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下认知激进化风险评估
1
作者 安璐 郝阳歧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研究目的]极端思想的在线传播对构建清朗包容的网络环境形成极大挑战,也为仇恨暴力行动埋下隐患。科学的激进化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网络极端主义。[研究方法]从激进化理论和差异交往-强化理论出发,提出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用户认... [研究目的]极端思想的在线传播对构建清朗包容的网络环境形成极大挑战,也为仇恨暴力行动埋下隐患。科学的激进化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打击网络极端主义。[研究方法]从激进化理论和差异交往-强化理论出发,提出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用户认知激进化风险评估方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综合考量,进一步划分定义、差异交往、模仿、差异强化等维度,选取关键因素,构建用户激进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集社交媒体数据,通过指标计算,利用TOPSIS法排序,通过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和预警级别。[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网络环境下用户激进化风险,有利于提升评估和检测的可解释性,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风险评估 评价指标 差异交往-强化理论 激进化理论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雪 刘博涵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在医疗人工智能与现实医疗场景融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颠覆性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风险。因此,在医疗场景中进行社会实验,并时刻监测其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十分必要。当前医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已应用于多个具体场景,但在实验的具体开... 在医疗人工智能与现实医疗场景融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颠覆性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风险。因此,在医疗场景中进行社会实验,并时刻监测其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十分必要。当前医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已应用于多个具体场景,但在实验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实验对象、要素、效益等方面尚存伦理风险,这些风险亟需伦理治理。在伦理治理方面,实验人员应在保护人类福祉的前提下以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原则为指引;以保护实验对象权益、严格纳入排除实验要素、综合评估实验效益为规范;结合伦理监管、伦理审查、伦理管理等方法施行具体的治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工智能 社会实验 伦理治理 风险研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上的残留行为、储藏稳定性及膳食风险评估
3
作者 杨静 马小龙 +2 位作者 魏新举 王晓菁 苟春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6-274,共9页
为明确螺虫乙酯在枸杞Lycium上的残留特性,在我国宁夏、新疆、河北和青海4地开展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的田间残留试验。优化了净化条件,建立了枸杞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在0.01~1.00 mg/kg... 为明确螺虫乙酯在枸杞Lycium上的残留特性,在我国宁夏、新疆、河北和青海4地开展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的田间残留试验。优化了净化条件,建立了枸杞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在0.01~1.00 mg/kg范围内,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基质效应为14.3%~107.1%;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0.01~1.00 mg/kg的添加范围内,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1.8%~106.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9%~9.1%。12个月内,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上的降解率均低于30%,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上是稳定的。枸杞中螺虫乙酯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新疆与宁夏的降解半衰期为1.5 d和2.3 d。最终残留结果显示,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7 d时,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为0.01~0.24 mg/kg,低于我国制定的临时最大残留限量值5 mg/kg。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在枸杞上的风险商为26.3%,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螺虫乙酯 稳定性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组合赋权的填埋场失稳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冯世进 徐熠 +2 位作者 杨俊毅 郑奇腾 张晓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9-2139,共11页
我国填埋场具有高水位、高气压的特征,现有规范和研究中虽提出了不同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但对指标权重和综合风险评估缺乏系统性研究。为此,建立了涵盖填埋场几何构型、垃圾土抗剪强度、液气赋存情况和降雨4类7个指标的填埋场... 我国填埋场具有高水位、高气压的特征,现有规范和研究中虽提出了不同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但对指标权重和综合风险评估缺乏系统性研究。为此,建立了涵盖填埋场几何构型、垃圾土抗剪强度、液气赋存情况和降雨4类7个指标的填埋场失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实现5级分类(稳定、较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并采用集对分析构建指标联系度函数。采用指标重要性排序法,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工程失稳事故、文献关注度统计和博弈论组合赋权,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将指标综合权重与指标联系度函数耦合,建立了填埋场失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一实际填埋场工程中,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结果一致,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稳定性 评价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敏感性分析 组合赋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溃决机理的堰塞湖溃决快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琳 苑鹏飞 +3 位作者 钟启明 胡亮 单熠博 薛一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2,共12页
