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洋 金建秋 +4 位作者 袁振芳 刘晓松 曹婕 郭晓蕙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的唾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的唾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T2DM/OLP组29例,T2DM组39例,OLP组21例,健康对照组4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检测4组受试者唾液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1)T2DM/OLP组的唾液IL-6水平[(12.30±16.03)ng/L]显著高于T2DM组[(6.29±5.91)ng/L]和OLP组[(3.64±4.47)ng/L],P<0.05;OLP组的唾液IL-6水平(3.64±4.47 n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91±4.05ng/L),P<0.001;T2DM组的唾液TNF-α水平(8.80±8.41 ng/L)显著低于OLP组(14.02±9.65 ng/L)和健康对照组(15.02±6.13 ng/L),P<0.05。(2)T2DM/OLP组唾液TNF-α水平与唾液pH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593,P<0.01;在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腰围与唾液IL-6水平(r=0.318,P<0.05)和TNF-α水平(r=0.312,P=0.05)分别呈显著性正相关。(3)OLP患者唾液IL-6、TNF-α水平与OLP临床分型亦显著正相关,P<0.05。(4)当T2DM和OLP协同作用时,减弱了T2DM对唾液TNF-α水平的影响,而增强了T2DM对唾液IL-6水平的影响(P<0.05)。结论:当T2DM并发OLP时,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使唾液IL-6水平显著升高;唾液TNF-α水平和口腔局部酸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扁平苔藓 口腔 唾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宪民 庞妩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9-842,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增加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过程,进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是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检测2型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增加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过程,进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是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检测2型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根据散瞳后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将实验组分为无DR组30例、单纯性DR组3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名。结果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为(217.35±27.87)、(298.31±49.26)、(341.23±40.18)ng/L,IL-2的质量浓度为(12.12±1.57)、(16.43±2.26)、(21.36±0.86)ng/L,TNF-α的质量浓度为(11.63±0.94)、(17.52±0.65)、(22.01±0.87)ng/L,与对照组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193.46±37.39)、(8.99±0.57)、(7.31±0.52)ng/L比较,4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380,P〈0.01;F=120.370,P〈0.01;F=99.840,P〈0.01)。对照组、无DR组、单纯性DR组与PDR组血清VEGF、IL-2、TNF—α的质量浓度有依次增加的趋势。各组患者血清中的VEGF、IL-2、TNF—α质量浓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9,P〈0.01;r=0.631,P〈0.01)。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F=137.230,P〈0.01);各DR组血清中VEGF、IL-2、TNF-α质量浓度组与病程均呈正相关(r=0.791,P〈0.01;r=0.665,P〈0.01;r=0.632,P〈0.01)。结论VEGF、IL-2及TNF-α存DR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仙化斑汤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静 张慧丽 孙占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533-3537,共5页
目的:观察莪仙化斑汤治疗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确诊的血热瘀阻型斑... 目的:观察莪仙化斑汤治疗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确诊的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加用莪仙化斑汤,对照组加用复方青黛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评分、瘙痒等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L-23/Th17轴相关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随访3个月后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63.33%)(P<0.05);观察组在改善PASI评分、DLQI评分、VAS评分,及下调外周血IL-23、IL-17A及VEGF水平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较对照组复发率15.79%明显降低(P<0.05)。结论:莪仙化斑汤可以改善血热瘀阻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命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23/Th17轴相关炎症介质水平,从而有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银屑病 莪仙化斑汤 血热瘀阻证 IL-23/th17轴 作用机制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海英 单瑞芹 +2 位作者 李晓梅 孔北华 王成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与T辅助细胞 1、2型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研究组为 78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 ;对照组为 40例正常孕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ELISA)检...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与T辅助细胞 1、2型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研究组为 78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 ;对照组为 40例正常孕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ELISA)检测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中乙型肝炎五项指标 (HBVM)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结果 :研究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有 10例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率为 12 82 %。胎儿宫内感染组孕妇血清中IFN -γ、IL - 12水平显著低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 ,IL - 6水平则显著高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 (P <0 0 5 )。宫内未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 ,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上述各组孕妇血清中IFN -γ与IL - 1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IL - 12与IL -6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IFN -γ与IL - 6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各组新生儿脐血清中IFN -γ、IL - 12、IL - 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Th1型细胞因子IFN -γ、IL - 12水平下降 ,而Th 2型细胞因子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 thl细胞因子 th2细胞因子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倪力强 张宁霞 +1 位作者 童瑶 陈慧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03-704,共2页
