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树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武翔悦 白晓宁 +5 位作者 蒋萌 梁诗雨 冯思凯 冷平生 赵亚洲 胡增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逆境之一。植物能够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抵御盐胁迫,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在可溶性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槲树(Quercus dentata)的UGP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以判...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逆境之一。植物能够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抵御盐胁迫,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在可溶性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槲树(Quercus dentata)的UGP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以判断其对槲树耐盐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QdUGP2基因,克隆其全长序列,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和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QdUGP2全长1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与预测相符。多序列比对显示,QdUGP2蛋白与其他植物UGP蛋白高度相似,尤其是与栎属植物加州白橡木(Q.lobata)同源性最高,达到99.37%。qRT-PCR分析表明,QdUGP2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种子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QdUGP2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槲树QdUGP2参与了槲树对盐胁迫的响应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QdUGP2在槲树抗逆性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 盐胁迫 udp-葡萄糖合成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植物中主要硫代葡萄糖苷合成与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程坤 杨丽梅 +4 位作者 方智远 刘玉梅 庄木 张扬勇 孙培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共6页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硫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和功能解析的进行,人们对硫苷的生物代谢途径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硫苷合成的调...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硫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和功能解析的进行,人们对硫苷的生物代谢途径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硫苷合成的调控基因也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硫苷合成不同阶段分别起着重要作用的MYB、MAM、CYP79/CYP83、AOP等基因家族。现就十字花科植物中硫苷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合成与调节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硫代葡萄糖 合成基因 调控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UDP-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奕涵 钱悦 +4 位作者 侯永泰 周庆玮 甘人宝 管世敏 荣绍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143,共8页
UDP-葡萄糖脱氢酶(UDP-GlcDH)是透明质酸合成过程中关键的限速酶,可以将UDP-葡萄糖催化生成透明质酸必需的前体物质UDP-葡萄糖醛酸。分别采用大肠杆菌BL21(DE3)和YK53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获得BL21(DE3)和YK537的UDP-GlcDH基因ugd... UDP-葡萄糖脱氢酶(UDP-GlcDH)是透明质酸合成过程中关键的限速酶,可以将UDP-葡萄糖催化生成透明质酸必需的前体物质UDP-葡萄糖醛酸。分别采用大肠杆菌BL21(DE3)和YK53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获得BL21(DE3)和YK537的UDP-GlcDH基因ugd,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株的ugd基因插入含有PL启动子的pBLMVL2载体中,分别获得重组质粒pBLBugd和pBLYugd,再分别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DE3)和YK537中,获得4株重组菌;采用升温诱导表达UDP-GlcDH,并测定不同重组菌株的UDP-GlcDH的活性,探索出不同温度诱导条件下UDP-GlcDH的表达量及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双阶段升温诱导方式并添加适量酵母粉可以显著提高重组菌表达UDP-GlcDH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udp-葡萄糖脱氢酶 PL启动子 基因测序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葡萄糖代谢和脂肪合成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4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肝脏X受体a、b(LXRa、b)能够被葡萄糖激发,起到食物传感器的作用,并能协调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反应和控制与胆固醇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 营养物质 脂肪合成 基因表达 脂肪代谢 科学家 研究所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段珍 吴凡 +1 位作者 闫启 张吉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香豆素是来源于苯丙烷代谢途径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应答逆境胁迫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以及所涉及的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并对... 香豆素是来源于苯丙烷代谢途径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应答逆境胁迫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香豆素生物合成途径以及所涉及的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并对香豆素目前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香豆素生物合成及其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生物合成 关键酶基因 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乳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春梅 陈佩度 季本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 很多研究表明,小麦胚乳淀粉的合成至少需要四类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这四类酶的基因克隆和特性的研究有重要进展。目前,已从六倍体小麦发育胚乳的cDNA文库中获得AGPase两个亚基、gbss 、ss 、ss 、ss 、sbe 、sbe 和su1(dbe)等基因的cDNA;从六倍体小麦的D组供体Triticumtauschii基因组文库中获得ss 、ss 、ss 、sbe 和sbe 的gDNAs;从六倍体中只获得野生型和突变型的gbss (wx)基因。除编码AGPase大亚基的基因和su1基因未进行定位外,ss 位于第一群染色体上,sbe 位于2DL上,其余基因均位于第七群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合成 胚乳 六倍体小麦 l基因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亚基 淀粉分支酶 小麦胚 DL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液泡与UDP—葡萄糖保育的反应产物的分析:未能证实基因易位体...
