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凝器对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臧子晴 李修真 +1 位作者 谈莹莹 刘晓庆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25,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TSARC)的效率并达到更低的制冷温度,设计了一种配备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选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1150/R600a作为制冷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带有双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热力学模型... 为了提高传统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TSARC)的效率并达到更低的制冷温度,设计了一种配备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选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1150/R600a作为制冷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带有双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热力学模型,并对基于第一级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FRARC)、基于第二级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SFARC)以及双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TFARC)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最优的制冷剂组分配比,使得上述3种带分凝器的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均能达到最大制冷性能系数(COP)。在冷凝器出口温度为30℃、蒸发器出口温度为-90℃的条件下,FRARC、SFARC和TFARC循环的最大COP较TSARC循环分别下降了4.9%、6.6%和16.3%。而且它们所能达到的最低制冷温度分别为-98、-98和-100℃,均低于TSARC循环所能达到的制冷温度。由此可见,分凝作用虽然未能提升两级分离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但有助于实现更低的制冷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非共沸混合物 分凝器 两级分离 热力学性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合制冷剂R290+R600a+N2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树康 祁影霞 +4 位作者 杨瀚宁 徐小雷 陶杰 王飞 刘业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9,共9页
在氢气液化工艺中,预冷循环是重要的一环,其中混合制冷剂(mixed refrigerant,MR)预冷循环是单位能耗比较低的,故对MR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利用液相单相循环法搭建汽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实验系统,研究了R290+R... 在氢气液化工艺中,预冷循环是重要的一环,其中混合制冷剂(mixed refrigerant,MR)预冷循环是单位能耗比较低的,故对MR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利用液相单相循环法搭建汽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实验系统,研究了R290+R600a+N_(2)三元体系的VLE性质,在273.15 K~323.15 K的温度范围内,对三元混合工质R290+R600a+N_(2)进行实验研究,并获得18组实验数据.同时使用Peng-Pobinson-Stryjek-Vera (PRSV)状态方程结合van der Waals(vd W)混合法则对R290+R600a、R290+N_(2)、R600a+N_(2)三组二元体系的VLE文献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拟合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以此为基础,推算该三元体系的VLE性质.最后将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体系压力平均相对偏差AARDp为0.85%,系统组分R290、R600a和N_(2)的气相平均绝对偏差AADy_(1)、AADy_(2)和AADy_(3)分别为0.0064、0.0027和0.0063,证明实验结果数据合理可靠,可以满足工程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汽液平衡 热力学性质 仪器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在制冷工质替代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松岭 论立勇 +1 位作者 谢英柏 成耀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氟利昂类物质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而被限制使用,并规定了禁用年限,因而寻找一种对环境不产生危害的环保制冷剂就成为了制冷行业的当务之急。碳氢化合物类制冷剂如丙烷(HC290)、丁烷(HC600)、异丁烷(HC600a)等ODP值为零,GWP... 氟利昂类物质由于会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而被限制使用,并规定了禁用年限,因而寻找一种对环境不产生危害的环保制冷剂就成为了制冷行业的当务之急。碳氢化合物类制冷剂如丙烷(HC290)、丁烷(HC600)、异丁烷(HC600a)等ODP值为零,GWP值很小,具有很好的热力学特性,且为天然物质,因此是一种很好的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为此,分析了常用碳氢化合物制冷工质的物性、热力学特性、循环特性,并与二氟一氯甲烷(CFC12)、二氟二氯甲烷(HCFC22)和四氟乙烷(HFC134a)等氯氟烃制冷工质作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它们在制冷空调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可燃性和在制冷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替代 制冷 工质 物理性质 热力学性质 可燃性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制冷压缩机热力性能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詹涛 张春路 +1 位作者 王昔林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72-1174,共3页