堰塞湖发生后极易形成溃决灾害链,亟需构建基于有限数据包的溃决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获取堰塞湖影响区域的三维地理信息,构建溃决-致灾的快速定量评估模型。基于堰塞湖坝体颗粒级配组成,实现精细化、简单化的稳定性快速评价... 堰塞湖发生后极易形成溃决灾害链,亟需构建基于有限数据包的溃决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获取堰塞湖影响区域的三维地理信息,构建溃决-致灾的快速定量评估模型。基于堰塞湖坝体颗粒级配组成,实现精细化、简单化的稳定性快速评价;基于冲蚀特性和崩塌过程溃决机理,实现溃口流量变化过程分析与洪水演进过程模拟(1 h内);基于极限学习机网络模型建立风险人口与生命损失的函数,实现了生命损失评估预警,明晰了溃决-致灾的灾害链效应。将其应用于唐家山堰塞湖实例发现: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预警溃决灾害链;开挖引流槽可降低堰塞湖的溃口峰值流量、最大流速、溃口宽度和溃决库容,但无法防止溃决发生;若不开挖引流槽,溃决库容将达到3.14×10^(8) m^(3),溃口峰值流量达到9343.35 m^(3)/s,溃口顶宽增大到151.6 m,开挖引流槽可使溃口峰值流量减少12.6%,溃决库容减少36.5%,降低了堰塞湖的溃决风险;当提前预警时间超过2 h后,及时疏散下游淹没范围内的居民可使生命损失率降低为0。研究方法可实现堰塞湖应急处置时的快速定量风险评估,并为其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稳定性 溃决过程 生命损失 风险评估 唐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的大型工程项目关键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 被引量:7
6
作者 许璨 宇德明 罗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8-2058,共11页
大型工程项目关乎国计民生、影响深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甚至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危机,为识别出大型工程项目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势在必行。首先,收集61个大型工... 大型工程项目关乎国计民生、影响深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甚至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危机,为识别出大型工程项目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势在必行。首先,收集61个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事件。然后,通过共现的方法得到“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风险因素”2-模网络,将数据导入Netdraw软件中,形成可视化的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关系网络图,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计算2-模网络的度数中心度。最后,将2-模网络转化为2个1-模网络(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关系网络),识别出大型工程项目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风险”2-模网络整体密度较高,大型工程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S6政府部门-R2环境安全风险与S8当地居民-R2环境安全风险是需重点关注的关系;大型工程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是业主、承包商、政府部门、当地居民、网络媒体;关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是环境安全风险、决策信息公开不充分、公众参与不足、应对行为不当、社会舆情。研究成果为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者的风险认知水平,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 利益相关者 大型工程 社会网络分析 风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菌胺和代森锰锌的残留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晨 赵沛莹 +6 位作者 刘凤娇 王曦 康珊珊 袁龙飞 赵莉蔺 李薇 陈增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本文建立了缬菌胺、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在葡萄和黄瓜中的痕量分析方法,基于储藏稳定性研究阐明了其田间残留特征,并结合我国膳食结构评估了膳食暴露风险。样本经乙腈提取,衍生化后盐析离心,分散固相萃取(... 本文建立了缬菌胺、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在葡萄和黄瓜中的痕量分析方法,基于储藏稳定性研究阐明了其田间残留特征,并结合我国膳食结构评估了膳食暴露风险。样本经乙腈提取,衍生化后盐析离心,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检测。缬菌胺、代森锰锌和ETU在葡萄和黄瓜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03%、86%~106%和83%~1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5.7%、0.8%~11.4%、4.4%~11.5%;-20℃避光条件下能在黄瓜和葡萄基质中分别稳定储藏720 d和758 d。缬菌胺和代森锰锌在黄瓜中的半衰期(1.7~2.4 d和1.4~2.7 d)均比在葡萄(6.5~30.1 d和8.6~12.8 d)中的短,而在葡萄中的最终残留浓度(<0.01~0.69 mg/kg)均比黄瓜(<0.01~0.16 mg/kg)中的高。两种果蔬中代森锰锌对儿童群体和一般人群急性膳食风险(%ARfD)分别为0.70%~3.68%和0.48%~2.53%,远低于100%;而代森锰锌和缬菌胺的联合慢性膳食风险为201.3%~831.7%,其中代森锰锌占比99.9%。可见,缬菌胺不会对我国消费者产生不可接受的膳食风险,但需警惕代森锰锌潜在高暴露风险,持续关注其在食物链中的生物累积风险,同步优化膳食结构,为其科学合理使用和健康风险规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菌胺 代森锰锌 环境行为 风险评估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国葡萄产区单氰胺残留特征评估膳食暴露风险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素贞 康珊珊 +4 位作者 刘凤娇 李莉 赵莉蔺 李薇 陈增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1,共9页
根据全国范围内葡萄主产区中单氰胺的残留特征,评估不同膳食消费人群的长、短期暴露风险,对于维护居民生命健康、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建立了单氰胺在葡萄基质中的快速、痕量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根据全国范围内葡萄主产区中单氰胺的残留特征,评估不同膳食消费人群的长、短期暴露风险,对于维护居民生命健康、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建立了单氰胺在葡萄基质中的快速、痕量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MS)分析。葡萄样品中单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2.0%,相对标准偏差为(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3.3%~10.5%,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RT)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分别为1.2 min和0.001 mg·kg^(-1)。冷冻避光条件下单氰胺在葡萄样品中能够稳定储藏至少184 d,降解率为13.9%~24.1%;单氰胺在葡萄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01~0.003 mg·kg^(-1),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upervised trials median residue, STMR)为0.002 mg·kg^(-1),最大残留量(highest residue, HR)为0.003 mg·kg^(-1),低于国内外已有最大限量标准(MRLs, 0.05 mg·kg^(-1))。