7
作者 Preis.,J 林国栋 《国外农学(甘蔗)》 1989年第4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甘蔗 液泡 udp-葡萄糖 基因易位体
全文增补中
甜菊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倪洪涛 董花 周艳丽 《中国糖料》 2019年第3期70-76,共7页
甜菊糖(Steviol glycosides,SGs)中商用的蛇菊苷(Stevioside,STV)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A,Reb A),是经甲基赤藓糖醇(MEP)途径,由最初的物质丙酮酸和甘油醛-3-磷酸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一步步先合成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然后GGP... 甜菊糖(Steviol glycosides,SGs)中商用的蛇菊苷(Stevioside,STV)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A,Reb A),是经甲基赤藓糖醇(MEP)途径,由最初的物质丙酮酸和甘油醛-3-磷酸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一步步先合成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然后GGPP在几种酶基因作用下转化为甜菊醇(Steviol),之后在UDP-葡糖基转移酶(UGTs)基因的作用下形成STV和Reb A,整个过程共有15个酶基因参与。本文综述了甜叶菊中参与甜菊糖生物合成过程UDP-葡糖基转移酶等基因及其它基因的克隆、表达、调节等作用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进展。搞清这些酶基因的作用机理,可有意地、更好地调控甜菊糖的生产量和品质,为改善甜菊糖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 生物合成 基因 udp-葡糖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苗期氮、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9
作者 王霞 徐亚维 于晓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共4页
以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对六倍体小麦多倍化初期氮、糖代谢关键酶基因(GS1、GS2、G6PDH、SP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麦GS1基因表达水平较其双亲中值(MPV)显著升高,GS2基因表达水平与其亲本... 以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对六倍体小麦多倍化初期氮、糖代谢关键酶基因(GS1、GS2、G6PDH、SP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麦GS1基因表达水平较其双亲中值(MPV)显著升高,GS2基因表达水平与其亲本基本一致,而G6PDH基因和SPS基因表达水平较其MPV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谷氨酰胺合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蔗糖磷酸合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裂链霉菌工业菌中zwf1基因的阻断对土霉素生物合成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子静 于岚 +3 位作者 唐振宇 郭元昕 肖慈英 郭美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8,69,共5页
目的运用代谢工程手段对龟裂链霉菌工业菌(Industrial Streptomyces rimosus,SRI)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产量。方法利用pKC1139质粒阻断SRI基因组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编... 目的运用代谢工程手段对龟裂链霉菌工业菌(Industrial Streptomyces rimosus,SRI)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产量。方法利用pKC1139质粒阻断SRI基因组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编码基因zwf1。结果筛选得到一株OTC高产突变株,将突变株与原始菌株进行发酵,发现OTC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6.2%。结论 SRI基因组中zwf1基因的缺失使细胞合成土霉素的能力增强;龟裂链霉菌中初级代谢关键基因调控会影响次级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裂链霉菌工业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基因阻断 土霉素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导入和鉴定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君 张虹 +4 位作者 张芮 路国栋 雍婧姣 郎思睿 陈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生产的甜菊醇糖苷因具有高甜度、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从甜叶菊叶片克隆了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SrUGT85C2、SrUGT91D2m和SrUGT76G1,构建植物基因过量表达载体,以单独或组合的形式将这些基因导入到甜叶菊中,获得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对照植株相比,单独导入SrUGT85C2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提高,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占比没有明显变化;单独导入SrUGT91D2m的转基因植株中甜菊醇单糖苷含量显著降低,而甜菊醇双糖苷含量显著增加;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植株中,总糖苷含量显著提高,莱包迪苷A含量达到10%以上,比对照提高了2倍,而甜菊糖苷含量减少了一半。