在对制冷压缩机的热力性能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时 ,运用多层感知器网络虽然可以收到较传统热力计算模型更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着诸多缺点 .通过引入径向基函数 (RBF)网络替代多层感知器网络 ,较好地克服了这些缺点 .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热力性能 人工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 热力计算 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制冷剂和POE VG68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模型 被引量:21
5
作者 魏文建 丁国良 +1 位作者 胡海涛 王凯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4,共8页
含油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准确计算制冷系统热力性能及评价润滑油对换热和压降影响的基础。给出了基于实验的适用于R410A制冷剂/POE VG68润滑油新型工质对的热物性计算方法。这些物性计算模型简结、可靠,模型对物性参数的预测值与实验... 含油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准确计算制冷系统热力性能及评价润滑油对换热和压降影响的基础。给出了基于实验的适用于R410A制冷剂/POE VG68润滑油新型工质对的热物性计算方法。这些物性计算模型简结、可靠,模型对物性参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均在5%以内,所有计算模型可用来计算R410A/POE VG68新型工质对在常见工况范围内的物性数据,为R410A制冷空调系统性能设计及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热力学参数,同时可用于分析评价R410A制冷系统中润滑油不同循环量对系统及其主要部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制冷剂 热物理性质 模型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制冷剂R134、R134-R134a及R134-R22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宋锡瑾 张未星 吴兆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8-243,共6页
采用马丁-侯81型方程对制冷剂R134、R134-R134a及R134-R22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并绘制了R134的热力学性质图表,为R134在制冷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四氟乙烷 热力学性质 制冷工质 制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工质HFC32/125的热物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谷波 田树波 孙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74-778,共5页
采用 Martin- Hou81型方程对二元混合工质 HFC 3 2 /1 2 5的热力学性质进行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该工质的迁移特性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压焓图和热力性质表 .计算关联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热力学参数计算误差小于 1 % ,迁移... 采用 Martin- Hou81型方程对二元混合工质 HFC 3 2 /1 2 5的热力学性质进行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该工质的迁移特性计算公式 ,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压焓图和热力性质表 .计算关联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热力学参数计算误差小于 1 % ,迁移特性参数误差小于 4% .研究结果为二元混合工质 HFC3 2 /1 2 5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混合工质 热力学性质 热物理性质 HFC32/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离子液体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艳军 邸高雷 +2 位作者 夏娟 王晓坡 金立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8-44,共7页
分析了R161/[hmim][Tf2N]、R32/[emim][Tf2N]、R290/[emim][BF4]三种工质对的热力学性能;采用NRTL模型对制冷剂/离子液体的汽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探讨了发生器出口温度、蒸发器出口温度及吸收温度对循环比、COP及?效率的影响。R32/[... 分析了R161/[hmim][Tf2N]、R32/[emim][Tf2N]、R290/[emim][BF4]三种工质对的热力学性能;采用NRTL模型对制冷剂/离子液体的汽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探讨了发生器出口温度、蒸发器出口温度及吸收温度对循环比、COP及?效率的影响。R32/[emim][Tf2N]和R161/[hmim][Tf2N]的COP相近,R290/[emim][BF4]的COP最小;在蒸发温度、吸收温度分别是5、25℃时,R32/[emim][Tf2N]系统的COP随着发生温度的变化可达到0.59以上,R290/[emim][BF4]的COP低于0.1;降低吸收温度可以扩大循环的可行温度,提高COP;蒸发温度为5℃,吸收温度从30℃降低到25℃,COP可提高1.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离子液体 溶解性 NRTL模型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二元混合制冷剂的汽液平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怀信 孙军英 +1 位作者 张凤山 吕灿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8-402,共5页