单氰胺在葡萄中的急性膳食风险商为1.600%~25.346%,其中儿童暴露风险最高(ARfD%, 25.346%),依次高于一般人群(ARfD%, 3.623%)和育龄妇女(ARfD%, 1.600%);在登记作物(樱桃、猕猴桃、葡萄)中的慢性膳食风险商为0.290%~4.275%,城镇居民的暴露风险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2~6岁儿童群体风险最高(ADI%, 2.763%~4.275%),不同性别间风险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目前单氰胺的短期与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水平,但考虑到环境投入量增加及其生物链累积作用,未来需警惕多作物、多途径联合暴露风险放大,特别是易感城镇儿童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氰胺 膳食群体 风险评估 残留行为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社会影响评估的价值观变革与方法论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琛 施国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1,I0004,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和实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自第四代评估的概念提出之后,公共政策的外溢效应评估即社会影响评估在国际上呈现三种发展趋势:建构主义、民主协商与伦理约束。从价值观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和实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自第四代评估的概念提出之后,公共政策的外溢效应评估即社会影响评估在国际上呈现三种发展趋势:建构主义、民主协商与伦理约束。从价值观视角剖析,三者体现为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反思所引领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变革;从方法论视角审视,三者体现为多元主体治理与解释学辩证所代表的创新趋势。新趋势是科学化与民主化两种倾向博弈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经过管理学派与参与学派近二十年来的争论,后者逐渐取代前者成为主流。对我国而言,社会影响评估理论的引介既符合关口前移的风险治理思路,也从公众参与视角丰富了社会治理的工具箱,有助于提高我国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评估 社会影响评估 建构主义 社会责任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郑州市“7·20”暴雨事件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德运 张露丹 吴祈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2,46,共13页
近年来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事件趋多,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而客观、准确地开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于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至关重要。但是,城市灾害点部分基础数据资料的缺失和滞后限制了城市暴雨洪涝灾害... 近年来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事件趋多,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而客观、准确地开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于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水平至关重要。但是,城市灾害点部分基础数据资料的缺失和滞后限制了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相关灾害信息逐渐汇集成一种具有海量、时效性强和主题明确等特征的社交媒体数据资源,将其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准确刻画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全貌无疑具有显著意义。以2021年郑州市“7·20”暴雨事件为例,首先从气象因素、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因素三方面选取了13个影响因子,然后基于爬虫技术获取微博数据中的内涝点信息,最后基于GBDT、XGB、RF和AdaB 4种机器学习模型对郑州市“7·20”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基于上述模型得到的4组指标权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一致性,在各影响因子中,道路密度、植被覆盖指数、半小时最大降雨量和日最大降雨量在4组指标重要性排序中均位列前5,表明上述影响因子是本次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致灾因素;②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发现上述4种模型评估结果间的相关程度较高,所得出的极高风险区均集中在郑州市五大主城区的中心部分、中牟市东北部、新密市米村镇及城关镇、巩义市巩义站周边;③上述4种模型的AUC和ACC值均超过0.7,证实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相较于GBDT、XGB和RF模型,AdaB模型的评估结果精度最高,且得到的高风险与极高风险区的Rei值之和最大,表明其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通过将社交媒体数据引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为郑州市及其他城市在类似强降水事件下的洪涝灾害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机器学习模型 社交媒体数据 郑州市“7·20”暴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设立社会影响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宗路平 赵文飞 +2 位作者 王梦君 张天星 尹志坚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85-197,共13页
国家公园建设属于自然保护类公益性生态建设项目,是典型的多元参与主体和激励相容,关键在于协调各相关利益群体充分达成一致共识。基于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特征,从社会影响评价视角,以滇藏两省(区)共建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实例,... 国家公园建设属于自然保护类公益性生态建设项目,是典型的多元参与主体和激励相容,关键在于协调各相关利益群体充分达成一致共识。基于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特征,从社会影响评价视角,以滇藏两省(区)共建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实例,对国家公园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社会效果预先做出评估,客观分析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和利益相关者态度、社会影响程度,以及识别潜在的社会风险。探讨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社会影响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以期从社会影响层面为后续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方法与案例借鉴。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设立的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可持续性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与利益相关者在中等程度上相互促进;(2)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与当地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相互适应性;(4)整体风险等级不高,存在一般、较小社会风险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规避和防范措施,可有效化解;(5)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方案,可增强国家公园建设与社会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的设立社会影响正向,社会风险可控,利益相关者支持,利大于弊,项目能顺利实施。