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rge-scale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FE analysis on 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with depth and focusing effect of Fuzhou Basin 被引量:2
1
作者 金丹丹 陈国兴 董菲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894-2903,共10页
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E) method and platform of ABAQUS,considering both the inhomogeneity of soils and concave-convex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a large-scale refined two-dimensional(2D) FE nonlinear an... 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E) method and platform of ABAQUS,considering both the inhomogeneity of soils and concave-convex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a large-scale refined two-dimensional(2D) FE nonlinear analytical model for Fuzhou Basin was established.The peak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PGA) and focusing effect with depth were analyzed.Meanwhile,the results by wave propagation of one-dimensional(1D) layered medium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method were added for contrast.The results show that:1) PGA at different depths are obviously amplified compared to the input ground motion,amplification effect of both funnel-shaped depression and upheaval areas(based on the shape of bedrock surface) present especially remarkable.The 2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GA displays a non-monotonic decreasing with depth and a greater focusing effect of some particular layers,while the 1D results turn out that the PGA decreases with depth,except that PGA at few particular depth increases abruptly; 2) To the funnel-shaped depression areas,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above 8 m depth shows relatively larger,to the upheaval areas,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from 15 m to 25 m depth seems more significant.However,the regularities of the PGA amplification effect could hardly be found in the rest areas; 3) It appears a higher regression rate of PGA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with depth when under a smaller input motion; 4) The frequency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input motion has noticeable effects on PGA amplification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effect of basin LARGE-SCALE fluctuation of topography inhomogeneity site focusing effect two-dimensional refined finite element model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vqual模型的京沪高速铁路高星级常旅客全流程服务优化研究
2
作者 刘晓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1,共9页
京沪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承载着巨大的商务客流,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旅客出行体验和高速铁路品牌形象。因此,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对于满足商务旅客的需求、引导消费升级、增强京沪... 京沪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承载着巨大的商务客流,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旅客出行体验和高速铁路品牌形象。因此,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对于满足商务旅客的需求、引导消费升级、增强京沪高速铁路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以Servqual模型为基础,提出高星级常旅客服务要素,并构建服务要素指标体系;获取数据样本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分析,使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维度和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进而得到包含5个维度、20个指标的高星级常旅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采用象限分析法,从优势提升、努力维持、机会发展和重点改进4大维度,对服务项点进行评价分析,为京沪高速铁路高星级常旅客全流程服务优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QUAL模型 京沪高速铁路 高星级常旅客 全流程服务 象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加胜 李浩光 冯兴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高性能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PWM逆变器作为四象限变流器(4QC)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4QC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逆变器与4QC拓扑结构的统一性,将4QC的状态空间平... 在高性能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PWM逆变器作为四象限变流器(4QC)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4QC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逆变器与4QC拓扑结构的统一性,将4QC的状态空间平均(SSA)模型经过移植得到逆变器的SSA模型,进而提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和近似简化等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揭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与逆变器及交流侧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给出等效模型的参数设计公式。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负载等效模型 逆变器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逆变器的直流侧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加胜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在三相并网型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和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当中,PWM逆变器作为直流侧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其前端变流器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研究逆变器与四象限... 在三相并网型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和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当中,PWM逆变器作为直流侧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其前端变流器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研究逆变器与四象限变流器(4QC)拓扑结构的统一性,将4QC的状态空间平均(SSA)模型经过移植得到逆变器的SSA模型,进而提出逆变器直流侧的等效数学模型和近似简化等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揭示PWM逆变器的直流侧等效模型与逆变器及交流侧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给出等效模型的参数设计公式。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PWM逆变器 直流侧等效模型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变流器的一种统一性建模及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加胜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9-44,共6页
