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
1
作者 周洪宇 曾嘉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先驱者,其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呈现出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三重境界,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自在阶段(1891—1905),陶行知在徽州文化、家教传统和蒙馆、经馆教...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先驱者,其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程呈现出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三重境界,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自在阶段(1891—1905),陶行知在徽州文化、家教传统和蒙馆、经馆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吸收内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自觉阶段(1906—1916),随着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陶行知开始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理性思考。自为阶段(1917—1946),随着主体意识渐趋成熟并外显于行动,陶行知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和教情的深刻变化,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陶行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三重境界,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有助于为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和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三重境界 阶段特点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列卫 任红民 吴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8,共6页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了方向。高职的生利教育、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三大功能、学生特点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应然的逻辑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行知思想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证了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高职教育 创业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争鸣到复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述评(1979—1985)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怀京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在 1979年至 1985年这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 ,陶研工作者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内涵、学术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鸣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实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复兴及其与中国教育... 在 1979年至 1985年这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 ,陶研工作者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性质、内涵、学术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鸣 ,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实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复兴及其与中国教育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研究 教育思想 争鸣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申国昌 夏豪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6-11,共6页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主张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相结合的双重职业教育目的观,提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职业教育方针,倡导从平民社会入手的职业教育办学原则,坚持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方法。同时,陶行知与黄炎培因个人兴趣各异、关注重心不一等原因,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各有侧重,这又凸显了不同教育家的个人风格。对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合理看待二者在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永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杜威 教育思想 认识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名人 教育瑰宝——记丽水学院图书馆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海宁 梁宇光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79,共3页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文章对丽水学院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成立背景、活动、发展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作了阐述,提出图书馆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文献资源,要有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发展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图书馆事业才能...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文章对丽水学院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成立背景、活动、发展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作了阐述,提出图书馆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文献资源,要有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发展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维汉论陶行知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林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轨迹;辩证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性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原则和方法。李维汉对陶行知的论述,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思想先导,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陶行知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汉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新探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志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是陶行知一生的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实践,陶行知认为,要实现这一理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教育就必须首先从农民入手,必须... 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是陶行知一生的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实践,陶行知认为,要实现这一理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教育就必须首先从农民入手,必须去"凑"农民的生活,并通过改造提高了的"生活"去教育农民。"生活教育论",恰恰是基于中国现实、符合中国实际的理想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论 精神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后现代主义:关联与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晓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解构,但却没有建构起相对系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后现代之前,但包含着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因素,避免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因...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解构,但却没有建构起相对系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后现代之前,但包含着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因素,避免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因此,在当下语境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部分契合与背离,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后现代主义 关联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同流 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玉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文化救国 教育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价值追求的完美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魅力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国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3,共4页
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两种追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是立足当时条件的,又是超越当时... 陶行知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了对教育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两种追求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他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创造性,实现普及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实际等思想和实践,既是立足当时条件的,又是超越当时人们的认识而对今天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这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理想价值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与克伯屈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竞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教于世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著名领导人、时任该院教育哲学系主任、教授的克伯屈门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参与发起、筹备和接待克伯屈两...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教于世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著名领导人、时任该院教育哲学系主任、教授的克伯屈门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参与发起、筹备和接待克伯屈两次来华讲学,并与克伯屈有着亲密往来。1946年陶行知去世后,克伯屈在美积极参与发起、组织陶行知系列纪念活动。在长达近三十年的密切交往中,克伯屈不仅是陶行知生活中的良师,更是其事业上的同道和诤友。他对陶行知的本土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关注与热情支持,其设计教学法理论亦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启发。克伯屈是继杜威、孟禄之后又一位深刻影响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的美国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克伯屈 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选修课程考订
13
作者 柯文涛 刘训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3,112,共12页
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期间,曾选修大量学术课程;这些课程虽然没有都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官方认可,但对于完善其知识体系有相当大的作用。这段留学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活动和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资料阙如,中国... 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期间,曾选修大量学术课程;这些课程虽然没有都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官方认可,但对于完善其知识体系有相当大的作用。这段留学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活动和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资料阙如,中国学界对陶行知的留学生活及博士课程学习知之甚少,主要通过牧野笃、阿部洋、朱宕潜等人的研究才得以了解一二。然而,他们的研究及资料尚存一定的问题。为此,有必要使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通告》和《哥伦比亚大学信息手册》等一手史料并对照已有研究成果,对陶行知博士选修课程之具体信息进行考订,以期弥合陶行知研究的历史断裂,拓展陶行知研究的面度,推动陶行知学的丰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哥伦比亚大学 教育生活 留学生活 学习生活 选修课程 教育改革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