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薄立明 赵浪 +2 位作者 尹力 张翔 魏伟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 [目的]科学认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促进水资源用途管制客体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治理系统的融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空间转移矩阵、最优地理探测器等量化模型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剖析了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路径并揭示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1)黄河流域水生态空间规模为2.76万km^(2),仅占流域国土总面积的2.28%,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规模占比为22∶2∶3,研究期内规模性扩张了4 989.90 km^(2),上游地区增长规模最大,下游地区增长幅度最剧烈。(2)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其他生态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其次是与农业空间交互转换造成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流失;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主要与农业空间发生交叉转换,其次是其他生态空间,引起水生态空间小规模扩张;下游地区农业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换引起水生态空间大规模扩张的同时水生态空间也规模性转换为城镇空间。(3)上游地区水生态空间规模性扩张核心影响因素是水资源“液态化”的水文循环过程,流失则是主要由第一、三产业发展诉求驱动;中游地区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整体表现为政府财政所主导的适配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调配过程;下游地区则是水生态空间伴随城镇化进程在农业地区和城镇地区的转移。[结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路径和影响因素差异显著,需要根据各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建立起共同治理、协同发展的流域协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时空格局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爆破振动响应及控制阈值确定
2
作者 贾香宁 赵岩 +1 位作者 乔旭 闫海琴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 铁路交叉隧道工程中,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会影响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稳定和列车行车安全.针对交叉隧道开展爆破振动响应的研究与控制是相当重要的.依托京张高铁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动力响应特征,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交叉隧道合理间距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作用下,既有隧道底板中部为最不利位置.基于第四强度理论及相关爆破振动速度数据的拟合关系,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工程监测实践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此外,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不同隧道间距下,既有隧道二次衬砌底板中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交叉隧道间距之间呈指数型衰减关系.根据相关的爆破振动控制规范,可以得到隧道合理间距允许值的取值范围.引入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可以为类似交叉隧道设计选线及既有隧道的爆破振动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隧道 二次衬砌混凝土 爆破振动动力响应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控制标准 合理间距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蓝线划定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3
作者 姜莘 丁成呈 蒋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城市极端天气常态化背景下,传统蓝线管控体系正面临系统性重构的迫切需求。以工程思维主导的蓝线划定逻辑,在应对复合型洪涝风险、协调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显现出蓝线界定范畴滞后于生态治水理念;工程导向的河口线...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城市极端天气常态化背景下,传统蓝线管控体系正面临系统性重构的迫切需求。以工程思维主导的蓝线划定逻辑,在应对复合型洪涝风险、协调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显现出蓝线界定范畴滞后于生态治水理念;工程导向的河口线划定模式存在系统性缺陷;陆域控制线僵化割裂空间有机联系;滨水空间管控体系呈现多维脱节的四重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动态演进的的蓝线内涵体系、创新上下游防洪协同的河口线划定、推行差异化的陆域控制策略、完善“导控结合”的规划传导机制的规划应对策略,并以合肥市为实证,介绍了具体的蓝线划定路径与方法,以期对其他地区有所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线 气候变化 雨洪调蓄 滨水空间管控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空间管控研究
4
作者 徐慧琳 延相东 王爱芸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基于2004—2022年多尺度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生态空间保护的着力点,进而划定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分... 基于2004—2022年多尺度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生态空间保护的着力点,进而划定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分区并提出相应空间管控措施。结果表明:2004—2022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大量生态用地转向非生态用地,其中以大量农田流向城市建设用地为主。2004—2022年由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和频繁的人类活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其中以2004—201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最快。将滇池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生态保护协调区和生态保护功能区,并根据不同生态分区制定相应空间管控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管控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全流程规划与管理路径探讨
5
作者 石晓 钟珊 金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及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在应对土地供给收紧、引导产业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用地管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珠海市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基于评...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及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在应对土地供给收紧、引导产业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用地管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海市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珠海市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基于评现状、保总量、促集聚、强管控的思路,提出构建评估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明确总体规模及分级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优化调整用地布局并提供分区指引,以及强化管控要求、分类引导用地管控等工业用地控制线全流程规划与管理路径,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工业用地控制线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控制线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效率 产业布局 专项规划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本逻辑、运行样态与法治进路 被引量:7
6