四象限变流器(4QC)在电力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FACTS和电气传动等系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通常对于类似于4QC半桥单元这种仅具有两种电路开关状态的变流器拓扑的建模研究比较简便,而对于开关状态比较多的情况... 四象限变流器(4QC)在电力有源无功与谐波补偿、FACTS和电气传动等系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通常对于类似于4QC半桥单元这种仅具有两种电路开关状态的变流器拓扑的建模研究比较简便,而对于开关状态比较多的情况,直接应用该方法将变得十 分复杂,该文根据任意多相PWM型4QC乃至各类变流器拓扑大都具有多单元对称组合的结构特点,通过研究多相拓扑与半桥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间对称结构与控制关系,建立一种适用于多相4QC的具有一般性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推导分析,得出一组适合多相4QC的单元组合统一性分析结果。通过单相和三相4QC特例及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这种单元组合统一性建模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该方法也可以拓展到其它各类变流器拓扑的建模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变流器 建模 数学模型 电路开关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投入新探索——基于点、线、面方法的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6
作者 蔡旻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93,共10页
作为线上学习质量的重要凭据,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备受关注。纵观已有的在线学习投入研究,有基于行为数据的分析研判,也有结合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判,但仍有诸多未解之谜,需进一步深入持续地分析探讨。从当前网络信息获取及... 作为线上学习质量的重要凭据,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备受关注。纵观已有的在线学习投入研究,有基于行为数据的分析研判,也有结合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判,但仍有诸多未解之谜,需进一步深入持续地分析探讨。从当前网络信息获取及应用的有效方式来看,大量的行为数据是在线学习投入质量分析的重要信息内容。从学习行为的外显性和内隐性两个属性对学习者在线学习信息进行分类探索,有助于综合考虑影响学习质量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因素。在此分类基础上,结合点、线、面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先后通过百分等级量表、单维和多维Rasch分析技术的应用,分别构建了针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强度、效度及精准度评估的模型。最后通过准确获取在线学习的过程信息、全面掌握线上学习的质量结果,以及主动反思在线学习参与的实效性等应用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行为投入 评估模型 象限图法 Rasch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能源转型基础与转型绩效的适配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长胜 王重博 雷仲敏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44,共13页
加快推进中国区域能源转型是有效应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对中国各省(区、市)能源转型基础和能源转型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两维度象限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能... 加快推进中国区域能源转型是有效应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挑战,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对中国各省(区、市)能源转型基础和能源转型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用两维度象限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能源转型基础和能源绩效之间的适配性,结果发现:2015年以来,中国区域能源转型基础稳步提升、区域能源转型绩效持续改进,区域能源转型绩效与转型基础的适配性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之间的能源转型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转型 转型绩效 转型基础 适配性 两维度象限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参数对垂直轴风机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草笛 王长路 +1 位作者 韦乐余 乔雪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7-321,共5页
为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动量叶素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双盘多流管模型,并通过数学建模方法来重点研究弦长、叶轮半径、叶片数对风机的影响。由于风轮在旋转过程中受力复杂,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四象限分析方法,... 为研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动量叶素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双盘多流管模型,并通过数学建模方法来重点研究弦长、叶轮半径、叶片数对风机的影响。由于风轮在旋转过程中受力复杂,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四象限分析方法,将风轮旋转平面分成四个象限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受力之后进行建模仿真。最后,针对NACA0018翼型,分别研究在不同弦长、叶轮半径、叶片数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能利用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为风机叶轮参数的选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盘多流管模型 四象限分析 风能利用系数 叶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租售市场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奕淇 曲卫东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10,共14页
基于中国30个城市2015—2019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租售市场量价的影响。研究显示,"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租赁市场租金和出租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住... 基于中国30个城市2015—2019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租售市场量价的影响。研究显示,"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租赁市场租金和出租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住房销售量,抑制了房价上涨,"租购并举"政策对住房市场的作用效果存在着从租赁市场到买卖市场、从住房数量到住房价格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租购并举"试点实施以来,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对优化住房市场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加强规范与监督住房租赁行业发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扩大公共投入以保障租购同权,重视住房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租售市场量价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购并举” 住房租售市场 四象限模型 双重差分模型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共享单车出行与空间品质耦合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林川 喻冰洁 +1 位作者 梁源 赵桂林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岛为例,利用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百度街景等多源大数据,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基于服务设施密度、功能多样性、交...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岛为例,利用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百度街景等多源大数据,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基于服务设施密度、功能多样性、交通可达性、骑行视觉舒适度、骑行设施完整度等原则建立了骑行空间品质评价模型,运用四象限法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解析人本尺度下的“单车出行—空间品质”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厦门岛的共享单车出行形成了“多点一轴”的空间格局,骑行网络以地铁站点为核心向外扩散。“单车出行—空间品质”的四象限分析将各路段划分为高出行—高品质、高出行—低品质、低出行—高品质、低出行—低品质四种类型。GWR模型分析显示,骑行品质要素在不同的路段对单车出行的影响差异显著。基于此,提出构建层级化的站域慢行“微中心”、开展差异化的街道空间重塑的规划响应策略,为城市慢行系统多尺度空间优化提供了“定点”与“定向”的理论支撑与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出行 空间品质 多源大数据 四象限分析 GWR模型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