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Tb(Ⅲ)离子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位霄鹏 高保娇 张瑞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及PS-(BA)1-Tb(Ⅲ)-(Phen)3,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溶液与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配基PSBA与Tb(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BA侧链的配基BA能有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二元配合物相比较,以小分子Phen为第二配体所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具有强度更高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苯甲酸 tb()离子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Tb(Ⅲ)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荣琪 崔玉 +1 位作者 姜润田 孙国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6-448,共3页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with new extractants is important in the rare earth chemistry and hydrometallurgy.In this work,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TBMA employing n hexane 20% n octanol,benz...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with new extractants is important in the rare earth chemistry and hydrometallurgy.In this work,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TBMA employing n hexane 20% n octanol,benzene and toluene as diluents toward Tb(Ⅲ)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acid,lithium nitrate and extractant and also the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distribution ratio has been studied in different diluents.The stoichiometry of the extracted species of Tb(Ⅲ) conforms to be Tb(NO 3) 3·3TBMA.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tracted species based on the data of IR and m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N′ N′-四丁基丙二酰胺 萃取 tb() 稀释剂 核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萃取Tb(Ⅲ)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晓强 冀克俭 +1 位作者 袁美龙 孙国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2-824,共3页
The N,N,N’,N’-tetrabutsuccinylamide(TBSA) was synthesized and purified.The extractability of this diamide for Terbium(Ⅲ) has been studied.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acid,extractant,and LiNO3 as wel... The N,N,N’,N’-tetrabutsuccinylamide(TBSA) was synthesized and purified.The extractability of this diamide for Terbium(Ⅲ) has been studied.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acid,extractant,and LiNO3 as well as the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the extraction distribution ratios were investgated in detail.The apparent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extrac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0.77±0.02)L6/mol6at 298K.The enthalpy of the extraction was -25.64kJ·mol-1.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species was found to be Tb(NO3)3·3TBSA,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m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N' N'-四丁基丁二酰胺 溶剂萃取 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微孔材料中Ce(Ⅲ)对Tb(Ⅲ)的敏化发光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家跃 杜海燕 +1 位作者 庞文琴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961-965,共5页
采用水相离子交换法合成出双掺Ce(Ⅲ)、Tb(Ⅲ)沸石材料,讨论了光谱特征和浓度猝灭。在沸石基质中观察到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能量传递过程,其传递机理主要是无辐射多极子近... 采用水相离子交换法合成出双掺Ce(Ⅲ)、Tb(Ⅲ)沸石材料,讨论了光谱特征和浓度猝灭。在沸石基质中观察到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能量传递过程,其传递机理主要是无辐射多极子近场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能量传递 敏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原碲酸盐水溶液中用臭氧氧化Pr(Ⅲ)和Tb(Ⅲ)
5
作者 华苏明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6期680-684,共5页
在原碲酸盐水溶液中,用臭氧氧化Pr(Ⅲ)和Tb(Ⅲ),得到了相应的四价化合物。由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证明了溶液中Pr(Ⅳ)和Tb(Ⅳ)的存在。动力学研究发现Pr(Ⅳ)和Tb(Ⅳ)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是拟一级反应,其半衰期分别为18′14″和2.65天... 在原碲酸盐水溶液中,用臭氧氧化Pr(Ⅲ)和Tb(Ⅲ),得到了相应的四价化合物。由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证明了溶液中Pr(Ⅳ)和Tb(Ⅳ)的存在。动力学研究发现Pr(Ⅳ)和Tb(Ⅳ)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是拟一级反应,其半衰期分别为18′14″和2.65天。测定了有络合剂存在时,不同浓度Tb(Ⅳ)溶液的电位,测得Tb(Ⅳ)/Tb(Ⅲ)电对在该条件下的克式量电位是+0.953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吸收光谱 tb() 臭氧氧化 碱性溶液 还原反应 碲酸盐 半衰期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双齿席夫碱配基及功能化聚砜-Tb(Ⅲ)离子配合物荧光发射性能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丹丹 查显宇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2,共10页
