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柱纵-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的顶驱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段聪聪 李欣业 +2 位作者 张利娟 张华彪 马驰骋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5-1545,共11页
本文基于钻柱纵-扭耦合振动的三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顶驱控制对钻柱粘滑振动和跳钻现象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调谐k-c控制对钻柱振动系统的粘滑振动和跳钻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在输入角速度较大而标称钻压... 本文基于钻柱纵-扭耦合振动的三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顶驱控制对钻柱粘滑振动和跳钻现象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调谐k-c控制对钻柱振动系统的粘滑振动和跳钻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在输入角速度较大而标称钻压较小或者输入角速度较小而标称钻压较大时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调谐I-k-c控制可以成功地消除输入角速度和标称钻压变化对钻柱粘滑振动和跳钻现象带来的影响,使得输入角速度和标称钻压不论取何值,钻头的转速均稳定在给定的输入角速度附近,减少了钻压、扭矩和轴向位移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钻杆纵-扭耦合 顶驱控制 粘滑 跳钻 集总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的驱动链松弛检测方法研究及张紧装置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天玲 朱蔷 刘菲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针对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异常噪音、梯路振动问题,对自动扶梯传动系统振动、振动频率、张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频谱分析方式分析了自动扶梯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频率和谐波频率情况,与理论频率相对照,分析并寻找了异常振动... 针对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异常噪音、梯路振动问题,对自动扶梯传动系统振动、振动频率、张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频谱分析方式分析了自动扶梯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频率和谐波频率情况,与理论频率相对照,分析并寻找了异常振动频率的来源;然后,对可能的振动源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对确定的振动源进行了调整,根据振动测试结果判定了调整方法是否有效;最后,设计了一款便于观察和调整的主驱动链条张紧装置,其不仅改善了振动状态,而且可以在链条断裂状态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各振动源的固有频率和谐波频率,将实际频率与其相对照,可以快速确定振动源;对识别出的确定振动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振动值最大降低了61.5%,提高了自动扶梯测试效率;使用张紧装置后,噪音降低达3.3 dB(A),有效改善了主驱动链条振动状态,提升了运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自动扶梯传动系统 异常噪音 频谱分析 主驱动链条张紧装置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型风电机组传动链降载控制技术研究与仿真
3
作者 刘河生 雷航 张瑞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定量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对比了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效果。以7.0 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传动链扭振角度,并以低速... 为定量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对比了传动链扭振的控制效果。以7.0 MW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传动链扭振角度,并以低速轴扭振速度估计值为参考设计了发电机附加电磁转矩作用于风电机组转矩控制,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进行了20年全生命周期内的载荷与发电量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卡尔曼滤波估计的低速轴扭角与实际值的相关性可以达到0.9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反馈控制分别与虚拟阻尼控制、无阻尼控制的关键差异为,传动链低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2.11%、4.89%,传动链高速轴等效疲劳载荷分别降低1.99%、4.78%,发电量分别降低200、700 k W·h。卡尔曼滤波对传动链扭角估计较准确,且以卡尔曼滤波估计得到的低速轴扭振速度设计的附加电磁转矩对传动链扭振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型风电机组 传动链扭振 卡尔曼滤波 等效疲劳载荷 年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啸叫机理及优化设计
4
作者 葛海龙 赵治国 陈志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9-1618,共10页
为解决高速电驱传动系统的齿轮啸叫问题,在传统齿轮修形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传动系统动态啮合刚度计算,探讨了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高速端齿轮系离散为齿轮副单元和轴段单元并进一步耦合轴承—壳... 为解决高速电驱传动系统的齿轮啸叫问题,在传统齿轮修形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传动系统动态啮合刚度计算,探讨了电驱传动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将高速端齿轮系离散为齿轮副单元和轴段单元并进一步耦合轴承—壳体单元,给出了对应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推导了动态啮合刚度数学模型,以齿轮副传递误差和动态啮合刚度乘积作为激励力,求解了系统扭转振动响应;之后,结合某电驱传动系统,开展了振动响应仿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基于动态啮合刚度求解振动响应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不同齿轮副布局形式及零件结构对动态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的影响,制定了结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前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高速端齿轮系振动响应明显下降,齿轮啸叫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可为电驱传动齿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传动系统 高速端齿轮 动力学模型 动态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扭转振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5型动车万向轴扭转振动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姚远 张红军 +1 位作者 罗赟 李秋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包含传动系统的单节CRH5高速动车模型,对在万向轴波动附加力矩作用下引起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分析,并给出万向轴扭转刚度合理的选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万向轴传动不等速性而产生波动附加力矩,... 