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D-GRU的润叶过程片烟水分集成预测方法
1
作者 张雷 任国峰 +8 位作者 洪斌斌 邹泉 郑红艳 赵云川 徐大勇 堵劲松 李银华 苏子淇 熊开胜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润叶过程中出口烟叶的水分是重要质量指标,然而润叶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非平稳等特点,给水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G... 润叶过程中出口烟叶的水分是重要质量指标,然而润叶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非平稳等特点,给水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GRU)的集成预测方法。首先,利用VMD对烟叶水分含量进行分解,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然后,针对不同尺度的模态分量,建立相应的GRU网络以提取多尺度特征。同时,设计并行GRU网络提取过程变量与烟叶水分之间的复杂时序依赖关系。最后,将所有GRU网络的输出隐藏状态进行拼接,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进一步特征提取和水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复烤厂实际生产数据集上,VMD-GRU的预测结果较传统预测方法提高了平均40%的预测准确率,特别是在多步预测上精度优势明显,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水分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润叶过程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多参数和VMD-GRU的冬小麦单产估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丰玮 王鹏新 +1 位作者 刘峻明 李红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185,共12页
为充分挖掘时间序列遥感参数的时序信息和趋势信息,并进一步提升冬小麦估产精度,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与冬小麦长势密切相关的生育时期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作为遥感... 为充分挖掘时间序列遥感参数的时序信息和趋势信息,并进一步提升冬小麦估产精度,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与冬小麦长势密切相关的生育时期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作为遥感参数,构建耦合变分模态分解(VMD)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的估产模型。应用VMD算法将各个时间序列遥感参数分解为多组平稳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选取与原始时间序列遥感参数高度相关的IMF分量进行特征重构,并将重构特征作为GRU网络的输入,以构建冬小麦组合估产模型。结果表明,VMD-GRU组合估产模型决定系数为0.63,均方根误差为448.80 kg/hm^(2),平均相对误差为8.14%,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精度优于单一估产模型精度,表明该组合估产模型能够提取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多尺度、多层次特征,并充分挖掘冬小麦各生育时期遥感参数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准确单产估测结果的同时提升了估产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估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遥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3
作者 逯静 张燕茹 王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1,共11页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风电功率受多方面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采用随机森林(RF)方法来确定气象因素特征的重要性,对特征进行排序并提取出最优的特征。其次,利用VMD将原始功率数据由不平稳序列分解成较平稳的子序列,为解决VMD的两个参数即模态数和惩罚因子难以人工确定的问题,使用BWO对VMD的参数进行寻优,利用优化后的VMD对非平稳电力信号进行有效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各平稳子序列加上提取出的最优特征进行TCN-BiGRU组合模型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结果。以中国的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为例,通过多种单一模型与组合模型对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联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百分比误差的指标精度均比其他模型有所提高。本文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随机森林 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波动特性的VMD-GRU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鑫 李慧 +2 位作者 叶林 范新桥 刘思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8,共9页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准度能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风速波动特性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定义5种风速波动类型,对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历史风速序列进行波动类型划分,得到不同风速波动类型的天气时段;其...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准度能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提出一种考虑风速波动特性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定义5种风速波动类型,对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历史风速序列进行波动类型划分,得到不同风速波动类型的天气时段;其次,将这些天气时段对应的历史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类,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各类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频计算,得到特征、频段互异的多个子模态;然后,利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建立每个子模态预测模型,将各个子模态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最后,对待测时段的风速序列进行波动类型划分和识别,选取相匹配的功率预测模型计算出最终预测值。利用某实际风电场的数值天气预报风速数据和功率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组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数值天气预报 风速波动特性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OT算法的VMD-HPCA-GRU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5
作者 何星月 杨靖 +2 位作者 朱兆强 杨斌 覃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25,共10页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子模态数,从而将具有强非线性的原始功率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模态。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高维气象特征与功率序列的关联度值并进行排序分层,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层特征变量的第一主成分,实现对高维气象特征的降维。最后,引入COOT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加速模型收敛速度,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贵州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RU模型的预测结果,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下降了67.41%、72.25%、45.69%,且预测精度高于其他4种组合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分层主成分分析 COOT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GRU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月径流区间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冬梅 王亚琴 王文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提高径流预测的适用性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点预测方法无法有效描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VMD-GRU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月径流区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将月径流序列分解为... 