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和非均匀偏振分布Bessel光束的单光束实现
1
作者 殷亮 姚凯玲 +5 位作者 孙逊 张婧千 朱乐文 杨浩杰 高秀敏 庄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4-1533,共10页
Bessel光束因其独特的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能够动态控制偏振态的方法。然而,从单一入射光束中提取并控制任意阶偏振态模式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笔模式提取原理的新方法,成功... Bessel光束因其独特的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能够动态控制偏振态的方法。然而,从单一入射光束中提取并控制任意阶偏振态模式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笔模式提取原理的新方法,成功生成了均匀和非均匀偏振态的Bessel光束,从而克服了这一难题。该方法无需改变入射矢量光束的偏振态,而是直接从高阶矢量涡旋光束中提取出任意偏振模态的Bessel光束。利用光学笔技术,能够灵活地排列矢量Bessel光束的数量、位置、振幅和相位。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一致。这项研究不仅对深入理解Bessel光束的偏振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望推动光学成像、光通信、粒子操纵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提取 Bessel光 光学笔 均匀偏振 非均匀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磁场标定的微动力测试平台研究
2
作者 何雨璐 封锋 +2 位作者 王泽文 沈小东 郭洪靖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37,共8页
针对微纳卫星的微动力测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对mN级微动力进行测试与分析的扭摆型微动力测试平台;基于电磁力法,采用通电导线和电磁铁组合的方式设计了该测试平台的关键装置--微小标定力产生装置。利用高精度电子天平和激光位移传感器... 针对微纳卫星的微动力测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对mN级微动力进行测试与分析的扭摆型微动力测试平台;基于电磁力法,采用通电导线和电磁铁组合的方式设计了该测试平台的关键装置--微小标定力产生装置。利用高精度电子天平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微动力测试平台进行了静态标定,并通过对导线在磁场中不同位置进行标定实验,得到重复性误差为0.264%,验证了均匀磁场标定的可行性;采用阶跃响应法对测试平台的系统参数进行了标定,最后对微动力测试平台的不确定度和标定方法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平台的测量范围为1~400 mN,分辨率约为1 mN,静态标定的不确定度为8.41 mN,标定方法误差为0.84%,误差较小,能为微动力测量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力测量 扭摆原理 电磁力 均匀磁场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互相关的间接飞行时间相机深度图配准
3
作者 刘佳鑫 关新 +1 位作者 田启航 李林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由于间接飞行时间(indirect time-of-flight,iTOF)相机存在空间非均匀性照明的问题,在进行深度图平移配准时,会导致像平面外围区域的测量深度误差较大,影响后续深度配准的准确性.为解决该问题导致的错配情况,提出一种加掩码的频域归一... 由于间接飞行时间(indirect time-of-flight,iTOF)相机存在空间非均匀性照明的问题,在进行深度图平移配准时,会导致像平面外围区域的测量深度误差较大,影响后续深度配准的准确性.为解决该问题导致的错配情况,提出一种加掩码的频域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ation cross-correlation,NCC)深度配准方法.对和待配准深度图同一帧的灰度图进行加掩码处理,将非均匀区域掩蔽,然后使用频域的NCC方法进行配准,最后用配准得到的平移向量对两幅对应帧的深度图进行叠加,完成深度配准.该方法在4%的尺度缩放范围内,可以实现正确配准,水平方向的像素相对误差可以达到1.97%,垂直方向像素相对误差可以达到1.74%,且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该配准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解决由非均匀性照明引起的深度错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飞行时间原理 非均匀性照明 互相关 深度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间周期SIRS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速度
4
作者 王双明 李尚芝 王杰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6,共16页
利用渐近传播速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模拟时间周期变化传播环境中疾病传播的SIRS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性质。区别于已有针对SI二维系统的传播速度的结果,该模型中R仓室无法解耦于整个系统,为此需要克服高维和非自治性耦合带来的困... 利用渐近传播速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模拟时间周期变化传播环境中疾病传播的SIRS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的渐近传播性质。区别于已有针对SI二维系统的传播速度的结果,该模型中R仓室无法解耦于整个系统,为此需要克服高维和非自治性耦合带来的困难,以证明高维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存在性。首先,借助单调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抽象理论和比较原理证明了染病者I仓室在疾病未入侵区域的传播性质,以此结论为基础,利用整体解结合最大值原理进一步验证了恢复者R仓室在未入侵区域具有类似的传播性质。其次,分别对I和R方程运用比较原理结合一致持久思想和最大值原理分析了其在疾病已入侵区域的一致持久性。由此,得到了划分这两个变化区域的渐近传播速度阈值,即证明了整个系统渐近传播速度的存在性。最后,利用数值方法进一步模拟了时间周期传播环境下疾病已入侵区域更具体的传播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周期 SIRS传染病模型 渐近传播速度 比较原理 一致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换热器中温差场均匀性原则的证明 被引量:42
5
作者 宋伟明 孟继安 +1 位作者 梁新刚 李志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60-2464,共5页
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is a phenomenological principle,which has not been theoretically proved.For one-dimensional two-and three-stream heat exchangers,the extremum principle of entra... 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is a phenomenological principle,which has not been theoretically proved.For one-dimensional two-and three-stream heat exchangers,the extremum principle of entransy dissipatio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by variational calculus.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between the hot and cold fluids should be completely uniform if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eached a minimum for a given heat duty,or if the heat duty reached a maximum for a given entransy dissipation.So,the uniformity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ield of heat exchangers was primarily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温差场均匀性原则 火积耗散极值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装色彩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国强 李倩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5,共4页
