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TiO_(2)-NPs预处理对UV-B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1
作者 王建华 陈慧泽 韩榕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2,共11页
为了揭示叶面TiO_(2)-NPs(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预处理对UV-B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在细胞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和基因水平综合研究UV-B胁迫和叶面TiO_(2)-NPs预处理下小麦幼苗有丝分裂、DN... 为了揭示叶面TiO_(2)-NPs(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预处理对UV-B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在细胞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和基因水平综合研究UV-B胁迫和叶面TiO_(2)-NPs预处理下小麦幼苗有丝分裂、DNA损伤、抗氧化酶系统和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叶面10 mg·L^(-1)TiO_(2)-NPs预处理可以显著缓解低剂量(5.04 kJ·m^(-2))和高剂量(10.08 kJ·m^(-2))UV-B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低剂量和高剂量UV-B胁迫下,叶面TiO_(2)-NPs预处理小麦幼苗的株高比对照分别增加44.71%和127.43%,根长分别增加38.92%和159.10%,植株鲜质量分别增加50.03%和78.67%,干质量分别增加37.33%和126.84%。在低剂量和高剂量UV-B胁迫下,叶面TiO_(2)-NPs预处理的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比例仅为对照的39.57%和28.63%,细胞内部嘧啶二聚体(CPDs)含量也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0.43%和48.81%。抗氧化系统相关试验结果显示,在低剂量和高剂量UV-B胁迫下,叶面TiO_(2)-NPs预处理小麦叶片黄酮醇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44倍和1.53倍,黄酮醇合成基因(CHS和CH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的表达显著上调,提高了植物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综上,叶面10 mg·L^(-1)TiO_(2)-NP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小麦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减少ROS对植物的损伤效应,提高植物对UV-B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胁迫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抗氧化酶活性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对亚麻织物的多功能整理
2
作者 高晓辉 李玉峰 +2 位作者 付鑫鑫 冯峰 赵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5-291,共7页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使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Si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TiFAc)。利用FTIR、TEM、XPS等表征了TiFAc乳胶粒的结构;通过SEM和EDS表征了采用轧-烘-焙工艺整理的亚麻织物的表面元素和形貌;分析了Si-TiO_(2)的质量浓度等对整理亚麻织物的拒水性、紫外线防护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等应用及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TiO_(2)的含量达到5%(质量分数)时,TiFAc乳液整理亚麻织物表现出优异的拒水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其水接触角为155.79°,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106.89。整理亚麻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相比原始亚麻织物有所提升,同时,整理亚麻织物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整理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经过30次皂洗后水接触角仍保持在150.25°,UPF为91.13。TiFAc乳液多功能整理剂有效地提升了亚麻织物在日常及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tio_(2)) 有机氟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亚麻织物 拒水 紫外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TiO_(2)保护层抑制磷化镍钴在水中腐蚀
3
作者 杨博 吕功煊 马建泰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84,共20页
本工作研究了镍钴双金属磷化物(Ni-Co-P)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Ni-Co-P能与H_(2)O反应,发生自腐蚀生成Ni^(2+)、Co^(2+)和PO43-离子,同时产生H_(2)。Ni-Co-P与H_(2)O的自腐蚀反应速率受到镍钴比例影响,Ni-Co-P中的Co含量升高,... 本工作研究了镍钴双金属磷化物(Ni-Co-P)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Ni-Co-P能与H_(2)O反应,发生自腐蚀生成Ni^(2+)、Co^(2+)和PO43-离子,同时产生H_(2)。Ni-Co-P与H_(2)O的自腐蚀反应速率受到镍钴比例影响,Ni-Co-P中的Co含量升高,其在水中的腐蚀速率降低。详细研究了镍、钴投料比(nNi/nCo)为1∶2制备的Ni-Co-P在水中的腐蚀行为,其在水中的腐蚀速率与溶液pH值、氧气含量、光照、温度等因素有关。为了抑制Ni-Co-P(nNi/nCo=1/2)在水溶液中的腐蚀,在其表面包裹一层惰性TiO2保护层,这层TiO2保护层能有效减缓Ni-Co-P在水中的腐蚀,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磷化物 水溶液 稳定性 tio2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TiO_(2)/聚碳酸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杨旭冰 张晋 +5 位作者 刘威 秦梓瑜 刘钟馨 嵇向阳 王敦 尹学琼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1,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A)乳液,将其与纳米TiO_(2)分散液混合制备了PA-T乳液,采用旋涂法以PA-T乳液对聚碳酸酯(PC)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系列PA-纳米TiO_(2)/PC(PA-T/PC)薄膜...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A)乳液,将其与纳米TiO_(2)分散液混合制备了PA-T乳液,采用旋涂法以PA-T乳液对聚碳酸酯(PC)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系列PA-纳米TiO_(2)/PC(PA-T/PC)薄膜。基于FTIR、SEM、粒径测定、TGA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考察了纳米TiO_(2)含量(以PA单体MMA、BA、AA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对制备的PA-T乳液、PA-T/PC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含量0.10%的PA-T乳液(PA-T_(0.10))平均粒径93.9 nm,多分散系数为0.073,由其制备的PA-T_(0.10)/PC薄膜较为光滑平整,其表面上纳米TiO_(2)颗粒分散比较均匀;PA-T_(0.10)/PC保持了优异的高透光性能(透过率89.5%),初始分解温度为389.6℃,峰值分解温度471.2℃,水接触角22.3°;PA-T_(0.10)/PC的表面硬度(2H)最高,摩擦系数(0.02)最小,断裂伸长率(174.84%)明显高于PC薄膜(124.00%),表明PA-T_(0.10)/PC中含量0.10%的纳米TiO_(2)足以形成较有效的保护,提高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PA-T_(0.10)/PC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实验中,前48 h的PC分子链并未明显断裂,老化程度不明显,120 h时PA-T_(0.10)/PC的黄变指数增至2.1,其比PC薄膜表现出更强的抗黄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薄膜 纳米tio_(2) 聚丙烯酸酯 高透明性 抗紫外性 耐磨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任敬 宗刚 +1 位作者 谢涛 景张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tio_(2)改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A增强型棒状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
