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bcl-2 VEGF抗原表达及原位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志祥 李挺 +2 位作者 岑溪南 许尉林 任汉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57-760,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cl-2、VEGF抗原表达及造血细胞原位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MDS发病机理。方法:对MDS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造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JP)等组织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cl-2、VEGF抗原表达及造血细胞原位凋亡之间的关系,探讨MDS发病机理。方法:对MDS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造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JP)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bcl-2及VEGF抗原的表达,TUNEL法检测造血细胞原位凋亡结果:13例患者骨髓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造血,异常造血主要累及的细胞系列不尽相同,RA、RAEB两组患者异常造血未见明显区别;有6例患者检出ALIP现象,其中RA 3例(3/8,37.50%),RAEB 3例(3/5,60.00%);VEGF阳性者占9例(9/13,69.23%),其中RA 6例(6/8,75.00%),RAEB 3例(3/5,60.00%);bcl-2阳性者占7例,其中RA4例(4/8,50.00%),RAEB 3例(3/5,60.00%);TUNEL检测13例患者均为阳性,检出ALIP现象者,其造血细胞发生原位调亡明显,而bcl-2、VEGF与TUNEL结果之间未见明显关联。结论:MDS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异常,而TUNEL法提供了简便、实用、敏感、快速特异的检测MDS细胞原位凋亡的方法结果初步显示MDS患者ALlP现象明显者其细胞凋亡也明显,提示调控MDS患者细胞凋亡和恶性克隆增殖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bcl-2 vegf原位凋亡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凋亡细胞DNA裂解的TUNEL原位标记 被引量:1
2
作者 傅爱芬 姜叙诚 +3 位作者 杜心垿 陆良勇 赵瑞波 马春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合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坏死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 DNA裂解 tunel 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严重烫伤淋巴组织细胞凋亡的原位TUNEL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屿娜 林忠清 +4 位作者 林海 林雪怡 余英豪 卢瑜 钱祥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采用大鼠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 ,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 ,分别观察烫伤后 3、6、12h 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采用大鼠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 ,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 ,分别观察烫伤后 3、6、12h 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果 :烫伤后 6、12h ,在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 ,并见其呈散在分布于胸腺的皮质、脾的白髓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皮质淋巴小结之间。结论 :严重烫伤可致大鼠淋巴组织的细胞凋亡。组织原位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T细胞聚集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烧伤 淋巴组织 细胞 原位杂交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NEL法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凋亡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术娟 赵天如 张乃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法 体外培养 肝癌细胞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AIV诱导组织细胞凋亡的TUNEL检测
5
作者 曹伟胜 罗开健 +3 位作者 张桂红 任涛 辛朝安 廖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细胞 原位检测 tunel 诱导组织 H5亚型 AIV 小体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香芹 冯国清 +2 位作者 付润芳 王振基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l 2、baxmRNA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乳鼠心肌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明显的梯状图谱 ,TUNEL法检测到较多的阳性标记 ,PGE1各给药组随剂量的增加 ,电泳中的DNA梯状条带逐渐减弱 ,PGE1(0 12 7μmol·L- 1)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 (6 80 %± 1 99% )与模型组 (11 40 %± 2 3 2 %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bcl 2mRNA的含量下降、baxmRNA的含量增加 ,PGE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的上调bcl 2mRNA的含量、下调baxmRNA的含量。结论 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可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PGE1可明显抑制这种凋亡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 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肌细胞培养 细胞 琼脂糖凝胶电泳 tunel 原位杂交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海霞 李晓芳 +2 位作者 刘丽君 牛春梅 关文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20s、45s和2...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20s、45s和2min组,每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对照组只进行激光治疗。负压吸引20s、45s和2min组先用负压发生器吸引兔眼角巩膜缘,负压吸引分别持续20s、45s及2min,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通过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RGC凋亡的存在,利用TUNEL法检测RGC的凋亡,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对照组和各负压吸引组之间TUNEL标记的凋亡RGC数进行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凋亡RGC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镜下负压吸引2min组0d时偶见染色阳性RGC,7d时可见神经节细胞层少量的TUNEL阳性RGC,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透射电镜下观察负压吸引20s和45s组各时间点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未见凋亡细胞;2min组术后0d、7d、14d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结构明显异常,未见凋亡细胞,至术后28d时恢复正常。