职业装是现代企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也体现出企业的商业服务价值,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通过对影响职业装色彩的因素与职业装色彩搭配原则的介绍,分析职业装色彩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研究表明,在职业装设计过程... 职业装是现代企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也体现出企业的商业服务价值,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通过对影响职业装色彩的因素与职业装色彩搭配原则的介绍,分析职业装色彩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研究表明,在职业装设计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职业装标识性、功能性、服装材料、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特点等因素前提下,遵循比例、均衡、秩序与重点强调原则来设计符合现代企业文化要求、功能性与行业标识性相统一的职业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装 色彩 影响因素 搭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设计的量纲1温差场均匀性优化因子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岩岩 崔国民 +1 位作者 郭佳 李美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69-2473,共5页
The concept of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propose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factor to path arrangement was studied.The study showed that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The concept of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propose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factor to path arrangement was studied.The study showed that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path arrangement of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s and the design of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s could be guided by this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均匀性优化原则 多股流换热器 通道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阵列盲元检测与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小龙 赵桂芳 崔瑞清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0-202,2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的"3σ"原则盲元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图像在受时域噪声和非均匀性影响情况下盲元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同时对基于中值滤波的盲元补偿方法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盲元的补偿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盲... 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的"3σ"原则盲元检测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图像在受时域噪声和非均匀性影响情况下盲元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同时对基于中值滤波的盲元补偿方法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盲元的补偿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盲元检测方法查找速度快、定位准确,是一种比较利于硬件实现的检测方法。改进的盲元补偿方法好于传统的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盲元 窗口 “3σ”原则 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应用体系框架的大型MIS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湘涛 李劼 刘业翔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75,共3页
针对大型MIS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一种资源-应用体系框架,这种体系框架的核心是资源的利用。详细地描述了资源-应用体系框架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和进行资源设计时的四个基本原则,同时在系统的安全控制中提出系统安全资源的方法,实现分层... 针对大型MIS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一种资源-应用体系框架,这种体系框架的核心是资源的利用。详细地描述了资源-应用体系框架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和进行资源设计时的四个基本原则,同时在系统的安全控制中提出系统安全资源的方法,实现分层管理。最后,以一个实际的项目为例,讨论了这种体系框架的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通信平台 资源-应用体系框架 闭环原则 统一资源编码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过渡电阻下地铁杂散电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申宁 李群湛 刘炜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6期98-100,104,共4页