6
作者 年俊杰 左士祥 +2 位作者 胡大彬 王灿 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在低温水解条件下制备了一种长波紫外线(UVA)增强型棒状金红石TiO_(2),将Al(OH)_(3)均匀包覆在TiO_(2)表面,然后使用月桂酰赖氨酸(LL)对TiO_(2)/Al(OH)_(3)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TiO_(2)/Al(OH)_(3)/LL表面包覆一层天然防晒剂白藜芦醇(RE... 在低温水解条件下制备了一种长波紫外线(UVA)增强型棒状金红石TiO_(2),将Al(OH)_(3)均匀包覆在TiO_(2)表面,然后使用月桂酰赖氨酸(LL)对TiO_(2)/Al(OH)_(3)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TiO_(2)/Al(OH)_(3)/LL表面包覆一层天然防晒剂白藜芦醇(RES),得到TiO_(2)/Al(OH)_(3)/LL/RES(TALR)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OH)_(3)以非晶态形式均匀包覆在棒状金红石TiO_(2)表面,适宜包覆量为10%(质量分数);棒状TiO_(2)在中波紫外线(UVB)范围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能力,对UVA仍有令人满意的吸收效果;改性剂LL的最佳包覆量为12%,RES的最佳包覆量为15%(均为质量分数)。抗氧化实验及防晒指数测试结果表明,TALR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优异的紫外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tio_(2) uvA增强 月桂酰赖氨酸 白藜芦醇 紫外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加入量对镁钙砂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臧伟楠 栾舰 +2 位作者 王春艳 李佳 韩昊鹏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引入可使材料内产生固溶体,促进晶粒长大,同时材料内会有新相CaTiO_(3)和Ca_(4)Ti_(3)O_(10)生成,提高颗粒间结合程度,但过量的新相生成会阻碍材料内气体排出,影响烧结过程。随着纳米TiO_(2)外加量的增加,试样中CaTiO_(3)和Ca_(4)Ti_(3)O_(10)的含量增加,体积密度逐渐降低,显气孔率逐渐增大,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水化性能以及热震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TiO_(2)外加量为2%(w)时,试样的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水化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材料 纳米tio_(2) 力学性能 抗水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废水生化处理出水UV/TiO_2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敬红 章志萍 王双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7,共5页
采用GC—MS和紫外—可见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造纸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特点,考察了UV/TiO2法对该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造纸生化处理出水中有机组分复杂,以酯类、酚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和直链烷烃有机物等为主,含有烯键、羰基、... 采用GC—MS和紫外—可见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造纸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特点,考察了UV/TiO2法对该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造纸生化处理出水中有机组分复杂,以酯类、酚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和直链烷烃有机物等为主,含有烯键、羰基、羧基、酰胺基和-Cl等生色基团和助色基团,这些基团的相互作用使造纸生化处理出水的色度较高。UV/TiO2法处理造纸生化出水时,采用工艺参数为:pH7~9,TiO2用量2 g/L,紫外光强度300 W,反应时间为90 min,色度的脱除可达96%,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也能达到75.9%,UV254降至0.14,达到了深度处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处理出水 紫外吸收光谱 GC-MS分析 uv/tio2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与TiO_2/UV协同降解对氯苯酚 被引量:14
9
作者 毛传峰 童少平 刘维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利用 O3/UV、Ti O2 /UV和 O3/Ti O2 /U V降解对氯苯酚表明 ,臭氧与 Ti O2 /UV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如在本实验条件下降解 5 min后 ,上述 3者对对氯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 5 5 %、10 %和 77%。 O3/Ti O2 /U V协同作用的本质是由于臭氧能带... 利用 O3/UV、Ti O2 /UV和 O3/Ti O2 /U V降解对氯苯酚表明 ,臭氧与 Ti O2 /UV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如在本实验条件下降解 5 min后 ,上述 3者对对氯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 5 5 %、10 %和 77%。 O3/Ti O2 /U V协同作用的本质是由于臭氧能带走二氧化钛光致电子空穴对中的电子 ,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羟基自由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tio2/uv 降解 对氯苯酚 电子 有机物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类化合物在纳米TiO_2表面光降解的UV-Vis光谱示踪研究(Ⅰ)——中间体的发现及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万红 蔡汝秀 +1 位作者 刘志宏 林智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42-1547,共6页