结论LASIK术中常规负压吸引时间越长,视网膜结构损伤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负压吸引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tunel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与坏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45-247,共3页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坏死 程序性细胞死 断点原位标记法 FCM-DNA法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及bax基因表达与舌苔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新华 吴正治 +2 位作者 李明 张永锋 陈嫚茵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检测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和蛋白产物,探讨舌苔厚度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bax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 目的:检测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和蛋白产物,探讨舌苔厚度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bax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剥苔bax基因过度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增多,而厚苔bax基因低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减少。bax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并导致舌苔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细胞 基因 bax tunel技术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NEL技术改良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佩娥 陈小琳 +1 位作者 张海伟 黄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68-668,686,T002,共3页
关键词 tunel技术 技术改良 细胞 原位检测法 酶消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大鼠纯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竹林 杜蜀华 胡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压力及时间纯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al cells,RGCs)中 Fas/ Fas L m RNA的表达 ,探讨 Fas/ Fas L在 RG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 SD系大鼠脑源性星型胶质细胞同化培养液双界面法培养羊抗鼠 Thy1....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压力及时间纯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al cells,RGCs)中 Fas/ Fas L m RNA的表达 ,探讨 Fas/ Fas L在 RG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 SD系大鼠脑源性星型胶质细胞同化培养液双界面法培养羊抗鼠 Thy1.1单克隆抗体纯化的 SD系大鼠 RGCs。分别在 0 m m Hg(对照组 )和 2 0、4 0、6 0 and80 mm Hg(1k Pa=7.5 m m Hg)的压力下培养 2 4 h及 4 8h后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对 RGCs中 Fas/ Fas L及其 m RNA的变化进行定性及半定量观察 ;TU NEL 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纯化的 RGCs培养 2 4 h用羊抗鼠 FITC- Thy- 1.1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阳性 ,纯度为 97%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 Fas/ Fas L及其 m RNA,结果培养 2 4 h对照组无表达 ,2 0 mm Hg组有较弱的表达信号 ,4 0、6 0及 80 mm Hg组表达逐渐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培养 4 8h对照组弱表达 ,压力≥ 2 0 mm Hg各组较相同压力培养 2 4 h各组表达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TU 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 ,培养 2 4 h对照组未见细胞凋亡20 m m Hg见少量细胞凋亡 ,随着压力的增高细胞凋亡数增多 ,凋亡指数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培养 4 8h组压力≥ 2 0 m m Hg各组较相同压力培养 2 4 h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FAS/FASL tunel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新君 张筱骅 +2 位作者 郭贵龙 万丽 陈国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27-5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是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APK1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DAPK1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背景与目的: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是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APK1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DAPK1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45例由癌及癌旁组织组成的配对甲状腺癌乳头状标本,其中癌旁组织的病理类型分别为: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各15例,每例取癌及癌旁组织各一份,分别行连续切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DAPK1 mRNA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DAPK1 mRNA阳性表达率和AI分别为37.78%(17/45),(0.74±0.30)%;癌旁组织中为71.11%(32/45),(1.39±0.29)%。两者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组织(P<0.01)。癌组织中DAPK1 mRNA呈阳性表达者,其AI为(0.94±0.22)%;表达阴性者,其AI为(0.62±0.28)%,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连续切片上,DAPK1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的癌组织DAPK1 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17.65%vs 50%,P<0.05)。DAPK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周围浸润情况无关(P>0.05)。结论:DAPK1有肿瘤抑制作用,其表达低下或缺失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DAPK1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 相关蛋白激酶 原位杂交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长勇 王晓峰 +5 位作者 许克新 董建强 黄晓波 刘士军 徐涛 叶海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mg/kg),C组...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mg/kg),C组(多沙唑嗪10mg/kg),D组(多沙唑嗪30mg/kg),E组(多沙唑嗪100mg/kg) ]。接种肿瘤细胞1周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给药2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Ki67及细胞凋亡DNA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研究蛋白Smad 4及IκBα在各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沙唑嗪给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肿瘤的重量较对照组亦显著减轻,而不同剂量的多沙唑嗪给药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Ki67的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36. 5%±8. 5%, 37. 7% ±11. 3%, 40. 1% ±12. 7%, 37. 2% ±12. 3%, 39. 3% ±13. 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而前列腺癌细胞的TUNEL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9. 5% ±3. 5%, 24. 7% ±8. 3%, 25. 7%±9. 7%, 28. 2%±12. 1%, 27. 5%±11. 3%,各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用药组蛋白Smad 4及IκB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抑制作用 裸鼠移植瘤 前列腺癌细胞PC-3 雄激素非依赖性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拮抗剂 肾上腺素能 癌细胞 tunel 信号转导通路 TGF-β1 作用机制 癌细胞系 肿瘤体积 Ki67 肿瘤组织 移植瘤模型 对照组 原位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