研究提出的国家公园设立社会影响评价体系符合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推广。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考虑评价目标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并着重强调利益相关者分析和社会风险评价。同时,应基于确立的社会影响评价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保护管理政策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社会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利益相关者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暂态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伟 毛安家 +2 位作者 张粒子 杨旭 袁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介绍了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基本原理以及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受扰动的概率模型。从风险的角度将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的暂态安全风险划分为暂态失稳风险和暂态稳定风险2个方面,建立了市场条件下系统暂态失稳和稳定给发电方、输电方以... 介绍了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基本原理以及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受扰动的概率模型。从风险的角度将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的暂态安全风险划分为暂态失稳风险和暂态稳定风险2个方面,建立了市场条件下系统暂态失稳和稳定给发电方、输电方以及用户造成损失的后果模型,并从发电方、输电方、用户以及整个系统4个方面提出了暂态安全风险指标。在此基础上将系统中的故障和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看作系统的风险,提出了一种计算线路发生故障,考虑主保护拒动远后备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的电力系统暂态安全风险指标的方法。结合WSCC-9系统,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后果评估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良健 陈小文 +3 位作者 刘畅 张特 周志武 朱石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9,共11页
研究目的:建立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防范和化解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AHP法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 研究目的:建立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防范和化解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AHP法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1)当前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值为67.672%,达到重大风险等级;(2)补偿安置环节的社会稳定风险值最大,达到75.033%,其次为土地征收环节和生产生活环节。研究结论:(1)从土地征收环节、补偿安置环节、生产生活环节出发构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评估结果符合当前实际;(2)当前土地征收政策应重点在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依法界定征地补偿对象资格等方面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征收 事故树分析法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探析——基于公众“风险-收益”感知视角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正威 王琼 郭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8,共8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称"稳评")在评估内容、评估主体、风险沟通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是影响其有效治理风险的问题所在;为了更好推进和完善现有的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公众"风险-收益"感知视角,在实证调研的基础...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称"稳评")在评估内容、评估主体、风险沟通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是影响其有效治理风险的问题所在;为了更好推进和完善现有的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公众"风险-收益"感知视角,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稳评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附近公众对工程项目的接受度是基于其对个体的"风险-收益"影响、地方的"风险-收益"影响以及国家的"风险-收益"影响的综合感知,并进一步影响其对工程项目的态度;提出在评估风险的同时应重视公众对风险和利益感知的评估,通过灵活的风险沟通,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稳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风险-收益”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指标及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赵珊珊 周子冠 +1 位作者 张东霞 印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8-72,共5页
提出了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及指标,并对某实际运行的大区互联电网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含多个送端的互联电网,可以通过协调各个送端的外送出力来降低系统动态失稳的风险;证明了广泛配置PSS和投入直流调制可以减少系统的动... 提出了大区互联电网动态稳定风险评估的概念及指标,并对某实际运行的大区互联电网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含多个送端的互联电网,可以通过协调各个送端的外送出力来降低系统动态失稳的风险;证明了广泛配置PSS和投入直流调制可以减少系统的动态失稳风险;给出了在电网公司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输电能力的提高数值,可供电网运行人员在权衡经济性与安全性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动态稳定 互联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理论和模糊推理的电力系统暂态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53
16
作者 刘新东 江全元 +1 位作者 曹一家 陈为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0,共6页
