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涡扇发动机进气加温模拟装置仿真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柳国印 闫卫青 +2 位作者 陈彦锋 吴志昌 张帅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由于现有进气加温试验装置的温场条件不能满足某型发动机的指标要求,因此开展了新型进气加温装置的结构设计、测试方案、温场评估方法研究,以及加温条件下稳态与过渡态试验方案的设计,确保发动机进口温场满足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的... 由于现有进气加温试验装置的温场条件不能满足某型发动机的指标要求,因此开展了新型进气加温装置的结构设计、测试方案、温场评估方法研究,以及加温条件下稳态与过渡态试验方案的设计,确保发动机进口温场满足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的4种进气条件,采用温场周向不均匀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进气加温模拟装置出口温场均匀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设计试验装置的温场周向不均匀度满足≤1%的指标要求。通过开展某型涡扇发动机与进气加温装置的多工况联合试验,发现稳态试验中发动机最高转速下的温场周向不均匀度为0.4395%,其温场分布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过渡态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温场不均匀度与发动机进口温度变化速率有关,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进口温度调节是控制温场周向不均匀度的关键。仿真分析与联合试验结果共同证明,新设计的进气加温装置能够满足发动机多工况试验对进口温场周向不均匀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加温模拟装置 涡扇发动机 仿真 试验 温场周向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换流变阀侧套管温度场仿真与大电流温升试验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更生 史石峰 +3 位作者 王琪林 王青于 刘鹏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4-1002,共9页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输送功率不断提升,胶浸纸(resin impregnated paper,RIP)套管的发热问题越发突出。面对±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一步提升输送容量的挑战,为避免RIP套管发热严重、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输送功率不断提升,胶浸纸(resin impregnated paper,RIP)套管的发热问题越发突出。面对±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一步提升输送容量的挑战,为避免RIP套管发热严重、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RIP换流变阀侧套管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仿真模拟与温升试验进行验证。首先,在套管设计方案中,通过引入衬管结构、增加导体直径等手段来降低热点温度;然后,提出了一种针对RIP套管温度场的改进计算方法,对套管热设计进行了仿真校核;最后,对基于该设计方案制造的套管进行了温升试验考核。仿真与温升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RIP换流变阀侧套管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其载流量(等效工频电流)可达6736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浸纸套管 换流变阀侧套管 直流输电工程 计算流体力学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气门—气门应强化磨损模拟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佐民 张一兵 +2 位作者 王斌球 姜彦 顾虎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9-56,共8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气门—气门应强化磨损模拟试验机及其相应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机采用了近似模拟工况的原理且试验时各因素(温度、腐蚀气氛、加载力和加载频率等)独立可控和数据自动采集。基于材料磨损机理,讨论了气门—气门应强化磨损... 介绍了一种新的气门—气门应强化磨损模拟试验机及其相应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机采用了近似模拟工况的原理且试验时各因素(温度、腐蚀气氛、加载力和加载频率等)独立可控和数据自动采集。基于材料磨损机理,讨论了气门—气门应强化磨损模拟方法设计准则及主要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与实际发动机中气门磨损形态的一致性表明:文中所介绍的试验机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可有效地对发动机气门—气门应进行快速强化磨损试验。由于试样采用产品样品,因此,试验评价结果可直接应用在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试验机 试验法 气门 气门座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V模拟试验与Mack T-9台架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鹤 宋海清 +4 位作者 郝丽春 卢文彤 薛颖 刘顺涛 张建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26,共5页
柴油发动机新技术使润滑油中烟炱的含量大大增加,Mack T-9发动机台架试验是ASTM标准中用来评价烟炱对发动机造成的磨损,但其评价时间超过500 h,不利于柴油机油的快速筛选。为了提高新开发柴油机油的筛选效率,利用SRV模拟试验评定Mack T-... 柴油发动机新技术使润滑油中烟炱的含量大大增加,Mack T-9发动机台架试验是ASTM标准中用来评价烟炱对发动机造成的磨损,但其评价时间超过500 h,不利于柴油机油的快速筛选。为了提高新开发柴油机油的筛选效率,利用SRV模拟试验评定Mack T-9台架试验柴油机油的抗磨性能,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取与烟炱碳质结构相似的炭黑,SRV润滑油极压试验NB/SH/T 0882-2014与Mack T-9发动机台架试验表现出较好的关联性,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油样的Mack T-9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油 Mack T-9发动机台架 烟炱 磨损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气门温度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勇静 张智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82,共4页
介绍用硬度塞法来测量柴油机气门温度的方法,包括硬度塞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淬火处理以及HV-T标准曲线的制作,硬度塞的安装及柴油机气门温度的实际测量。