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包含传动系统的单节CRH5高速动车模型,对在万向轴波动附加力矩作用下引起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分析,并给出万向轴扭转刚度合理的选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万向轴传动不等速性而产生波动附加力矩,导致传动系统产生强迫振动;附加力矩的波动频率与动车运行速度有关,强迫振动的频率为万向轴输入轴旋转频率的2倍,附加力矩幅值与输入轴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万向轴扭转刚度的选用应以传动系统固有频率避开正常运行时万向轴强迫振动频率为原则。建议选用的万向轴扭转刚度小于560 kN.m.ra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5型动车组 万向轴传动 扭转振动 强迫振动 扭转刚度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非线性传动系统冲击扭振的研究与抑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浩然 张业宽 +1 位作者 李晓梅 刘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9-183,共5页
以轴系含非线性阻尼和非线性刚度的两惯量轧机主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冲击扰动作用下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阻尼与刚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关系。采用多尺度法求解系统的一阶近似解,得到系统的扭转冲击响应,... 以轴系含非线性阻尼和非线性刚度的两惯量轧机主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冲击扰动作用下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阻尼与刚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关系。采用多尺度法求解系统的一阶近似解,得到系统的扭转冲击响应,并通过对其进行数值仿真,讨论了主传动轴系阻尼非线性和刚度非线性对轧机传动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规律,从而找出轧机系统冲击减振的方法。研究结果为抑制冲击扰动引起的轧机轴系扭转振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主传动系统 非线性阻尼 非线性刚度 冲击扰动 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仿真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传动链扭振抑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文平 周文 +1 位作者 王磊 李晓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96-201,共6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电网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扭振问题,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柔性特性的传动链模型,得出了其自然振荡频率与阻尼系统解析表达式,揭示了柔性传动链的欠阻尼系统本质。通过故障期间发电机电磁转矩...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电网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扭振问题,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柔性特性的传动链模型,得出了其自然振荡频率与阻尼系统解析表达式,揭示了柔性传动链的欠阻尼系统本质。通过故障期间发电机电磁转矩特性分析,说明了通过发电机电磁转矩突变量与高频脉动控制减弱传动链机械扭振的不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网故障期间传动链的虚拟变阻尼控制策略,通过发电机附加转矩控制等效增大传动链阻尼,抑制了电网故障期间传动链的扭振。通过风电机组Bladed+Matlab联合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证明了理论分析与虚拟变阻尼扭振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 传动链扭振 虚拟变阻尼 扭振抑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载荷对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辉 胡玉 +3 位作者 柴兆森 胡姚刚 王晓 岑红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4-181,共8页
考虑到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在风速持续扰动中易产生机组扭振,研究随机风载荷作用下双馈风电机组扭振响应、扭振传递规律及关键部件的影响程度。首先,考虑叶片、齿轮箱和发电机等关键部件,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等效3质... 考虑到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在风速持续扰动中易产生机组扭振,研究随机风载荷作用下双馈风电机组扭振响应、扭振传递规律及关键部件的影响程度。首先,考虑叶片、齿轮箱和发电机等关键部件,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等效3质量块模型。其次,基于小信号分析法对柔性传动链的扭振模态、扭振频率及参与因子进行分析,获取其模态振型图。最后,基于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考虑随机风载荷作用和传动链柔性的双馈风电机组时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在亚同步、超同步工况下的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并与理想风载荷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理想风载荷相比,随机风载荷作用对机组传动链轴系扭振响应影响明显,且在超同步或亚同步运行时,影响扭振的关键部件为发电机转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传动链 模态分析 随机风载荷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下风电机组轴系扭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锋 王瑞明 +3 位作者 李征 蔡旭 高强 张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80,86,共8页
通过全面分析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运行状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电磁转矩特性以及由此激发的轴系扭振,得出了轴系关键参数对扭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降低模态耦合度的角度考虑的轴系参数配置方案对于抑制电网故障下的扭振无法取得显著成... 通过全面分析不同故障类型和不同运行状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电磁转矩特性以及由此激发的轴系扭振,得出了轴系关键参数对扭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降低模态耦合度的角度考虑的轴系参数配置方案对于抑制电网故障下的扭振无法取得显著成效,应当从削弱故障及恢复时刻转矩过冲和增加阻尼入手。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扭转角速度并通过附加电磁转矩实现的传动轴阻尼虚拟配置方法,针对扭转角速度可能难以获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等效的基于发电机转速的传动轴阻尼虚拟配置方法,通过大量PSCAD仿真验证了虚拟配置参数的一些特性以及2种参数虚拟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轴系 扭振 刚度 阻尼 关键参数 虚拟配置 电网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机械传动系统连续扭振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东晓 刘彬 时培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考虑传动系统连续分布质量的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旋转机械传动系统的连续动力学模型。