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六省区农田地膜残留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源辰 何文清 +3 位作者 靳拓 严昌荣 赵梓君 刘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0-1270,共11页
为了探明西北六省区农田地膜残留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0—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布设共计16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利用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进行农田地膜残留监测,... 为了探明西北六省区农田地膜残留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0—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布设共计16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利用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进行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同时对农田农户背景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2年西北六省区16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介于0.46~369.29 kg·hm^(-2)之间,平均残膜量70.30 kg·hm^(-2),处于接近国家标准限值75 kg·hm^(-2)的水平。不同省份之间残膜量差异显著(P<0.05),残膜污染较严重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地区残膜污染较轻。农田地膜残留量与覆膜年限呈显著正相关、与地膜厚度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作物类型及覆膜比例条件下差异显著,受不同回收方式、不同种植户类型及其距村庄的距离、不同土壤类型影响显著。残膜量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分别为回收方式30.8%、作物类型15.2%、覆膜比例13.8%、覆膜年限10.8%;种植户类型、地块距村庄距离、土壤类型、地膜标识厚度对农田地膜残留量的贡献度较小,均不足10%。研究表明,西北六省区存在较大的地膜污染隐患,建议因地制宜地加强防治力度、改良防治方案,改进和推广地膜污染防治技术,在充分考虑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完善地膜防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地膜残留 影响因素 贡献比例 西北六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即教育:刘国钧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实践
2
作者 王争录 凌霄娥 肖海清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共7页
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实践不仅是刘国钧先生扎根中国大地办馆思想的体现,同时还是其致力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实践植入刘国钧先生所致力的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中进行考察,分析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 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实践不仅是刘国钧先生扎根中国大地办馆思想的体现,同时还是其致力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实践植入刘国钧先生所致力的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中进行考察,分析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实践是刘国钧重视图书馆教育实践之必然,以此归纳概括出刘国钧先生以“服务西北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方法、三位一体为目标、立足西北为特色、艰苦奋斗为精神”的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实践特色。通过探究刘国钧先生扎根中国大地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国立西北图书馆实践,不仅能挖掘出刘国钧先生为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更能为当前发展中国特色图书馆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国钧 国立西北图书馆 图书馆教育实践 中国图书馆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冲击下西北五省旅游业韧性复苏及影响路径
3
作者 任瀚 宋雪梅 李凤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通过构建韧性复苏指数揭示西北五省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韧性复苏水平及特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析西北五省韧性复苏水平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为我国省域旅游业实现危机下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的... 通过构建韧性复苏指数揭示西北五省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韧性复苏水平及特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析西北五省韧性复苏水平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为我国省域旅游业实现危机下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的旅游业在新冠疫情三年的平均韧性复苏水平呈现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依次降低趋势。(2)存在3条路径驱动旅游业高韧性复苏水平,分别为政策主导型、经济驱动型、需求与产业绩效协同型。(3)存在3条路径导致旅游业低韧性复苏水平,分别为政策制约型、需求制约型和政策与需求共同制约型。(4)综合供给条件、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韧性复苏的辅助条件,促进政府引导和刺激市场需求可以有效避免旅游业低韧性复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旅游业 韧性复苏 影响路径 西北五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红山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型Cu-Mo成矿系统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 被引量:63
4
作者 徐兴旺 蔡新平 +3 位作者 屈文俊 宋保昌 秦克章 张宝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2-1433,共12页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北中甸红山一带,其一直被认为是印支期夕卡岩型矿床。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山矿区存在两个成矿系统:①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其典型矿床是与石榴子石夕卡岩伴生的含铜磁铁矿体...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北中甸红山一带,其一直被认为是印支期夕卡岩型矿床。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山矿区存在两个成矿系统:①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其典型矿床是与石榴子石夕卡岩伴生的含铜磁铁矿体与磁黄铁矿体;②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Cu—Mo~Pb—Zn成矿系统,其包括地表喷溢沉积成因的含铁钙硅质岩、可能为流体通道相的Cu—Mo多金属石英网脉与大脉、充填于岩溶洞穴中的层状Pb—Zn矿体、花岗斑岩内部的浸染状Cu—Mo矿化、及岩体外接触带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含矿石英脉6个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介于75.46~78.46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77Ma,红山矿区花岗斑岩型Cu~Mo矿床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红山矿区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及其伴生斑岩型Cu—Mo矿床和大规模流体活动是滇西地区晚白垩世区域构造一流体一成矿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据此可推断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作用及其伴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在77Ma就已开始。红山矿区晚白垩世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系统的厘定对于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结构模型和区域成矿与构造学的研究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型 Cu—Mo矿床 成矿系统 晚白垩世 红山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四省(区)GRAPES模式降水预报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晶 李照荣 +4 位作者 颜鹏程 杨艳芬 白磊 杨建才 彭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6-356,共11页