提高径流预测的适用性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点预测方法无法有效描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VMD-GRU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月径流区间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将月径流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然后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分别预测各子序列,叠加得到最终的点预测结果,最后在点预测的基础上,应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进行月径流区间预测,并将提出的VMD-GRU模型与GRU、极点对称模态分解-门控循环单元(ESMD-GRU)和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门控循环单元(CEEMDAN-GRU)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点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其他模型,同时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为径流区间预测提供了合理的波动范围,可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D) 门控循环单元(GRU)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径流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的VMD-GRU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岩 向益锋 马天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为了更有效提取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特征信息,从原始含噪声较多的负荷序列中提取包含丰富特征信息的信号分量,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参数设定经验与主观性较强,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 为了更有效提取电力负荷数据中的特征信息,从原始含噪声较多的负荷序列中提取包含丰富特征信息的信号分量,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参数设定经验与主观性较强,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algorithm,PSO)优化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组合模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通过粒子群算法对VMD最佳影响参数组合进行搜寻,得到最佳效果的分解子序列,减少不同趋势信息对预测精度影响。然后运用GRU网络,针对各子序列分量建立基于GRU的预测模型。最后叠加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得到短期电力负荷的最终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相对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GRU模型和EMD-GRU模型以及未经优化VMD-GRU模型,此模型具有更高的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粒子群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诊断
8
作者 张帅印 陶建峰 +2 位作者 吴兆宇 陈方飞扬 谭浩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适应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参数,提高信号分解的准确性与鲁棒性;随后结合最小包络熵原则选取关键固有模态函数,从中提取主要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融入时域卷积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提高故障特征的表达能力与分类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仿真平台和开展了多种典型故障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7.33%,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射流伺服阀 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误差修正的EGRU-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9
作者 师洪涛 李希彬 +3 位作者 丁茂生 高峰 李艺萱 杨静玲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采用传统误差修正算法可以提升深度学习的时序预测能力,但在正负误差特性挖掘及预测模型自适应修正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误差修正的EGRU-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并建立考虑正负误差的评... 采用传统误差修正算法可以提升深度学习的时序预测能力,但在正负误差特性挖掘及预测模型自适应修正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误差修正的EGRU-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并建立考虑正负误差的评价指标IMAE,进而提出自适应误差反馈修正算法,其通过量化历史正负误差的影响,能够自适应的反馈修正GRU门控结构,降低误差异常值出现的概率;更进一步的,利用历史误差的分布规律构建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律,以实现对权值计算过程的自适应修正,从而提升注意力机制赋值过程的合理性。经过评价指标的综合衡量和自适应机制的系列模型修正,能够有效突出误差对预测过程和模型性能评估的影响。算例验证表明,该文所提的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可进一步挖掘误差信息,提升预测模型的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预测 自适应误差修正机制 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VMD-GPSAO的短期风电功率网络预测模型
10
作者 陈万志 杜超 王天元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8,共9页
针对风电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而导致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频解构特征优选方法与改进的雪消融优化器(EMVMD-GPSAO)的短期风电功率网络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多频解构特征优选方法(EMVMD)从原始风... 针对风电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而导致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频解构特征优选方法与改进的雪消融优化器(EMVMD-GPSAO)的短期风电功率网络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多频解构特征优选方法(EMVMD)从原始风电功率及气象数据中分解、筛选得到关键模态特征,提升训练数据质量;其次,构建融合双向时间卷积网络(BiT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网络模型,采用改进的雪消融优化器(GPSAO)优化模型超参数,并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MHA)实现时序特征的自适应加权;最后,对模型输出的预测序列进行反归一化处理,获得预测结果。场景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MAE降低超过58.02%,MAPE降低超过4.52%,RMSE降低超过46.59%,跨数据集R2维持在0.99以上。四种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雪消融优化器 双向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GRU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娟 何跃齐 +1 位作者 张宁 吴海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精准的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预测精准度,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周期性、非平稳性及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即VMD-GRU神经网络预... 精准的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预测精准度,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周期性、非平稳性及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一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即VMD-GRU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由变分模态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组合而成。变分模态分解的作用是分解短时客流,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减少数据波动;门控循环单元的作用是基于分解的短时客流,进行客流预测。经南京地铁的数据验证,该模型在地铁短时客流预测方面效果良好。与GRU相比,VMD-GRU在15、30和60min的时间粒度下,预测准确度分别提升7.57%,16.93%,18.47%。该模型可为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对车站客流管理、日常行车计划制定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提升线网总体运营效率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及ISSA-CNN-BiGRU的短期风功率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瑞 徐新超 逯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8-239,共12页