3个基因组合同时导入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与单独导入SrUGT76G1的转基因甜叶菊植株类似,其总糖苷、莱包迪苷A含量及其占比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为以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调控甜菊醇糖苷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培育莱包迪苷A含量高的高品质甜叶菊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莱包迪苷A 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蔗糖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大肠杆菌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睿 赵丽婷 +4 位作者 陈磊 李由然 顾正华 石贵阳 丁重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8,共10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lucose)不仅是细胞壁合成的前体物质,也是多种糖供体的重要前体物质。代谢工程可赋予微生物利用廉价易获得的原料生产特定化学物质的能力。该研究采用代谢工程技术改造大肠杆菌(Esch...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lucose)不仅是细胞壁合成的前体物质,也是多种糖供体的重要前体物质。代谢工程可赋予微生物利用廉价易获得的原料生产特定化学物质的能力。该研究采用代谢工程技术改造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蔗糖利用和UDP-葡萄糖合成的代谢路径,在E.coli BL21(DE3)中以蔗糖为唯一碳源,在实现细胞生长的同时促进UDP-葡萄糖的生产。通过在E.coli BL21(DE3)中共表达蔗糖通透酶基因(cscB)、果糖激酶基因(cscK)、蔗糖合酶基因(susy),确定了高拷贝数质粒(pMD19-T)和启动子串联策略(P_(csc)-P_(T7))是合成UDP-葡萄糖的最优策略,成功构建了能够利用蔗糖产UDP-葡萄糖的工程菌株ESBK09。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菌株的稳定性,将cscB基因整合到E.coli BL21(DE3)基因组中构建工程菌株EPT03,该菌株被证明能够利用蔗糖生产UDP-葡萄糖。构建具有蔗糖利用能力的工业菌株将促进蔗糖作为碳源的使用,有助于石油化工经济向生物经济的过渡,为今后利用UDP-葡萄糖生产葡萄糖基化生物分子提供通用性底盘微生物菌株,也为后续利用UDP-葡萄糖合成相关大分子物质的代谢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关键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 大肠杆菌 udp-葡萄糖 蔗糖合酶 从头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巴梨’果皮UFG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俊才 李天忠 +1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宝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巴梨’红色芽变品种‘红巴梨’果皮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和RACE结合的方法,克隆了UFGT(UDP-葡萄糖: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蛋白的部分cDNA,命名为Pc UFGT。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长为1 089 bp,与苹果UFGT基因序列一致性达89%,... 以‘巴梨’红色芽变品种‘红巴梨’果皮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和RACE结合的方法,克隆了UFGT(UDP-葡萄糖: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蛋白的部分cDNA,命名为Pc UFGT。结果表明:该cDNA片段长为1 089 bp,与苹果UFGT基因序列一致性达8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5%,含有糖基转移酶的UDPGT、COG1819和MGT等保守域。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红巴梨’幼果期表达强度约为‘巴梨’的2倍,而果实成熟期表达强度略低于‘巴梨’;该基因在‘红巴梨’果肉中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巴梨 红色果皮 udp-葡萄糖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通过MEK/ERK通路调控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倩 邹健 +3 位作者 张秀芬 穆会君 殷莹 谢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是否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人白血病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K562/A02细胞中GCS的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是否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人白血病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K562/A02细胞中GCS的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磷酸化及总ERK水平;用MEK特异性化学抑制剂U0126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Bcl-2 mRNA与蛋白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GCS siRNA明显抑制K562/A02细胞GCS和Bcl-2的表达,并抑制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U0126使Bcl-2 mRNA及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并使K562/A02细胞ADM敏感性增加。