基于中国西北四省(区)2016—2017年的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和GRAPES区域数值模式24 h和48 h预报结果,采用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分等级TS评分等指标,对GRAPES区域数值模式在西北四省(区)降水预报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时间上,... 基于中国西北四省(区)2016—2017年的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和GRAPES区域数值模式24 h和48 h预报结果,采用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分等级TS评分等指标,对GRAPES区域数值模式在西北四省(区)降水预报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时间上,模式对西北四省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能达到0.7以上,逐日空间相关系数为0.2~0.4。夏季降水的偏差最大,24 h和48 h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4、6 mm·d^-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8 mm·d^-1。不同等级降水的24 h和48 h预报TS评分显示,各个月份小雨TS评分为0.2~0.5,中雨为0.1~0.2,大雨以上不到0.1。空间上,24 h和48 h预报晴雨准确率在大部分地区达到0.6以上,相关系数在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超过0.6。24 h预报平均误差在青海、甘肃、陕西三省南部最大(达到2~4 mm·d^-1),48 h预报的平均误差比相同区域的24 h预报高出1~2 mm·d^-1,在陕西南部平均误差最大(达到5~8 mm·d^-1)。各个量级的24 h预报TS评分明显好于48 h,24 h预报对大雨、暴雨有所预报,48 h预报对中雨以上量级降水预报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四省(区) GRAPES模式 降水 定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区划及沉积矿产分布 被引量:10
6
作者 符俊辉 周立发 +1 位作者 李文厚 华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4-140,共7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陆相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7个地层分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 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陆相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7个地层分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及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层区划 沉积矿产 侏罗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岩石成因 被引量:121
7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8,共68页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其分布范围至少有170万km2。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们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该地幔柱的组分为:εNd(t)≈+5...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其分布范围至少有170万km2。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们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该地幔柱的组分为:εNd(t)≈+5,87Sr/86Sr(t)≈0.704和La/Nb≈0.9。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石炭纪—早二叠世基性熔岩可以划分为高Ti/Y(HT,Ti/Y>500)和低Ti/Y(LT,Ti/Y<500)两个岩浆类型。LT熔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LT1、LT2、LT3和LT4等4个亚类。LT1、LT2(天山中段和甘肃北山)、LT4(天山西段、新疆北山和准噶尔)和LT3、HT(塔里木)熔岩的化学演化系受控于橄榄石(ol)+单斜辉石(cpx)结晶分离作用;而天山东段的的LT4熔岩的化学变异则是经受了辉长岩质结晶分离作用。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并不是单一母岩浆结晶分离的产物。遭受地壳混染的LT3和LT4熔岩的Sr-Nd同位素变化特点与其地幔柱源熔体上升喷发所通过的岩石圈的性质有关。古老(前寒武纪)岩石圈的卷入,导致天山西段的石炭纪LT4熔岩和柯坪裂谷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具有低-负εNd(t)值(-2.91~+6.1)和中等—高87Sr/86Sr(t)值(0.7036~0.7081);相反,天山东段和准噶尔的石炭纪LT4熔岩是以高εNd(t)值(+4.2~+9.7)和低87Sr/86Sr(t)值(0.7035~0.7044)为特征,这乃是与其遭受了含有早古生代—泥盆纪弧-盆系火山岩的上地壳的混染有关,或者是与其岩石圈地幔源区遭受前石炭纪消减富集有关。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中观察到的地球化学变异与AFC作用一致。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显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岩石地球化学变化。石炭纪时,未遭受混染的石炭纪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石炭纪LT2熔岩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石炭纪LT4熔岩则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四周的区域之中。石炭纪LT1和LT2熔岩是地幔柱的石榴子石稳定区较高程度部分熔融(10%~30%)产物;而石炭纪LT4熔岩则是温度较低的地幔柱的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较低程度部分熔融(<10%)产物。早二叠世时,未遭受混染的早二叠世HT、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喷发于塔里木裂谷和北山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早二叠世LT4熔岩则喷发于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地幔柱 地壳混染 大火成岩省 中国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系中含有富Nb岛弧玄武岩吗?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317,共15页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有人认为,在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系中发育有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组合。然而,该岩石组合具有与典型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有人认为,在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系中发育有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组合。然而,该岩石组合具有与典型富Nb岛弧玄武岩、埃达克岩和高镁安山岩不同的化学和同位素特点,表明其并非是岛弧岩石组合。这一推断的岛弧岩石组合实际上是大陆板内火山岩组合,由未遭受地壳混染、受到地壳轻微混染和遭受地壳强烈混染的大陆火山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石炭纪裂谷火山岩 地壳混染 富Nb岛弧玄武岩 高镁安山岩 埃达克岩 大火成岩省 中国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分析——基于少数民族文献的讨论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军 党燕妮 陈萍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文章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传承,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出版、存藏与利用情况,认为西部地区图书馆在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中,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和利用,采用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以阅读推广、珍贵文... 文章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传承,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出版、存藏与利用情况,认为西部地区图书馆在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中,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和利用,采用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以阅读推广、珍贵文献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为平台,加大对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提高认知率,使图书馆成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并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源建设 少数民族文献 西部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脱钩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丽丽 陈雯雯 李东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9,共6页
