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ate-Shaped Main Injection o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in an OPOC Two-Stroke Diesel Engine
1
作者 Lei Zhang Tiexiong Su +3 位作者 Yunpeng Feng Fukang Ma Yangang Zhang Jun W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9年第2期226-233,共8页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 on the opposed-piston opposed-cylinder(OPOC)diesel engin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tudied numerically using AVL-Fire CFD tools.The five r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 on the opposed-piston opposed-cylinder(OPOC)diesel engin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tudied numerically using AVL-Fire CFD tools.The five rate-shaped main injections were used in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ignition delay from a rectangular injection rate is the shortest.Maximum pressure of the trapezoid injection rate is the largest.And the NOx emission of the rectangular injection rate is the largest.Meanwhile,the soot emission of the trapezoid injection rate is the least among the five injec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posed-piston opposed-cylinder(OPOC)diesel engine split injection rated-shape MAIN injection:numerical simulation combustion emiss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 and Analysis for Spraying Ammonia in Diesel Engine
2
作者 周华祥 刘敬平 +4 位作者 贺力克 陈方 申奇志 骆锐 周正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A certain amount of ammonia reducer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to the 4102BZLQ Diesel engine's combustion chamber when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to 1573-1073K, NOx generated could be reduced to 1.11g/(kW&... A certain amount of ammonia reducer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to the 4102BZLQ Diesel engine's combustion chamber when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to 1573-1073K, NOx generated could be reduced to 1.11g/(kW·h). Based on PRF combustion mechanism, NO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test cycle of ESC thirteen conditions[1], the ammonia spray angle and amount were tested and optimiz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Diesel engine does not decrease while NO exhaust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machinery engineering diesel engine direct injection of ammonium TES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范宝伟 吴莹新 +5 位作者 姜鹏飞 刘伟康 徐林勋 潘剑锋 霍思全 李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以缸内直喷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CONVERGE软件对转子发动机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且选取了RNG k-ε湍流模型、SAGE燃烧模型和DPM喷雾模型,以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以缸内直喷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CONVERGE软件对转子发动机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且选取了RNG k-ε湍流模型、SAGE燃烧模型和DPM喷雾模型,以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5%,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模型可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喷射策略对转子发动机缸内流场和火焰传播的影响。当喷射位置在缸体长轴线及以上时,喷射角度越大,缸内湍流强度越强。并且,在上止点时刻,喷射位置在长轴线以上40 mm处,喷射角度为+40°的火焰传播面积是同一喷射位置下喷射角度为0°的3倍。在甲醇掺混比为20%的计算工况下,当喷油器在长轴线以上20 mm处的喷射位置,喷射角度为+40°时,转子发动机的缸内压力峰值最高,为23.6 bar,并且具有较小的碳氢化合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发动机 甲醇/汽油 缸内直喷 射流点火 喷射策略 缸内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贾滨 黄泽远 +3 位作者 胡祯 周磊 钟力嘉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基于一台缸内直喷氢内燃机三维模型,开展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2.5降低至2.1,缸压峰值从6.9 MPa增加到10.5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压缩上止点后18.0°提... 基于一台缸内直喷氢内燃机三维模型,开展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2.5降低至2.1,缸压峰值从6.9 MPa增加到10.5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压缩上止点后18.0°提前到了上止点后12.5°。降低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大了浓混合气区域,积聚在火花塞附近及气缸壁面附近。此外,过量空气系数的降低加快燃烧速度并升高燃烧温度,导致NOx排放增加。随着点火时刻从上止点前5°提前至上止点前9°,缸压峰值从7.9 MPa增加到9.3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上止点后18.5°提前到上止点后14.0°。点火时刻的提前使缸内平均温度从1900 K上升到2050 K,导致了NOx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空气系数 点火时刻 燃烧 排放 缸内直喷氢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的性能与排放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勇成 潘克煜 +2 位作者 李永旺 任杰 周龙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以获得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含量极低的F-T柴油。在一台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时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与燃用常规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以获得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含量极低的F-T柴油。