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将风险理论和模糊推理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安全风险评估,利用特定的严重度函数将故障后系统的频率最大偏移、电压最大偏移、功角稳定裕度和故障切除时间裕度进行量化,得到量化的风险指标;将量化的频率风险指标和电压风... 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将风险理论和模糊推理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安全风险评估,利用特定的严重度函数将故障后系统的频率最大偏移、电压最大偏移、功角稳定裕度和故障切除时间裕度进行量化,得到量化的风险指标;将量化的频率风险指标和电压风险指标相结合,通过稳态模糊控制器计算故障的稳态指标,将量化的功角裕度指标与故障切除时间裕度指标相结合,通过暂态模糊控制器计算故障的暂态指标;通过两者的加权综合得到系统的综合暂态稳定指标。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暂态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并以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为例计算三相线路永久性接地故障各风险指标并排序,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险评估 模糊推理 暂态稳定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冲突中的社会学习——基于7个PX项目的案例比较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乐 童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54,325,共17页
以2007-2014年的7个PX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公众的个体学习、政府厂商的应急学习和媒体的组织学习三个维度,详细讨论邻避冲突中社会学习的机制,并以主动与被动、创新与模仿作为维度,区分出风险社会学习的四种类型。通过历时性的案例比较发... 以2007-2014年的7个PX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公众的个体学习、政府厂商的应急学习和媒体的组织学习三个维度,详细讨论邻避冲突中社会学习的机制,并以主动与被动、创新与模仿作为维度,区分出风险社会学习的四种类型。通过历时性的案例比较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在有关风险知识、话语权威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与保持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同时负面的、消极的社会学习机制也在逐步固化,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矛盾消解和社会风险源头治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努力改善风险的社会学习,增加社会学习的反思性和创新性,力促重大决策的稳评政策落地,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冲突 社会学习 社会风险 PX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健全 被引量:42
18
作者 黄杰 朱正威 王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5,共8页
转型中国存在严重的社会不稳定问题,这集中体现在由重大事项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基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发现,这类事件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风险感知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应对行为。然而,目前风险感知的视角在重大事项社会... 转型中国存在严重的社会不稳定问题,这集中体现在由重大事项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基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发现,这类事件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风险感知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应对行为。然而,目前风险感知的视角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中处于双重缺失状态。因此,本文明确主张将该视角引入到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过程中,这显然更加有利于切实完善该机制、实现风险的源头治理和创造社会的动态稳定。最后提出了将风险感知视角引入到健全"稳评"机制过程中的实现途径: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基于深度访谈的定性分析和网络舆情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群体性事件 维稳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执行的基层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一项面向西部Z县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泽照 王惠佳 黄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12,共7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路径日益引起我国基层地方政府官员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现实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引入政策执行的分析视角,以我国西部Z县为调查样本,应用质性扎根理论对影响基层县级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关键因素进行...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路径日益引起我国基层地方政府官员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现实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引入政策执行的分析视角,以我国西部Z县为调查样本,应用质性扎根理论对影响基层县级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性识别。研究显示:内隐意识、执行成本、行政系统规范、制度工具情境这四个主范畴对以县级政府为代表的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执行存在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推进我国基层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的针对性思路,对当前一线实践具有典型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政策执行 扎根理论 基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随机有限元法的边坡风险评估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典庆 肖特 +2 位作者 曹子君 周创兵 方国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4-2003,共10页
提出了基于子集模拟的边坡风险评估的高效随机有限元法(RFEM),推导了基于子集模拟的边坡失效概率和失效风险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基于高效RFEM的边坡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流程图。采用一个边坡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 提出了基于子集模拟的边坡风险评估的高效随机有限元法(RFEM),推导了基于子集模拟的边坡失效概率和失效风险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基于高效RFEM的边坡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流程图。采用一个边坡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子集模拟的高效RFEM可以视为是对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传统RFEM的改进,显著地提高了失效概率和失效风险的计算效率以及失效样本的产生能力,非常适用于分析小失效概率的可靠度问题,极大地增强了RFEM在边坡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中的实用性。高效RFEM将边坡的整体失效风险分解为对应不同概率水平的边坡失效风险,并量化了它们对整体风险的相对贡献度。在该方法中,边坡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与确定性边坡有限元分析互不耦合,极大地简化了它们的计算过程。此外,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竖向空间变异性对边坡失效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可靠度 风险评估 子集模拟 随机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