研究复制卵蛋白大鼠哮喘模型 ,通过观察白介素 4 (IL - 4 )、γ -干扰素 (IFN -γ)及白介素 4 /γ -干扰素的比值 (IL - 4 /γ -干扰素 )的变化 ,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结果 :与正常... 研究复制卵蛋白大鼠哮喘模型 ,通过观察白介素 4 (IL - 4 )、γ -干扰素 (IFN -γ)及白介素 4 /γ -干扰素的比值 (IL - 4 /γ -干扰素 )的变化 ,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哮喘模型组血浆IL - 4水平、IL - 4 /IFN -γ比例显著升高 (P <0 0 1) ;与哮喘模型组比较 ,小青龙汤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能显著降低IL - 4水平和IL - 4 /IFN -γ比例 (P <0 0 1) ,IFN -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 :小青龙汤具有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thl/th2细胞 介素4 Γ-干扰素 实验 哮喘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和章 吴国平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类细胞因...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HBV-DNA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8%,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18/24)(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HBV-DNA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胸腺肽α1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Th1类细胞因子中IFN-γ表达水平,改善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状态,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慢性乙肝炎 th1/th2类细胞因子 Γ-干扰素 介素-4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睿 林爱华 +2 位作者 朱可建 程浩 吴善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LTB4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疾病患者64例,正常对照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4... 目的: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LTB4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疾病患者64例,正常对照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4、IL-5、IL-13、IFN-γ、LTB4、RANTES和Eotaxin水平。结果:1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L-4、IL-5、IL-13和Eotaxin、LTB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FN-γ和RANTES在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IL-4、IL-5、IL-13和LTB4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4Eotaxin、RANTES和IFN-γ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5LTB4和Eotaxi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复杂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th1细胞/代谢 th2细胞/代谢 白细胞介素4/代谢 白细胞介素5/代谢 白细胞介素13/代谢 干扰素Ⅱ/代谢 趋化因子 RANTES/代谢 过敏反应/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莲英 刘凤娟 +2 位作者 丁密 张彬彬 王啸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后24 h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及Th1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影响胸部创伤后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1)160例胸部创伤患者有46例并发感染,占28.75%;有114例未并发感染,占71.25%。(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组PCT、WBC、IFN-γ/IL-4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CD4+/CD25+低于非感染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CD4+/CD25+是胸部创伤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部创伤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高龄、脑损伤、ISS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IFN-γ/IL-4升高及CD4+/CD25+降低等多种因素可增加患者创伤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创伤后感染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中Th_1/Th_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阳若芸 胡成平 +2 位作者 陈平 朱锦琪 黄信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支气管哮喘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对脾淋巴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鸡清卵蛋白建立SD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在刀豆素A(ConA)刺... 目的:初步探讨支气管哮喘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对脾淋巴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鸡清卵蛋白建立SD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在刀豆素A(ConA)刺激下表达NGFmRNA的基础水平,并观察予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干预后NGF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具有表达NGFmRNA的功能,并在ConA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增强。50μg/LIL-4干预12h、24h、36h及48h时NGFm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并分别与同时间点的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0,10,50,100μg/L的IL-4干预24h时NGFmRNA表达量依次增高,分别比前一梯度低浓度干预组有显著增高(P<0.05)。10μg/LIFN-γ干预12h、24h、36h、48h时NGF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同时间点的基础值相比有显著下降(均P<0.01);0,1,10,50μg/L的IFN-γ干预24h时NGFmRNA表达量依次减低,分别比前一梯度低浓度干预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哮喘中Th2类细胞因子IL-4可上调淋巴细胞NGFmRNA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可下调淋巴细胞NGFmRNA表达,两者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可能通过调控NGFmRNA表达间接促进其诱导神经源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th1/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血液 细胞因子类/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燕燕 马梁明 +1 位作者 周英 任瑞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35-739,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IL-2、TGF-β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患者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 本研究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IL-2、TGF-β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例allo-HSCT患者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和TGF-β水平。结果表明:1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non-aGVHD4例,Ⅰ-Ⅱ度aGVHD5例,Ⅲ-Ⅳ度aGVHD4例。