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接着,又使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与PSF-AL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 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接着,又使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与PSF-AL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AA,从而获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A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功能化聚砜PSF-AA为大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及Eu(Ⅲ)离子分别配位,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AA)3-Tb(Ⅲ)和PSF-(AA)3-Eu(Ⅲ),初步探索了两种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重点研究了功能化聚砜PSF-AA的制备反应,考察与分析了主要因素对CMPSF与GA之间酯化反应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反应条件。CMPSF与GA之间的酯化反应属氯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溶剂为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75℃为适宜的反应温度。大分子配体PSF-AA对Eu(Ⅲ)离子不产生敏化作用,而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则产生强烈的敏化作用,配合物PSF-(AA)3-Tb(Ⅲ)发射出较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即表现出发射绿光的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双齿席夫碱配基 敏化作用 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微凝胶-Tb(Ⅲ)二元体系的研究
7
作者 肖雨亭 陈明清 +1 位作者 陆天虹 黄晓华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0-83,共4页
利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共聚微凝胶及其与Tb(Ⅲ)离子的配合物.用激光光散射、Zeta电位、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 Tb(III)后,微凝胶粒径减小了60 nm,有尺寸效应产生;Zeta电位增加了约17倍,微凝胶表面... 利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共聚微凝胶及其与Tb(Ⅲ)离子的配合物.用激光光散射、Zeta电位、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 Tb(III)后,微凝胶粒径减小了60 nm,有尺寸效应产生;Zeta电位增加了约17倍,微凝胶表面带有明显正电荷;Tb(III)与微凝胶之间以配位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 微凝胶 tb()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Tb(Ⅲ)与葡萄糖淀粉酶的络合作用
8
作者 翟国堂 袁静明 袁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939-941,共3页
以Tb(Ⅲ)作荧光探针探索葡萄糖淀粉酶分子与该离子的成键位置数、成键环境及键合Tb(Ⅲ)的解离常数K_D。
关键词 荧光探针 tb 葡萄糖淀粉酶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Ⅲ)-BPMPHD-CTMAB体系荧光性质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邢雅成 阎兰 +1 位作者 刘海新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研究了Tb(Ⅲ)-BPMPHD-CTMAB体系的荧光性质,探讨了荧光体系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在该体系中测定Tb(Ⅲ)的新方法。检测限可达到3.0×10^(-11)mol/L,应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Tb(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tb BPMPHD CTMAB 荧光分析
全文增补中
新型吡啶羧酸类Tb(Ⅲ)和Eu(Ⅲ)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研究
10
作者 王广彬 马捷 陈奎章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38-45,共8页
合成并表征1种新型配体及配合物Na2EuLCl5·4H2O和Na2TbLCl5·4H2O.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配体L性能优良.紫外可见吸收和Stern-Volmer分析显示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Van't Hoff方... 合成并表征1种新型配体及配合物Na2EuLCl5·4H2O和Na2TbLCl5·4H2O.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配体L性能优良.紫外可见吸收和Stern-Volmer分析显示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出键合常数和键合位点数,并表明范德华力和氢键是BSA-complex形成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牛血清白蛋白 Eu和tb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Tb^(3+)混配配合物的激光诱导荧光 被引量:6
11
作者 尚海蓉 赵新生 +2 位作者 唐有祺 刘德文 宝春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86-592,共7页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两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EU3+,Tb3+)的μ-二酮与有机配体混配络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寿命及其能级结构,得到了Eu3+的能级常数.
