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黄欣欣 陈志安 +6 位作者 翁成桢 章蓓雯 李鸿喜 何敏嘉 李晓冰 邱龙新 陈洪博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8-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相结合共同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茶树精油药理成分和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分析炎症相关靶点基因,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Cytoscape... [目的]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相结合共同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茶树精油药理成分和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分析炎症相关靶点基因,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Cytoscape3.10.2软件绘制“茶树精油成分-靶点-炎症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进行网络拓扑,鉴定核心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平台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茶树精油主要活性成分为: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异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α-松油醇,对应44个靶点基因,去除重复后与炎症基因交集17个,以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糖皮质激素受体、核受体亚家族1H组成员、血红素加氧酶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为关键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茶树精油主要作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富集到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茶树精油主要作用靶点富集主要涉及癌症途径、化学致癌-受体活化通路等。[结论]茶树精油通过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异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和α-松油醇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糖皮质激素受体、核受体亚家族1H组成员、血红素加氧酶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关键分子,实现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炎症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黄欣欣 何敏嘉 +6 位作者 翁成桢 章蓓雯 李鸿喜 陈志安 李晓冰 陈洪博 邱龙新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已检测出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查询鸡肝损伤的相关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和茶树精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已检测出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查询鸡肝损伤的相关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和茶树精油-成分-靶点-鸡肝损伤图;绘制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构建交集靶点互作网络图,随后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并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TCMSP数据库筛选出4个有效活性成分,对应60个靶点基因。对不同疾病数据库进行搜索,共获得1 656个鸡肝损伤疾病靶点。韦恩图结果显示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共28个,通过界值筛选得到11个核心靶点,其中3个为关键核心靶点,主要为CYP19A1、ESR1、ESR2P53等。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KEGG结果显示靶点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鸡肝损伤 茶树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明 蔡淑先 +2 位作者 杨红 张佳豪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2-395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油(TTO)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BIECs)损伤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健康新生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空肠组织,分离并获得BIECs进行培养。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LPS(0、1、2和4μg/mL)和不同浓度的TTO(0、0.00625%、0.0...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油(TTO)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BIECs)损伤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健康新生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空肠组织,分离并获得BIECs进行培养。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LPS(0、1、2和4μg/mL)和不同浓度的TTO(0、0.00625%、0.01250%、0.02500%、0.05000%和0.10000%),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然后,对照组以不含TTO和LPS的培养基处理细胞;LPS组以1μg/mL的LPS处理细胞12 h;LPS+TTO组采用0.01250%和0.02500%的TTO预处理细胞12 h,经水洗后,再暴露于LPS处理12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未添加TTO)相比,添加0.00625%、0.01250%、0.02500%和0.05000%TTO对BIECs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TTO显著提高跨膜电阻(TEER)(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1250%TTO显著提高BIECs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封闭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4(claudin-4)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与LPS组相比,LPS+TTO组TEER以及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PS+TTO组Z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TTO可以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下调炎性因子表达,缓解LPS诱导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和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 炎症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义军 朱琳 +3 位作者 李晶莹 刘佳梦 夏秋瑜 林丽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解决茶树精油稳定性差,对光、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挥发性较强等问题,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茶树精油稳定性。研究优化复合凝聚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探究不同均质时间、均质速度、pH及凝聚时间对茶树精油乳液乳化效果... 为解决茶树精油稳定性差,对光、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挥发性较强等问题,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茶树精油稳定性。研究优化复合凝聚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探究不同均质时间、均质速度、pH及凝聚时间对茶树精油乳液乳化效果和微胶囊的微观形态影响,并阐明茶树微胶囊包埋特性和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明胶-六偏磷酸钠复合凝聚层为壁材,茶树精油乳液制备条件均质转速为20000 r/min,均质时间为15 min;茶树精油微胶囊复合凝聚pH为4.37,得到形态较均匀、微粒直径为0.80~1.32μm,包埋率为(44.75±0.09)%,缓释性能为65.13%。