在一台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时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与燃用常规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较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最高燃烧压力略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下降,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都得到了改善。燃用F-T柴油可同时降低CO、HC、NOx和碳烟排放,其中NOx和碳烟排放分别平均降低了16.7%和40.3%。研究表明F-T柴油是柴油机优秀的清洁代用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清洁代用燃料 F-T柴油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与排放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勇成 周龙保 +1 位作者 王尚学 潘克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5,共5页
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时性能与排放的研究,试验用燃料为0号柴油、含25%和50%F-T柴油的混合燃料以及100%F-T柴油。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混合燃料中F-T柴油比例的增加,滞燃期缩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降低,... 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时性能与排放的研究,试验用燃料为0号柴油、含25%和50%F-T柴油的混合燃料以及100%F-T柴油。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混合燃料中F-T柴油比例的增加,滞燃期缩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降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增大,最高燃烧压力略微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得到改善。在负荷特性上,发动机的CO_2、HC、CO、NO_x和碳烟排放随着F-T柴油的加入而降低,其中CO和碳烟在中高负荷时降低幅度最为显著。当F-T柴油掺混比例由0增至25%时,碳烟排放降低效果最为明显,此后随着F-T柴油的继续增加,碳烟排放降低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柴油机 F-T柴油 混合燃料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黄勇成 王尚学 周龙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3,共5页
在两种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研究了燃用F-T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不做任何调整时,与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的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较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较低... 在两种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研究了燃用F-T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不做任何调整时,与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的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较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较低,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都得到了改善,HC、CO、NOx和碳烟排放同时降低。当供油提前角推迟3℃A时,燃用F-T柴油燃烧持续期明显缩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进一步降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略有升高,燃油消耗率变化不大,NOx排放进一步降低, HC、CO和碳烟略有增加,其中HC排放与原柴油机相当,而CO和碳烟仍远低于原柴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柴油机 F—T柴油 供油提前角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勇成 周龙保 +1 位作者 潘克煜 任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9-334,共6页
根据实测的喷油器针阀升程和示功图,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时燃烧特性的研究.试验用燃料为0号柴油、含25%和50%F-T柴油的混合燃料以及100%F-T柴油.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混合燃料中F-T柴油比例的增加,... 根据实测的喷油器针阀升程和示功图,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与0号柴油混合燃料时燃烧特性的研究.试验用燃料为0号柴油、含25%和50%F-T柴油的混合燃料以及100%F-T柴油.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混合燃料中F-T柴油比例的增加,喷油延迟角增大,而喷油持续期变化不大.滞燃期随着F-T柴油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其中当F-T柴油的比例由0增至25%时,滞燃期缩短最为明显,此后进一步增加F-T柴油的比例,滞燃期缩短幅度减小.随着混合燃料中F-T柴油比例的增加,预混燃烧放热峰值降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增大,燃烧持续期略有延长,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气体最高平均温度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下降,发动机的燃烧噪音和机械损失减小,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F-T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燃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勇成 周龙保 潘克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根据实测的喷油器针阀升程和示功图,对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ischer-Tropsch(F-T)柴油时的燃烧放热规律进行了计算,并系统分析了其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0号柴油相比,F-T柴油的喷油延迟角和喷油持续期稍长,滞燃期平均缩短了18.... 根据实测的喷油器针阀升程和示功图,对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ischer-Tropsch(F-T)柴油时的燃烧放热规律进行了计算,并系统分析了其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0号柴油相比,F-T柴油的喷油延迟角和喷油持续期稍长,滞燃期平均缩短了18.7%,预混燃烧放热峰值平均降低了26.8%,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快速燃烧期较短,燃烧持续期相当;燃用F-T柴油时的最高燃烧压力略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降低,燃烧噪声和机械损失较小,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热效率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F—T柴油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单缸柴油机国-Ⅱ排放的技术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胜吉 尹必峰 +2 位作者 王建 徐毅 何政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结合单缸柴油机产品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小功率段柴油机排放法规标准的限值变化,针对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行业现状及技术问题,阐明了低排放高性能单缸柴油机的研发难度和需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单缸柴油机优化性能及降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和对... 