用UV-Vis吸收光谱和差谱考察了以DBC-偶氮羧为主的5 种偶氮化合物在纳米TiO2 表面光降解的动力学行为和电子转移历程, 载荷子的捕获经历一个中间过程, 最终矿化为无机物. 按误差补偿理论拟合的中间体峰形曲线和实验... 用UV-Vis吸收光谱和差谱考察了以DBC-偶氮羧为主的5 种偶氮化合物在纳米TiO2 表面光降解的动力学行为和电子转移历程, 载荷子的捕获经历一个中间过程, 最终矿化为无机物. 按误差补偿理论拟合的中间体峰形曲线和实验c~t图平行吻合, 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降解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TiO_(2)资源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卫红 宋浩 +4 位作者 孙红娟 王立 宋思慧 柳江涛 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经高温碱浸和酸洗处理后,Al、Ca、Na等杂质的最高浸出率均可达98%以上,回收TiO_(2)的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新催化剂。高温碱浸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有利于后续HCl处理对杂质的去除,除杂效果优于直接酸洗处理。高温碱浸过程中会生成Na_(2)TiO_(3),经HCl反应并水解后会形成新的TiO_(2)颗粒,形成更多的小孔,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 tio_(2) 高温碱浸 酸洗 资源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在TiO_2/UV体系中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规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俊霞 韦朝海 +2 位作者 胡记杰 任源 吴超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2,共6页
在TiO2/UV体系中,以10种不同结构的染料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溶液的浓度、总有机碳(TOC)、pH值及NO2^-、NO3^-、SO4^2-、Cl^-的浓度变化,探讨染料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多数染料的降解与矿化程度基本一致,仅吸附性强的... 在TiO2/UV体系中,以10种不同结构的染料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溶液的浓度、总有机碳(TOC)、pH值及NO2^-、NO3^-、SO4^2-、Cl^-的浓度变化,探讨染料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多数染料的降解与矿化程度基本一致,仅吸附性强的阳离子蓝FGL降解率最大但矿化率最小;反应过程中多数染料溶液的pH值均先降后升,而降解最慢的活性艳蓝X-BR溶液的pH值一直降低;反应后转化为NO2^-和NO3^-的N不足5%,有15%~60%的--SO3Na与--Cl分别转化为SO4^2-及Cl^-;萘环及均三嗪结构均比苯环稳定,连接一个偶氮键的萘环比连接两个对称偶氮键的萘环稳定,与偶氮键直接相连的苯环比远离偶氮键的苯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tio2/uv体系 光催化氧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法对炼油含碱废水预处理的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冬梅 谢颖 +3 位作者 谢文玉 卢文勇 陈丽霞 杨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59-60,共2页
用UV/TiO2法对炼油含碱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TiO2以悬浮态存在于废水中,对油类有较高的去除率,且随着Ti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在TiO2加入量为20g时,COD、酚类、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1%,58%,50%,此时,油... 用UV/TiO2法对炼油含碱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TiO2以悬浮态存在于废水中,对油类有较高的去除率,且随着Ti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在TiO2加入量为20g时,COD、酚类、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1%,58%,50%,此时,油的平均去除率为68%,但S2-的降解几乎不受TiO2影响,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实验表明,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炼油含碱废水可达到预处理的目的,降解过程具有除臭、除色,快速高效,不产生污泥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tio2 含碱废水 石油炼制 水处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O_3/TiO_2/UV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香杰新 张赵田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85,共5页
实验采用US/O3/TiO2/UV氧化技术处理模拟苯胺废水,考察了各种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单独使用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与其它技术联用;纳米TiO2/UV对苯胺废水的降解速度较慢,停留时间... 实验采用US/O3/TiO2/UV氧化技术处理模拟苯胺废水,考察了各种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单独使用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与其它技术联用;纳米TiO2/UV对苯胺废水的降解速度较慢,停留时间需保证纳米TiO2与废水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并且需要对纳米TiO2膜及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以保证光催化的效果;技术组合中有O3时,COD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比较而言,US/O3/TiO2/UV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采用US/O3/TiO2/UV技术处理苯胺废水时,苯胺废水浓度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下降;废水pH值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轻微下降;随反应的进行,废水pH值会向4~6的区间靠拢;臭氧浓度要适中,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在优化条件下,该技术组合处理苯胺废水20min时的COD去除率达85%以上,60min时则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 O3 tio2/uv 高级氧化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TiO_2催化氧化法对油田采出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虹 李婷 +1 位作者 陈冰 张小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74-1877,共4页
针对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种类多且较难去除的特点,选取了菲和芴两种代表性多环芳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V/H2O2/TiO2技术对油田采出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254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 针对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种类多且较难去除的特点,选取了菲和芴两种代表性多环芳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V/H2O2/TiO2技术对油田采出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254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对水样中的菲和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初始浓度为1000μg.L-1的菲、芴时,TiO2用量为2.2 g.L-1、H2O2用量为0.12 mmol.L-1、pH值为7、光照时间1.5 h时,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多环芳烃 uv/H2O2/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Fenton试剂系统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程沧沧 肖忠海 +1 位作者 胡德文 张坚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TiO2 为催化剂 ,并将其制膜固定在不锈钢质反应器内壁上 ,以 9W低压汞灯为光源 ,引入Fenton试剂 ,对武汉市某制药厂的制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取得了脱色率 10 0 % ,CODCr去除率 92 3%的效果。