通过传递函数法推导出任意轴上的扭振响应公式,并得到了存在间隙时传动系统的连续动力学模型。该连续模型能更精确地求解传动系统的固有... 在考虑传动系统连续分布质量的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旋转机械传动系统的连续动力学模型。通过传递函数法推导出任意轴上的扭振响应公式,并得到了存在间隙时传动系统的连续动力学模型。该连续模型能更精确地求解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同时可有效减小传动系统自由度数量的变化对系统基频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连续模型能更丰富地反映出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为分析旋转机械传动系统扭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传动系统 连续性 扭振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主传动系统异常振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闫晓强 曹曦 +1 位作者 刘丽娜 史灿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39-3442,3459,共5页
针对某钢厂CSP轧机在轧制薄规格产品时时常出现异常振动现象,在MATLAB中建立了F3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轧机在咬钢过程和异常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出了振源在主传动系统中的科学解释,为最终确... 针对某钢厂CSP轧机在轧制薄规格产品时时常出现异常振动现象,在MATLAB中建立了F3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轧机在咬钢过程和异常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出了振源在主传动系统中的科学解释,为最终确定振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振动 MATLAB 主传动系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曲轴扭振系统耦合建模与曲轴扭振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小莉 上官文斌 +1 位作者 张少飞 陈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13,共9页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统的固有特性,研究曲轴前端安装不同形式的扭转减振器时,FEAD对曲轴扭振的影响和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对曲轴扭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AD与曲轴扭振系统之间存在振动耦合;发动机的低频激励不会激起曲轴扭振,但易激起FEAD的旋转振动;高频激励易同时激起FEAD和曲轴系统的共振;FEAD对曲轴扭振有一定的衰减作用;考虑FEAD、扭转减振器具有独立的惯量环时,曲轴系统的扭振较皮带轮兼做惯量环时曲轴的扭振要小。只有当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等于或大于发动机单缸激振力矩的最大值时,FEAD动态负载波动的增大将增大曲轴的扭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发动机曲轴扭振系统 耦合建模 曲轴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时培明 夏克伟 +1 位作者 刘彬 侯东晓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应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谐波周期扰动力矩下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的条件。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应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谐波周期扰动力矩下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的条件。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系统在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影响下的分岔行为和混沌运动进行研究。运用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相轨迹和Poincaré截面图对系统的全局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机扰动力矩、非线性刚度以及非线性阻尼在一定范围变化时系统由周期倍化分岔、准周期运动直至混沌运动,同时出现间歇混沌现象。通过分析揭示了非线性扭振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分岔结构和混沌运动,为深入研究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全局性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 轧机传动系统 扭振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主楼与裙房黏滞阻尼器连接减振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龚治国 吕西林 翁大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5,共8页
针对上海世茂国际广场裙房(广场)部分由于刚度与质量分布之间的偏心导致扭转变形突出这一问题,采用CANNY程序对主楼和裙房之间黏滞阻尼器连接减振方法开展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从裙房变形减振效果、主楼变形影响、阻尼器耗能性能等几... 针对上海世茂国际广场裙房(广场)部分由于刚度与质量分布之间的偏心导致扭转变形突出这一问题,采用CANNY程序对主楼和裙房之间黏滞阻尼器连接减振方法开展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从裙房变形减振效果、主楼变形影响、阻尼器耗能性能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该减振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主楼和裙房(广场)之间采用黏滞阻尼器连接这一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因扭转效应过大产生的变形,而且对主楼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各阻尼器能在设定的范围正常工作。目前这一减振措施已于2005年成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 黏滞阻尼器 主楼 裙房 扭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打滑时传动系统的自激扭转振动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远 张红军 +1 位作者 陈康 金鼎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2-766,共5页
