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结构、劳动力市场与乡村社会转型的区域差异--兼论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基础
1
作者 王向阳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9,共9页
区域差异是我国各地乡村社会转型的鲜明特征和基本国情。回答什么因素及其如何影响乡村社会转型的区域差异,成为亟待学界解释的重要时代命题。既有的城镇化视角和经济社会分化视角难以对我国各地乡村社会转型的丰富图景做出充分解释。... 区域差异是我国各地乡村社会转型的鲜明特征和基本国情。回答什么因素及其如何影响乡村社会转型的区域差异,成为亟待学界解释的重要时代命题。既有的城镇化视角和经济社会分化视角难以对我国各地乡村社会转型的丰富图景做出充分解释。基于田野调查,引入“劳动力市场”概念,通过建构基于“社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基本维度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以河南农村为典型代表的部分乡村的社会结构离散化程度高,全国性劳动力市场特征明显,乡村社会转型快速而激烈,属于典型的快速收缩型社会;以珠三角农村为典型代表的部分乡村的社会结构紧密,在本地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加持下,乡村社会转型缓慢而平和,加之人口的持续流入,属于转型平缓的扩大型社会。在同一社会结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化程度越高,乡村社会解体就越迅速;在同一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社会结构越紧密,乡村社会转型往往就越平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财政资源的投入必须与各地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走势相匹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公共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劳动力市场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寿内卷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燕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进入长寿时代后,农村老年人在其高龄阶段的生命历程中,会遭遇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伴随其机体衰退,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坠入巨大的生活风险之中。结合中国传统的老龄观,通过对“内卷化”这一概念的辨析和创造性转化,可以构建“长寿内卷化”... 进入长寿时代后,农村老年人在其高龄阶段的生命历程中,会遭遇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伴随其机体衰退,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坠入巨大的生活风险之中。结合中国传统的老龄观,通过对“内卷化”这一概念的辨析和创造性转化,可以构建“长寿内卷化”的概念,以理解当前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状态。当高龄老年人的生命历程步入内卷点之后,其寿命虽然仍然在延长,但由于各种负性生命事件的发生和影响,生命质量却开始下滑,与理想状态相反的是,这段生命历程将持续进入病寿、苦寿、辱寿等单一存在或同时并存的生活风险状态;当这一曲线下滑至接近生命质量轴的交叉点时,它意味着高龄老年人生命主动或被动的终结。支撑从长寿内卷化到生活风险发生的机制是,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压力通过环状结构的新家庭结构形式向高龄老年人转移。秉持积极老龄观,加强政策干预,实现长寿去内卷化,是长寿时代所必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的“长寿内卷化”,不仅对理解当前农村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具有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将来也同样适用于分析城市高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内卷化 农村高龄老年人 生活风险 长寿红利 长寿风险 社会压力转移 新家庭结构 家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学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7-112,共6页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理,选用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熵权...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理,选用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指数,并就二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调节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市场化进程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果表现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因此,应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施策、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不断提升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市场化进程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 被引量:7
4
作者 白永秀 赵伟伟 王颂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0期51-57,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在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与&qu...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在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统筹城乡 城乡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被引量:30
5
作者 司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额下降的速度,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中国需要在持续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型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农村教师补充困境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国明 杨赟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对作为农村教师主要来源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当下农村社会的教育环境使得教师的文化资本日益异化于教师而存在。文凭资本一方面难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身份资本;另一方面,受结构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文凭资本难以与工作的意义... 对作为农村教师主要来源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当下农村社会的教育环境使得教师的文化资本日益异化于教师而存在。文凭资本一方面难以转换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身份资本;另一方面,受结构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文凭资本难以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联系,这是影响教师补充困境的深层原因。只要农村教育与以知识、技能为最主要凝结物的文化资本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变,农村教师在入职、工作状态上的不利局面就很难得以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文化资本 个体化解释 农村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14
7
作者 苏东海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慢,人口增长,农民的温饱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除了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农民的生育观念滞后以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与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建立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城市居民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较全面的社会福利,而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与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建立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城市居民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较全面的社会福利,而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城乡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民主体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宇伟 陶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主体性诉求不能充分表达,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历史推动者的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更好地发挥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从分析农民主体性入手,挖掘农民自我解放的力量,保障农民在农村与城市间合理流动的权益,满足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教育需求,推进农民享有社会服务与社会地位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新视野——“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下农村社会组织分析维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志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发展样态根本体现为农村社会结构和组织基础的整体变迁过程。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提出了农村社会秩序重塑的迫切要求。农村社会组织本身作为内嵌入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系统,不仅其承载转型期功能转变的动力根源于社... 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发展样态根本体现为农村社会结构和组织基础的整体变迁过程。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提出了农村社会秩序重塑的迫切要求。农村社会组织本身作为内嵌入农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系统,不仅其承载转型期功能转变的动力根源于社会结构的流变,而且其发展和创新又同时重塑着变迁中的农村社会结构。这种演化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解释逻辑,对于转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探索,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管理 农村社会组织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及其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涛 郭淑敏 陈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4-317,共4页
