程,获得撞击面撞击力时程及峰值,对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和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计算撞击力的等效静力值并与规范设计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卡车撞击力呈现为短脉冲荷载形式,持续时间多在0.2s以内;车速越高,撞击作用时间越短,瞬时冲击作用越大,撞击力峰值可达数十MN;撞击力对应的等效静力比我国高速铁路规范和美国AASHTO规范中的撞击力设计值大很多,说明现行规范撞击力设计值偏小,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桥墩 汽车撞击 撞击力 设计值 规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rash软件的人-车碰撞事故仿真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邹铁方 余志 蔡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Pc-Crash软件为平台,仿真分析两例实际的人-车碰撞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的吻合情况,并结合其他学者所提及的现象,总结了仿真中人-车接触部位、行人终止点位置及抛距、行人被车辆抛出后的运动情况等与实际情况的耦合程度的规... 以Pc-Crash软件为平台,仿真分析两例实际的人-车碰撞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的吻合情况,并结合其他学者所提及的现象,总结了仿真中人-车接触部位、行人终止点位置及抛距、行人被车辆抛出后的运动情况等与实际情况的耦合程度的规律。发现利用Pc-Crash软件实现对人-车碰撞事故仿真时,人-车接触部位与实际情况可以耦合得很好,行人终止点位置一般总体抛距与实际情况差不多,而行人被车辆抛出后的运动情况则与实际不符,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一些建议。对更好地利用Pc-Crash软件实现对人-车碰撞事故的仿真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人-车碰撞 仿真 Pc-Crash软件 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rash的多车碰撞事故再现仿真分步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邹铁方 尹若愚 +1 位作者 易亮 蔡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降低多车碰撞事故仿真再现的难度并确保再现结果的可靠性,建立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仿真分步方法。该方法将多车碰撞过程划分为多个独立的2车碰撞过程,对最开始的2车碰撞过程进行仿真后分别获得2车碰撞后的运动参数,进而定义新的2... 为降低多车碰撞事故仿真再现的难度并确保再现结果的可靠性,建立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仿真分步方法。该方法将多车碰撞过程划分为多个独立的2车碰撞过程,对最开始的2车碰撞过程进行仿真后分别获得2车碰撞后的运动参数,进而定义新的2车碰撞仿真过程,重复此步骤,直至仿真中所有相关痕迹与事故现场痕迹相吻合为止。仿真再现一例3车碰撞事故。结果显示,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仿真分步方法可用于仿真再现多车碰撞事故,且仿真车辆运动轨迹和损坏程度等痕迹均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Pc-Crash软件 多车事故 仿真 分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对车碰撞事故再现系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涛 魏朗 +1 位作者 龚标 周维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1-776,共6页
为研究事故再现系统参数对汽车碰撞事故车速计算值的影响,分析了车对车碰撞3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碰撞前后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路面摩擦因数和轮胎模型... 为研究事故再现系统参数对汽车碰撞事故车速计算值的影响,分析了车对车碰撞3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并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碰撞前后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路面摩擦因数和轮胎模型参数;而在碰撞阶段,主要的影响参数是碰撞点、车辆碰撞方位角和车辆质量;当两车的碰撞夹角在170°~190°时,影响最大的参数是碰撞方位角,且质量较小的车辆对碰撞夹角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车对车碰撞 事故再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损伤特征信息的人车碰撞事故车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泉 李一兵 郭榕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9-983,共5页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仿真与统计研究进展,基于人体损伤与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特点,对人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特点,构建了人体损伤特征参数及其描述模型,将损伤分为脏器损伤和骨折两部分进行描述...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仿真与统计研究进展,基于人体损伤与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特点,对人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特点,构建了人体损伤特征参数及其描述模型,将损伤分为脏器损伤和骨折两部分进行描述及评分。利用统计、再现等方法探寻头部的MAIS值、HIC值与车辆碰撞速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构建了MAIS-HIC-v综合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车速分析模型,开发了人车碰撞事故车速分析模块,可根据事故现场信息特点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结合人体损伤信息进行车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损伤 人车碰撞事故 撞击车速分析 交通事故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建军 董大伟 +1 位作者 孙仁云 谭金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了汽车事故工程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一例汽车碰撞固定物的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过程再现的研究。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事故中的车损情况、现场物证和交警笔录,所设计的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了汽车事故工程的实验步骤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一例汽车碰撞固定物的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过程再现的研究。