关键词 混配配合物 寿命 能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铽(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宇 薛卫星 +2 位作者 张金娜 刘玉平 叶志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合成了 3种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 ,1 ,5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5 -戊二酮 ;1 ,6-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6-己二酮和 1 ,1 0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合成了 3种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 ,1 ,5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5 -戊二酮 ;1 ,6-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6-己二酮和 1 ,1 0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4 -基 ) -1 ,1 0 -癸二酮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它们的 Tb( )二元和三元 [1 ,1 0 -二氮杂菲 (Phen)或 2 ,2 -联吡啶 (Dipy) ]配合物 ,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配合物发射 Tb( )的特征荧光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Tb( )的最低激发态 (5D4 )能级匹配较好 ;配合物荧光强度随 4-酰基 -双 (1 ,3 -二苯基 -5 -吡唑啉酮 )配体 2个吡唑环间碳链的增长而减弱 ;第 2配体 Phen和 Dipy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 配合物 荧光性质 铽() 合成 4-酰基-双(1 3-二苯基-5-吡唑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Ⅲ)探针法研究一些金属离子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频 任蕤 杨斌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首次选用Tb(Ⅲ)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cd(Ⅱ)、Zn(Ⅱ)、Ca(Ⅱ)、Mg(Ⅱ)与DNA反应的结合部位。结果表明:Cd(Ⅱ)、Zn(Ⅱ)在DNA上有两种结合部位,即DNA双螺旋外侧的磷酸基和内侧的碱基鸟漂呤上... 本文首次选用Tb(Ⅲ)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cd(Ⅱ)、Zn(Ⅱ)、Ca(Ⅱ)、Mg(Ⅱ)与DNA反应的结合部位。结果表明:Cd(Ⅱ)、Zn(Ⅱ)在DNA上有两种结合部位,即DNA双螺旋外侧的磷酸基和内侧的碱基鸟漂呤上的N-T。而ca(Ⅱ)、Mg(Ⅱ)在DNA上只有一个结合部位即磷酸基。说明Tb(Ⅲ)不仅可以作为DNA构象及DNA单链成分、不配对碱基残余的探针,而且可以用它探测一些金属离子与DNA反应的结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金属离子 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重螺旋链的二氯苯氧乙酸铽(Ⅲ)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苗 高楼军 +2 位作者 高小玲 柴红梅 任宜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金属配位聚合物[Tb2(2,4-D)6(2,2'-bipy)2]n(1)(2,4-D=2,4-二氯苯氧乙酸;2,2'-bipy=2,2'-联吡啶),用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金属配位聚合物[Tb2(2,4-D)6(2,2'-bipy)2]n(1)(2,4-D=2,4-二氯苯氧乙酸;2,2'-bipy=2,2'-联吡啶),用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2.792(1)nm,b=0.851(3)nm,c=3.335(1)nm,β=113.6470(1)°,V=7.2575(5)nm3,Z=4。金属离子Tb3+处于扭变的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配体2,4-D的羧基的桥联作用,链接成为一维三重螺旋链状配位聚合物。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有望成为潜在的绿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tb()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羟基脲与Nd(Ⅲ)及Tb(Ⅲ)的配位化学研究
15
作者 陈少康 杨琪 +5 位作者 张士博 杨雅婷 周今 郝轩 杨素亮 田国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5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4-羟基氨基脲(HSC,本文化学式或结构式中以HL表示)可在Purex流程中作为钚的还原剂使用。本文通过吸收光谱滴定法确定HSC与Nd(Ⅲ)在水溶液中可形成金属离子与配体比例为1∶1、1∶2、1∶3的3种配合物Nd(HL)^(3+)、Nd(HL)_(2)^(3+)和Nd(HL)... 4-羟基氨基脲(HSC,本文化学式或结构式中以HL表示)可在Purex流程中作为钚的还原剂使用。本文通过吸收光谱滴定法确定HSC与Nd(Ⅲ)在水溶液中可形成金属离子与配体比例为1∶1、1∶2、1∶3的3种配合物Nd(HL)^(3+)、Nd(HL)_(2)^(3+)和Nd(HL)_(3)^(3+),获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通过电位滴定法对中性分子配位模式进行了验证。采用溶剂挥发方法分别制备了配体、质子化配体的高氯酸盐,以及配体与Nd(Ⅲ)、Tb(Ⅲ)的1∶3配合物(金属离子∶配体)的单晶,并采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方法测定其结构。在Nd(Ⅲ)和Tb(Ⅲ)配合物晶体中,HSC中性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以及肟基氧原子以螯合的形式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五元环配位构型。羰基氧原子和肟基氧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键键长比较的结果表明,晶体中Nd(HL)_(3)^(3+)配合物HSC分子配位肟基氧原子上的质子未发生解离。通过水溶液中配合物的吸收光谱、[Nd(H_(2)O)_(3)(HL)_(3)]·3ClO_(4)晶体漫反射光谱及其乙腈溶液吸收光谱的比较,结合[Tb(H_(2)O)_(3)(HL)_(3)]·3ClO_(4)晶体及其乙腈溶液的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的测定结果,可推测水溶液中HSC与Nd(Ⅲ)、Tb(Ⅲ)形成的配合物中肟基均不解离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氨基脲 Nd() tb() 配位化学 单晶结构分析 荧光寿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混合配体构筑的三维铽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及分子识别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轶 唐静 +3 位作者 华雪 朱永朝 毛国帅 黄秋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7-543,共7页