关键词 柴油机 气门 温度场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钢板对火箭发动机试车中地面热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茂 陈春富 朱子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三维模型对发动机尾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氢氧火箭发动机水平试车和摇摆试车的尾流流场,以及在摇摆试车工况下,架空钢板的铺设高度、铺设宽度和起始铺设位置对地面热载的影响。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 采用三维模型对发动机尾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氢氧火箭发动机水平试车和摇摆试车的尾流流场,以及在摇摆试车工况下,架空钢板的铺设高度、铺设宽度和起始铺设位置对地面热载的影响。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湍流模型选用了标准k-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铺设架空钢板,可以大幅减少试车过程中地面的热载,有效保护地面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 仿真 热载 燃气温度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运动仿真与阀信号检测的ESC HIL测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占旗 高继东 刘全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4,90,共8页
为内置集成车辆姿态传感器的ESC能够进行完整的功能和故障安全策略测试,提出在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技术中融合运动仿真及电磁阀信号检测方法。三维运动转台通过模拟车辆三轴运动实现对车辆姿态传感器的运动激励;液压控制电磁阀信号检... 为内置集成车辆姿态传感器的ESC能够进行完整的功能和故障安全策略测试,提出在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技术中融合运动仿真及电磁阀信号检测方法。三维运动转台通过模拟车辆三轴运动实现对车辆姿态传感器的运动激励;液压控制电磁阀信号检测单元通过霍尔传感器直接对线圈磁场强度进行感应,再通过参数标定实现对阀控制电流的准确采集,继而驱动液压调节器模型;基于悬架KC及轮胎动态试验等数据对整车系统模型进行参数化与调校,使之与实车特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功能测试内容及各类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构建的ESC HIL仿真测试系统平台能够为集成式ESC提供完整的虚拟整车运行环境,开发的测试评价规范可以作为对ESC控制进行评价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仿真测试 硬件在环 电子稳定性控制 阀信号检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隧道速度场温度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丽慧 吴喜平 +1 位作者 宋洁 施逵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62,共8页
综合运用缩尺模型试验、现场监测和SES数值模拟三种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地铁区间隧道速度场和温度场的特性。分析模型试验数据得到区间最大风速表达式和区间断面最大风速的滞后性。结合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列车匀速运行时,区间隧... 综合运用缩尺模型试验、现场监测和SES数值模拟三种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地铁区间隧道速度场和温度场的特性。分析模型试验数据得到区间最大风速表达式和区间断面最大风速的滞后性。结合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列车匀速运行时,区间隧道风速基本不变;而列车变速运行时,区间各断面平均风速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得到地铁区间隧道温度场全天随时间变化可分为六个典型阶段;当车尾经过区间内某测点时,其温度最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区间气温与壁温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季节区间气温和壁温的比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缩尺模型实验 现场监测 SES数值模拟 地铁区间速度场 地铁区间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柴油机螺旋撑簧油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宗法 曲云山 +1 位作者 吴亚兰 张小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7,共5页
根据活塞环/缸套快速磨损模拟试验结果,发现螺旋撑簧油环的磨损量较大。该油环磨损后随开口间隙的增大,其接触比压迅速降低,严重影响了其刮油能力。通过对油环结构的改进,在开口间隙增量为2mm时,改进后的油环接触比压比原环提高45.7%;... 根据活塞环/缸套快速磨损模拟试验结果,发现螺旋撑簧油环的磨损量较大。该油环磨损后随开口间隙的增大,其接触比压迅速降低,严重影响了其刮油能力。通过对油环结构的改进,在开口间隙增量为2mm时,改进后的油环接触比压比原环提高45.7%;通过快速模拟磨损试验发现铌铸铁油环耐磨性能比铬钼铜油环提高87.3%,并降低了油环的制造成本。装机使用说明,改进后的铌铸铁螺旋撑簧油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油环 快速模拟磨损试验 切向弹力 接触比压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温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秀勇 蒋得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7-24,共8页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在再生阶段的温度预测问题直接与后处理系统甚至整车的经济性、安全性相关。该文采用仿真分析计算与发动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在再生阶段的温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运用GT-Power软件...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在再生阶段的温度预测问题直接与后处理系统甚至整车的经济性、安全性相关。该文采用仿真分析计算与发动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在再生阶段的温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运用GT-Power软件对后处理系统进行建模,并分析了不同再生目标温度对再生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碳载量对稳态再生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再生目标温度有助于降低单位质量颗粒物的再生油耗,当再生目标温度为500℃时,单位质量颗粒物的再生油耗为372.7 g,当目标温度提高到700℃时该值降低至3.8 g,但当目标温度达到600℃以上,再生目标温度对单位质量颗粒物再生油耗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当碳载量超过46 g(12.7 g/L)再生时,颗粒捕集器内部温度超过800℃,颗粒捕集器出现烧蚀失效的风险较高,因此应当限制触发再生的碳载量限值。