从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入手对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路径选择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社会保障体系 二元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翼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突出表现在社会救济方面和社会保险方面。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因此,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突出表现在社会救济方面和社会保险方面。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因此,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均衡到失衡:当代中国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困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6,共7页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论述了社会结构变迁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保持内在均衡的社会结构根源,最后详细论述了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当前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所呈现的总体失衡状态...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论述了社会结构变迁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保持内在均衡的社会结构根源,最后详细论述了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当前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所呈现的总体失衡状态,并指出只有优化农村社会结构,才能走出农村纠纷解决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结构 纠纷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二元结构视野的城乡关系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奚建武 唐亚林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7期34-38,共5页
在发达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我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其主要特点为:一是... 在发达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农村,由于在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我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一种新型二元结构——"复合型二元结构"。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外来人口在某些村落、社区远多于原住民;二是原住民与外来人口更多的是经济联系,彼此间缺乏社会交往和文化联系;三是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住民的分化和新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二元结构 城乡关系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燕妮 李录堂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农村的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乡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 农村的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不能给农村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乡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农村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培训以及农村人口的迁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多个层面保障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必备的人力资源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动性,改革现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保护农民生存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村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信息技术 二元社会结构 人力资源 农村人口 医疗保健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国胜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社会问题归因上的社会归因意识较为强烈,在政策优先意识上倾向于经济优先意识,其福利需求意识比较强烈但福利权利意识尚较为淡薄,这表明低水平实践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社会问题归因上的社会归因意识较为强烈,在政策优先意识上倾向于经济优先意识,其福利需求意识比较强烈但福利权利意识尚较为淡薄,这表明低水平实践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话语序列中尚未处于重要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认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 社会福利认知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文化传统 人口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政策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14,28,共8页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一项典型表现。文章从婚恋行为、个体福利、生活支持和公共安全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困境,从地区和年龄层面评述了针对该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研究认为:为了应对...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一项典型表现。文章从婚恋行为、个体福利、生活支持和公共安全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困境,从地区和年龄层面评述了针对该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研究认为:为了应对该群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潜在负面影响,国家和政府需要采取行动改善该群体的生存状况,完善针对该群体的碎片化的社会支持政策,加快建设系统化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支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婚姻困境 生存困境 性别结构失衡 社会支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国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 社会福利价值认同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文化传统 人口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证研究及推进策略——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冬梅 赖昭瑞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山东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 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山东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终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全面小康 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结构性张力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江苏省苏州市W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晓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4,共8页
W区的"新农保"制度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实践创新,尽管在随后发展中与国家新农保政策进行了适度整合,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小统筹色彩。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W区"新农保"制度进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W区的"新农保"制度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实践创新,尽管在随后发展中与国家新农保政策进行了适度整合,但仍保留了浓厚的小统筹色彩。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W区"新农保"制度进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解决制度本身的结构性问题,还是解决全面融入苏州一体化的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对制度兼容性、筹资机制、待遇水平以及基金可持续发展的调整。因此,努力实现政策统筹与制度并轨、财政支持与多元筹资、缴费激励与动态调整等三重结合,将是实现W区的"新农保"实践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制度实践 结构性张力 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