对臭氧安全二元混合物系HFC125/HFC143a和HFC152a/HFC143a进行了泡点、露点实验研究和相平衡关联计算,结果表明前者为近共沸混合物,后者为非共沸混合物。给出了10种低环害二元物系对应于RKS、PR、PT状态方程及二次型混合规则的交互... 对臭氧安全二元混合物系HFC125/HFC143a和HFC152a/HFC143a进行了泡点、露点实验研究和相平衡关联计算,结果表明前者为近共沸混合物,后者为非共沸混合物。给出了10种低环害二元物系对应于RKS、PR、PT状态方程及二次型混合规则的交互作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热力学性质 制冷剂 HFC125 HFC14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 Ⅰ.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志刚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7-300,共4页
采用隐式拟合、显式计算的方法给出了常用纯工质和混合工质制冷剂饱和区、两相区以及过热区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转换函数,对前人提出的制冷剂饱和区和过热区三次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模型作了改进,更好地解决了三次方程求解... 采用隐式拟合、显式计算的方法给出了常用纯工质和混合工质制冷剂饱和区、两相区以及过热区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转换函数,对前人提出的制冷剂饱和区和过热区三次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模型作了改进,更好地解决了三次方程求解过程中解的分岔问题,使其能适应更宽范围的制冷剂物性简化计算.通过引入当量干度的概念,给出了混合工质两相区物性简化计算的通用二次拟合模型.并详细说明了由隐式拟合模型转化为显式快速计算公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热力性质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07C两相区热力性质的无量纲隐式拟合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 丁国良 吴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引入4个无量纲参数,提出了适用于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两相区物性计算的无量纲隐式拟合方法.采用该方法后的物性计算速度较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REFPROP6.0提高1000~6000倍;并且以NIST作为数据源,在工况范围(43.62~2474.69kPa... 引入4个无量纲参数,提出了适用于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两相区物性计算的无量纲隐式拟合方法.采用该方法后的物性计算速度较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的REFPROP6.0提高1000~6000倍;并且以NIST作为数据源,在工况范围(43.62~2474.69kPa)内比较,拟合函数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3%之内,平均误差在1.1%之内,满足系统仿真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两相 热力性质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C-32制冷剂饱和液体热力性能参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镇 谷波 +1 位作者 王婷 郝源成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共5页
制冷剂简单有效的热力性能参数计算模型对制冷循环的仿真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HFC-32制冷剂饱和液体的蒸汽压和密度关联式计算模型;在HFC-32的GMA液体状态方程基础上,利用Helmholtz偏离函数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出了HFC-32饱和液体的焓... 制冷剂简单有效的热力性能参数计算模型对制冷循环的仿真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HFC-32制冷剂饱和液体的蒸汽压和密度关联式计算模型;在HFC-32的GMA液体状态方程基础上,利用Helmholtz偏离函数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出了HFC-32饱和液体的焓、熵和比热容的计算模型;上述各模型均不存在迭代,保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将建立的各模型在饱和液体(275~335K,0.862~4.095MPa)范围内与REFPROP7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热力性能参数计算模型的相对平均误差不超过0.776%,最大误差小于4.464%,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C-32制冷剂 计算模型 GMA状态方程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制冷剂性能参数的显式快速计算模型Ⅰ.饱和线方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迎春 谷波 韩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4-1378,共5页
