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实验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慧 战忠利 +1 位作者 黄建英 毛慧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86-791,共6页
研究用1例人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皮下,建成一株人卵巢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已传至5经26代。移植成功率达100%,平均裸带瘤存活中位数为102。肿瘤倍增时间为7.17天。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保持了原人... 研究用1例人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皮下,建成一株人卵巢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已传至5经26代。移植成功率达100%,平均裸带瘤存活中位数为102。肿瘤倍增时间为7.17天。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形态证实保持了原人肿瘤的特征,有淋巴结转移行为。人类肿瘤染色体特征。保留了分泌癌胚抗原的能力。具有P53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移植瘤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并传至5例。流式细胞仪及显微光光度计检测移植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巢癌 裸鼠 移植瘤模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裸鼠HepG2移植瘤MVD、HIF1a、VEGF/K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曾普华 郜文辉 +4 位作者 潘敏求 蒋益兰 李勇敏 李跃辉 唐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裸鼠HepG2移植瘤MVD、HIF1a、VEGF/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7组,分别以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莪术、重楼、壁虎、顺铂药物干预21 d后,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①对MVD的影...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裸鼠HepG2移植瘤MVD、HIF1a、VEGF/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7组,分别以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莪术、重楼、壁虎、顺铂药物干预21 d后,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①对MVD的影响:全方组与除顺铂外的其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黄芪、莪术外的其它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HIF1a的影响:全方组与除黄芪外的其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VEGF表达的影响:全方组与除顺铂外的其它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KDR表达的影响:全方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MVD、HIF1a、VEGF和KDR的表达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各单味药对其作用各有侧重,但作为整方的有机组成从不同环节发挥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解毒方 人肝癌裸鼠HepG2移植瘤 MVD HIF1a VEGF/K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抑制NF-κB的表达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晓松 易世江 +1 位作者 范才文 凌月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05-2907,共3页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雄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0只。待...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雄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0只。待肿瘤结节约4~6mm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GCG组[30mg/(kg·w)]、放疗组、EGCG联合放疗组,共四组。不同因素治疗3周后处死动物,迅速剥离瘤体称重,量体积,计算抑瘤率。RT-PCR检测瘤体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EGCG联合放疗组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EGCG联合放疗组NF-κB的表达水平较放疗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EGCG能增强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儿茶素 裸鼠 移植瘤 放疗增敏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表达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志华 刘鹏 +3 位作者 王丽红 王陶然 薛倩 郝长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21-823,共3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组织血管内皮...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D34,计算微血管密度。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水平。结果: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研究发现,VPA治疗14 d后,裸鼠瘤组织CD34+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减少,微血管密度(MVD)为32.59±5.76较对照组12.23±4.11明显减少(P<0.01);VPA治疗组bFGF mRNA的表达0.321±0.046较对照组0.151±0.036明显降低(P<0.01),bFGF蛋白表达为0.493±0.026较对照组0.298±0.011明显下降。结论:VPA可以抑制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的血管新生,其发生的机制与抑制血管新生相关因子bF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裸鼠移植瘤 白血病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增生性疤痕移植于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家源 朱斌 +4 位作者 苏爱云 朱全胜 郭浩光 赖英荣 唐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7-29,共3页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量测定。结果: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移植物可成活80~90 d,无排斥反应,并保留原增生性疤痕特性;移植物体积随着移植时间而逐渐增加。