结论:GCS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K562/A02细胞株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 MEK/ERK信号通路 基因 BCL-2 抗药性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耐药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平 葛素梅 +4 位作者 沈云峰 顾中华 王珏 穆会君 张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5,267,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36例耐药/非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标本中GCS基因及经典的多药耐药基因(md...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36例耐药/非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标本中GCS基因及经典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情况;并同时对标本中的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水平亦进行了检测,以初步探讨GCS基因导致肿瘤细胞耐药的机制。结果:急性白血病耐药组标本的GCS基因及mdr1基因的扩增条带吸光度(A)相对比值均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01)。耐药组BCL-2基因扩增条带A相对比值同样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01),而BAX基因的表达则明显低于非耐药组(P<0.01),BCL/BAX比值在耐药及非耐药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GCS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且GCS促进肿瘤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催化神经酰胺糖基化从而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耐药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基因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中β-葡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莫海珍 刘晓永 胡永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8-362,共5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酵母β-葡聚糖(SCG)的生物合成的有关内容。酵母β-葡聚糖是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UDP-Glc)为前体物质经葡聚糖合成酶(GS)将葡萄糖转移到葡聚糖主链的非还原端而生成可溶性的SCG,在壳聚糖合成酶Ⅲ(CSⅢ)作用下几丁质还...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酵母β-葡聚糖(SCG)的生物合成的有关内容。酵母β-葡聚糖是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UDP-Glc)为前体物质经葡聚糖合成酶(GS)将葡萄糖转移到葡聚糖主链的非还原端而生成可溶性的SCG,在壳聚糖合成酶Ⅲ(CSⅢ)作用下几丁质还原端以β-1,4键/β-1,2键的形式与β-1,3葡聚糖链支链的非还原端共价连接,形成了不可溶的SCG。此外,还对葡聚糖合成酶(GS)主要基因学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其中FKS1和FKS2编码着β-1,3-葡聚糖酶的基本组分蛋白,RHO1基因则对β-1,3葡聚糖的合成进行调控;对β-1,6葡聚糖合成的基因尚不是很明确,目前已确定:KRE5、KRE6、CWH4p、ROT2和SKN1等基因对β-1,6葡聚糖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酵母β-葡聚糖的将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生物合成 酿酒酵母 葡聚糖合成 磷酸葡萄糖 Β-葡聚糖酶 基因 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地衣芽胞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淫羊藿次苷D2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源 张同 +3 位作者 杨之帆 陈守文 占杨扬 陈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8-444,共7页
分别利用糖基转移酶YjiC、YdhE、YojK的过表达载体电转化地衣芽胞杆菌DW2,相应获得重组菌株ID02、ID03和ID04,并借助pgcA和gtaB基因强化菌株ID02中的UDP-葡萄糖代谢途径来获得重组菌株ID05,研究了基因改造及发酵条件对淫羊藿次苷D2产量... 分别利用糖基转移酶YjiC、YdhE、YojK的过表达载体电转化地衣芽胞杆菌DW2,相应获得重组菌株ID02、ID03和ID04,并借助pgcA和gtaB基因强化菌株ID02中的UDP-葡萄糖代谢途径来获得重组菌株ID05,研究了基因改造及发酵条件对淫羊藿次苷D2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jiC、YdhE、YojK均可糖基化酪醇合成淫羊藿次苷D2,且三者酶催化活性依次减弱;强化UDP-葡萄糖代谢途径并不能促进淫羊藿次苷D2的合成;经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中NH 4Cl为3 g/L、磷酸缓冲盐为75 mmol/L,菌株ID02在此条件下发酵48 h时相应的淫羊藿次苷D2的产量可达到40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D2 糖基转移酶 地衣芽胞杆菌 udp-葡萄糖 酪醇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Pase与USPase编码基因在滇杨正、倒扦插苗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18
作者 姜辅瑞 纵丹 +3 位作者 吴治洋 张晓琳 余进德 何承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3,共14页