该研究为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复合凝聚 微胶囊 乳化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歆 李晓冰 +4 位作者 田颖 李鸿喜 李佳铠 曹翀 邱龙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6-2261,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精油(TT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TTO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200 mg/...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精油(TT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TTO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200 mg/kg TTO,饲喂28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指标、血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而后根据生长性能与血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选择对照组和50 mg/kg TTO组进行肠黏膜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肠道组织结构,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各TTO组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TTO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50 mg/kg TTO组料重比最低。2)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200 mg/kg TTO组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50、100、200 mg/kg TTO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200 mg/kg TTO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100 mg/kg TT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TTO组回肠绒毛隐窝比极显著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回肠黏膜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中GSH-Px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回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回肠黏膜中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6)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及回肠黏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在门水平上,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和回肠中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 mg/kg TTO组在氨基酸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酸的代谢等功能上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强(P<0.01)。综上可知,在饲粮中添加TTO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提升仔猪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茶树精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小清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茶树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筛选最适宜的添加水平。试验选择96只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断奶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 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茶树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筛选最适宜的添加水平。试验选择96只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断奶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和200 mg/kg茶树精油。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mg/kg的茶树精油可显著增加断奶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喂100和200 mg/kg的茶树精油可使断奶仔猪腹泻率降低28.89%和51.60%(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mg/kg的茶树精油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和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P<0.05);饲喂50、100和200 mg/kg的茶树精油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P<0.05)。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茶树精油可以提高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机体免疫力,且茶树精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提取物对小鼠Lewis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昕 谢佳玉 +3 位作者 雷伟伟 张蒙 陈新 张雨梅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55-59,共5页
不同浓度(0.1%、0.05%、0.01%)不同成分的6种茶树油提取物处理小鼠Lewis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6种茶树油提取物对小鼠Lewis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6... 不同浓度(0.1%、0.05%、0.01%)不同成分的6种茶树油提取物处理小鼠Lewis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6种茶树油提取物对小鼠Lewis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6种茶树油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为提取物2、5、6、4、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茶树油提取物2均明显提高小鼠Lewis细胞的凋亡率(P<0.05或P<0.01),且G2/M期细胞比例升高(P<0.01)。茶树油提取物可抑制小鼠Lewis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且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强,具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小鼠Lewis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静玮 苏子鹏 +1 位作者 朱德明 韩志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4,共7页
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 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主要成分熏蒸处理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测定果实常温贮藏(25°C,相对湿度75%)的发病情况和TTO处理对接种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TO、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均能显著抑制离体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1.25g/LTTO处理降低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发病程度,0.32g/L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处理对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TTO。另外,1.25g/LTTO处理提高了接种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TTO熏蒸处理在控制香蕉果实采后腐烂和提高果实抗病性上具有应用可行性,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农产品 熏蒸 香蕉 茶树油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2
9
作者 李河 李杨 +2 位作者 蒋仕强 刘君昂 周国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53,共11页
