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过街通道矩形顶管施工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董俊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110,共5页
研究目的:结合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宗关站4号出入口兼过街地下通道工程,在武汉长江一级阶地、管线和建构密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施工过程中地表纵断面、横断面及二环线高架桥桥墩沉降的实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重点对顶管施工周边地表沉... 研究目的:结合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宗关站4号出入口兼过街地下通道工程,在武汉长江一级阶地、管线和建构密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施工过程中地表纵断面、横断面及二环线高架桥桥墩沉降的实测数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重点对顶管施工周边地表沉降的时间历程和建构物的差异沉降进行数据实测和规律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周边环境和具体特点提出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研究结论:通过对顶管施工地表纵断面、横断面及周围构筑物沉降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在纵向上分布不均,始发段沉降较大,中部沉降控制较好,而接近接收井的部位呈现隆起;(2)由于边界条件的约束,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横向沉降范围较大,其2倍宽度范围内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沉降;(3)顶管机过监测断面后,地面沉降持续稳定发展至施工结束,在本工程中,因管节持续顶进产生的沉降速率约为0.5 mm/d;(4)由于桥墩自身抵抗变形能力较强,因此施工过程并未对桥墩产生明显影响,引起的环境影响得到了较好的控制;(5)该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过街通道矩形顶管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沉降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FPGA光电传感器阵列的顶管机激光姿态测量系统 被引量:15
2
作者 翟华 闫梦飞 +3 位作者 吕庆洲 丁煦 方华 唐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7,共8页
由于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推力不均、注浆不均、尾盾间隙不均等影响,顶管机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顶进的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往往存在偏差,较大偏差会导致施工事故或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坐标转换方法,设计了基于组合光电传感器阵列和PLC相结... 由于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推力不均、注浆不均、尾盾间隙不均等影响,顶管机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顶进的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往往存在偏差,较大偏差会导致施工事故或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坐标转换方法,设计了基于组合光电传感器阵列和PLC相结合的姿态测量系统,开发了相关实时显示的操作界面,用于实时显示测量的顶管机3个方向姿态角。并应用投影的方法,计算顶管机实时显示运行轨迹,辅助顶管机姿态控制。实验中进行人为模拟顶管机机头的运动偏差情况来验证该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该激光测量系统点光源的坐标识别精度达3 mm,角度测量精度达0.1°,最大误差0.784°,符合顶管机施工要求,方便了顶管机姿态测量,提高了顶管施工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机 光电传感器阵列 激光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径矩形顶管机模块化刀盘及主驱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浩文 罗红梅 +2 位作者 郑军 郭涛 王钰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为实现矩形顶管机的快速变径,扩大设备适用范围,基于偏心多轴驱动形式,设计了一种可变径矩形顶管机的模块化刀盘及主驱动。一组刀盘配备两组驱动,构成一套便于拆卸、更换的模块。须多个模块组合使用,确保至少4根曲轴支撑一组大刀盘,通... 为实现矩形顶管机的快速变径,扩大设备适用范围,基于偏心多轴驱动形式,设计了一种可变径矩形顶管机的模块化刀盘及主驱动。一组刀盘配备两组驱动,构成一套便于拆卸、更换的模块。须多个模块组合使用,确保至少4根曲轴支撑一组大刀盘,通过模块的组合或调节模块间距实现顶管机快速变径。在对模块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刀盘、曲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及模态分析,得到二者在最大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值、变形量及固有频率;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得到曲轴载荷谱,并基于nCode Design Life对曲轴进行了疲劳分析,得出曲轴的损伤、寿命结果。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层施工中,刀盘最大应力为229.7 MPa,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安全系数1.55,前6阶固有频率范围为179.3 Hz~196.5 Hz;曲轴最大应力为491.4 MPa,位于前端主轴颈圆角处,安全系数1.89,前6阶固有频率范围为333.4 Hz~1304.5 Hz。曲轴主要疲劳损伤点集中于前端主轴颈的圆角处,最小循环次数为3.37×10^(7),理论寿命为165928 h,可满足顶管机掘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径矩形顶管机 刀盘 主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直线顶管机的双屏视觉标靶标定方法与精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喆 燕庆德 +3 位作者 李倩 程二静 沈小玲 徐叶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307,共8页
针对双屏视觉标靶前、后感光成像屏位姿关系难以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点云的感光成像屏位姿标定方法。该方法分别将前、后感光成像屏划分为n行n列的网格阵列,通过全站仪测量感光成像屏上每个网格角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并利用工业... 针对双屏视觉标靶前、后感光成像屏位姿关系难以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坐标点云的感光成像屏位姿标定方法。该方法分别将前、后感光成像屏划分为n行n列的网格阵列,通过全站仪测量感光成像屏上每个网格角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并利用工业相机实时获取感光成像屏上每个网格角点的图像二维坐标,结合图像二维坐标和空间三维坐标获得2D-3D映射关系,从而得到坐标点云数据。根据三公共点坐标系转换算法将坐标点云数据中的三维坐标统一到标靶坐标系下,进而确定相机与前、后感光成像屏的位姿关系,再通过网格索引方法对前、后感光成像屏的位姿关系进行求解。为评价标靶位姿测量精度,设计了静态测量重复性精度评定实验和绝对测量精度评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的坐标静态测量重复性精度为0.13 mm、绝对测量精度为0.93 mm;方位角静态测量重复性精度优于0.01°、绝对测量精度优于0.05°。因此,该标定方法可以实现两个空间平面位姿关系的精确标定,且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双屏视觉标靶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顶管机导向 坐标点云 网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