细胞壁对植物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而UDPG是植物细胞壁合成的主要前体物质,主要来源于UGPase和USPase催化葡萄糖-1-P和UTP生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网站对滇杨PyUGPase-A、PyUGPase-B和PyUSPase基因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 细胞壁对植物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而UDPG是植物细胞壁合成的主要前体物质,主要来源于UGPase和USPase催化葡萄糖-1-P和UTP生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网站对滇杨PyUGPase-A、PyUGPase-B和PyUSPase基因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以1年生滇杨正、倒扦插苗为材料,测量其主枝长度和主枝粗度,并对3个目标基因在茎尖、嫩叶、成熟叶、茎和根中表达量进行RT-qPCR分析,探究PyUGPase和PyUSPase基因在滇杨正、倒扦插苗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从而为揭示PyUGPase和PyUSPase基因调控细胞壁合成进而调控滇杨生长的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PyUGPase-A、PyUGPase-B和PyUSPase基因全长和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1410 bp和469个氨基酸、1410 bp和469个氨基酸、1875 bp和624个氨基酸;3个蛋白均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且均定位于细胞质内的一种亲水稳定性蛋白酶;PyUGPase和PyUSPas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植物UGPase和USPas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5%以上。倒扦插苗的主枝长度和粗度均低于正扦插苗,但差异不显著。PyUGPase-A和PyUGPase-B基因在2种类型扦插苗的成熟叶中表达量相对较高,但在倒扦插苗的嫩叶中上调表达;而PyUSPase基因在正、倒扦插苗的根中表达量较高,且在5个组织中均呈现下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糖焦磷酸化酶 滇杨 扦插苗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UGD基因家族系统发育分析及在棉纤维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玉欣 何易航 +3 位作者 张岚 王振怡 肖嵩 王希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6,共8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lucose dehydrogenase,UGD)是植物细胞壁合成的主要前体物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15个植物基因组中UGD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其中7个双子叶植物的种内共线性,染色体定位。利用荧光定...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lucose dehydrogenase,UGD)是植物细胞壁合成的主要前体物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15个植物基因组中UGD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其中7个双子叶植物的种内共线性,染色体定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UGD家族基因在陆地棉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表明:15个物种中共鉴定出56个UGD基因,可聚为2个进化群,藻类单独成一个群,其他植物构成一个群,各物种均有UGD家族基因的特异进化枝。藻类植物UGD家族均含有内含子。大片段复制是UGD家族基因扩增的主要动力。12个陆地棉UGD基因在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多数基因在20DPA或25DPA基因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udp-葡萄糖脱氢酶 进化分析 基因家族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tAGPas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功能解析
20
作者 陈莹 李腾 +3 位作者 高宇 刘宝玲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701-1706,1811,共7页
淀粉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其组成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烟叶的经济价值。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性限速酶,但有关其基因特征、酶活性和代谢调控等在烟草中还未见详细报道。以拟南芥AtAGPase蛋白序列为索引序列,对烟... 淀粉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其组成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烟叶的经济价值。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性限速酶,但有关其基因特征、酶活性和代谢调控等在烟草中还未见详细报道。以拟南芥AtAGPase蛋白序列为索引序列,对烟草NtAGPase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通过Blast P比对及结构域分析,鉴定出烟草NtAGPase基因家族包含3个大亚基基因(NtLSU1、NtLSU2、NtLSU3)和一个小亚基基因(NtSSU);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解析。结果显示,Nt AGPase蛋白分子质量在57.03~58.43 ku,等电点在6.58~8.52;NtLSUs和NtSSU均定位于叶绿体上,属于质体型亚基;NtLSUs基因含有14~15个外显子,NtSSU基因仅含有9个外显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烟草Nt AGPase酶蛋白为异源四聚体,NtAGPase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与光、激素和逆境反应相关的响应元件,预示着其在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过程中行使重要功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烟草Nt AGPase蛋白与茄科植物马铃薯亲缘关系更近,而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烟草NtAGPase基因家族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淀粉生物合成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