在地铁工程设计中,考虑钢轨对结构或对地的过渡电阻均匀会造成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泄露情况与设计不符。讨论杂散电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建立均匀电阻下直流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对... 在地铁工程设计中,考虑钢轨对结构或对地的过渡电阻均匀会造成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泄露情况与设计不符。讨论杂散电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建立均匀电阻下直流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不均匀过渡电阻下的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对具体地铁工程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杂散电流 不均匀电阻 分布规律 数学模型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收敛原理(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容录 赵闵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7-108,共2页
Recently, the locally convex space theory has obtained a series of proper developments and improvements by the agency of the Basic Matrix Theorem (BMT) duc to J. Mikusinski and P. Antosik. In this note, we would like ... Recently, the locally convex space theory has obtained a series of proper developments and improvements by the agency of the Basic Matrix Theorem (BMT) duc to J. Mikusinski and P. Antosik. In this note, we would like to present another basic theorem named Uniform Convergence Principle (UCP). We shall show that UCP has the same effects as BMT, though UCP is easier than BMT in their proofs. UCP. Let G be an abelian topological group and Ωa sequentially compact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收剑原理 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通电螺线管空间磁场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春生 杨中海 黄桃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1期28-30,共3页
分析比较了两种求解有限长螺线管空间磁场分布的方法。有限长通电螺线管在一些工程问题中有重要的应用,第一种为线圈叠加方法,通过求解多个直流环形线圈磁场叠加求解空间磁场分布;第二种为通电圆柱体方法,把螺线管考虑成一空心表面电流... 分析比较了两种求解有限长螺线管空间磁场分布的方法。有限长通电螺线管在一些工程问题中有重要的应用,第一种为线圈叠加方法,通过求解多个直流环形线圈磁场叠加求解空间磁场分布;第二种为通电圆柱体方法,把螺线管考虑成一空心表面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通电圆柱体。最后通过两种方法计算有限长通电螺线管空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推导出了磁场求解公式,并绘出其空间分布图。虽然第二种方法在运算时间上要比第一种方法长,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具优势,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层螺线圈及任意位置螺线圈空间磁场的分布求解中。经过反复仿真计算,得出结论:管子越长,两种方法结果越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通电螺线管 叠加原理 匀强磁场 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差均匀性原则的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义群 崔国民 +1 位作者 彭富裕 许海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55-560,共6页
对换热网络的传统夹点设计法进行了改进。将换热网络组合曲线分成若干段单独处理,以温差均匀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设计各段网络结构,将各段设计的结构及远离夹点处的匹配组成完整的换热网络初始结构,采用牛顿法优化初始结构的换热器单元,... 对换热网络的传统夹点设计法进行了改进。将换热网络组合曲线分成若干段单独处理,以温差均匀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设计各段网络结构,将各段设计的结构及远离夹点处的匹配组成完整的换热网络初始结构,采用牛顿法优化初始结构的换热器单元,以达到调优的目的,最终获得具有最优年综合费用的换热网络结构。通过具体算例表明,依据温差均匀性原则设计的换热网络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且最终的年综合费用优于其他文献报导的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均匀性原则 换热网络 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均匀化效应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永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1-34,共4页
本文以精密圆刻划机为例,用机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误差均匀化效应的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机械设计及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误差均匀化 作用机制 圆刻划机 精密机械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随机样本的统计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植明 田景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3-36,共4页
介绍双重随机理论的基本内容。提出双重随机经验风险泛函,双重随机期望风险泛函,双重随机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等概念。最后证明基于双重随机样本的统计学习理论的关键定理并讨论学习过程一致收敛速度的界。为系统建立基于不确定样本的统... 介绍双重随机理论的基本内容。提出双重随机经验风险泛函,双重随机期望风险泛函,双重随机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等概念。最后证明基于双重随机样本的统计学习理论的关键定理并讨论学习过程一致收敛速度的界。为系统建立基于不确定样本的统计学习理论并构建相应的支持向量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随机样本 统计学习理论 双重随机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 关键定理 一致收敛速度的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丽华 苏小四 +2 位作者 孟祥菲 杜尚海 孟婧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7,共6页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与地下水相关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能有效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最初的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只考虑了单个参数的影响,忽略了参数的共同作用;后期发展起来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虽综合考虑了参数的共同作用...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与地下水相关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能有效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最初的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只考虑了单个参数的影响,忽略了参数的共同作用;后期发展起来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虽综合考虑了参数的共同作用,但在多参数、多水平条件下,抽样次数过多,对于数值模型来说可操作性差。