结论: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的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是一成功、稳定的动物模型,为疤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应用该动物模型时,作者建议把移植后3~10 周的动物作为增生性疤痕的标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 肥大性 皮肤移植 小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卓 徐珊 +3 位作者 朱利群 徐昌芬 张燕 仇黎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JAR/VP16/nude,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人绒毛膜癌多药耐药细胞系JAR/VP16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特性;利用光...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JAR/VP16/nude,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人绒毛膜癌多药耐药细胞系JAR/VP16接种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特性;利用光镜、电镜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的潴留情况。结果: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为98.39%,8~10d开始成瘤,15~20d瘤体长径达1.0~1.5cm;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瘤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与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JAR/VP16相似;RT-PCR和FCM检测表明移植瘤组织mdr1 mRNA表达阳性,且对Rh123有显著的外排作用。结论:以JAR/VP16细胞建立的耐药性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保持了耐药性人绒毛膜癌细胞JAR/VP16的组织学特征和多药耐药性,为耐药性人绒毛膜癌耐药机制和逆转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绒毛膜癌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裸鼠建立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细胞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鹏飞 师长宏 +3 位作者 邵晨 施新猷 邵国兴 王中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 ,将标本剪成大小约 1 0mm3的组织块 ,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 ,最后取...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 ,将标本剪成大小约 1 0mm3的组织块 ,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 ,最后取下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细胞传代超过 2 0代后按建系标准[2 ] 进行检测。结果 共取 40例标本 ,裸鼠体内传代F1代成功 6例 ,F3代成功 3例 ,该 3例标本行原代培养后建成 3个无限细胞系 :人肾透明细胞癌RCC 9863,人膀胱癌BC 6,人前列腺癌PC 981 0 6,全部细胞传代 1年以上 ,生长稳定 ,传代周期固定 ,其形态结构 ,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 ,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结论 裸鼠肿瘤皮下种植法是泌尿系肿瘤建系的一个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皮下 泌尿系肿瘤 组织块 体内 标本 瘤细胞 传代 建系 下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的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建立裸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琦 刘春敏 +3 位作者 欧俊 施正良 李芳秋 石群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5-127,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建立裸鼠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案。 方法 :采用两种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CAOV3(贴壁细胞 )、COC2 (悬浮细胞 )对裸鼠进行不同细胞密度皮下接种及不同方法的组织块接种。 结果 :在 5× 10 6/ (0 .2 0ml&...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建立裸鼠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案。 方法 :采用两种卵巢上皮性腺癌细胞株CAOV3(贴壁细胞 )、COC2 (悬浮细胞 )对裸鼠进行不同细胞密度皮下接种及不同方法的组织块接种。 结果 :在 5× 10 6/ (0 .2 0ml·只 )到 6× 10 7/ (0 .2 0ml·只 )细胞浓度内 ,两株细胞的成瘤率及肿瘤成形时间与接种细胞量无关。与COC2细胞株相比 ,CAOV3成瘤早 (以组织块接种者为甚 ) ,成瘤率高 ,成瘤后生长缓慢。而COC2细胞株一旦成瘤 ,则肿瘤生长速度极快 ,以至于实验尚未完成荷瘤鼠已死亡。 结论 :在建立卵巢上皮性腺癌裸鼠动物模型的实验中 ,以选用贴壁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荷瘤模型 卵巢腺癌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胶粘贴法建立裸鼠胃癌原位种植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莹杰 贺岩 +2 位作者 王齐敏 刘淼 金晓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9-371,I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两种胶粘贴法建立的胃癌原位种植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为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用OB胶和FS生物蛋白胶法分别建立胃癌原位种植动物模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转移情况... 目的通过对两种胶粘贴法建立的胃癌原位种植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为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用OB胶和FS生物蛋白胶法分别建立胃癌原位种植动物模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转移情况和形态学变化。结果FS生物蛋白胶组未出现肿瘤大片坏死,腹水形成率为85.7%,幽门梗阻发生率为57.1%;而OB胶组肿瘤大片坏死发生率为100%,腹水形成率为14.3%,未出现幽门梗阻。FS生物蛋白胶组有三例出现了肺和脑转移。结论FS生物蛋白胶法建立的裸鼠胃癌原位种植动物模型能更好的模拟人胃癌患者的临床过程,为研究人胃癌转移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细胞 原位移植 疾病模型 裸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釉细胞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磊涛 黄洪章 +1 位作者 曾东林 张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 目的建立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直接贴壁法将新鲜成釉细胞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反复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使之纯化。然后将纯化的成釉细胞瘤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观察接种成瘤后瘤组织大体生长情况以及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瘤细胞的侵袭生长情况。