在Martin-Hou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R410a制冷剂在饱和线的热力学性能参数和传输特性参数的显式快速计算模型.该模型不存在迭代,在保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可以保证模型的计算速度和稳定性.以热力学性能参数计算软件REFPROP 7的数据源作... 在Martin-Hou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R410a制冷剂在饱和线的热力学性能参数和传输特性参数的显式快速计算模型.该模型不存在迭代,在保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可以保证模型的计算速度和稳定性.以热力学性能参数计算软件REFPROP 7的数据源作为原始数据,在饱和线(139.00~343.32 K)范围内,对R410a制冷剂的性能参数进行拟合,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REFPROP 7数据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快速计算模型的总平均误差均小于1.174%,最大误差小于13.218%;其计算速度比REFPROP 7提高了2~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制冷剂 热力学性能 传输特性 饱和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团拓扑的遗传神经网络工质临界温度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文 赵力 邓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89-4695,共7页
用遗传神经网络预测工质的临界温度,网络的输入参数为分子基团和拓扑指数,输出参数为临界温度。所划分的16个分子基团涵盖了制冷、热泵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大部分工质,所选拓扑指数能够分辨工质中所有的同分异构体。通过遗传算法优... 用遗传神经网络预测工质的临界温度,网络的输入参数为分子基团和拓扑指数,输出参数为临界温度。所划分的16个分子基团涵盖了制冷、热泵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大部分工质,所选拓扑指数能够分辨工质中所有的同分异构体。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网络结构及初始参数后,由神经网络对工质临界温度进行预测,同时为了提高网络对临界温度预测的泛化能力,将200种工质划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所得网络能够区分所有的同分异构体,且与实验值相比,各数据集临界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8%、1.69%、1.28%,表明该网络对工质临界温度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临界温度 工质 分子基团 拓扑指数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饱和热力性质的通用简化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亮亮 李则宇 张春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制冷剂热力性质的简化计算是保证制冷空调系统仿真与优化计算的稳健性与快速性的关键之一.制冷剂热力性质简化计算模型的研究目标是函数形式上的通用性和较大参数范围内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制冷剂饱和热力性质的六系数通用简化计... 制冷剂热力性质的简化计算是保证制冷空调系统仿真与优化计算的稳健性与快速性的关键之一.制冷剂热力性质简化计算模型的研究目标是函数形式上的通用性和较大参数范围内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制冷剂饱和热力性质的六系数通用简化计算模型,对多种常见制冷剂进行了数据拟合.在制冷空调工况范围内,与国际标准制冷剂物性计算软件REFPROP 9.0相比,该简化计算模型对各种饱和热力性质的最大计算误差均小于±0.6%,计算速度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制冷剂 热力性质 饱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酸钾/氯化钾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热物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章学来 王迎辉 +7 位作者 纪珺 刘俊名 李玉洋 韩兴超 徐笑锋 周孙希 刘璐 刘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77-283,共7页
为开发出高效、性能稳定的微冻保鲜用相变蓄冷剂,保证运输中肉制品等农产品的品质,以山梨酸钾水溶液为主基液,探究添加氯化钾后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及热循环稳定性。对比30 g/L山梨酸钾溶液,当再添加氯化钾浓度为5 g/L时,相变温度为-2.... 为开发出高效、性能稳定的微冻保鲜用相变蓄冷剂,保证运输中肉制品等农产品的品质,以山梨酸钾水溶液为主基液,探究添加氯化钾后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及热循环稳定性。对比30 g/L山梨酸钾溶液,当再添加氯化钾浓度为5 g/L时,相变温度为-2.8℃,潜热为254.6 J/g,热导率为1.012 W/(m·K),热扩散率为1.01 mm2/s。添加氯化钾对相变温度和潜热几乎没有影响;溶液的热导率提高了23.32%;热扩散率提高了151.37%。经200次冻融循环后,未添加氯化钾的相变溶液出现了-5.3℃的过冷度,含氯化钾的相变溶液没有过冷度,氯化钾在山梨酸钾相变过程中体现出了其良好的成核作用,使得该复合相变蓄冷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试验表明,山梨酸钾/氯化钾复合相变蓄冷剂适合于农产品的微冻保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相变材料 热力学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循环制冷机热力传热和流动过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雅玲 吴沛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7-72,84,共7页
斯特林制冷机是近30年才兴起的一种低温制冷机,其热力过程和循环同常规的制冷机有很大不同.本文运用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提出综合分析斯特林循环中热力、传热和交变流动过程的计算机全模拟分析方法.以杭州制氧机厂生产的3LY-0.8/194... 斯特林制冷机是近30年才兴起的一种低温制冷机,其热力过程和循环同常规的制冷机有很大不同.本文运用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提出综合分析斯特林循环中热力、传热和交变流动过程的计算机全模拟分析方法.以杭州制氧机厂生产的3LY-0.8/194产品为例进行了典型计算,得到循环过程全部热工参数(包括热力、传热和流动参数)的瞬时变化及一周的循环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比较吻合.本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斯特林循环机内复杂过程的详细信息,为制冷机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而且因计算工作量不大,便于在工程实际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机 斯特林循环 热力学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共沸工质R134a/R23/R14汽液相平衡和压焓图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庆庆 张华 +4 位作者 娄江峰 李佳 赵巍 王袭 刘占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87-2394,共8页
