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安全保护的挑战及刑法应对 被引量:6
1
作者 聂立泽 王祯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安全制度。但不得不承认,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基于数据主体权利的数据保护模式逐渐表现出认知与结构性困难,需要从路径选择上进行转变。相对于以数据主体权利为核心的保护模式,刑法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理论参考,从承认数据主体具有完全理性转变为承认其具有有限理性,将数据安全保护的主要关注点从数据主体的权利保障转移到数据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此外,在数据安全保护的实质层面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侵害数据法益的行为可以概括为行为人利用或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施的行为,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演化、运行过程中“自主”实施的行为。刑法应以风险作为主要考量因素,结合已有规定对上述两种行为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预防 数据安全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规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利华 王诗童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1,共15页
大数据、强算力、多模态赋能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进程,部分替代了人类的智力创作劳动,但人类在启动、引导和控制人工智能的“双向训导”过程中,决定了作品的最终表达,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者。生成... 大数据、强算力、多模态赋能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进程,部分替代了人类的智力创作劳动,但人类在启动、引导和控制人工智能的“双向训导”过程中,决定了作品的最终表达,完成了作品的创作,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者。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机器之心”,不具有个人独立意志,无法承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责任,不宜被拟制为著作权法上的作者,是辅助人类的创作工具。人类深度充分利用作为创作工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完成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构成著作权法中的作品。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法需要在坚持其规范意旨和基本法理的基础上,因应新技术引发作品创作模式的变化而予以适时合理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著作权法 创作 作者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从技术与人机关系出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沣格 于海防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7,共1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平、自主性等方面获得巨大提升,基于对其技术与人机关系特性以及法律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承继以往人工智能宏观、微观法律问题之外,又在技术层面、事实层面、价值层面产生大量新问题。生成...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平、自主性等方面获得巨大提升,基于对其技术与人机关系特性以及法律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承继以往人工智能宏观、微观法律问题之外,又在技术层面、事实层面、价值层面产生大量新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应当确立局部替代人类、整体增强人类的价值理念,以监管机制为中心,分阶段采取强度不同的监管模式,并将人类价值观做技术嵌入。沿用《数据安全法》上的重要程度、危害程度作为人工智能分类分级的标准,建立分类分级机制以及技术标准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流程,建立针对起始阶段的研发机制、针对中间阶段的应用机制以及针对最终阶段的责任机制,并配以强制责任保险与社会救助基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法律规制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引发的全球AI版权困局:未解之惑、由来之辨与叙事之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2,共14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版权争议,围绕AI训练数据、生成内容及其法律归属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探讨AI与版权的核心法律问题。首先,以《纽约时报》诉OpenAI和微软案件为例,分析AI技术与传统版权...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版权争议,围绕AI训练数据、生成内容及其法律归属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探讨AI与版权的核心法律问题。首先,以《纽约时报》诉OpenAI和微软案件为例,分析AI技术与传统版权体系的碰撞,厘清合理使用原则在生成式AI领域的适用性,并剖析推理模型可能带来的新法律挑战。其次,回溯版权制度的初衷,指出其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公众利益,而非仅为创作者提供经济激励,从而重新审视版权保护的正当性。再次,梳理版权在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中的作用,指出主要国家可能借助版权规则调整市场竞争格局。最后,对AI版权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认为地缘政治可能超越版权保护成为影响AI版权规则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关于AI训练数据的法律框架或将被重新定义,而“原创性、创造力和个性”的传统版权叙事将走向式微。AI版权争议不仅关乎法律和技术,更是一场叙事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版权法 合理引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典化时代行政法总则的规范功能与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怀德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0,共14页
