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ERGM方法的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动态演化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娟 马红梅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 基于2001-2019年WTO-OECD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运用复杂网络分析考察全球201个国家(地区)间旅游服务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结构和社团结构动态演化特征,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分析网络的演化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中国的“桥梁”中介作用日益突出,控制力和影响力逐渐加强;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组团特征,形成以美国、英国和中国为核心的3大稳定社团。旅游服务贸易联系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网络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特征,亚太地区发展迅速。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效应、等级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地区)界相邻、语言邻近和自由贸易协定关系能显著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关系的形成,且相对于高贸易规模国家(地区)而言,低贸易规模的国家(地区)之间倾向于开展旅游服务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旅游服务贸易 旅游服务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2
作者 汪振双 王宇飞 +1 位作者 汪涛 赵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64-4079,共16页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至0.60,从勉强失调逐步过渡到初级协调状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0.2287.网络对核心区域的依赖性较弱,但网络状态尚未达到最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湖南、陕西和新疆等省份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而河北、安徽、江西和河南等省份表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在网络中担任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大部分网络关联关系都集中在板块内部,东部发达区域主要为"净收益"板块,中西部区域为"双向溢出"板块.湖南、陕西和湖北等省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在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因素强化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地理位置邻近性有助于促进协同效应网络的形成.因此,应结合区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推动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协同效应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社会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贫”还是“患不均”?——收入水平、收入分化对劳动力流动网络的因果效应
3
作者 王群勇 孙倩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3,共19页
以往文献更多关注收入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忽略了收入分化及其网络效应。基于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劳动力流动网络,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与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区域收入水平与区域收入分化对劳动力... 以往文献更多关注收入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忽略了收入分化及其网络效应。基于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劳动力流动网络,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与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区域收入水平与区域收入分化对劳动力流动网络的复杂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患贫更患不均,劳动力流向高收入地区,同时从收入高分化地区流向相对平等的地区,收入分化对于劳动力流出的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于提高地区收入水平,改善分化更有助于缓解流失。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存在异质性,高技能劳动力重视收入水平,倾向于流向高收入地区,对收入分化不敏感;而低技能劳动力不仅受收入水平影响,区域的收入分化水平对其具有更大的驱动作用。反事实模拟显示,若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下降一个标准差,则劳动力流出减少约22万人,流入增加约6万人;当人均收入提高一个标准差,则劳动力流出减少约12万人,流入增加约4万人。人均收入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更为复杂,如果没有基尼系数的改善,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不一定改善劳动力流失的状况。结论揭示了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劳动力流动网络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网络 收入效应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网络因果效应 反事实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4
作者 吴朝霞 龙思宇 +1 位作者 杨胜苏 孙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36-5752,共17页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特征,结合TERGM模型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均衡特征,且由于马太效应东西差距逐渐扩大。(2)省际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合作关联突破了地理邻近性。探索发现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复杂、多线程的结构特征,但核心-边缘结构明显,说明目前尚未构成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3)借助块模分析将总区域划分为四个板块,发现板块发展不平衡,板块内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存在深化空间。其中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主的“净受益”板块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主导地位凸显;以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在内的“净溢出”板块溢出效应显著,绿色发展潜力有待激发。(4)TERGM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要素、市场、政府、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缓解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发挥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与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演化
5
作者 赵明亮 马富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21,共11页