结合单缸柴油机产品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小功率段柴油机排放法规标准的限值变化,针对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行业现状及技术问题,阐明了低排放高性能单缸柴油机的研发难度和需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单缸柴油机优化性能及降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和对策。分析表明:通过柴油机喷油系统、换气系统与燃烧室结构优化设计和匹配,特别是提高单缸柴油机用喷油系统的性能,优化燃烧过程的机内净化措施能满足GB19756、GB20891的排放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缸柴油机 排放 性能 标准 喷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欧-Ⅲ排放标准4100直喷式柴油机的配气相位优化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国珍 陆金华 +1 位作者 陈光敏 姜光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7年第4期375-379,共5页
采用AVL BOOST性能预测软件建立了4100直喷式柴油机的计算分析模型,具体分析了配气相位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配气相位。根据优化后的配气相位对原机进行调整和试验,并对改进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功率得到了一... 采用AVL BOOST性能预测软件建立了4100直喷式柴油机的计算分析模型,具体分析了配气相位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配气相位。根据优化后的配气相位对原机进行调整和试验,并对改进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功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油耗率比原机稍高一些,因此是在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性的前提下使排放大大地降低,这与工作过程计算的结果是十分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排放标准 AVL BOOST 4100直喷式柴油机 配气相位优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磁阀-气动装置优化控制直喷式柴油机的进气涡流
12
作者 高文志 邱先文 +2 位作者 文世骐 王莉 王宝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9-313,共5页
为了使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更有效地燃烧,必须在燃烧之前或在燃烧过程中组织一定的空气运动,空气运动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指标都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发动机工况要求有不同的进气涡流强度,因此,恒定的进气道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动机变工... 为了使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更有效地燃烧,必须在燃烧之前或在燃烧过程中组织一定的空气运动,空气运动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指标都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发动机工况要求有不同的进气涡流强度,因此,恒定的进气道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动机变工况的要求。本文对采用电磁阀-气动装置控制直喷式柴油机的进气涡流强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设计了电磁阀-气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同时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用电磁阀-气动装置控制进气涡流具有结构简单、频响快,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 柴油机 副气道 变涡流 电控 进气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卷流和复合卷流燃烧系统混合燃烧特性
13
作者 常江 李向荣 +3 位作者 刘洋 谢亮 陈彦林 刘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和复合卷流燃烧系统(MSCS)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单缸柴油机台架开展了LSCS和MSCS的燃烧性能试验,结合仿真分析,揭示了LSCS和MSCS的缸内油、气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在小负荷和高过量空气系数φ_(a)下,M... 为研究侧卷流燃烧系统(LSCS)和复合卷流燃烧系统(MSCS)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单缸柴油机台架开展了LSCS和MSCS的燃烧性能试验,结合仿真分析,揭示了LSCS和MSCS的缸内油、气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在小负荷和高过量空气系数φ_(a)下,MSCS体现出较好的燃烧性能,相比于LSCS,其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3.6 g/(kW·h),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0.13 g/(kW·h),燃烧持续期最大降幅为2.6°CA;但在大负荷和低φ_(a)下,LSCS体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相比于MSCS,其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2.6 g/(kW·h),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0.56 g/(kW·h),燃烧持续期最大降幅为2.8°CA.仿真结果表明:随负荷减小或φ_(a)增大,燃油射流贯穿能力减弱,复合卷流燃烧室的弧脊能更有效地提升油、气混合质量;随负荷增大或φ_(a)减小,燃油射流贯穿能力增强,复合卷流燃烧室的弧脊阻碍了燃油射流扩散,侧卷流燃烧室的分流造型能更显著地改善油、气混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侧卷流燃烧系统 复合卷流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用点燃式二冲程柴油机燃烧特性研究
14
作者 陈依涵 赵振峰 +2 位作者 王斌 贺金虎 庞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2,共9页
针对柴油燃料雾化蒸发困难导致的发动机燃烧效果差、易爆震的问题,本文采用空气辅助缸内直喷方案,对一台点燃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开展燃烧特性研究。建立了点燃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对混合气特性和燃烧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 针对柴油燃料雾化蒸发困难导致的发动机燃烧效果差、易爆震的问题,本文采用空气辅助缸内直喷方案,对一台点燃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开展燃烧特性研究。建立了点燃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对混合气特性和燃烧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点燃式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在热机工况下,点火时刻有58%的燃油蒸发,缸内平均当量比由冷起动工况下的0.2提升至0.8,混合气品质较高,缸内燃烧情况良好。通过燃用汽油、柴油两种燃料进行发动机整机性能对比试验发现,在高转速大负荷工况下,两种燃料的燃烧特性曲线十分接近,柴油燃烧的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的分布均值仅比汽油低1.2%。