non-aGVHD组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组血清IL-2水平低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on-aGVHD组血清TGF-β水平高于aGV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Treg、IL-2、TGF-β水平与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作为早期判断和监测aGVHD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Th2分化情况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澎 张沪生 王毓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Th2分化情况与反应状态,为肺癌的诊断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代表Th1和Th2细胞功能,应用细胞因子诱生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肺癌患者及25...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Th2分化情况与反应状态,为肺癌的诊断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代表Th1和Th2细胞功能,应用细胞因子诱生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肺癌患者及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诱生的IFN-γ和IL-4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诱生的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水平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向Th2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变化,Th1向Th2方向的漂移可能是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th1/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6及TNF-α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媛媛 李兆明 +1 位作者 张旭东 张明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7-381,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一种少见类型,在亚洲国家发病率较欧美国家强。该病侵袭性强,发病机制至今仍尚未明确,但其...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一种少见类型,在亚洲国家发病率较欧美国家强。该病侵袭性强,发病机制至今仍尚未明确,但其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ENKTL尚无标准治疗指南,其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极差,因此,探索ENKTL的发病机制势在必行。本研究探讨ENKTL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67例ENKTL患者及26名正常人血清中的IL-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ENKTL患者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64.1±387.6)、(293.3±191.6)和(181.3±91.8)pg/m L;正常人血清中的IL-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 097.0±365.7)、(417.5±289.6)和(291.3±89.4)pg/m L。和正常人相比,ENKTL患者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经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5例ENKTL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分别为(162.7±10.3)和(125.2±7.3)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IL-6和TNF-α在ENKT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并且TNF-α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飞燕 刘春艳 朱红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PLS-DA分析。结果 IL-10和IFN-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均为0.84(95%CI:0.79~0.89)。IL-10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77.0%;IFN-γ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2.2%。PLS-DA模型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0%和88.15%,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87.4%。结论基于血清7种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有助于MPP患儿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程程 武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5-1101,共7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来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4~6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干预组,每组8只。哮喘组、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及雾化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PBS替代。干预组在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1,25-(OH)2-D3混合液0.08 mL[含1,25-(OH)2-D3 0.08μg],对照组、哮喘组以PBS替代。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泡灌洗术,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抑瘤因子2(suppressor of tumorigenicity 2,ST-2)、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IL-33、 IL-5、 IL-1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来源ILC2s比例变化;分析BALF中EOS计数、IL-33表达与ILC2s,IL-33与IL-13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形态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加重;干预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及干预组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EOS计数、IL-33、IL-13、IL-5表达以及肺来源ILC2s(lineage-ICOS+ST-2+)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BALF中IL-5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及干预组肺组织ST-2、ICOS、IL-33、IL-5、IL-1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IL-5 mRNA表达高于哮喘组(P<0.05),其余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5)。BALF中EOS计数与ILC2s比例、IL-33表达与ILC2s比例、IL-33与IL-13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854、0.757、0.886,P<0.05)。结论 1,25-(OH)2-D3可通过抑制IL-33/ST-2通路调节ILC2s活化,减少IL-13分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对IL-5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1 25-二羟维生素D3 固有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33 抑瘤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疗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h1/Th2细胞亚群漂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丽 张巧花 +2 位作者 侯淑玲 贺建霞 乔丽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7,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疗法(Ozonetherapy)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Th2漂移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7例初治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联合三氧(Ozone,... 