基于PR状态方程,分模块模拟计算了三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中R134a/R23/R14三元混合工质的热物理特性参数,得到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汽液平衡数据、两相组分,并利用干度计算焓熵值,构建了典型配比下混合工质的压焓图和汽液相平衡图。二元R134a/... 基于PR状态方程,分模块模拟计算了三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中R134a/R23/R14三元混合工质的热物理特性参数,得到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汽液平衡数据、两相组分,并利用干度计算焓熵值,构建了典型配比下混合工质的压焓图和汽液相平衡图。二元R134a/R23和R32/R134a混合工质的泡点压力和气相组分的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的误差分别小于1.3%、1.2%和1.0%、2.4%;三元R32/R125/R134a混合工质95%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在±5%之内,表明该模型能满足工程计算需要。利用理论模型,结合实验系统,对R134a/R23/R14三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进行详细的组分等热物性分析,并在空间压焓图上进行了详细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复叠制冷 混合物 PR状态方程 热力学性质 计算机模拟 压焓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全球变暖潜能值混合制冷剂替代R2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玉清 吕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66-2873,共8页
目前常用的R22的替代制冷剂主要是R410A、R417B等。虽然它们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值为0,但是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值较高,属于过渡替代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低GWP三元混合制冷剂,该制冷剂(简称NC01)由R1234ze(E)/R134a/R32组成,通... 目前常用的R22的替代制冷剂主要是R410A、R417B等。虽然它们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值为0,但是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值较高,属于过渡替代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低GWP三元混合制冷剂,该制冷剂(简称NC01)由R1234ze(E)/R134a/R32组成,通过软件REFPROP9.0分析确定质量混合比为17%/33%/50%,对NC01的环境性、热物性、循环性进行了分析。NC01的ODP为0,GWP为755,环境性能良好,GWP比R22降低了57%。临界温度、临界压力、饱和压力、性能系数(COP)等性能参数与R22比较接近,容积制热量比R22高。在水源热泵机组进行了灌注式试验,与被替代制冷剂R22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冷水进水在12~23℃时,新型混合工质在排气温度比R22高2~3.6℃,相应的压比比R22高8.6%~14.8%,加热量提高5%~11%,COP比R22平均低约4.5%,加热速率比R22约提高9%,当冷水进水高于23℃时,COP值超过R22。最后对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研究可为类似混合工质替代R22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热力学性质 安全性 充注式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慧芳 丁国良 吴志刚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30,共5页
采用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方法,以REFPROP6.01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对R22,R134a,R125和R32四种单组分制冷剂的过冷区热力特性在饱和温度为-60~80℃(R125为-60~60℃,R32为-60~70℃),过冷度为0~20℃的数据范围内作了拟合,给出... 采用隐式拟合显式计算方法,以REFPROP6.01的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对R22,R134a,R125和R32四种单组分制冷剂的过冷区热力特性在饱和温度为-60~80℃(R125为-60~60℃,R32为-60~70℃),过冷度为0~20℃的数据范围内作了拟合,给出了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热力特性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制冷剂热力性质计算的可逆性,同时由于不存在迭代,保证了热力性质计算的高速性和绝对稳定性。并对所得到的快速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与REFPROP6.01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作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计算速度比REFPROP6.01提高2个数量级,且能保证最大偏差在0.796%之内,而平均偏差在0.0706%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工质 快速计算 热力性质 过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