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放,对激活时间及开路电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时,各层电解质温度达到熔点的时间近乎相同;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时,随着电解质层数的增加,各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逐渐增加,热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底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决定;开路电压达到峰值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相较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更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和仿真方法能够体现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释放热量与热传导过程。展开更多
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过剩问题,这些余热的浪费严重制约了陶瓷低碳节能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利用窑炉余热驱动氯化铵干燥的方案以提高陶瓷生产过程能效,通过构建含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氯化铵干燥动力学模...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过剩问题,这些余热的浪费严重制约了陶瓷低碳节能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利用窑炉余热驱动氯化铵干燥的方案以提高陶瓷生产过程能效,通过构建含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氯化铵干燥动力学模型,重点研究分析氯化铵干燥特性及其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wo term model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氯化铵干燥过程,氯化铵干燥可分为加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不同时刻沿x方向的水分迁移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干燥初期,氯化铵制品中水分迁移速率WMR从边缘至中心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且有微量水分聚集现象,而后中心区域WMR逐渐升高。随着干燥的继续,WMR从边缘至中心保持递增变化规律,整体WMR呈现下降趋势。z方向的WMR变化规律与x方向基本相同,但其WMR峰值由中心转移至偏上方位置处。展开更多
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加,尖速比、输出功率、捕能系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叶片安放角为6°时,叶轮前后速度差最大,对潮流能利用充分,且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分析叶片受力,叶尖叶素在安放角为2°时阻力最大,3°时升力最大,升阻比在6°时最大,此时叶尖叶素升阻比C_L/C_D=6.27、攻角α=3.06°。由仿真结果可知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自启动过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减小的减速运动段—稳定运行段,这对潮流能水轮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放,对激活时间及开路电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时,各层电解质温度达到熔点的时间近乎相同;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时,随着电解质层数的增加,各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逐渐增加,热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底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决定;开路电压达到峰值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相较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更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和仿真方法能够体现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释放热量与热传导过程。
文摘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过剩问题,这些余热的浪费严重制约了陶瓷低碳节能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利用窑炉余热驱动氯化铵干燥的方案以提高陶瓷生产过程能效,通过构建含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的氯化铵干燥动力学模型,重点研究分析氯化铵干燥特性及其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wo term model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氯化铵干燥过程,氯化铵干燥可分为加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不同时刻沿x方向的水分迁移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干燥初期,氯化铵制品中水分迁移速率WMR从边缘至中心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且有微量水分聚集现象,而后中心区域WMR逐渐升高。随着干燥的继续,WMR从边缘至中心保持递增变化规律,整体WMR呈现下降趋势。z方向的WMR变化规律与x方向基本相同,但其WMR峰值由中心转移至偏上方位置处。
文摘针对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被动旋转问题,基于Fluent 17.0,运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控制滑移网格对网格进行动态调整,仿真研究水轮机在不同安放角下被动旋转的水动力特性。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潮流能水轮机随着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加,尖速比、输出功率、捕能系数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叶片安放角为6°时,叶轮前后速度差最大,对潮流能利用充分,且各项性能均达到最佳;通过分析叶片受力,叶尖叶素在安放角为2°时阻力最大,3°时升力最大,升阻比在6°时最大,此时叶尖叶素升阻比C_L/C_D=6.27、攻角α=3.06°。由仿真结果可知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自启动过程由5个阶段组成,即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运动段—加速度反向减小的减速运动段—稳定运行段,这对潮流能水轮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