编纂行政基本法典,首先应制定行政法总则。行政法总则在行政基本法典中居于基础地位,发挥着统一基本概念、明确基本原则、建立基本制度的功能。围绕规范行政活动的逻辑主线,行政法总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基本原则,公民、法人和其... 编纂行政基本法典,首先应制定行政法总则。行政法总则在行政基本法典中居于基础地位,发挥着统一基本概念、明确基本原则、建立基本制度的功能。围绕规范行政活动的逻辑主线,行政法总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基本原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权利,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责任。同时,应当处理好行政法总则与行政程序法的关系,行政法总则与提升行政效能的关系,优化行政法总则的立法技术,增强行政基本法典的体系性,确保以“提取公因式”为基本内容的行政法总则与行政基本法典各分则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总则 行政基本法典 基本原则 行政程序法 提取公因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的法律规制
6
作者 邓社民 李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大规模、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会产生诸多具有替代效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此种免费搭车新闻出版商投资的行为应依法予以规制。尽管版权法未排除保护涵盖单纯事实消息的新闻报道,但新闻报道的信息属性和新闻搬运行为相较于传统... 大规模、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会产生诸多具有替代效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此种免费搭车新闻出版商投资的行为应依法予以规制。尽管版权法未排除保护涵盖单纯事实消息的新闻报道,但新闻报道的信息属性和新闻搬运行为相较于传统复制行为的特殊性,使版权法保护新闻出版物存在双重困境。新闻出版物邻接权不但未能消弥数字新闻市场中的价值鸿沟,还与现有的著作权制度体系难以兼容,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有效规制人工智能新闻搬运行为。鉴于热点新闻规则适用范围有限,实践中宜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围延伸至新闻出版商享有的数据财产权益和商誉,从而对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基于新闻数据实施的商业利用行为,以及攀附他人商誉、制造关联混淆和商誉诋毁等不正当行为加以规制,以维护数字新闻市场的竞争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搬运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法 数据财产 商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人工智能参与行政决策的功能、问题与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昊 郑军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通用人工智能对行政决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通用人工智能能够在输入端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在决策端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输出端确定最优化的决策方案,为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助益。与此同时,由于... 通用人工智能对行政决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通用人工智能能够在输入端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在决策端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在输出端确定最优化的决策方案,为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助益。与此同时,由于通用人工智能本身存在的迭代发育缺失、天然伦理缺憾与实践能效缺陷,在行政决策的不同信息运演阶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信息输入阶段因信息收集的非全面性而产生的算法歧视难题、信息加工阶段因技术过度嵌入决策而带来的技术依赖难题以及信息输出阶段因人为设置或认知差异带来的算法黑箱难题。对此,应当对通用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决策进行优化,加强对信息和运算偏差的管理和监管以防范算法歧视促进算法公平,澄清算法在决策过程中的辅助性地位和工具性角色来保障决策安全,完善规范制定程序和建立算法披露制度以消解算法黑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 行政决策 技术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RAG的涉水法律法规智能知识问答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鑫 明晨曦 +3 位作者 刘颉 刘哲 李岸昀 曾德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当前以自然语言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为涉水法律法规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有的大模型主要是在通用数据集上训练的,在涉水法律法规领域上的知识问答容易出现回答内容相关度较低、回答... 当前以自然语言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为涉水法律法规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有的大模型主要是在通用数据集上训练的,在涉水法律法规领域上的知识问答容易出现回答内容相关度较低、回答不准确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基于联合检索增强生成(JRAG)的涉水法律法规智能知识问答技术框架,该方法主要由知识存储、知识检索以及问答生成等环节组成。为了提高知识检索的效果,在知识检索环节提出词向量-关键词联合检索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检索内容与用户问题匹配的能力。为了验证JRAG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套涉水法律法规问答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与最新中文大模型,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Yi、ChatGLM3等进行对比,JRAG在评估指标真实性、完整性、相关性和有效性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可为其他业务领域的智能知识问答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知识问答 涉水法律法规 联合检索增强生成 词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版权分层规制模式——以“表达性使用”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诗童 杨利华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受版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高质量语料资源。