为研究机车发生打滑时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针对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考虑轮对以及电机与轮对间的扭转刚度,建立了简化的机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程.当轮轨间的平均蠕滑率超过临界蠕滑率时,产生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极限环,表明传动系统产生了... 为研究机车发生打滑时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针对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考虑轮对以及电机与轮对间的扭转刚度,建立了简化的机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程.当轮轨间的平均蠕滑率超过临界蠕滑率时,产生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极限环,表明传动系统产生了自激振动.对不同工况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频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当自激振动发生时,系统的扭转振动频率与其扭转固有频率一致.因此,检测轮对的扭转振动频率可以判断车轮是否打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传动系统 自激扭转振动 车轮打滑 空转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传动链柔性建模及电网故障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世耀 李少林 +2 位作者 王瑞明 陈晨 孙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733,共7页
针对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中传动链模型过于简化及对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不足或缺失的问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各部分的惯量、旋转阻尼、刚度特性等,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模型,分析说明柔性传动链的... 针对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中传动链模型过于简化及对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不足或缺失的问题。综合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各部分的惯量、旋转阻尼、刚度特性等,采用弹簧阻尼质量建模方法,建立风电机组柔性传动链模型,分析说明柔性传动链的二阶欠阻尼系统本质及在电网故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扭矩振荡问题。首次考虑传动链柔性特性进行风电机组电网故障动态响应特性系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1.5 MW大容量风电机组上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有力支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电网电压故障 柔性传动链 扭矩振荡 阻尼与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带钢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崇一 杜国君 +1 位作者 李建雄 张志波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5,共8页
带钢作为连接各机架间主传动系统的纽带,其动力学特性决定着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动态性能。因此,考虑带钢连接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研究十分必要。利用ANSYS软件,建立带钢连接的双机架主传动系统有限元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 带钢作为连接各机架间主传动系统的纽带,其动力学特性决定着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动态性能。因此,考虑带钢连接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研究十分必要。利用ANSYS软件,建立带钢连接的双机架主传动系统有限元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然后对带钢施加变频力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各机架主传动系统中不同部位角位移随频率变化的规律曲线。最后通过对比谐响应分析与模态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带钢与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之间的固有属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主传动系统 带钢 扭振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机传动系统振动测试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旭 李江昀 童朝南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5,168,共7页
针对某厂单机架冷轧机在轧制升速、稳速阶段存在的主机、卷取机电枢电流波动异常现象,使用霍尔传感器对轧机主传动直流调速系统的直流侧电枢电流进行检测。检测数据由数字示波器观测、导出并进行频谱分析。经对测试结果和所有可能外部... 针对某厂单机架冷轧机在轧制升速、稳速阶段存在的主机、卷取机电枢电流波动异常现象,使用霍尔传感器对轧机主传动直流调速系统的直流侧电枢电流进行检测。检测数据由数字示波器观测、导出并进行频谱分析。经对测试结果和所有可能外部扰动的分析发现,该轧机传动系统电流大范围波动主要是由于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以及外来负荷扰动。通过对振动频率的分析、配置速度环滤波时间常数和调整电流环比例系数之后,对轧机的扭振以及电流波动异常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电流波动范围控制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扭转振动 频谱分析 传动系统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绞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建武 李炳文 +1 位作者 渠俐 王海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6-78,共3页
JY型运输绞车的传动系统是三级齿轮传动系统。结合该绞车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通过简化和假设,忽略系统的弯扭耦合效应,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绞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得到其数学模型,对于进行系统的动力学分... JY型运输绞车的传动系统是三级齿轮传动系统。结合该绞车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通过简化和假设,忽略系统的弯扭耦合效应,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绞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得到其数学模型,对于进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绞车 传动系统 扭转振动 力学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章德 刘锋 +1 位作者 梅生伟 刘思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6,共9页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 虚拟惯量控制是双馈风电机组参与频率控制,改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有效措施。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的影响。针对风机传动系统2质块和3质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引起传动系统扭振的机理,表明了虚拟惯量控制可能激发传动系统弱阻尼扭振模式,从而引起比较明显的扭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扭振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增加传动系统扭振模式的阻尼,从而抑制虚拟惯量控制所引起的传动系统扭振。仿真算例验证了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影响分析结论以及扭振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系统模型 扭振 虚拟惯量控制 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