作者 秦鹏 徐燕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6,共14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特色制度创新,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实践范例。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逻辑论证和运行观察,发现: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基本性制度,...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特色制度创新,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的实践范例。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逻辑论证和运行观察,发现:作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的基本性制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植于空间转向理论,蕴含着深厚的空间治理逻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实现空间正义为价值目标,法治化是其制度发展的应然理路;法制供给滞后、法律内容残缺、配套机制缺失是掣肘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战略实施和制度转型的主要动因。因此,提出要在明确立法策略的基础之上,按照内外在机理构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国土空间 三线一单 空间正义 行政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空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发展
7
作者 于洁 乔德治 王华强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器GNC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包括:探月工程中环绕探测、着陆巡视、返回再入等历次任务的关键技术发展和成果,例如高精度高可靠轨道控制、自适应动力显式...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器GNC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包括:探月工程中环绕探测、着陆巡视、返回再入等历次任务的关键技术发展和成果,例如高精度高可靠轨道控制、自适应动力显式制导、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自主环境感知、跳跃式返回再入技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关键技术及成果,例如大动态环境下的高容错自主导航技术、大干扰下的快速姿态机动控制技术。最后,对未来深空探测领域GNC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行了展望,在自主运行、人工智能等方向给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器 制导导航与控制 软着陆 巡视探测 返回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三线”冲突视角下耕地管控刚性与弹性空间划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牛帅 胡业翠 +1 位作者 陈星鑫 高梦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22-232,共11页
开展耕地管控刚性与弹性空间划定,对实现粮食安全与耕地多功能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河池市辖区为例,从协调国土空间“三线”冲突发挥耕地多功能视角,基于农业-生态-城市空间的资源本底评价与未来情景模拟,运用“刚性约束... 开展耕地管控刚性与弹性空间划定,对实现粮食安全与耕地多功能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广西河池市辖区为例,从协调国土空间“三线”冲突发挥耕地多功能视角,基于农业-生态-城市空间的资源本底评价与未来情景模拟,运用“刚性约束”和“弹性引导”的规划思路统筹“三线”冲突区的耕地分级分类划定。研究结果表明:1)“三线”冲突视角下,耕地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分区可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区与生产-生态、生产-生活、生产-生态-生活复合利用弹性区;2)研究区耕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高质量耕地集中分布区与生态保护重要区、城镇开发边界之间冲突严重,冲突区面积达212.39 km^(2);3)冲突研判与调整融合得到2035年研究区耕地刚性管控区及三种耕地复合利用弹性区,并提出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的分区管控措施。该研究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耕地管控分区有助于制定更精细化的耕地管理方案和落实耕地的多功能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系统 刚性与弹性空间 “三线” 国土空间规划 耕地多功能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夏陈红 翟国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124,共8页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德国在立法、立项、资金支持、空间监测、可持续发展与气候保护等领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经验启示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IC CARPET着舰对甲板运动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节 韩维 +2 位作者 王家兴 万兵 王正磊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2,共7页
MAGIC CARPET是美国最近几年非常成功的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是未来主要的着舰方式。MAGIC CARPET着舰性能很优秀,但受甲板运动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应对甲板运动的策略十分有必要。首先,分析了航母运动和光学下滑道稳定方式;然后,分别研... MAGIC CARPET是美国最近几年非常成功的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是未来主要的着舰方式。MAGIC CARPET着舰性能很优秀,但受甲板运动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应对甲板运动的策略十分有必要。首先,分析了航母运动和光学下滑道稳定方式;然后,分别研究了下滑道惯性稳定、下滑道线稳定时的MAGIC CARPET着舰,并得到了相关结论;理论分析和实时仿真表明该策略与美军试飞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后,分析了下滑道稳定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结果为飞机着舰和直接力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舰 精确着舰模式 魔毯 飞行控制 航母运动 下滑道 惯性稳定 线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娟 江思卫 黄钰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形成良好的发展利用空间格局是有利的。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资料收集方法,梳理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 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形成良好的发展利用空间格局是有利的。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资料收集方法,梳理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对林地管理造成的冲突和影响。结果表明,广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林地面积比例达91.2%,林地管理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为28.7%,两者在管理目的、监管内容、管理手段、管理强度等方面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林地管理面临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属性时自然要素边界不匹配、林地经营利用主体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林地管理要求理解模糊、生态保护红线内外同类林地管理强度相差较大、林地管理措施和强度还存在矛盾冲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4项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林地管理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GIS空间叠加分析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逻辑与路径构建
12
作者 邢文秀 刘大海 +1 位作者 薛煜坤 杨湘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1,共8页
面对国家和省级层面海岸建筑退缩线管控政策的不足以及市县层面管控技术方法的缺失,在梳理国际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政策构建逻辑,即把握好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秩序性与空间活力... 面对国家和省级层面海岸建筑退缩线管控政策的不足以及市县层面管控技术方法的缺失,在梳理国际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政策构建逻辑,即把握好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秩序性与空间活力、稳定性与动态适应的关系,并从建立海岸带用途基线清单、明确需要进行管控的地理区域、识别海岸带各管控单元空间利用模式、明确岸段未来发展愿景、建立差异化用途管控政策等5个方面构建城市海岸带滨水空间精细化管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滨水空间 精细化治理 海岸建筑退缩线 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管控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困境及出路——以山南市浪卡子县为例