将均匀设计法引入到黑龙江省林甸县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中,选取模型中的7个参数进行研究,每个参数选取16个水平值,仅以16次抽样即达到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参数 全局灵敏度分析 均匀设计 最大对称差准则 林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换热管内流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萍 耿伟轩 郭华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3-837,共5页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的强化换热问题,对在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基于场协同理论管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变分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出了附加体积力的动量方程;对纵向涡流和换热管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针对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管的强化换热问题,对在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基于场协同理论管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变分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出了附加体积力的动量方程;对纵向涡流和换热管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流场优化强化换热,进而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周向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换热管内纵向涡流可以明显地强化管内的对流换热,但同时流体流动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并且流动阻力的增加幅度要小于对流换热增强的幅度;纵向涡流流速越大,进口流体雷诺数越小,流体具有更为优良的综合强化换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非均匀热流 纵向涡 场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PCR芯片/微装置中温度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章春笋 徐进良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10,13,共4页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空域聚合酶链式反应(空域PCR)芯片/微装置由于其具有反应速度快、所需DNA样品体积小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域PCR芯片/微装置系统中精确的温度控制是DNA成功扩增...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空域聚合酶链式反应(空域PCR)芯片/微装置由于其具有反应速度快、所需DNA样品体积小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空域PCR芯片/微装置系统中精确的温度控制是DNA成功扩增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介绍国内外空域PCR芯片/微装置中温度控制技术进展,包括空域PCR系统温度循环特征;薄膜电阻加热器/传感器的设计原则;空域PCR反应系统温度均一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微装置 温度循环特征 设计原则 温度均一性 微电子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侧压条件下井壁结构受力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建俊 张向东 吴占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为探明深部围岩压力作用下混凝土井壁的受力特征,将井筒周围不均匀侧压力分为均布荷载和非均布荷载两部分,利用叠加原理将两者对井筒受力的影响相加,获得井壁受力公式,并通过分析不同厚径比和不均匀侧压系数条件下井壁不同位置和极值点... 为探明深部围岩压力作用下混凝土井壁的受力特征,将井筒周围不均匀侧压力分为均布荷载和非均布荷载两部分,利用叠加原理将两者对井筒受力的影响相加,获得井壁受力公式,并通过分析不同厚径比和不均匀侧压系数条件下井壁不同位置和极值点的受力变化,揭示了厚径比和不均匀侧压系数对井壁受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不均匀侧压条件下井壁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原则和程序,其可靠性得到了实际工程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侧压条件下井壁结构受力差异悬殊,且存在受力极值点;厚径比和不均匀侧压系数对井壁结构受力性质与大小影响很大,厚径比过小或不均匀侧压系数较大,均会导致极值点处出现拉应力;厚径比大于0.2时平衡井壁受力的效果才明显。实践表明,依据不出现拉应力和满足强度需求的原则确定井壁结构和材料的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侧压 井壁结构 厚径比 受力机理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面非均匀流入的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计算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凡辉 王树义 +2 位作者 郭建春 江启峰 张柟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以形成多裂缝来提高产量,但由于裂缝内流动压力损失和裂缝段间干扰,导致气体沿裂缝面非均匀流入。为了准确预测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量,基于瞬时点(线)汇函数和叠加原理,考虑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裂缝面产量非...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以形成多裂缝来提高产量,但由于裂缝内流动压力损失和裂缝段间干扰,导致气体沿裂缝面非均匀流入。为了准确预测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量,基于瞬时点(线)汇函数和叠加原理,考虑气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裂缝面产量非均匀流入以及裂缝内变质量流动,采用空间和时间离散技术,建立了气藏压裂水平井储层渗流和裂缝内流动耦合的产量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考虑裂缝无限导流会导致计算结果高于实际产量;而裂缝上均匀流入的假设使得计算结果低于实际产量;由于裂缝干扰,水平井筒两端裂缝的产量高于中间裂缝;由于裂缝上的非均匀产量流入以及裂缝内的摩阻损失,裂缝上产量在水平井筒附近出现局部峰值;随着时间增加,峰值降低并且产量从裂缝中间位置向两端转移;裂缝上产量分布受生产时间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生产时间越长,导流能力越大,裂缝上产量分布越均匀。将所建产量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例井和传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其吻合程度高、可靠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点(线)汇函数 叠加原理 非均匀流入 非稳态产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