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审视
3
作者 郑旺全 马学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59,共6页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的互动尚不充分,与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同时资源间的联动性也显得较为薄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审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应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提高与教材和生活的适配度、加强跨学科整合和多媒体融合是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 数字化课程资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产能过剩--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1,共12页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信贷资源配置 信贷歧视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新质生产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杠杆”政策抑制国有企业创新了吗?--兼议后疫情时期“去杠杆” 被引量:9
7
作者 曹平 张伟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6,共12页
本文从微观层面,以中央实施“去杠杆”政策严控国有企业负债拟作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A股国有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短期对国有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抑制作用减弱... 本文从微观层面,以中央实施“去杠杆”政策严控国有企业负债拟作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A股国有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短期对国有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抑制作用减弱,倒逼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的,本文还以企业流动性为视角,研究“去杠杆”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会抑制企业流动性,进而抑制了国有企业创新。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关于后疫情时期策略和建议:短期注重对企业纾困,长期引导产业升级与激励企业创新,坚定实施“去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期 去杠杆 国有企业创新 资本结构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节能减排成熟度与经济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晓东 常少观 金碚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6期99-106,共8页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对全人类的贡献,影响的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而对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更现实的问题则来自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废"排放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内蒙...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对全人类的贡献,影响的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而对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更现实的问题则来自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废"排放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只有在明确各地区的差异之后,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将各区域节能减排目标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而加快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区域经济发展 成熟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冲击、资产配置与债务融资--兼论后疫情阶段制造业复苏背景下的“稳杠杆”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巍 耿丹青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5,共9页
后疫情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投资下滑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所致的产出下降将继续推升制造业企业的负债规模。为了探索如何在充分尊重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后疫情时期制造业复苏与“稳杠杆”之间的平衡,本文运用2008—2017年... 后疫情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投资下滑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所致的产出下降将继续推升制造业企业的负债规模。为了探索如何在充分尊重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后疫情时期制造业复苏与“稳杠杆”之间的平衡,本文运用2008—2017年1534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冲击下资产配置调整对企业负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冲击对企业负债水平的调节机制具有非对称性。市场剧烈正向冲击下,投资增长促进了企业债务融资扩张行为,对债务资金进入具有强烈诱导作用;而负向冲击下,投资下滑和产能利用率降低对债务的清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通过提振有效投资、合理配置资产激发消费需求潜力,引导企业市场预期,实现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的有机结合是当前“稳杠杆”工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冲击 负债水平 资产配置 债务融资 稳杠杆 制造业复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卞靖 李松健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1期8-14,共7页
未来5~10年,是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看,日本、韩国等赶超型国家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之处在于跨越期进行了及时有效的供需双侧改革,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俄罗斯、印度等... 未来5~10年,是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看,日本、韩国等赶超型国家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之处在于跨越期进行了及时有效的供需双侧改革,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的教训各有各的不同。通过对这三类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分析可知,未来,我们必须正视和反思几十年来高速增长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在保持本国经济自主性和掌控力的基础上,主动从供需双侧入手,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发展动力的顺利转换,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消除绝对贫困,壮大中产阶层,构建"橄榄型"社会,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壮大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大幅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与改革对策研究--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雅丽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35,共7页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中国保障农户权益、实现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积极展开,继续实施过去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将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推进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与...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中国保障农户权益、实现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积极展开,继续实施过去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将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推进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从粮食安全、价格支持政策、调整机制三大方面,提出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与改革的发展思路及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价格支持 调整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测度、影响与促进措施
12
作者 马理 许洋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程度出现阶段性下滑,对产出、消费、物价、净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业产能利用率、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成本、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和资本形成总额等;居民消费、房地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影响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建议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杠杆率,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与质量、优化住房市场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测度 驱动因素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供应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京东商城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马彦华 路红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8-192,共5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供应链发展到智慧供应链新阶段。智慧供应链具有智能高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等特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京东将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创新相结合,形成覆盖"商品、价格、计划、库...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供应链发展到智慧供应链新阶段。智慧供应链具有智能高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等特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京东将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创新相结合,形成覆盖"商品、价格、计划、库存、协同"五大领域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了采购定价自动化、仓储物流智能化、全程可视化、协同一体化,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供需匹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文章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解决供应链产业定位、数据互联互通、人才培养等问题,积极推动智慧供应链创新应用,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供应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京东商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举措
14
作者 郭芳秋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供给侧改革作为推动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农业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策略,提出通过重整土地资源,缩短城乡差距;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业发展;优化集体资产的配置结构以及培育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等路径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转型 经济效益 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兼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春梅 张文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7,共8页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平衡目标迫在眉睫。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告诉我们,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着眼整体、实事求是地分析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深...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平衡目标迫在眉睫。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告诉我们,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着眼整体、实事求是地分析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方法,基于对文化产业的再认识,得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支撑要点。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要齐头并进,占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新高地;多方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多面融合;机制创新,打破供需错配瓶颈;管理监督,在诚实信用中打造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研究--基于人力、技术和产业视角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雪丹 王溪 +1 位作者 毛宗福 毛振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5,共7页
在宏观经济下行承压的背景下,卫生健康领域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发展亮点。文章梳理了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文献,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我国国民健... 在宏观经济下行承压的背景下,卫生健康领域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发展亮点。文章梳理了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文献,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国民健康水平提升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技术创新有助于累积和提升社会技术资本;健康产业能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对冲经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民健康 宏观经济 人力资本 健康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中实现稳增长--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分析及全年走势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经济蓝皮书"课题组 张占仓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4,共7页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抓转型、防风险、促稳定,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抓转型、防风险、促稳定,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外贸形势持续下滑的态势依然没有缓解。下半年要抓住宏观政策持续宽松、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稳增长累积效应显现的有利条件,加大全面创新力度、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切实增加投资有效供给、大力发展"新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努力改善民生福祉,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 经济形势 蓝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发展--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秋业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本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经济理论支撑,并比较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与美国里根政府改革的异同。研究表明,在我国宏观经济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经济产出质量,更好对接经济主体的需求。在此... 本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经济理论支撑,并比较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与美国里根政府改革的异同。研究表明,在我国宏观经济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经济产出质量,更好对接经济主体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策引导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困境,并发现银行利用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后可以促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新平衡。最后,本文提出通过构建大数据技术和完善征信机制的方法,降低小微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以使银行摆脱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微企业贷款 信息不对称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种“权-责-利”框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芬梅 陈琦 卢维洁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273-280,280,共8页
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呈现社会化、市场化趋势,然而亦面临权力结构的体制障碍、权责界分的法制障碍以及公益私利的... 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呈现社会化、市场化趋势,然而亦面临权力结构的体制障碍、权责界分的法制障碍以及公益私利的实践障碍。为此,基于“权-责-利”的分析框架,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改革策略是通过优化权力结构、厘清事务与属性边界以及完善法制与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供给的扁平化、合作式以及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场化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学习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伟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157,共10页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有效需求不足等失衡特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已成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需要认识和遵循的重要规律。当前实现需求与供给两端协同发力,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导向上必须追求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还要从政策制定和传导机制、治理机制和体制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切实提升宏观经济治理和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治理 供求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需求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