针对风电功率随机性大、平稳性低,以及直接输入预测模型往往难以取得较高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及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NN-Bi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 针对风电功率随机性大、平稳性低,以及直接输入预测模型往往难以取得较高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及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NN-Bi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将原始功率分解为一组包含不同信息的子分量,以降低原始功率序列的非平稳性,提升可预测性,同时通过观察中心频率方式确定模态分解数。其次,对每一分量采用随机森林(RF)特征重要度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从风速、风向、温度、空气密度等气象特征因素中,选取对各个分量预测贡献度较高的影响因素组成输入特征向量。然后,建立各分量的CNN-BiGRU预测模型,针对神经网络算法参数难调、手动配置参数随机性大的问题,利用ISSA对模型超参数寻优,自适应搜寻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叠加各分量的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中国内蒙古某风电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与多种单一及组合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达到2.644 0%;在其他4个数据集上进行的模型准确性及泛化性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分别为4.385 3%、3.174 9%、1.576 1%和1.358 8%,均保持在5.000 0%以内,证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特征选择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TCN-GRU模型的水质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项新建 许宏辉 +4 位作者 谢建立 丁祎 胡海斌 郑永平 杨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为充分挖掘水质数据在短时震荡中的变化特征,提升预测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VMD(变分模态分解)、TCN(卷积时间神经网络)及GRU(门控循环单元)组成的混合水质预测模型,采用VMD-TCN-GRU模型对汾河水库出水口高锰酸盐指数进行预测,并与此... 为充分挖掘水质数据在短时震荡中的变化特征,提升预测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VMD(变分模态分解)、TCN(卷积时间神经网络)及GRU(门控循环单元)组成的混合水质预测模型,采用VMD-TCN-GRU模型对汾河水库出水口高锰酸盐指数进行预测,并与此类研究中常见的SVR(支持向量回归)、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TCN和CNN-LSTM(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这4种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VMD-TCN-GRU模型能更好挖掘水质数据在短时震荡过程中的特征信息,提升水质预测精度;VMD-TCN-GRU模型的MAE(平均绝对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下降,R^(2)(确定系数)提高,其MAE、RMSE、R^(2)分别为0.0553、0.0717、0.9351;其预测性能优越,预测精度更高且拥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可以应用于汾河水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混合模型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时间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时间序列 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水位的VMD-CNN-GRU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莹 王乐豪 +2 位作者 魏平慧 李占东 周文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水库水位预测为其运营、防洪、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准确可靠的预测对水资源的优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水库水位数据的非线性、不稳定性以及复杂的时空特性,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 水库水位预测为其运营、防洪、水资源调度管理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准确可靠的预测对水资源的优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水库水位数据的非线性、不稳定性以及复杂的时空特性,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混合水库水位预测模型.VMD通过对水位序列进行分解消除噪声,CNN用于有效提取水位数据的局部特征,GRU用于提取水位数据的深层时间特征.以葠窝水库日水位为例,与多个相关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精度方面,新模型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上均表现最佳;运算效率方面,本文选择的GRU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相比,运算效率显著提高.新模型预测的高精度、高运算效率更能满足实际水库水位实时调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的改进GRU滑坡位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满 张冬梅 +2 位作者 余想 李江 吴益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7-1416,共10页
门控机制设计难以学习序列变化趋势,导致传统记忆网络模型对滑坡位移非平稳跃变段预测效果较差.基于多重分形改进门控循环单元(GRU),通过量化序列的变化特征来动态更新门控权重,引入循环神经网络单元的状态融合策略以学习数据的长程相... 门控机制设计难以学习序列变化趋势,导致传统记忆网络模型对滑坡位移非平稳跃变段预测效果较差.基于多重分形改进门控循环单元(GRU),通过量化序列的变化特征来动态更新门控权重,引入循环神经网络单元的状态融合策略以学习数据的长程相关性特征.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滑坡累积位移分解成趋势项、周期项及随机项,利用改进GRU进行位移分量的训练和预测.选取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监测点ZG93、ZG118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预测模型,新模型的滑坡位移形变趋势特征学习能力更强,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累积位移 多重分形 门控循环单元(GRU) 变分模态分解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IO-VME与ConvNeXt-Encoder-GRU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16
作者 黄博昊 董红涛 +3 位作者 赵晖 卫若茜 陈敬川 何澳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0-582,共13页