13
作者 马伟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18,88,共7页
基于浪卡子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对县域生态保护使命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研究结论:生态保护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本地农牧民生计影响重大;以“品牌”“... 基于浪卡子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对县域生态保护使命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研究结论:生态保护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本地农牧民生计影响重大;以“品牌”“重点”“特色”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培育高原特色生态产业,建绿色服务业增长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旅游+”“低空经济”等绿色生产力支持力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渐进式实施“三线”管控;利用好“生态补偿”“窗口期”利好政策,培育县域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三线 国土空间规划 保护与发展 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 浪卡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21
14
作者 方利 姚敏 +4 位作者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F0003,共10页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523.99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324.85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布局优化 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 三区三线统筹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1 位作者 沈春竹 王振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斑块—基质—廊道 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 县域 金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 被引量:220
16
作者 林坚 许超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4,共9页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四类空间规划各具特点,共同发展趋势是强化空间管制。各自职能分工上,城乡规划是"一书三证管建设"、土地规划是"三线两界保资...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多元化状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四类空间规划各具特点,共同发展趋势是强化空间管制。各自职能分工上,城乡规划是"一书三证管建设"、土地规划是"三线两界保资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政策区划管协调"、生态功能区划是"功能分区保本底",实质都是基于土地发展权的空间管制。结合我国土地所有制的特点,业已形成"隐性"、"国有"的两级土地发展权体系,直接影响各类空间规划的"责""权"定位。现阶段,空间规划协调难问题突出,走向规划协同是大趋势,关键在于共同责任下的协作配合,城乡规划也应加强层级衔接,明晰工作者角色定位,重视土地权益,关注乡村地区以及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土地发展权 空间管制 规划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尧 罗婷文 +1 位作者 肖琳 李红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28,共4页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 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空间评价 土地空间预警 土地空间调控 ARCGIS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防控中的学术响应及展望 被引量:14
18
作者 薛冰 肖骁 +7 位作者 苏芳 唐呈瑞 程叶青 谢潇 赵宏波 王燕侠 张子龙 李京忠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3-1600,共8页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等对区域人类活动有着深刻影响。作为以空间分析和人地关系为主要方法和对象的地理学,在疫情早期防控中的角色贡献以及未来趋势是迫切需要总结和讨论的重要议题。基于2020年1月20日~2月28日的文本数据,...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等对区域人类活动有着深刻影响。作为以空间分析和人地关系为主要方法和对象的地理学,在疫情早期防控中的角色贡献以及未来趋势是迫切需要总结和讨论的重要议题。基于2020年1月20日~2月28日的文本数据,着重总结地理学者以及地理学视角下关于疫情的相关研究,地理学在疫情传播与扩散、区域规划与应急、数据与决策支撑等疫情早期防控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总结归纳了手机信令、百度迁徙数据等移动定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语义识别等新一代技术方法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支撑作用,反思提出未来应该在学科理论和防控措施方面,进一步优化风险预测模型、强化应急规划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及多学科数据交叉集成共享,从而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高效性,为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管理与空间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空间治理 应急规划 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形坡口焊接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绳荪 王明建 +3 位作者 申俊琦 陈昌亮 谷文 李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1-376,共6页
核电压力容器的焊接制造中,半球形封头与圆管相贯形成空间曲线J形坡口焊缝,通用焊接机器人难以满足焊接要求.针对研发的悬挂式J形坡口专用焊接机器人,设计开发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机器人机械结构特点及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控制... 核电压力容器的焊接制造中,半球形封头与圆管相贯形成空间曲线J形坡口焊缝,通用焊接机器人难以满足焊接要求.针对研发的悬挂式J形坡口专用焊接机器人,设计开发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机器人机械结构特点及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控制系统核心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与DMC数字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为执行端,利用三级控制结构实现作业管理,组织各轴协同运动完成焊接作业.进行了空间曲线J形坡口焊缝焊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控制机器人各轴协同运动,满足空间曲线J形坡口焊缝的焊接需求,可以提高核电压力容器焊接制造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控制系统 空间相贯线 J形坡口 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显控界面字符行距对司机识别效率的影响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孜政 李永建 +2 位作者 盛金根 钱丙益 宋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34,共4页
针对动车组显控界面设计中,字符行距对动车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显控界面中普遍采用的2号宋体字为研究对象,以简单反应时为识别效率指标,在5种列距情况下,进行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的影响性实验研究。对于实验... 针对动车组显控界面设计中,字符行距对动车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显控界面中普遍采用的2号宋体字为研究对象,以简单反应时为识别效率指标,在5种列距情况下,进行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的影响性实验研究。对于实验数据,采用方差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应用回归分析研究字符行距与识别效率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正常识读速度为临界值,对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阈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影响性显著,识别效率与字符行距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设置阈值为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字符行距 识别效率 显控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