水资源是基础性生态资源和经济战略资源,探寻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脱钩实现路径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尖锐的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其2004—2018年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 水资源是基础性生态资源和经济战略资源,探寻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脱钩实现路径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尖锐的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其2004—2018年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的脱钩程度,并从要素投入视角探究不同因素对实现脱钩的驱动贡献。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在研究期内呈现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良性趋势,但部分地区水资源消耗显著回升,脱钩弹性指数波动较大;用水强度效应是促进脱钩的主要贡献因素,产业结构效应次之,劳动力投入效应与索洛余值效应在研究期内对脱钩的影响较小;与全国整体相比,西北五省(区)的脱钩程度在多数年份表现较优,这主要得益于其更大的产业结构效应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实现脱钩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消耗 脱钩贡献 经济增长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隽 唐红安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为考察对象,本研究从图书馆数量统计、载文统计分析、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关系、图书馆学人群体及其贡献、政治人物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等五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发现民国时... 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为考察对象,本研究从图书馆数量统计、载文统计分析、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关系、图书馆学人群体及其贡献、政治人物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等五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发现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晚,整体较为落后,发展不平衡,但是也出现事业发展的两个高潮,类型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各类型图书馆的代表,同时涌现出了刘国钧、何日章、张知道等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图书馆界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北地区 图书馆事业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刘国钧 何日章 张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五省区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秀花 吴纯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水资源协调利用问题是中国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采用协同性分析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水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用水率之间的区域协同性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 水资源协调利用问题是中国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采用协同性分析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水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用水率之间的区域协同性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用水率方差齐同,任意两省区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区域差异,而在五省区内均具有区域协同性。(2)西北五省区生态用水率的升降波动主要取决于当地对农业用水的管理政策是否及时和持续有效。(3)西北五省区中,除新疆处于"勉强协调"等级外,其他四省区水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用水率的耦合协调度都非常低,普遍远离"协调极"而偏向"失调极"。(4)西北五省区耦合协调度级别的升降与该省区生态用水率的高低存在正相关关系。(5)2018年,陕西"轻度失调"、甘肃"濒临失调"和新疆"勉强协调"的等级状态相对容易调整上升,关键是提高其生态用水率,而青海"严重失调"和宁夏"中度失调"的等级状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综合设法扭转,防止愈演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耦合协调性 优化用水结构 生态用水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区农业生态系统资产负债研究--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颉鹏 蔺海明 +1 位作者 黄高宝 柴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3-598,共6页
本文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分析了其绿洲农业区1949~2005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产负债动态变化,探究西北内陆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其可持续发展程度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资产在1949... 本文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分析了其绿洲农业区1949~2005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产负债动态变化,探究西北内陆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其可持续发展程度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资产在1949~1970年为急速下降阶段,由14.14下降至4.93,下降65.13%;1970年以后为缓慢增长阶段,至2005年增长到33.33。负债自1949年以来,一直呈负增长趋势,由?0.91增长至?56.67,负增长了61.27倍。净资产也呈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1949~1970年,以环境资产占优势,表现为资产盈余,且呈递减趋势,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净资产接近于0;1970年以后,以负债量占优势,表现为资产赤字,且呈递增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几乎呈直线上升,但自2000年以后,负债量有所减少。2005年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分布表的结果表明,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5大支持系统的共30项源指标中有10项列入"资产"栏目,17项列入"负债"栏目,凉州区净资产为?23.34。本研究结果表明,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其生态环境的自然资产库存量已经开始增加,人类再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区 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资产负债 资产盈余/赤字 可持续发展 甘肃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隽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文章回顾了西北五省区图书馆合作发展的历史,概述了五省区图书馆合作发展的成就,对五省区图书馆今后合作提出了强化合作意识、成立合作组织、明确合作发展思路、打造合作品牌、充分发挥各省区图书馆学会的协调作用的五点设想。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图书馆 合作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源国经济距离与入境旅游规模--来自中国西北五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聪 孔闪闪 魏宝祥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12,共14页