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行业的发展,需合理界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使用作品的版权保护边界。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内核、推动文化创新... 受版权法保护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高质量语料资源。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行业的发展,需合理界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使用作品的版权保护边界。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内核、推动文化创新的立法宗旨,还是作品利益调整的制度功能,都体现出版权法内在的“表达性使用”理论预设。文章认为基于过程视角下使用作品的性质、指向与方式,以及结果视角下使用作品的效果,一般意义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作品的使用是一种区别于“表达性使用”的非表达数据性使用,不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表达性使用”视角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应设置分层分级的版权规制路径,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版权法 “表达性使用”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力学中完整非保守系统的Noether守恒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乔永芬 岳庆文 董永安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31-837,共7页
本文给出广义力学中完整非保守系统三种形式的Noether守恒律。
关键词 广义力学 非保守系统 诺特尔守恒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的不可解释性及其法治应对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龙君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不可解释性应是生成式AI的固有特性,可解释性是其治理导向。传统内置型和事后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于生成式AI只作为技术手段且有局限,在不可解释性应对上,应重视生成式AI不可解释性易引发风险的法治防范。“全责任式”的法律治理是负责... 不可解释性应是生成式AI的固有特性,可解释性是其治理导向。传统内置型和事后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于生成式AI只作为技术手段且有局限,在不可解释性应对上,应重视生成式AI不可解释性易引发风险的法治防范。“全责任式”的法律治理是负责任创新导向下的法律责任因应,聚焦于科技创新研发到产品生产、使用及维护等链条式的全生命周期上的法律责任方案,在因应体系上,可通过国家法固化创新伦理责任、上市服务责任、使用规范责任、行政管理责任和全程监督责任,同时兼顾技术上的可解释性探索,促使技术主体尽最大可能降低技术的可解释性难题,综合形成“全责任式”法律治理体系,保障生成式AI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不可解释性 全责任式 法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法》的限制性补充适用——兼评“新百伦不正当竞争案”
12
作者 洪轶男 魏晓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共7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商标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应当采取“限制性补充适用”原则,这是我国最高法院一贯坚持的司法政策。这一原则是两法各自法理本质决定的。两法之间不是规范竞合关系,不存在适用结果的相互排斥。无论从形...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商标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应当采取“限制性补充适用”原则,这是我国最高法院一贯坚持的司法政策。这一原则是两法各自法理本质决定的。两法之间不是规范竞合关系,不存在适用结果的相互排斥。无论从形式逻辑还是价值取向上进行推理论证,都不能得出否定这一原则的结论。“新百伦不正当竞争案”判决未遵守这一原则。该案判决认为两法属于规范竞合关系,实质是违背《商标法》而不当扩张未注册者“在先使用”范围。该案判决将“在先使用人”权利置于优先注册商标权地位,是对《商标法》的根本违反,也是对我国司法秩序的违反。法官若认为凭文义解释适用法律会得到不正当结论,不得直接作出相反适用,而应当通过法定程序并进行论证说理证明其结论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商标法 一般法 特别法 补充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与可信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煌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48,共11页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ChatGPT、Sora及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AIGC)横空出世,显著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能与创新潜能,但亦伴生伦理价值失衡、伦理规范失控、伦理关系失调等风险。基于技术风险维度分析,算法的隐秘性与智能技术的...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ChatGPT、Sora及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AIGC)横空出世,显著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能与创新潜能,但亦伴生伦理价值失衡、伦理规范失控、伦理关系失调等风险。基于技术风险维度分析,算法的隐秘性与智能技术的不可预测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张力、人类风险感知与应对机制的局限性,是AIGC伦理风险的核心成因。鉴此,AIGC伦理风险管控正趋于“可信治理”范式,其核心要旨在于确保技术的可控性、可问责性、公平性、可靠性、可解释性和安全性。在可信治理引导下,应完善数据风险治理架构,优化侵权风险防控与责任追究体系,健全伦理治理制度,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伦理风险 可信治理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斯涅尔定律的倾斜电极液晶显微物镜