【目的】研究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湖南省长沙、株洲、浏阳、永州、怀化、常德、常宁等油茶主产区9个样地的典型油茶炭疽病叶,分离纯化叶片病健交界处的真菌菌株,观察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 【目的】研究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湖南省长沙、株洲、浏阳、永州、怀化、常德、常宁等油茶主产区9个样地的典型油茶炭疽病叶,分离纯化叶片病健交界处的真菌菌株,观察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分生孢子及附着孢的形态特征,确定为炭疽属真菌。进一步对炭疽属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油茶炭疽病病原菌菌株。对获得病原菌的r DNA-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模式炭疽属菌株序列按照3个基因一致的顺序拼接后采用PAUP和MrBaye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湖南省9个采样地共分离获得62株炭疽属菌株,致病性测试表明这62株菌均能对油茶嫩叶和果致病,但不同菌株的发病时间具有一定差异;根据形态特征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最终明确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种类。【结论】湖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包含果生炭疽菌、暹罗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哈锐炭疽菌5种炭疽属真菌,其中果生炭疽菌分布范围最广,分离率最高,达到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炭疽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熏蒸对草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程赛 邵兴锋 +1 位作者 郭安南 宋钰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为了研究茶树油对草莓保鲜的作用效果,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草莓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的茶树油熏蒸处理,测定20℃贮藏下的病害发生情况,并运用体外试验研究该熏蒸处理对病原... 为了研究茶树油对草莓保鲜的作用效果,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的草莓果实进行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的茶树油熏蒸处理,测定20℃贮藏下的病害发生情况,并运用体外试验研究该熏蒸处理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接受该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茶树油熏蒸处理可降低草莓果实灰霉病和根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抑制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减缓草莓果实在贮藏期间失重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茶树油熏蒸用于草莓保鲜是可行的,质量浓度为2000mg/L,熏蒸3h可明显延长草莓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蒸 病害 品质控制 草莓 茶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熏蒸处理保鲜草莓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8
11
作者 邵兴锋 程赛 +1 位作者 王鸿飞 曹保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79-286,共8页
为了获得茶树精油熏蒸处理进行草莓防腐保鲜的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熏蒸体积分数、温度和时间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的草莓果实腐烂发生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获得熏蒸防腐保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为了获得茶树精油熏蒸处理进行草莓防腐保鲜的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熏蒸体积分数、温度和时间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的草莓果实腐烂发生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获得熏蒸防腐保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树精油熏蒸体积分数0.66mL/L、熏蒸温度33.3℃、熏蒸时间3.1h。按此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发现接种草莓果实的腐烂指数为7.5%,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4.1%;将此优化条件应用于未接种的新鲜草莓果实,结果发现该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的自然病害发生,还能减缓草莓果实失重率的上升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青素含量的下降。研究结果为茶树精油在草莓保鲜上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蒸 优化 农产品 茶树精油 草莓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钟业俊 徐欣源 +3 位作者 刘成梅 孙健 吴建永 刘桃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4,共4页
研究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荔枝致腐真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复配方法探究3种香料对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性。结果表明: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μL/cm3和0.4μL/cm3;... 研究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荔枝致腐真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复配方法探究3种香料对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性。结果表明:丁香酚和柠檬醛的挥发性香氛对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μL/cm3和0.4μL/cm3;茶树油挥发性香氛抑制黑曲霉的作用稍差,但与丁香酚和柠檬醛复配后协同抑菌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丁香酚 柠檬醛 黑曲霉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清除豇豆农药残留的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丽静 程盛华 +3 位作者 李积华 黄茂芳 唐永富 朱德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农药中,水胺硫磷、马拉硫磷、氧乐果、三唑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速灭威在豇豆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0.395、1.690、6.524、10.719、0.160、12.104和23.057mg/kg。茶树油处理后检测结果表明,茶树油具有清除残留在豇豆中农药的能力,清除效果随茶树油浓度增加而增强;清除有机磷类农药效果较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明显。茶树油比去离子水、市售果蔬农残清洗剂清除农药残留效果显著,同时,相同浓度的水溶性茶树油比相应茶树油清除农药残留能力强。0.8%水溶性茶树油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分别为水胺硫磷80.48%,马拉硫磷94.54%,三唑磷82.79%,毒死蜱84.58%,氧乐果72.20%,氯氰菊酯80.51%,速灭威72.21%。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茶树油可作为有开发前景的果蔬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食用油 清除 茶树油 豇豆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在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余丹丹 邵兴锋 +1 位作者 许凤 王鸿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9,共7页
从原产澳大利亚的互叶白千层植物中提取的茶树精油,作为潜在的生物保鲜剂具有广谱的抑菌性能,可以在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病害控制上起积极作用,有效延长果实贮藏期。综述了茶树精油采前喷洒、采后浸渍、熏蒸及复合处理等多种运用于果实保... 从原产澳大利亚的互叶白千层植物中提取的茶树精油,作为潜在的生物保鲜剂具有广谱的抑菌性能,可以在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病害控制上起积极作用,有效延长果实贮藏期。综述了茶树精油采前喷洒、采后浸渍、熏蒸及复合处理等多种运用于果实保鲜的处理方法,分析了茶树精油不同处理方式对果实品质、病害控制的作用效果及各自商业应用上的优缺点。阐明茶树精油的保鲜作用机制不仅表现在对采后病原真菌菌体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代谢水平的直接破坏作用,也可能间接的诱导提高果实的抗病防御能力。并进一步讨论茶树精油单组分及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其在真菌亚细胞水平上的影响来阐述茶树精油抗真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茶树精油 真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与茶树油的区别 被引量:51