"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北五省定位为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往来通道,基于此,研究如何优化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3年西北五省来自各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数据,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分... "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北五省定位为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往来通道,基于此,研究如何优化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3年西北五省来自各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数据,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分析、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引力模型分析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构成及其最优组合,并分析客源国经济距离对西北五省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北五省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以及各省最优入境旅游客源国组合中均缺少来自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家,西北五省目前的客源国结构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关于西北五省的定位并不完全吻合;入境旅游客源国的经济距离,即客源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联系的困难程度,对西北五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为优化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应加强西北五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五省 入境旅游 客源国经济距离 一带一路 亲景度-竞争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α和β趋同检验的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新才 周一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选取西北五省区的2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的面板数据,将α趋同和β趋同两种检验方式引入运用到产业结构趋同检验当中,从具体的工业行业角度出发,测度2000年以来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的趋同效应,具体判断西北五省区各行... 选取西北五省区的2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的面板数据,将α趋同和β趋同两种检验方式引入运用到产业结构趋同检验当中,从具体的工业行业角度出发,测度2000年以来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的趋同效应,具体判断西北五省区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五省 α趋同检验 β趋同检验 产业结构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在西北地区的旅游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正霞 李玲琴 +2 位作者 李春花 卓玛措 黄芸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228-10229,10244,共3页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西北各省旅游业现实竞争力、支持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区域经济条件及综合竞争力做出综合评价,深入分析青海省旅游业在西北地区的地位并指出提升青海省旅游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青海省 西北地区 旅游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障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具有资源互补、战略互补的基础,旅游合作也已取得了部分进展,目前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地位参差不齐、旅游合作基础缺乏、国际旅游流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存在旅游风险等客观障碍,及协调机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具有资源互补、战略互补的基础,旅游合作也已取得了部分进展,目前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地位参差不齐、旅游合作基础缺乏、国际旅游流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存在旅游风险等客观障碍,及协调机构权威性不强、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等主观障碍。通过以中国为主导开展旅游合作、夯实旅游合作基础、改变当前中国赴中亚五国签证难的局面、深入开展旅游安全工作、提高旅游协调机构权威性开展丝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联合申报与项目扩展、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创建国际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统一品牌形象等措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旅游合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旅游业 旅游合作 中亚五国 西北五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雅霞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认为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发展还相...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认为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发展还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汪晓文 陈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8,共8页
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密切关联。选取西北五省(区)2000-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长短期动态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 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密切关联。选取西北五省(区)2000-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长短期动态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正向影响的关系。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在程度上超过了旅游经济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向效应。2)不同类别的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公路和航空交通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是滞后的、长期的和持续的,而旅游经济增长对公路和航空交通的正向影响是短期的和暂时的。与此同时,铁路交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交互关系则不显著。针对此结论,提出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深度融合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旅游经济增长 PVAR模型 西北五省(区)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