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从 8 0 5mg/L降至 0... 以TiO2 为催化剂 ,并将其制膜固定在不锈钢质反应器内壁上 ,以 9W低压汞灯为光源 ,引入Fenton试剂 ,对武汉市某制药厂的制药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取得了脱色率 10 0 % ,CODCr去除率 92 3%的效果。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从 8 0 5mg/L降至 0 .41mg/L。还探讨了多种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处理 硝基苯 光降解 二氧化钛 FENTON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11
17
作者 景伟文 韩文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49,共6页
酞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利用UV/TiO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讨论了溶液pH、TiO2投加量及DM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MP为10mg/L左右时,TiO2投加量为0.2~0.5g/L、... 酞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利用UV/TiO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讨论了溶液pH、TiO2投加量及DM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MP为10mg/L左右时,TiO2投加量为0.2~0.5g/L、pH=7是比较理想的降解条件;DMP初始浓度越高,其降解率则越低。研究了Langmuir-Hinshelwood模式下DMP在TiO2表面的吸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发现DMP主要通过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非在溶液本体中发生降解。线性回归计算所得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远大于无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可能是由于UV和TiO2体系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UV/TiO2体系对DMP的降解效果。另外,初步分析了可能的降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 tio2 光催化降解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UV+TiO_2)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及其各类有机物去除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志铮 刘勇弟 +2 位作者 化艳娇 钱飞跃 谭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92-1797,共6页
采用UV+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800 mg·L-1,反应时间8 h,反应pH为原水pH(6.5~8.0),在此操作条件下,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 采用UV+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800 mg·L-1,反应时间8 h,反应pH为原水pH(6.5~8.0),在此操作条件下,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20%及46%;选取两组反应条件,对其进出水采用XAD-8/XAD-4树脂联用技术,分析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UV+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都能够长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弱疏水物质、疏水物质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tio2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 ADMI7 6 树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TiO_(2)浅色导电粉体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利平 蒋佳岑 +1 位作者 郑晓頔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5,250,共6页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然而其制备过程中容易团聚,导致导电性能较差。因此,制备过程中均匀分散,同时兼具优异的导电性能是目前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科学问题。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分析了包覆复合过程中不同改性剂、Sb_(x)Sn_(1-x)O_(2)∶TiO_(2)复合比和干燥方式对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电学性能等微观结构形貌及宏观理化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可控制备并得到了最佳制备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二氧化锡 tio 2 浅色导电粉末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UV/O_3对腐殖酸的降解及应用基础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留明 季民 +2 位作者 王秀朵 赵乐军 陆彬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用自制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作为催化剂,对腐殖酸进行TNTs/UV/O3工艺降解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对相应的应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本工艺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达80.12%,显示了很好的降解能力.投加叔丁醇的实... 用自制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作为催化剂,对腐殖酸进行TNTs/UV/O3工艺降解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对相应的应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本工艺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达80.12%,显示了很好的降解能力.投加叔丁醇的实验得出TNTs/UV/O3对腐殖酸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理论.从无机碳(IC)的角度分析得出,高pH值易于CO2溶解,从而使原水IC值增大,有助于反应过程中IC值的积累,无机碳多以CO32-及HCO3-存在,对.OH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催化剂污染越来越严重,一定阶段后污染率达到最大值,随后污染情况得到改善.TNTs对TiO2/UV/O3工艺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腐殖酸 光催化 臭氧化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