15
作者 曹国锋 邬冰 钟守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0,共4页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和茶树油是不同的物质,它们很容易混淆。介绍了茶树和油茶树的生长特性、植物学分类和分布情况,并对茶叶籽和油茶籽、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成分和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比较,还介绍了茶树油的来源、性质和用途,以便正确...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和茶树油是不同的物质,它们很容易混淆。介绍了茶树和油茶树的生长特性、植物学分类和分布情况,并对茶叶籽和油茶籽、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成分和异同之处进行了分析比较,还介绍了茶树油的来源、性质和用途,以便正确区分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 油茶籽 茶叶籽油 油茶籽油 茶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钟业俊 刘伟 +3 位作者 刘成梅 严杰琳 朱德明 韩志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0-284,共5页
为拓展茶树油的应用范围,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试验由"Span80+Tween80"乳化剂制备得到乳化茶树油,通过检测分析病情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呼吸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 为拓展茶树油的应用范围,开发新型天然保鲜剂,试验由"Span80+Tween80"乳化剂制备得到乳化茶树油,通过检测分析病情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呼吸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自然条件下乳化茶树油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香蕉保鲜复合农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乳化茶树油可在不同程度上对香蕉起到保鲜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但高于1000mg/L时随着浓度增大,保鲜效果增加不显著。1000mg/L乳化茶树油可显著延长香蕉货架期,其抑制香蕉采后还原糖转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的效果稍逊于复合农药,延缓香蕉硬度下降的效果与复合农药相当,抑制香蕉呼吸的效果明显好于复合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乳化剂 农产品 保鲜 乳化茶树油 香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抗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陶凤云 张新妙 +1 位作者 俞军 马润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6,共6页
体外抗菌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抗菌剂。茶树油以一种膜破坏剂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破坏膜结构,使细胞内钾离子泄漏,抑制细胞呼吸,刺激细胞自溶,导致细胞内电子密度物质损失,改变细胞形态学等... 体外抗菌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抗菌剂。茶树油以一种膜破坏剂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破坏膜结构,使细胞内钾离子泄漏,抑制细胞呼吸,刺激细胞自溶,导致细胞内电子密度物质损失,改变细胞形态学等。研究茶树油抗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抗菌谱、毒性以及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抗菌活性 作用机理 膜破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精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对虾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邵兴锋 曹保英 +1 位作者 王鸿飞 程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茶树精油(TTO)的成分,采用体外试验对其抗氧化和抗癌等生理功能进行了评价;用不同浓度(2 ml/L、5 ml/L、15 ml/L)的TTO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保鲜处理,评价不同处理对冷藏对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TO的主要成...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茶树精油(TTO)的成分,采用体外试验对其抗氧化和抗癌等生理功能进行了评价;用不同浓度(2 ml/L、5 ml/L、15 ml/L)的TTO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保鲜处理,评价不同处理对冷藏对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TO的主要成分为萜品烯-4-醇、γ-萜品烯、#-萜品烯、1,8-桉叶素、萜品油烯、ρ-伞花烃、#-萜品醇;该精油具有很好的清除O.2-和.OH的能力;在1.0μl/ml浓度下即可表现出较高的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能力;用2 ml/L、5 ml/L TTO浸泡处理能明显抑制对虾冷藏期间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细菌总数(TBC)的上升和感官质量的下降;但是过高的浓度(如15 ml/L),反而会对对虾保鲜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生物活性 对虾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19个高产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7
19
作者 庄瑞林 黄爱珠 +8 位作者 董汝湘 王德斌 陈永忠 蔡肖群 苏明媚 邓晓安 匡元玉 曾庆南 贾桂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19-627,共9页
采用大树嫁接方法,选择4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全国区域性测定;经连续四年测产及果实品质测定,选育出赣_1(区4)、亚林_4(区24)等19个高产新品种。选出的新品种平均每公顷产油450 kg以上,比参试无性系均值高15%以上;比现有茶林产油高3~5倍... 采用大树嫁接方法,选择40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全国区域性测定;经连续四年测产及果实品质测定,选育出赣_1(区4)、亚林_4(区24)等19个高产新品种。选出的新品种平均每公顷产油450 kg以上,比参试无性系均值高15%以上;比现有茶林产油高3~5倍以上。这是我国第一批经三轮选择、测定而选育出的高产新品种。同时,研究和解决了优良无性系造林搭配及可配性大小等问题。现已营造的大面积采穗圃及示范林,在造林和低产林改造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品种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互叶白千层茶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9
20
作者 钟振声 樊丽妃 黄继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从澳大利亚引种的广西玉林市互叶白千层茶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试了该种茶树油的理化常数,并将结果与ISO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对该种茶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从澳大利亚引种的广西玉林市互叶白千层茶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试了该种茶树油的理化常数,并将结果与ISO国际标准进行了比较;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对该种茶树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混合药剂法测得了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后考察了培养基pH值、食盐和蔗糖对该种茶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发现:非特征成分桉叶素的相对含量高达72.49%,而特征成分4-松油醇只有0.78%;该种茶树油的大多数理化常数均不在ISO国际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4.00mL/L,显示其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在pH=5~10范围内,该种茶树油对供试菌种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一定用量的食盐及蔗糖与该种茶树油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抑菌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该互叶白千层茶树极有可能发生了变种,但其抑菌活性得到了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互叶白千层 成分分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