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南麦区不同小麦品种(系)氮效率利用评价 |
乔祥梅
王志龙
刘列
程加省
黄廷芝
程耿
李红艳
夏艳波
王志伟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
|
丰产半冬性小麦皖农116的选育及相关特征 |
崔文礼
代雪晴
杨晨
邓新龙
于学奎
郑文寅
黄建华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3
|
小麦株高、旗叶和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分析 |
周芳菊
张道荣
凌冬
汤清益
孙华卫
唐清
王志顺
刘先斌
王鑫
汤三明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4
|
稳产抗倒伏小麦品种东昌212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
崔文礼
黄建华
于学奎
沈家成
高景春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5
|
28份彩色小麦种质主要品质性状评价 |
崔文礼
邓新龙
杨晨
代雪晴
郑文寅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6
|
绿色稳健型高产小麦新品种鄂910588的选育、特性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
许甫超
彭敏
徐晴
秦丹丹
彭严春
孙龙清
董静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
7
|
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小麦燕麦类似蛋白TaALP-4A互作蛋白分析 |
何宁
晁岳恩
王沙沙
黄超
汪庆昌
宋晓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水杨酸对小麦温敏雄性育性的影响 |
刘海英
黄康兴
茹振钢
陈向东
董娜
陈芸
孔陈源
苏晨
吕怡婷
王亚楠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高光谱特征和生理生态响应 |
谷艳芳
丁圣彦
陈海生
高志英
邢倩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8
|
|
|
10
|
条锈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功能及光合功能蛋白D1表达的影响 |
沈喜
李红玉
贾秋珍
冯汉青
李敏权
粱厚果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11
|
长江中下游小麦新品系赤霉病和白粉病抗性评估与抗病基因检测 |
汪尊杰
胡文静
高德荣
赵仁慧
张笑晴
徐瑶
王玲
陈甜甜
李东升
李韬
吴宏亚
|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Triticum 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花粉发育的影响 |
马翎健
龚宏伟
何蓓如
宋喜悦
胡银岗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3
|
水肥不同层次组合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氮磷养分有效性和产量效应的影响 |
沈玉芳
李世清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4
|
“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yun-nanense King)的考察与研究 |
董玉琛
郑殿升
乔丹杨
曾学琦
恩在诚
陈勋儒
|
《作物学报》
CAS
|
1981 |
30
|
|
|
15
|
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的遗传构成及其重要性状遗传基础解析 |
李家乐
李绍祥
邬陈芳
李宏生
苏奕心
杨忠慧
伍应天
尹健
韩德俊
曾庆东
丁明亮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东方小麦(Triticum turanicum Jakubz.)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
徐黎黎
李伟
魏育明
郑有良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5 |
9
|
|
|
17
|
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农艺性状分析 |
张小英
李伟
庄萍萍
魏育明
郑有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5 |
8
|
|
|
18
|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分蘖冗余生态学意义以及减少冗余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马守臣
徐炳成
李凤民
黄占斌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
19
|
60个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 |
张小娟
刘倩倩
王立峰
凌冬
张鹏飞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0
|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的杂交,杂种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
张学勇
董玉琛
杨欣明
李翠钗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