结果成釉细胞瘤细胞可以在裸鼠皮下存活,接种后第23天见有移植瘤形成,成瘤率为25%。病理切片显示瘤细胞可向裸鼠肌间生长,保持了其侵袭性生长的特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人成釉细胞瘤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成釉细胞瘤的侵袭生长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裸鼠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蓉 胡兵 +1 位作者 姜立新 朱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病理变化。方法将12只接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裸鼠,当肿瘤体积达1.0cm3左右时,采用HIFU照射治疗肿瘤的外侧约1/2。于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分别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镜下见靶...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病理变化。方法将12只接种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裸鼠,当肿瘤体积达1.0cm3左右时,采用HIFU照射治疗肿瘤的外侧约1/2。于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分别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镜下见靶区内肿瘤组织完全凝固性坏死。结论HIFU能够有效治疗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可望成为治疗卵巢癌有前途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裸鼠 卵巢癌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解毒方及拆方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和HIF1α、E-ca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曾普华 郜文辉 +5 位作者 潘敏求 蒋益兰 朱克俭 李勇敏 李跃辉 唐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2004-200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移植瘤及HIF1a、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7组,分别以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莪术、重楼、壁虎、顺铂药物干预21 d后,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成瘤体积比较:给药后瘤...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移植瘤及HIF1a、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为7组,分别以益气化瘀解毒方、黄芪、莪术、重楼、壁虎、顺铂药物干预21 d后,取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成瘤体积比较:给药后瘤体积及差值比较,各组与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方组分别与黄芪组、重楼组、壁虎组、空白对照组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HIF1a的影响:全方组与黄芪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莪术组、壁虎组、顺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对E-cad影响:全方组与黄芪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莪术、重楼、壁虎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益气化瘀解毒方全方较单味中药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其组方中药如莪术、重楼、壁虎均有一定程度抑瘤作用,莪术抑瘤作用较强;组方内主要单味中药发挥了协同抑瘤效应,使整方呈现出最强的抑瘤效应。(2)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抑制HIF1a表达,促进E-cad表达,可能通过阻断上皮间质转化而发挥抗肝癌转移侵袭作用,组方中药对其作用各有侧重,但作为整方的有机组成从不同环节发挥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解毒方 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 HIF1a E-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与JunB融合基因对裸鼠肝细胞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成 段建峰 +4 位作者 刘青光 张雷 杨雪 宋涛 姚英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野生型(wt)-p53与JunB融合基因抑制裸鼠肝细胞肝癌(肝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将18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接种wt-p53与JunB融合基因质粒、携带GFP的空质粒及单纯肝癌细... 目的探讨野生型(wt)-p53与JunB融合基因抑制裸鼠肝细胞肝癌(肝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将18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接种wt-p53与JunB融合基因质粒、携带GFP的空质粒及单纯肝癌细胞HepG2,于注射后的28d处死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肿瘤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 3组裸鼠移植瘤位于背侧皮下,实验组裸鼠移植瘤较小,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均明显隆起于裸鼠背部皮下。实验组移植瘤的体积、重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4.63,P=0.006;LSD-t=19.56,P<0.01);实验组移植瘤的体积、重量也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5.74,P=0.002;LSD-t=27.22,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移植瘤的体积、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1.59,P=0.171;LSD-t=2.00,P=0.101)。实验组平均肿瘤抑制率为84%。结论 wt-p53和JunB融合基因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 JUNB 融合基因 转染 HEPG2 裸鼠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90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冀安 穆秀娥 +4 位作者 董梁 孙会凤 周小慧 朱俊青 李增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0-586,共7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G490干预下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以及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BALB/C-nu裸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浓度AG49...