在仿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再生温度特性进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较吻合,结果表明,该温度预测模型可对颗粒捕集器再生阶段的温度分布、再生油耗及最高温度等进行预测,对提高再生阶段燃油经济性,降低颗粒捕集器的烧蚀失效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载碳量 再生温度 台架试验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固两相流风洞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夫燕 浦兴国 +1 位作者 赵鸣志 袁镇福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为了模拟锅炉燃烧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流动工况,更好地研究其流动特性及测试方法,设计了高温气固两相流风洞。确定了风洞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控制回路。重点介绍了风洞的结构设计,其中以收缩段和进料装置的设计最为关键,借助Fluent软件对... 为了模拟锅炉燃烧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流动工况,更好地研究其流动特性及测试方法,设计了高温气固两相流风洞。确定了风洞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控制回路。重点介绍了风洞的结构设计,其中以收缩段和进料装置的设计最为关键,借助Fluent软件对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保证试验段气固两相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风洞 高温气固两相流 试验段 收缩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热冲击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鹏 程江 闫冠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论述了瞬变温度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热冲击作用,并能改变传感器的预紧力、自振频率及灵敏度,形成瞬变温度误差。传感器的特殊膜片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瞬变温度误差。通过对某2种压电式传感器的模拟热冲击效应的试验研究,阐述了热冲击对... 论述了瞬变温度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热冲击作用,并能改变传感器的预紧力、自振频率及灵敏度,形成瞬变温度误差。传感器的特殊膜片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瞬变温度误差。通过对某2种压电式传感器的模拟热冲击效应的试验研究,阐述了热冲击对传感器的实际影响,并给出了测量数据及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热冲击 温度补偿 模拟试验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N气门钢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盛官 尹联民 +2 位作者 赖福强 肖传伟 李小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84,共7页
研究了23-8N气门钢采用完全时效和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金相组织、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不同热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常温下,完全时效处理试样... 研究了23-8N气门钢采用完全时效和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金相组织、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不同热处理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常温下,完全时效处理试样耐磨性较好,试样表面出现了犁沟和片状磨屑,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而高温时,由于固溶时效处理试样的表面氧化膜更厚,其耐磨损性能更好;在400℃时,两种试样表面被致密的氧化膜覆盖,所以其磨损量最小,该温度下试样的磨损形式以轻微的氧化磨损为主;在500~65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磨损量逐渐增加,磨损机制也发生转变,由轻微氧化磨损转变为严重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膜的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23-8N气门钢 高温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柴油机气门正时和喷油嘴流量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岳康 董尧清 韩文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利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喷油嘴流量为710ml/min时全负荷工况下柴油机功率和比油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正确有效。在不改变气门升程的情况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配气正时进行了优化... 利用AVL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喷油嘴流量为710ml/min时全负荷工况下柴油机功率和比油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正确有效。在不改变气门升程的情况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配气正时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油嘴流量对柴油机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使柴油机中低速扭矩、燃油耗和NOx排放得到改善,且排放可达到欧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柴油机 气门正时 喷油嘴流量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进气管涡流控制阀的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涡流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 刘德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研制了一种叶片式进气管涡流控制阀,采用涡流动量计式稳流实验台和Ricardo评价方法,分析了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涡流进气管对进气流通特性和缸内涡流特性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相对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得到进气管与缸内流场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 