本文采用两种多功能有机羧酸配体:2-(对溴)苯基-4,5-咪唑二羧酸(p-BrPhH_3IDC)和对苯二甲酸(H_2DCB)为混合配体与六水合硝酸铽,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制备了一个含有一维孔道的复杂三维金属有机框架{[Tb(p-BrPhHIDC)(DCB)_(0.5)H_2O]·... 本文采用两种多功能有机羧酸配体:2-(对溴)苯基-4,5-咪唑二羧酸(p-BrPhH_3IDC)和对苯二甲酸(H_2DCB)为混合配体与六水合硝酸铽,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制备了一个含有一维孔道的复杂三维金属有机框架{[Tb(p-BrPhHIDC)(DCB)_(0.5)H_2O]·H_2O}_n。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了其分子结构。发现所采用的两种羧酸配体均与中心金属Tb(Ⅲ)离子配位进而桥联邻近的金属离子构成了三维框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试了晶体纯度。热分析表明该金属有机框架显示出比较好的热稳定性。固体荧光测试以及小分子识别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显示出强的特征荧光发射和一定的乙腈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二羧酸 对苯二甲酸 金属有机框架 铽() 晶体结构 识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水溶液中用原碲酸根阴离子稳定铽(Ⅳ)的研究
17
作者 华苏明 杨汝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4期574-577,共4页
在镧系元素中,除铈以外镨和铽也可以以正四价氧化态存在这一事实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由于Pr(Ⅳ)/Pr(Ⅲ)和Tb(Ⅳ)/Tb(Ⅲ)的电位很高(分别为3.2±0.2V、3.1±0.2V),所以和铈(Ⅳ)不同,它们的正四价离子不能以水合离子的形式稳... 在镧系元素中,除铈以外镨和铽也可以以正四价氧化态存在这一事实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由于Pr(Ⅳ)/Pr(Ⅲ)和Tb(Ⅳ)/Tb(Ⅲ)的电位很高(分别为3.2±0.2V、3.1±0.2V),所以和铈(Ⅳ)不同,它们的正四价离子不能以水合离子的形式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但是在水溶液中,对镨(Ⅳ)、铽(Ⅳ)行为的研究,无论从实用上还是理论上来说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能在水溶液中稳定镨(Ⅳ)和铽(Ⅳ)的办法。直到1976年后才陆续有人报导在水溶液中获得了稳定的镨(Ⅳ)和铽(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Ⅳ) 四价 镧系元素 氧化态 水合离子 水溶液 tb() 铈(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依诺沙星-邻菲啰啉络合物荧光猝灭法测定ATP
18
作者 李桂芝 刘永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研究了铽-依诺沙星(enx)-邻菲啰啉(phen)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ATP)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6.7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λex=340nm,λem=545nm时,荧光强度的减小值与ATP的浓度在0.1~10.0... 研究了铽-依诺沙星(enx)-邻菲啰啉(phen)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ATP)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pH6.7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λex=340nm,λem=545nm时,荧光强度的减小值与ATP的浓度在0.1~10.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mg·L^-1。该体系直接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剂中ATP含量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4%~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配合物 依诺沙星 邻菲啰啉 荧光猝灭法 三磷酸腺苷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吡啶-6,6-二羧酸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继元 徐海兵 +1 位作者 邓建国 李云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利用2,2-联吡啶-6,6-二羧酸作为配体,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 2(bpydc)3·3H 2O]·H 2O·3CH 3OH(1,Ln=Eu,Tb,Yb,Gd;Hbpydc=2,2-联吡啶-6,6-二羧酸)。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磷光光... 利用2,2-联吡啶-6,6-二羧酸作为配体,合成了稀土配合物[Ln 2(bpydc)3·3H 2O]·H 2O·3CH 3OH(1,Ln=Eu,Tb,Yb,Gd;Hbpydc=2,2-联吡啶-6,6-二羧酸)。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磷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和配体与发光中心的能级匹配程度的测定,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与能量传递效率。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环境的配位中心,促使配合物在空间上具有层状堆积结构;Eu(Ⅲ)与Tb(Ⅲ)配合物分别在612与548nm处有强烈的红色与绿色荧光发射,特征荧光敏化效果明显;配体三重态能级26666cm-1与稀土离子Eu 3+(5D 0,17300cm-1)、Tb 3+(5D 4,20500cm-1)最低激发态能级匹配,存在明显天线效应,具有优良的能量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吡啶-6 6-二羧酸 Eu()配合物 tb()配合物 晶体结构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学性能(英文)
20
作者 颜剑波 豆丽靖 +2 位作者 段春光 王云友 孙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3-579,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β二酮配体1,4-二苯甲酰乙酰苯(TDAP),并成功合成了它的两个双核稀土配合物Eu2(TDAP)3·(H2O)2和Tb2(TDAP)3·(H2O)6。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与性能研...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β二酮配体1,4-二苯甲酰乙酰苯(TDAP),并成功合成了它的两个双核稀土配合物Eu2(TDAP)3·(H2O)2和Tb2(TDAP)3·(H2O)6。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与性能研究。荧光分析表明,在紫外灯下配体本身就发出蓝紫色荧光,通过对配体TDAP的磷光光谱分析计算得到了配体的平均三重态能级。配合物Eu2(TDAP)3·(H2O)2的发射光谱分析表明,配体自身的发射几乎完全被淬灭,能量成功传递给了中心离子,因此配合物发出了明显的特征峰,主发射峰为Eu^3 +的5D0-7F2发射。由荧光分析知,配合物Eu2(TDAP)3·(H2O)2的激发光谱与配体发射光谱的重叠,这验证了配体TDAP对于Eu^3 +能量传递的有效性。此外,还详细分析了两种配合物的能量传递过程及发光机理,配合物Tb2(TDAP)3·(H2O)6几乎不发光,这是因为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Tb3+的最低激发态能级不匹配。合成的配合物Eu2(TDAP)3·(H2O)2有很强荧光,是一种有效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 铽() 荧光光谱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