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G490干预下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以及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BALB/C-nu裸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浓度AG490组(浓度4 mg/kg的AG490)、高浓度AG490组(浓度为8 mg/kg的AG490),而后按照实验设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AG490处理裸鼠。观察期间记录各组裸鼠体质量、瘤重、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JAK2、JAK2、p-STAT3、STAT3、MMP-2、Bcl-2、Bcl-xl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裸鼠瘤重、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抑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AG490组(73.98±0.90)%、高浓度AG490组(81.39±1.66)%的细胞周期G0/G1期较对照组(59.30±1.13)%明显增加(P<0.05),同样低浓度AG490组(33.32±1.16)%和高浓度AG490组(52.22±1.06)%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1.50±0.12)%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浓度AG490组(1.073±0.028)、(0.955±0.025)和高浓度AG490组(0.763±0.023)、(0.751±0.037)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1.265±0.012)、(1.477±0.020)明显降低(P<0.05)。同时下调通路下游蛋白MMP-2,Bcl-2,Bcl-xl和上调Bax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G490组移植瘤肿瘤组织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G490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增殖和侵袭作用达到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JAK2/STAT3通路在肝细胞癌恶性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STAT3信号通路 AG490 肝癌裸鼠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对胃癌SGC-7901侧群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军 刘元 +2 位作者 郭成旭 朱超 承泽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对胃癌SGC-7901侧群(SP)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分选SP和非侧群(NSP)细胞;熬制人参汤剂,制备人参含药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表达;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绘制瘤体生长曲线,计算抑瘤... 目的探讨人参对胃癌SGC-7901侧群(SP)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分选SP和非侧群(NSP)细胞;熬制人参汤剂,制备人参含药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表达;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绘制瘤体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Bcl-2、Bax的表达。结果 SP细胞生理盐水(NS)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大于NSP细胞NS组(P<0.05),NS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大于相应人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细胞人参组移植瘤体积与NSP细胞人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组和NSP组人参的抑瘤率分别为43.04%、31.55%;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显示人参可抑制移植瘤Bcl-2、诱导Bax的表达,与相应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P细胞的成瘤能力较NSP细胞强,人参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群细胞 非侧群细胞 裸鼠移植瘤 人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晏容 刘云 +4 位作者 朱欣婷 易小飞 刘流 张云辉 李晓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建立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每只裸鼠瘤周注射斑蝥素酸镁6.26×10-5mmol,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瘤周注射。给药22 d后,观察斑蝥素酸镁对皮下移植瘤增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E染色观察药物对... 建立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每只裸鼠瘤周注射斑蝥素酸镁6.26×10-5mmol,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瘤周注射。给药22 d后,观察斑蝥素酸镁对皮下移植瘤增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E染色观察药物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实验发现斑蝥素酸镁组移植瘤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固缩、嗜酸性变,细胞核固缩、碎裂。透射电镜观察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镜下见斑蝥素酸镁组移植瘤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核染色质聚集成团等改变。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斑蝥素酸镁组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而bax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本实验提示斑蝥素酸镁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并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酸镁 裸鼠 皮下移植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转移潜能人前列腺癌细胞亚株的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晖 陈安民 +4 位作者 郭风劲 李锋 罗政强 宋登新 陈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骨转移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其机制仍不清楚。利用裸鼠肿瘤转移模型筛选人前列腺癌不同骨转移潜能的细胞亚株,通过分析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将为今后探索前列腺癌骨转移机制提供模型。方法:采用...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具有很高的骨转移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其机制仍不清楚。利用裸鼠肿瘤转移模型筛选人前列腺癌不同骨转移潜能的细胞亚株,通过分析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将为今后探索前列腺癌骨转移机制提供模型。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左心室注射法制作裸鼠肿瘤转移模型,分别获取骨和淋巴结转移灶内的肿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及造模,筛选高、低骨转移潜能的细胞亚株。