研制了一种叶片式进气管涡流控制阀,采用涡流动量计式稳流实验台和Ricardo评价方法,分析了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涡流进气管对进气流通特性和缸内涡流特性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相对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得到进气管与缸内流场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对缸内涡流运动强度和进气流量系数进行调节,进气终了涡流比调节范围为0~1.59,平均流量系数调节范围为0.25~0.41;涡流强度增大,流量系数随之减小,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于流量系数和涡流运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可变涡流进气管 涡流特性 稳流实验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力预测方法和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凯 刘战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0-1200,共11页
为减少航空发动机薄壁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变形,提高加工质量,需对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进行预测。因此,综述了多远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微元铣削力预测模型、有限元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 为减少航空发动机薄壁件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变形,提高加工质量,需对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进行预测。因此,综述了多远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微元铣削力预测模型、有限元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冷却作用、刀具材料和刀具磨损对铣削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铣削力 预测模型 切削用量 刀具几何参数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Q6100汽油机排气门座高温冲击磨损规律的研究
17
作者 陈瑜眉 朱金华 +1 位作者 李培亮 樊惠卿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7-73,共7页
本文通过对排气门工作条件分析,提出使用高温冲击磨损试验,研究排气门座的磨损特性。采用高温冲击磨损速率dm/dN对三种气门座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定,文中指出铁基粉末冶金具有最佳的冲击磨损抗力,而高铬铸铁在较高冲击接触应力时dm/dN... 本文通过对排气门工作条件分析,提出使用高温冲击磨损试验,研究排气门座的磨损特性。采用高温冲击磨损速率dm/dN对三种气门座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评定,文中指出铁基粉末冶金具有最佳的冲击磨损抗力,而高铬铸铁在较高冲击接触应力时dm/dN比铬钼铜低,但在较低冲击接触应力时铬钼铜的dm/dN较低。研究表明,两种材料在dm/dN与表面接触正、切应力关系曲线上存在交点,这是由于材料强、塑、韧三种特性对作用在接触表面上的正、切应力有着不同的响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座 高温冲击磨损 汽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发动机气门磨损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兢生 刘佐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7-73,共7页
根据摩擦学原理,采用动态磨损模拟试验和表面微观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对气门动态磨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着重温度对气门材料的力学性能、蠕变和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气门接触面是以反... 根据摩擦学原理,采用动态磨损模拟试验和表面微观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对气门动态磨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着重温度对气门材料的力学性能、蠕变和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气门接触面是以反复弹、塑性疲劳变形和金属滑动而产生的疲劳裂纹、片状疲劳剥落,最终导致气门的失效;而材料在高温下产生的变形滑移和蠕变又是促使气门疲劳点蚀和剥落磨损加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磨损 模拟试验 气门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4N气门钢的高温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尹联民 屈盛官 +2 位作者 赖福强 肖传伟 李小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9-413,F0003,共6页
研究了21-4N气门钢在选定温度下的拉伸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提高,21-4N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塑性先增后减。在室温~650℃区间,21-4N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表现为先减后增,在500℃时达到最小值。室温下21-4N钢的... 研究了21-4N气门钢在选定温度下的拉伸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提高,21-4N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塑性先增后减。在室温~650℃区间,21-4N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表现为先减后增,在500℃时达到最小值。室温下21-4N钢的磨损量较大,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400~600℃时,试样磨损量较小,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600~650℃时,21-4N钢磨损量急剧增加,表现为严重的氧化磨损和磨料磨损,附带有轻微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钢 高温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增温对高空低压点火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能坤 周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9-72,共4页
在高空模拟实验器上,利用已有的航空发动机预燃室点火器,研究了燃油预热增温对高空低压点火性能的影响。试验燃料为航空煤油,燃油预热最高温度为90℃。结果表明燃油增温可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高空仿真 点火试验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