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事故中的车损情况、现场物证和交警笔录,所设计的汽车事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能达到汽车事故再现的目的,且具有事故再现过程的直观可视性,可用于汽车事故工程的本科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事故工程 虚拟仿真实验 交通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方锡邦 郑月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速度 碰撞模型 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奇 张道文 +1 位作者 王鑫 唐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138,共5页
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 为研究行人与车辆碰撞后的抛距、运动姿态及其损伤机制,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2起真实案例,针对事故中常见的厢式客车和普通轿车车型,基于MADYMO多刚体仿真软件,建立符合中国人体形特征的人车碰撞多刚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2种车型不同车速和碰撞角度对碰撞后行人动力学响应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型和车速是影响行人抛距和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而碰撞角度对行人碰撞后的运动姿态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重建 Madymo模拟 车辆类型 运动形态 人体损伤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砼护拦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军 丁桦 程耿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将汽车与砼护拦简化为刚体,给出了描述碰撞过程中车辆三维空间运动的Euler-Lagrange方程——微分代数方程组,采用半显式外插方法求解上述方程组。数值计算得出的车辆各方向上的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侧倾角、最大俯仰角... 将汽车与砼护拦简化为刚体,给出了描述碰撞过程中车辆三维空间运动的Euler-Lagrange方程——微分代数方程组,采用半显式外插方法求解上述方程组。数值计算得出的车辆各方向上的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侧倾角、最大俯仰角、车轮沿护拦面的最大爬升值及车辆脱离护拦时的弹出角等结果是从乘员风险和车辆轨迹等多角度全面评估砼护拦的安全性能的重要依据。针对美国NewJercy型砼护拦的实际算例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碰撞 安全性能 数值模拟 混凝土护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车碰撞事故中行人步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飞 金先龙 张晓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为提高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的准确性,分析行人的初始状态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多刚体行人假人为模型的事故再现方法。该方法仿真行人行走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事故再现中所需要的行人姿态、步速等初始状态参数。通过再现一起... 为提高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的准确性,分析行人的初始状态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多刚体行人假人为模型的事故再现方法。该方法仿真行人行走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事故再现中所需要的行人姿态、步速等初始状态参数。通过再现一起真实交通事故,论证了行人初始状态对事故再现结果的影响,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碰撞 事故再现 行人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羊玢 王玉 +2 位作者 王哲 胡敏 宋化卫 《森林工程》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与行人碰撞的特点,建立常见人车碰撞事故的汽车运动学模型和碰撞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及碰撞后行人的运动状态,分析行人头部与车体前部碰撞点以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最后...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与行人碰撞的特点,建立常见人车碰撞事故的汽车运动学模型和碰撞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及碰撞后行人的运动状态,分析行人头部与车体前部碰撞点以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最后,在改善发动机罩结构和性能以及安装前风窗安全气囊或采用辅助制动装置等方面提出有效的保护行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再现 人车碰撞 行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Crash的事故数字化再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家城 程鹏燕 +1 位作者 李文勇 齐振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针对传统事故现场测量中存在占道时间长、人为误差大等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事故摄影测量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三维全景的获取并建立了相机的三维摄影测量模型,用于事故现场几何信息的提取。其次通过对事故车辆运动轨迹分析,建立了车辆运... 针对传统事故现场测量中存在占道时间长、人为误差大等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事故摄影测量的方法。首先介绍了三维全景的获取并建立了相机的三维摄影测量模型,用于事故现场几何信息的提取。其次通过对事故车辆运动轨迹分析,建立了车辆运动和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用于车辆运动轨迹的模拟。通过Pc-Crash仿真,将仿真后车辆运动轨迹与摄影测量获得真实的路面轨迹进行对比,利用轨迹优化的方法实现交通事故在计算机上的三维模拟再现。最后,通过对一起交通事故案例的仿真再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RASH 三维测量 车辆碰撞 轨迹优化 事故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