结果:筛选出具有高、低骨转移潜能的细胞亚株T3B和P24,其裸鼠体内骨转移率分别为8/10(80%)、1/10(10%),与母系PC-3细胞6/15(4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显示T3B、P24和PC-3的体外黏附率分别为112%±8%、80.3%±2.7%和77%±4%,侵袭能力分别为53±6个/视野、31±3个/视野和24±5个/视野,T3B的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高于P24和PC-3(P<0.01),三者体外细胞增殖率、软琼脂克隆形成率、裸鼠皮下成瘤率及瘤体大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裸鼠肿瘤转移模型反复筛选,获得高(T3B)、低(P24)骨转移潜能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亚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培养的肿瘤细胞 移植瘤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肺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成瘤率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宝来 徐明丽 +5 位作者 高明堂 路莉 王莉 崔明霞 李文广 吴勇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提高人肺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方法:人肺腺癌SPC-A-1、GLC-82培养细胞或相应的瘤组织匀浆接种于裸鼠皮下之前,先用富含生长因子的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按比例稀释,然后在裸鼠背部或腋窝皮下接种。观察人肿瘤细胞或肿瘤... 目的:提高人肺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方法:人肺腺癌SPC-A-1、GLC-82培养细胞或相应的瘤组织匀浆接种于裸鼠皮下之前,先用富含生长因子的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按比例稀释,然后在裸鼠背部或腋窝皮下接种。观察人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在加入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后,对移植瘤生长速度及成瘤率的影响。结果:加入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后,人肺腺癌SPC-A-1和GLC-82成瘤率明显提高,而且移植后的人肿瘤生长速度较未加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的人肺腺癌细胞明显加快。结论:小鼠肉瘤S180腹水上清液能明显提高人肺腺癌SPC-A-1和GLC-8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促进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癌 裸小鼠 肿瘤模型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艾志龙 童赛雄 +4 位作者 陆维琪 刘厚宝 凌跃新 沈振斌 锁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89-691,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且常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较差,因此需寻找治疗胆囊癌新的有效药物。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它在实体瘤...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且常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较差,因此需寻找治疗胆囊癌新的有效药物。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它在实体瘤的研究中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As2O3对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20只皮下接种移植瘤大小相似的BALB/c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n=10)和As2O3组(n=10)。尾静脉注射NS0.2ml/只(NS组)或As2O310mg/kg(As2O3组),每日1次,连续7d。21d时处死所有裸鼠,测量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计数。结果:NS组瘤重(1.0±0.4)g、体积(1.5±0.6)mm3;As2O3组瘤重(0.53±0.27)g、体积(0.8±0.4)mm3,瘤重和体积明显下降;NS组凋亡细胞计数为22±4,As2O3组升高至58±10(P<0.01)。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胆囊癌 移植瘤 生长 细胞凋亡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体内抑瘤作用和机制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静 胡建达 +3 位作者 黄毅 陈英玉 李静 陈步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6-107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高致瘤人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制备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注射5%NaHCO3),黄芩苷25、50和100 mg/kg剂量组,联合用药组(黄芩...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高致瘤人白血病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制备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注射5%NaHCO3),黄芩苷25、50和100 mg/kg剂量组,联合用药组(黄芩苷50 mg/kg+VP16 2 mg/kg)和VP16 4 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裸鼠。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药,14 d后每组处死5只裸鼠,对剥取的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瘤组织超微结构,病理组织学观察裸鼠各主要脏器结构改变,瘤块组织蛋白检测信号转导通路指标。观察裸鼠生存时间。结果表明,黄芩苷可抑制裸鼠HL-60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瘤组织病理组织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黄芩苷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肿瘤坏死和细胞凋亡现象较阴性对照组多见。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Akt活性,下调p-Akt、mTOR和p-mTOR的表达来抑制裸鼠异种移植瘤的增长。联合用药组裸鼠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苷可抑制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生长,诱导瘤组织中HL-60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Akt活性并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黄芩苷与VP16联用可明显提高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具有协同抗高致瘤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HL-60细胞 移植瘤模型 PI3K/Akt信号通路 BABL/c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