总体而言,柴油燃料应用于点燃式二冲程发动机的燃烧性能与汽油燃料相似,且使用柴油燃料时缸内压力最大震荡幅值仅为0.02 MPa,远小于爆震阈值,不会出现爆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柴油机 直喷 空气辅助喷射 燃烧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预喷射策略对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智超 许世超 +2 位作者 郑长亮 李戍斌 张校锋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建立台架试验平台,分析一次预喷和二次预喷策略下缸压、压力升高率和噪声的变化规律;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燃烧仿真模型,分析二次预喷策略下,不同预喷角和预喷油量对燃烧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一次预喷... 为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建立台架试验平台,分析一次预喷和二次预喷策略下缸压、压力升高率和噪声的变化规律;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燃烧仿真模型,分析二次预喷策略下,不同预喷角和预喷油量对燃烧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一次预喷策略,二次预喷策略的缸压和压力升高率峰值下降,压力升高率最大峰值约降低0.1 MPa/(°),燃烧噪声下降5.2 dB;仿真的缸压和压力升高率与试验结果相近,表明仿真模型精确;第一次预喷曲轴转角为-20°、预喷油量为1.4 mg,第二次预喷曲轴转角为-11°、预喷油量为1.2 mg的喷油策略对应的台架试验燃烧噪声明显低于原始试验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预喷射 缸压 燃烧噪声 GT-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参数对大缸径车用柴油机怠速噪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宏涛 王明阳 +2 位作者 侯帅 王新强 张龙祥 《内燃机》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前期试验研究表明,爆压和预喷模式在低负荷工况时对整机噪声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更好提升大缸径柴油机噪声舒适性,本文以某V型12缸大缸径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发动机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等喷油参数,进行怠速噪... 前期试验研究表明,爆压和预喷模式在低负荷工况时对整机噪声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更好提升大缸径柴油机噪声舒适性,本文以某V型12缸大缸径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发动机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等喷油参数,进行怠速噪声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喷提前角及轨压越小噪声声压级越小、声品质越好;预喷油量及预喷间隔角存在某一临界值,在此临界值状况下噪声声压级及声品质综合评价最好;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和轨压等发动机喷油参数对大缸径柴油机怠速噪声影响集中于500Hz~6300Hz频率段。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大缸径柴油机怠速噪声品质的发动机性能数据标定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缸径柴油机 主喷提前角 预喷油量 预喷间隔角 轨压 声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V240燃气机燃料供给系统设计
17
作者 王飞 罗天园 罗丽梅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总结燃气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技术现状,以12V240柴油机改装为12V240燃气机项目为例,设计燃气机燃料供给系统,并对该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燃气机其他机型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燃气机 柴油机 燃料供给系统 进气道喷射 设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发动机PM排放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丁焰 葛蕴珊 +3 位作者 王军方 何超 谭建伟 韩秀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1台直喷式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生物柴油B100、柴油和掺混油B20的排放特性试验,对3种燃料排放颗粒物的物质形态、数量浓度以及化学组分等理化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排放颗粒物形态与柴油机排放类似;比表面积BET、... 在1台直喷式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生物柴油B100、柴油和掺混油B20的排放特性试验,对3种燃料排放颗粒物的物质形态、数量浓度以及化学组分等理化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排放颗粒物形态与柴油机排放类似;比表面积BET、挥发性物质VOF比例和数量浓度均高于柴油机排放;总PAHs低于柴油机排放,但五环PAHs和BaP排放高于柴油机排放;在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元素分析中发现有硫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直喷式柴油机 理化特性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何超 葛蕴珊 +1 位作者 韩秀坤 陆小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0,15,共5页
在一台直喷式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生物柴油、柴油及其掺混油B20、B50的性能试验,通过测量喷油器针阀升程、喷油压力和气缸压力曲线,对放热率、滞燃期等燃烧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以研究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 在一台直喷式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生物柴油、柴油及其掺混油B20、B50的性能试验,通过测量喷油器针阀升程、喷油压力和气缸压力曲线,对放热率、滞燃期等燃烧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以研究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掺混油中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喷油始点逐渐提前,喷油延迟角逐渐变大,喷油压力和喷油持续期有所增加;滞燃期逐渐缩短,在大负荷尤为明显;预混合放热峰值逐渐降低,而扩散燃烧放热峰值逐渐增大;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提高,其对应的曲轴转角也逐渐提前。燃用生物柴油后发动机的热效率有所提高,在中等负荷时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柴油 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 代用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温度对直喷式柴油机冷起动初始期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苏岩 刘忠长 +2 位作者 韩永强 王永军 杜宝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了研究进气温度对柴油机起动过程燃烧不稳定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利用柴油机起动过程燃烧、排放测控系统,在一台直喷式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对柴油机冷机起动过程初始期燃烧有较大影响,随进气温度的升高,冷... 为了研究进气温度对柴油机起动过程燃烧不稳定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利用柴油机起动过程燃烧、排放测控系统,在一台直喷式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气温度对柴油机冷机起动过程初始期燃烧有较大影响,随进气温度的升高,冷机起动着火滞后期明显减小,扩散燃烧增加。提高进气温度能够明显改善着火条件,降低起动过程供油量,减少失火循环,从而明显改善起动过程中的HC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冷起动 进气温度 初始期 直喷式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