14
作者 王凯 张宝龙 +2 位作者 李丹 马煜峰 李钊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2-1131,共10页
光学显微物镜在医学成像、生物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基于斯涅尔定律的传统光学显微物镜因依赖多透镜组合结构,难以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以广义斯涅尔定律为理论基础的超透镜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通过广义斯涅尔... 光学显微物镜在医学成像、生物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基于斯涅尔定律的传统光学显微物镜因依赖多透镜组合结构,难以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以广义斯涅尔定律为理论基础的超透镜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通过广义斯涅尔定律与等光程原理相结合,推导出了理想超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而液晶材料基于其电控双折射特性,恰好可以满足此种折射率分布。为此,本文建立了液晶透镜的折射率分布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倾斜ITO驱动电极的液晶透镜结构,根据此模型对折射率分布进行了优化。最终其Techwiz LCD 2D仿真结果表明,当给液晶透镜施加7 V电压,且ITO驱动电极倾斜角度为20°时,其折射率分布与理想抛物线更加吻合。本文还通过Zemax对液晶显微物镜进行光学性能分析,其仿真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下,其放大倍数为50倍,焦距为1.584 mm,数值孔径为0.124,分辨率大小为2.37μm。点列图分析显示,该液晶显微物镜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半径,能量集中性良好。MTF曲线表明,低频至高频范围各视场MTF值均大于0.3,满足常规探测器成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透镜 倾斜电极 广义斯涅尔定律 液晶显微物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以侵权法为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建鹏 赵治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责任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在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伴随产业赋能和应用融合,“算法黑箱”等...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责任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在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伴随产业赋能和应用融合,“算法黑箱”等问题越发凸显,给侵权行为的主观过错认定和责任分配带来了极大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尚未颠覆现有的民事侵权责任理论体系。为纾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归责难题,在法律适用中应紧密结合其产业运行模式和技术特点,确定包括提供者、部署者和使用者在内的三级责任主体,建立准确合理的过错认定机制和责任分配制度。考虑到当前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可类推适用“通知—删除”规则等免责事由,合理确定责任范围,助推技术革新,优化创新空间,促进技术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法律适用 责任主体 侵权责任 过错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准则的三维土坡稳定性拟动力分析
16
作者 朱学亮 邵帅 +2 位作者 邵生俊 姬羽菲 禹志平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5-1935,共11页
线性强度准则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但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岩土材料的强度包络线都具有非线性特性。此外,边坡失稳往往受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震活动频发的区域。因此,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强度准... 线性强度准则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但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岩土材料的强度包络线都具有非线性特性。此外,边坡失稳往往受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震活动频发的区域。因此,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强度准则下三维土坡抗震稳定性分析方法,采用多切线法分段逼近幂律强度准则包络线,以考虑土体强度非线性。同时,引入一种新的三维多锥破坏机制来适应非线性幂律准则。采用修正拟动力法对地震荷载进行表征,考虑土体阻尼特性且不违反边坡表面零应力边界条件。根据功能平衡方程,推导了两种评价边坡稳定性的指标,并结合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寻找最优解。通过与已有文献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参数化研究揭示了土体强度非线性、地震作用和土体三维几何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准则 广义切线法 三维土坡 拟动力法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Noether准对称性与近似Noether守恒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65-1773,共9页