在WTO规则边缘化背景下,区域合作日益紧密,而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影响贸易合作水平,从而影响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重塑。文章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深入考察区域TBT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的影响,并探讨网络演化的内生机制。... 在WTO规则边缘化背景下,区域合作日益紧密,而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影响贸易合作水平,从而影响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重塑。文章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深入考察区域TBT协定对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的影响,并探讨网络演化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区域TBT协定网络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发展,合作关系存在互惠性和传递闭合性;第二,区域TBT协定中设置有关减少贸易扭曲、以WTO/TBT协定作为参考等条款对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第三,多边协议国家和位于同一洲内联系紧密的国家间签订的区域TBT协定网络更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发展,区域TBT协定网络促进了高端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发展,多目标制裁网络会严重冲击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通过内生时间效应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演化路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已有的合作关系倾向于延续至未来的合作网络中。研究结果为优化区域TBT协定合作、提高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水平和韧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全球价值链合作网络 网络演化效应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维持”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演化特征与机制研究
6
作者 向博文 魏伟 徐高峰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具有高生成性兼具高波动性,既有研究考察了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但对于创新关系的维持/解除进程及其背后的高波动性机理尚待明晰。基于“生成–维持”视角,采用2001—2019年合作发明专利构建全国创新网络,探索其演化特征...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具有高生成性兼具高波动性,既有研究考察了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但对于创新关系的维持/解除进程及其背后的高波动性机理尚待明晰。基于“生成–维持”视角,采用2001—2019年合作发明专利构建全国创新网络,探索其演化特征,并采用可分离式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分别揭示创新关系的生成与维持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创新网络规模日趋扩大,空间格局由三角形向“菱形+十字”发育。维持进程呈现“上三角–全三角–菱形–菱形+十字”的演化路径;生成进程呈现与下一阶段维持进程类似格局,并由“北上深”主导转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反映出路径依赖效应;解除进程由生成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以及中国东北、西南城市主导。②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出现阶段性分异。聚集效应对创新关系由抑制转为促进,中介效应对创新关系由促进转为抑制;传递效应、GDP与创新水平、地理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对城市创新关系的促进作用持续下降。③创新关系生成与维持的演化机制具有差异性。经济规模和创新水平对于创新关系的维持作用基本失效,地理邻近性对于创新关系的生成作用下降,但是维持作用上升。本文增益于既有研究中对创新关系维持机制的探索不足,为提升创新网络的成长性、降低其波动性,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网络 动态网络分析 可分离式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STERGM)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基于TERGM的实证
7
作者 张文蓓 吕一凡 +2 位作者 戴靓 郑慧彬 邹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3-915,共13页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 文章从IncoPat专利服务网站获取2010—2021年的专利转让信息,构建了4个时段的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演化与驱动机制开展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长沙和武汉稳居区域技术转移的核心地位,城市群规划后南昌崛起成为新增长极,3个中心城市以“枢纽―网络”的结构组织着区域内与省界高度耦合的技术转移组团,跨省技术流动薄弱;2)长江中游城际技术转移网络逐渐演化为兼具核心边缘式的等级特征和小世界式的组团特性,但网络极化性减弱,而集聚性和传输性增强,技术转移路径呈现稳中有变的渐进式创新;3)城际技术转移除了受自身的创新规模、城际空间距离和省界效应的影响外,也受到网络自组织的内生机制驱动。城际技术转移的互惠性、扩散性、聚敛性和层级式传递性均正向影响网络发育,而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强于创新性。鉴于此,从推动跨省技术流动、促进空间溢出和板块融合、发挥网络择优依附和组团式发展规律等方面提出技术转移路径优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网络 专利转让 网络模拟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投资协定网络的演化机制——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群勇 苗培 李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7,共14页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双边投资协定(BITs)网络的历史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BITs网络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迅猛发展和结构调整三个阶段,呈现出一个较完整的S型增长,网络核心—半核心—边缘结构实现了由“金字塔”向“橄榄...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双边投资协定(BITs)网络的历史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BITs网络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迅猛发展和结构调整三个阶段,呈现出一个较完整的S型增长,网络核心—半核心—边缘结构实现了由“金字塔”向“橄榄球”的转变。以多维邻近性为视角,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对BITs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维邻近性是驱动BITs网络形成的重要力量,经济和制度邻近性对BITs关系的形成有负向影响,贸易水平、地理和社会邻近性对BITs关系的形成有正向影响。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改变了BITs网络的结构特征,金融危机后BITs网络呈现分散化、多边化发展趋势,某些邻近性变量影响不再显著,社会环境类因素成为影响BITs网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社会网络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多维邻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润辉 季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1-140,共10页
聚焦探讨不同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基于2004—2021年华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据,构建发明者合作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行动者属性和内生结构效应对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发明者合作网络是稀... 聚焦探讨不同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基于2004—2021年华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据,构建发明者合作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行动者属性和内生结构效应对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发明者合作网络是稀疏网络,呈现星形结构和闭合三角形结构共存的网络结构模式;发明者协同创新能力抑制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但发明者合作伙伴多样性和合作深度均促进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且具有相同水平合作伙伴多样性或合作深度的发明者之间更容易建立合作关系;发明者倾向于与处于中心位置的发明者建立合作关系以及与具有共同合作伙伴的直接合作伙伴建立新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者合作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内生结构效应 网络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空间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孙舒琦 王帮娟 +1 位作者 刘承良 刘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1-842,共12页
