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1
作者 马山俊 杨跃仙 +2 位作者 章文杰 韩枫 魏雪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67-71,168,共6页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为52.52,依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标准,确定为“中低度”影响,结合公路施工期及运营期的人为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缩短边坡长度、加强林地管理和植被恢复、加强污染控制与清理、加强对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公路改扩建工程 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寸兴刚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为解决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本文以该保护区为例,对其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森林类型及分布、植被物种组成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划。文章评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 为解决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本文以该保护区为例,对其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森林类型及分布、植被物种组成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划。文章评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并指出了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政策法规,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并与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合作,以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本研究的成果旨在为相关人员和工程提供参考,确保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寻甸 黑颈鹤 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明旭 杜凡 +3 位作者 岩香甩 和霞 庄翠珍 张桥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1-34,44,共5页
对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生活型齐全;共有兰科植物74属250种,附生兰163种,地生兰82种,腐生兰5种;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垂直海拔分布呈现&qu... 对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生活型齐全;共有兰科植物74属250种,附生兰163种,地生兰82种,腐生兰5种;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垂直海拔分布呈现"中间膨胀"的格局,各生活型变化趋势一致;中国特有种较少,共30种;印缅区系成分显著,与缅甸共有种达131种;东界在中国只分布到云南的有45种,铜壁关特有种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多样性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鸿 杨韩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55-59,共5页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251属3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相关主管...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251属3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种子植物特有类群 重点保护植物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萍婆属(Pterygota Schott&Endl.)云南梧桐科新记录属
5
作者 杜凡 杨宇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5-15,共1页
在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盈江河谷发现零星分布的梧桐科高大乔木翅萍婆(Pterygota alata(Roxb.)R.Brown),系云南新记录种,而翅萍婆属(PterygotaSchott&Endl.)为云南新记录属.该种是当地四树木—阿萨姆婆罗双季雨林的最上层树种之一... 在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盈江河谷发现零星分布的梧桐科高大乔木翅萍婆(Pterygota alata(Roxb.)R.Brown),系云南新记录种,而翅萍婆属(PterygotaSchott&Endl.)为云南新记录属.该种是当地四树木—阿萨姆婆罗双季雨林的最上层树种之一,数量稀少,值得加强保护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树 翅萍婆属 翅萍婆 新记录属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叶秋海棠,中国秋海棠科一新记录种 被引量:1
6
作者 岳麻买 李剑武 +3 位作者 王力 曾晓东 王平元 丁洪波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的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一新记录组,独叶组(Begonia sect.Monophyllon A.DC.)及一新记录种,独叶秋海棠(Begonia prolifera A.DC.)。本文对该种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 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的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一新记录组,独叶组(Begonia sect.Monophyllon A.DC.)及一新记录种,独叶秋海棠(Begonia prolifera A.DC.)。本文对该种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叶秋海棠 独叶组 新记录 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德宏野生动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加苍 王维镇 +3 位作者 张定灿 石干么 张云辉 蔺以亮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目16科35种,鸟类有3目4科1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并首次在国内拍到云豹的清晰影像,为德宏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调查 哺乳动物 鸟类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云南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昭朝 刘静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科学评价黑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云南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依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景观、群落(栖息地)、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 为科学评价黑滩河水库扩建工程对云南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依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景观、群落(栖息地)、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并计算了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影响评价分值为56.92,项目建设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属“中低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水库扩建工程 云南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两栖类物种新纪录——德氏棘蛙
9
作者 贺艳红 艾仁达 +3 位作者 黄镇杨 张洋 刘小龙 袁智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714,共7页
2022年7月,在中国云南省文山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4号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标本。标本整体体型较大,成体雄性头体长76.2~77.3 mm。背部皮肤光滑,呈黑褐色,无明显褶皱。... 2022年7月,在中国云南省文山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4号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标本。标本整体体型较大,成体雄性头体长76.2~77.3 mm。背部皮肤光滑,呈黑褐色,无明显褶皱。背上部有圆条状黑色斑纹;背下部、体侧至胯部及两股散布有小疣粒;肛部及周围分布有黑色角质刺;体侧部有5或6个较大的白色圆疣;咽喉部有浅棕色斑。指端略膨大,指关节下瘤大,第一指长于第二指;趾端膨大呈圆形吸盘,趾间全蹼,趾关节下瘤明显,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横纹,与采自越南北干省(Bac Kan Province,Vietnam,模式产地)的Quasipaa delacouri标本形态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样本与Q.delacouri样本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6.5%。结合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该标本为Q.delacouri,是中国两栖纲分布新纪录物种,新拟中文名为“德氏棘蛙”。标本保存于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属 德氏棘蛙 新纪录 中国 云南省 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杨维雄 徐钡昌 +3 位作者 尹建华 李红萍 李素会 顾淑丽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21-125,共5页
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2010年最新一次科学考察报告为基础,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药用植物73科169属220种,其中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0.68%,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9.88%;保护区大多数药... 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2010年最新一次科学考察报告为基础,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药用植物73科169属220种,其中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0.68%,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9.88%;保护区大多数药用植物海拔分布高差为400 m以下,占药用植物种数的75.45%;保护区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保护区药用植物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种,还有一部分属于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种类 分布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