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问题,它们通常需要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守恒量在微分方程的求解、约化和定性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近似守恒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Noether对称性方法研究弱非线... 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存在大量的非线性问题,它们通常需要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守恒量在微分方程的求解、约化和定性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近似守恒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Noether对称性方法研究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近似守恒量.首先,将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化为一般完整系统的Lagrange方程,在Lagrange框架下建立Noether准对称性的定义和广义Noether等式,给出近似Noether守恒量.其次,将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化为相空间中一般完整系统的Hamilton方程,在Hamilton框架下建立Noether准对称性的定义和广义Noether等式,给出近似Noether守恒量.再次,将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化为广义Birkhoff方程,在Birkhoff框架下建立Noether准对称性的定义和广义Noether等式,给出近似Noether守恒量.最后,以著名的van der Pol方程,Duffing方程以及弱非线性耦合振子为例,分析三个不同框架下弱非线性系统的Noether准对称性与近似Noether守恒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同一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可以化为不同的一般完整系统或不同的广义Birkhoff系统;Hamilton框架下的结果是Birkhoff框架的特例,而Lagrange框架下的结果与Hamilton框架的等价.利用Noether对称性方法寻找弱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近似守恒量不仅方便有效,而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非线性动力学 近似Noether守恒量 Noether准对称性 广义Noether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隐身单元阻抗变化下的超表面声学幻象斗篷
18
作者 刘凯 马超 陈伟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60,共6页
声学幻象斗篷是指通过特定的声波调控的机制产生一个能够自由设计且具备迷惑对手的声学幻象,是声波调控领域的重要应用成果之一。本文基于反射声波路径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全包覆的声学幻象斗篷,用于水下声隐身领域。首先建立声学幻象... 声学幻象斗篷是指通过特定的声波调控的机制产生一个能够自由设计且具备迷惑对手的声学幻象,是声波调控领域的重要应用成果之一。本文基于反射声波路径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全包覆的声学幻象斗篷,用于水下声隐身领域。首先建立声学幻象斗篷的理论分析与仿真模型,揭示声学幻象斗篷工作的基本原理,验证声学幻象斗篷能使包覆下的物体拟态为平面基片的声学幻象现象,分析影响声学幻象斗篷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设计的声学幻象斗篷模型可以通过控制结构参数的变化来自由控制声学幻象斗篷覆盖的空间,能够应用于包裹水中放置的大型器件,而不会造成整个系统尺寸的明显增加。该声学结构能够在中心频率附近实现宽角度范围的声学幻象现象,为水下声隐身斗篷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幻象斗篷 声学超表面 广义斯奈尔定律 声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电流的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短路故障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舒心 肖仕武 梁伟宸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6,共11页
分布式电源数量多、接入点分散,故障期间输出特性取决于其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导致推导配电网短路故障电流、电压解析表达式困难,也难以解释故障电流电压变化机理和变化规律。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电流的高比例分布式电... 分布式电源数量多、接入点分散,故障期间输出特性取决于其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导致推导配电网短路故障电流、电压解析表达式困难,也难以解释故障电流电压变化机理和变化规律。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电流的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短路故障计算与分析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位置对测量支路短路电流的不同影响,将分布式电源按照位置分类并聚合,利用道路矩阵形成节点阻抗矩阵进而确定聚合位置。然后,推导基于聚合短路电流的短路故障电流、电压计算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根据聚合短路电流和解析表达式从机理上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故障电流、电压的影响,探讨故障电流、电压随聚合短路电流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故障计算与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故障分析方法 聚合短路电流 故障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下保险科技平台算法合谋的智能规制原理及适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雪军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3,共13页
随着各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步从“决策式AI”发展至“生成式AI”阶段,促使保险科技平台日益兴起。从技术原理与市场效果看,生成式AI驱动了保险科技平台的创新发展,但它同时形成了保险科技平台竞争异化的算法... 随着各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步从“决策式AI”发展至“生成式AI”阶段,促使保险科技平台日益兴起。从技术原理与市场效果看,生成式AI驱动了保险科技平台的创新发展,但它同时形成了保险科技平台竞争异化的算法合谋(包括间接信使型、中心轴辐型、预测代理型与自主学习型算法合谋),集中体现为“数字隐身性”、“生态控制性”、“技术攻防性”等发展特征。生成式AI下保险科技平台算法合谋存在三重异化的困境:法律主体异化、技术手段异化、竞争效果异化,亟待作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回应。其中,智能规制理论以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持续互动为前提,延续了回应型规制中较少干预原则,并从规制主体与手段层面重构了执法金字塔,构成了对回应型规制理论的重要革新,具有较强的理论适用性。因此,为促进生成式AI下保险科技平台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我国可以逐步完善保险科技平台算法合谋的智能规制适用进路:推动多元法律主体的智能规制,加强前沿技术手段的智能规制,优化市场竞争效果的智能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保险科技平台 算法合谋 反垄断法规制 智能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