环南海地区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起锚之地,厘清其区域的航空连通性及其发育机制对促进各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构建航空连通性指数并运用优势流和TERGM模型,尝试刻画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 环南海地区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起锚之地,厘清其区域的航空连通性及其发育机制对促进各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构建航空连通性指数并运用优势流和TERGM模型,尝试刻画环南海区域航空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并揭示其自组织发育机制。研究发现:①环南海区域内航空枢纽等级体系保持基本恒定性和一定突变性,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曼谷、马尼拉、中国香港、广州等城市是环南海区域航空联系的关键枢纽。②环南海区域内航空联系稳定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三角区,并呈现向东部中国沿海城市及菲律宾蔓延态势,轴辐组织呈现出多中心演化态势,遵循区域集聚规律。③在影响机制方面,网络演化主要受到内生结构、城市属性与城际关系的共同作用。闭合三元结构对航空联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核心城市的航空联系扩张迅速,低等级节点在网络演化过程中愈发呈现主动扩张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制度邻近性、文化邻近性以及合作事件对航空客运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和冲突事件对航空联系产生负向影响,网络整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海区域 航空网络 节点连通性 指数随机图(TERG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生姜贸易网络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贻斌 李佳慧 《蔬菜》 2024年第11期9-20,共12页
中国是最大的生姜出口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于市场规模效应,研究世界生姜贸易格局及内在机制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生姜贸易,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的世界190个国家生姜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生姜贸... 中国是最大的生姜出口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于市场规模效应,研究世界生姜贸易格局及内在机制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生姜贸易,本文基于2000—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的世界190个国家生姜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生姜贸易网络,从网络结构、节点特性、网络效率以及贸易社团4个方面对生姜贸易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连通性较强,聚集系数较高,但平均路径短,存在“小世界”现象;第二,中国出度和加权出度较高,中介中心性较低,在贸易网络中为核心出口国;第三,主要存在3个贸易社团,社团内进口国、出口国、中介国分工较为明显。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对生姜贸易网络动态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生姜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性、多连通性以及时间依赖性;贸易关系接受者经济效应明显,相同的语言、宗教以及较短的距离会促进贸易关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贸易 复杂网络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驱动机制 贸易社团 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邻近性视角下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交易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1 位作者 单晓红 杨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7,70,共10页
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挖掘演化过程中交易关系形成和解散的动因,可以从主体行为的角度揭示影响交易的机理,进而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借助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地理、组织、社会、制度、技... 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挖掘演化过程中交易关系形成和解散的动因,可以从主体行为的角度揭示影响交易的机理,进而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借助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地理、组织、社会、制度、技术5个维度的邻近性视角出发探究集成电路产业不同时段技术交易网络的演化动力。研究发现:在技术交易关系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下多维邻近特征作用的显著性不同,但都表现为有利于交易联系建立的积极影响;在关系形成后,邻近性特征于调整阶段才开始产生影响,制度、技术与社会间的邻近性有利于关系长久维持的同时,地理和组织上的邻近则会对交易关系解散产生促进作用。该结论明确了技术交易网络演化的驱动力,有助于引导合理的交易行为选择,维护网络关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交易 多维邻近性 网络演化 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稀土贸易网络的动态演变与影响机制——基于产业链的视角 被引量:25
13
作者 庄德林 李嘉豪 +1 位作者 陈紫若 刘雨晨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0-1911,共12页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 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通过依赖关系构建稀土初级加工品、中级加工品和制成品贸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对稀土贸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均呈现向复杂网络演变的趋势,且稀土中级加工品贸易网络的变化趋势依次领先于稀土制成品和初级加工品贸易网络;(2)从主干结构看,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依次由欧洲主导向欧美并立演变、由中国主导向欧亚并立演变、由欧美亚三足鼎立向亚洲主导演变;(3)中国在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中均发展成为直接影响力前三甲国家(地区),但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而间接影响力仅在初级加工品和制成品网络进入前三甲行列,且增幅较小;(4)互惠、三角形、星形辐射和星形扩张结构效应对3个环节稀土贸易网络动态演变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稀土贸易网络 依赖关系 网络结构效应 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粮食贸易网络多核集聚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林青 闫小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9,179,180,共15页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的动态变化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通过构建1995-2018年全球125个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探索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国际粮食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和集...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的动态变化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通过构建1995-2018年全球125个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探索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国际粮食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和集聚程度增加,表现出越来越“小”的小世界特性;网络格局以美国独大、离散少核的不均衡格局演化为以俄罗斯、美国、泰国等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为多个中心的集聚多核的均衡格局。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实证结果得出,自组织机制中的扩张性、三元组闭合性、稳定性和关系嵌入机制中的互补性关系均促进了粮食贸易关系的形成,没有证据显示竞争性关系对粮食贸易关系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国际粮食贸易的正和博弈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粮食贸易网络 多核集聚格局 形成机制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区域产业组织网络形成研究:来自义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敏 胡载舟 鲁倩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6-757,共12页