目的:探讨三氧疗法(Ozonetherapy)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Th2漂移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7例初治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联合三氧(Ozone,O3)治疗,采用O3自血回输(Major O3 auto-haemotherapy,MAH)和O3直肠注气疗法(Rectal O3 gas insuffiation,RI),应用两个周期。对照组单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两组均化疗两周期,化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分别反应Th1、Th2细胞的数量,同时评价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①NHL患者Th1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Th1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2细胞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较治疗前升高(P<0.05),LDH和β2-MG较治疗前降低;③对照组Th1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Th2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1/Th2和LDH较治疗前降低(P<0.05),β2-MG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h1细胞高于对照组,Th2细胞、LDH和β2-MG低于对照组,Th1/Th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64.9%,部分缓解(PR)29.7%,有效率(CR+PR)94.6%;对照组CR40.0%,有效率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率及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向Th2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变化,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2方向漂移。受化疗打击后Th1反应向Th2漂移,抗肿瘤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O3可使化疗后Th1/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O3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比,可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O3) 非霍奇金淋巴瘤 th1/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 流式细胞 LDH Β2-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燕 彭伟 李凯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231-2234,共4页
目的:用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研究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造模组)、糖尿病模型针刺组(针刺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治疗40天后,处死检测... 目的:用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研究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造模组)、糖尿病模型针刺组(针刺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治疗40天后,处死检测一般指标,并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和心肌的病理变化及血中炎症介质、游离脂肪酸和一氧化氮的表达。结果:(1)造模组、针刺组、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依次呈降低趋势(P<0.01,P<0.05),而稳态模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呈增高趋势(P<0.01)。(2)针刺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P<0.05),与对照组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针刺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高于造模组(P<0.01)。(3)造模组心肌细胞凋亡远远高于针刺组和对照组(P<0.01),而针刺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镜下可见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细胞减少,可见核固缩;而针刺组大鼠结构改变较造模组轻。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及一氧化氮,游离脂肪酸及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2糖尿病 心肌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游离脂肪酸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梦贤 殷学伟 +3 位作者 郭励劼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干预组大鼠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12 d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bpj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Rbpj、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中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2 d,Q-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bpj mRNA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均呈显著上调表达(均为P<0.001);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ELISA检测结果发现,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相比于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Rbpj 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Th2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Th2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细胞比例逐渐恢复均衡(均为P<0.01)。结论LXD可通过下调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的表达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显著促进EAU大鼠中Th1/Th2细胞比例恢复平衡并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th1/th2细胞比例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肝炎婴儿外周血IL-33、sST2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卜妙然 郁晶晶 +2 位作者 叶黎离 孟令建 王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在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HCMV感染婴儿40例,其中肝炎组20例,其他疾病组2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婴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婴儿血浆IL...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在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HCMV感染婴儿40例,其中肝炎组20例,其他疾病组2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婴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婴儿血浆IL-33、sST2、IFN-γ、IL-4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结果HCMV阳性肝炎组和HCMV阳性其他疾病组患儿的血浆IL-33、sST2、IFN-γ、IL-4浓度及Th1、Th2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肝炎组高于其他疾病组。肝炎组和其他疾病组患儿IFN-γ/IL-4及Th1/Th2均低于对照组,肝炎组低于其他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肝炎组血浆IL-33浓度与sST2、IL-4浓度及Th2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FN-γ/IL-4、Th1/Th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CMV肝炎婴儿存在Th1/Th2失衡,IL-33可能参与HCMV感染所致Th2优势应答和Th1/Th2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毒 肝炎 白细胞介素-33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th1细胞 th2细胞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