基于振动信号的轴承剩余寿命(RUL)预测在工业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该领域目前存在着模型构建难度较高、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为完成自适应的特征模态提取和去噪工作,简化模型构建过程,提升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改进鸽群算法的变分模... 基于振动信号的轴承剩余寿命(RUL)预测在工业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该领域目前存在着模型构建难度较高、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为完成自适应的特征模态提取和去噪工作,简化模型构建过程,提升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改进鸽群算法的变分模态提取(IPIO-VME)算法和基于ConvNeXt-Encoder-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鸽群算法高效准确,适用于VME的参数选择,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利用自适应惯性权重、收缩包围机制、莱维飞行等方法对鸽群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能力;然后,为实现自适应的模态提取目的,设计了IPIO-VME算法的目标函数,能够针对VME算法和轴承振动信号的特点,有效提取轴承振动特征;最后,针对模型构建繁琐、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ConvNeXt-Encoder-GRU模型,采用间隔与连续采样的数据集构建方法,并使用联合振动数据和特征曲线的方法进行了寿命预测模型的构建,通过ConvNeXt模块提取振动特征,然后使用Transformer的Encoder模块提取趋势特征,并利用GRU进行了融合;还对该算法和预测模型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鸽群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收敛能力,在测试函数下,经过1000次迭代,其精度最高能达到1.23×10-9;ConvNeXt-Encoder-GRU模型具备较高预测准确性,在西安交通大学-长兴昇阳科技有限公司(XJTU-SY)轴承数据集上的LogCosh指标可以达到0.0013,优于单一模型。该研究结果对轴承的故障特征提取和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改进鸽群算法 变分模态提取 ConvNeXt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FIG和参数优化GRU的风速多步区间预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向玲 李京蓄 +2 位作者 王朋鹤 叶锋 胡爱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7-242,共6页
针对现有的点预测模型难以描述风速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信息粒化(FIG)和参数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风速多步区间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VMD将风速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子序列,并依据样本熵(SE)对子序列进... 针对现有的点预测模型难以描述风速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信息粒化(FIG)和参数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风速多步区间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VMD将风速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子序列,并依据样本熵(SE)对子序列进行重构,得到风速序列的趋势、振荡和噪声成分,再采用FIG提取噪声成分中每个窗口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然后对得到的5个分量分别建立参数优化的GRU预测模型,最后叠加各分量预测结果实现风速区间预测。以浙江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跟踪风速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预测 风速 门控循环单元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孤立森林、模态分解和神经网络的空间负荷态势感知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白 周文凯 姜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90-198,共9页
精准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能够为城市电网的优化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孤立森林、变分模态分解、多层感知机和门控循环单元(iForest-VMD-MLP-GRU)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在态势觉察阶段,运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电... 精准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能够为城市电网的优化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孤立森林、变分模态分解、多层感知机和门控循环单元(iForest-VMD-MLP-GRU)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在态势觉察阶段,运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既定空间分辨率下的Ⅰ类元胞负荷实测数据的异常值进行识别,并采用拉格朗日内插值法对其进行修正,从而确定出合理的Ⅰ类元胞负荷数据;在态势理解阶段,对态势觉察到的Ⅰ类元胞负荷数据运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得到不同中心频率的分量,并根据其能量值确定趋势分量和低频分量;在态势预测阶段,采用多层感知机和门控循环单元分别对趋势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预测,并将两个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反演重构,得到目标年的Ⅰ类元胞负荷态势感知结果,之后采用网格化技术将其转化为基于Ⅱ类元胞的结果。实例分析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力负荷 态势感知 孤立森林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菌算法优化VMD-CNN-GRU模型的年径流预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冬梅 夏王萍 王文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为提高年径流预测精度,引入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和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 为提高年径流预测精度,引入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和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VMD-SMA-CNN-GRU)。利用VMD对径流数据进行分解;采用SMA优化CNN-GRU模型参数,构建模型对每个分量进行预测;各分量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以兰西水文站为例,将所建模型与CEEMDAN(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NN-GRU、VMD-CNN-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VMD-LSTM、VMD-GRU、VMD-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NN-GRU、SMA-CNN-GRU和CNN-GRU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MA优化的VMD-CNN-GRU模型预测精度不仅高于上述7种模型,而且避免了人工试算确定CNN-GRU模型参数效率低的不足,为年径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算法 黏菌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径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GRU和SSA-VMD在扬声器异常声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静雷 贺家琛 崔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8,共8页
为了提高扬声器异常声分类的平均准确率,提出用卷积神经网络加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plus 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optimization variational mod... 为了提高扬声器异常声分类的平均准确率,提出用卷积神经网络加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plus gated recurrent unit,CNN-GRU)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optimization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SSA-VMD)模型进行扬声器异常声分类。在特征提取方面,用SSA-VMD模型,确定VMD中二次惩罚因子(α)和模态分解数(k)的最优取值问题,借此提高特征提取精度,减少提取时间,最后再利用VMD提取扬声器响应信号的特征;在分类网络方面,用CNN-GRU网络来进行扬声器异常声分类,以CNN为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再用GRU网络进行更深层特征提取,达到提高扬声器平均分类准确率的目标。试验结果表明,经SSA-VMD模型优化参数后,VMD可以更有效提取特征,且分解时间缩短59.8%;CNN-GRU模型具有更高和更稳定的识别率,其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声器异常声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