在经济活动中,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而形成产业组织网络。采用银行转账数据还原义乌市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只能反映产业层面关联的限制,并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从更微观的层面,更充分和全面... 在经济活动中,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而形成产业组织网络。采用银行转账数据还原义乌市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只能反映产业层面关联的限制,并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从更微观的层面,更充分和全面地考察影响企业间关系形成的多种社会过程及其对产业组织网络的塑造作用。研究发现:义乌市企业关系中存在强烈的互惠倾向,双向互动多于单向买卖;义乌市企业选择交易对象更多地是通过中间商联络,传递性在网络中起到了较大的正向作用,而聚敛性和扩张性主要起到负向作用,即企业拓展商业渠道的意愿不强烈;与非企业机构相比,企业更多地担任供给方的角色,位于相对富裕、人口较少地区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对外输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网络 企业间关系 指数随机图模型 内生结构效应 行动者-关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琳琛 董银果 王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7-90,共14页
知识产权保护引致的育种创新颠覆了传统农业集约化生产模式和贸易竞争格局,其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影响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1995—2019年101个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时态指数... 知识产权保护引致的育种创新颠覆了传统农业集约化生产模式和贸易竞争格局,其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影响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1995—2019年101个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以及其分离的形成模型和解除(或持续)模型(STERGM),定量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对全球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影响机制解析。研究发现:出口方与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分别形成推力和拉力两股相斥作用力。出口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质量提升效应、种类扩张效应和市场分散化效应阻碍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新依赖关系的形成,并提高旧依赖关系的解除概率,总体上降低了经济体间农产品贸易依赖程度。然而,进口方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和质量筛选效应,更有利于贸易依赖网络新关系形成和旧关系维持,进而加深了经济体间贸易依赖程度。本研究为我国建立有效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农产品贸易依赖网络 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推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GM的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佳璐 李明星 +1 位作者 马泽君 马志强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5-1268,共14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41座城市2004~2020年的城际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基础,构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实证分析促进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城市间技术协同创新关系的演化是内外生因... 以长三角城市群41座城市2004~2020年的城际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基础,构建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实证分析促进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城市间技术协同创新关系的演化是内外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更倾向于嵌入三角结构而非星型结构,具有突出的“小世界”“高集聚”特征;网络演化过程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异性;网络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对外开放水平越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成创新合作关系的概率越高;人力资本水平接近的城市更倾向于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地理、制度及组织邻近性均对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产生积极作用。从截面扩展至纵向维度并引入时间依赖项进行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分析,研究结论为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同时为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技术协同创新 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 社会网络 演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碧舟 彭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100,共13页
本文在考虑协定深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采用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方法对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无权和有权网络密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反映了网... 本文在考虑协定深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结构特征,并采用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方法对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无权和有权网络密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反映了网络中各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欧盟、美国、新加坡处于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中心地位;第二,欧盟所在子群与其他子群间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美国所在子群与中国及部分东盟国家所在子群之间联系紧密,表明美式规则在亚太地区的强大影响力;第三,基于TERGM的实证分析,证实了网络传递性在推动全球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这为中国积极应对美式和欧式FTA规则传播,加快形成中国FTA数字贸易规则范本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 协定深度 网络传递性 时态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